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走,我们回家喽!”10月8日下午,长春高新区某宠物店门前,一只萨摩犬围着主人跳上跳下。一周的短暂分别后,再见到主人,小家伙异常兴奋。而随着一只只寄养的宠物被领走,忙了一周的宠物店终于安静下来。
宠物店生意多得往出推
23岁的小侯在长春高新区某小区经营一家宠物店。昨天下午,天气晴好。他坐在电脑前,漫不经心地浏览着网站上的新闻。看似平常的举动,可对他来说,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记者走访长春市多家宠物店,发现国庆长假期间,宠物寄养一笼难求成了普遍现象。像这种在宠物店里的短期寄养,小狗每天30元,大狗要50元,指定品牌的狗粮另加钱,洗澡最低20元,打疫苗50元。普普通通一只小狗,长假7天,洗4次澡,食用普通狗粮,也要300多元。
寄养不成找朋友救急
一笼难求的局面,难坏宠物的主人们。关键时刻,大家只能托亲戚,找朋友。
“丁丁”是一只刚满月的黄色松狮犬,主人瑞瑞是长春某大学大三学生,家在南方。“他放假回家了,把狗塞给了我。”说话的是小张,和瑞瑞是同学,家住九台市。朋友有“难”,他不能不帮,可自己养的狗还没地方安排呢。没办法,他把自己的狗托付给了朋友,走了几家宠物店,可因为“丁丁”太小都被拒收。
瑞瑞走时说得明白,这次小张帮他照顾“丁丁”,下次小张有事,可以把狗狗托付给他。小张只好把“丁丁”带回家,可大客车还不让携带宠物,小张无奈,干脆打了一辆出租车。
把狗送人还心甘情愿搭钱
“小区谁能收养我家的狗狗‘欢欢’啊,我负责一切开销,你们只要每天陪它就行了,一只小博美犬……”国庆长假还没到,长春市某小区的业主论坛里,就有人发帖求助了。
把狗送人,还心甘情愿搭钱,为什么不放到宠物店寄养呢?“我不想让它困在笼子里,太可怜了。想在小区里给它找主人,平时有空还能看上一眼。”小马说,每月愿意出1500元找代养人。
但一直到长假结束,小马也没找到代养人。现在,小马也只能张罗着把“欢欢”送人。
最省心的是长期寄养
桂林路一家宠物店的大铁笼里,躺着两只金毛犬,一公一母。店主佳佳说,公犬“露露”是她自己的,母犬“乐乐”是别人长期寄养的。说是长期,一点不为过。金毛两个月大就被送到店里,如今已经两年多了,每月主人支付1500元,其他都由佳佳负责。
养宠物,却放置别处长期寄养,这是为了啥?佳佳解释说,“乐乐”的主人确实爱狗,但孩子太小,根本养不了狗,还舍不得送人,为了有空就过来看看,干脆就长期寄养了。
■专家说法
饲养宠物要摆正心态
“姑娘”、“儿子”……亲密的称呼,被人们用在自己饲养的宠物身上。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立春提醒大家,饲养宠物时,一定要摆正心态。空巢老人、年轻父母、大学生以及社会部分另类群体,是饲养宠物的主力军。和宠物相处,无疑能排解寂寞、释放心情,但不要对宠物倾注太多的感情,而忽略了家人和朋友,影响自己的生活。
本报记者董春梅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