郑州市民狗市遭遇索赔难工商:不受理宠物交易纠纷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宠物市场需要规范记者张郁/摄
依据规定,郑州市城市建成区内不允许开办犬类交易场所,但不少商家却违规交易宠物狗。宠物狗交易过程中一旦出现纠纷,便会出现“取证难”、“索赔难”。
尴尬
市民遭遇“索赔难”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2月份,郑州市民王女士在陈寨花卉市场买的宠物狗在买回家第三天时被检查出患有狗瘟,前去协商索赔时,卖家坚称宠物狗是因为水土不服和买家照顾不周才患病,与卖家无关。
而市民高先生在“缘宠”宠物店购买的宠物狗在买回家第二天时被检查出感染了细小和冠状病毒,“缘宠”回应称“一出店门,责任与卖家无关”。两起纠纷最终都不了了之。
河南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宠物狗出现交易纠纷后,卖家往往会称“没有售后协议”、“宠物狗死亡的原因无法认定”、“全部检测费用由顾客负担”等。一番考虑后,顾客往往选择忍气吞声,“索赔难”成为首要问题。此外,当出现宠物狗交易纠纷后,市民想寻找一个有效的监管部门也不容易。
工商部门
不受理宠物交易纠纷
职责主要为资质审核
葛女士十分不解,该工作人员随后表示,如果证实宠物狗商家无证或超范围经营,工商部门会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取缔,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动物卫生监督部门
日常监管涉及犬类交易但规定十分模糊
依据规定,经营者从事犬只交易前,需要先到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申报检疫,获得检疫合格证明后才能调运或销售。同时,经营者销售宠物狗时也需要出示该证明。
郑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彭志领说,如果宠物狗的卖家没有该证明且售卖病犬,他们可以对卖家依法依规进行处罚,但无权责令其停止经营。
城管部门
执法涉及多部门
后续处理存在难题
依据《郑州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城市建成区内禁止开办犬类交易场所,宠物诊疗机构及宠物用品商店也禁止变相从事犬类交易。
1月份,发现淮河路上的“缘宠”宠物店违规开展宠物交易后,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的行政执法人员赶到现场,但“缘宠”的负责人并不承认销售宠物狗,且顾客未能提供有效单据,执法人员也有些无奈。
多名城管执法人员透露,即使实施处罚,暂扣店内交易的宠物,但因为宠物狗属于活体,暂扣后涉及饲养、检疫、诊疗等一系列问题,执法人员也很头疼。宠物狗被没收并送往郑州市动物园下属的流浪狗、流浪猫收养站后,因为收养站的承载能力有限,这批宠物狗最终如何处理也是难题。
此外,执法人员还表示,查处违规的卖家时涉及工商、公安、畜牧、街道办等多部门,难以有效协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查处难”。
消费者协会
一旦将宠物带回家
责任就很难确定
梳理媒体报道发现,宠物市场的投诉中,宠物交易纠纷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焦点也在卖家无法提供宠物“健康证明”上。
河南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李汉生表示:“消费者一旦将宠物带回家,宠物生病的责任就很难确定。”因为卖方无法出具宠物狗“健康证明”,出现纠纷后,自然很难明确责任。
河南农业大学一名教授坦言:如果由政府管理部门指定一些有技术条件的宠物诊疗机构开展检查,宠物“健康证明”自然能出具,但涉及价格核定、费用由谁负担的问题,尤其是如何避免卖家同诊疗机构进行利益勾连,这一系列后续监管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业内人士
河南省犬业协会理事邓立新坦言:“职能部门各管一头,行业规范严重不足,是影响宠物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随着养宠物的市民越来越多,政府部门也应该考虑到群体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这一部分群体的权益。”一名专家告诉河南商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