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法斗这类名犬最好到正规狗场,购买前签好协议。(图文无关)
花5000多元买条名犬回家,第二天就抽搐;买条名犬回家,一星期就死了,店家赔给一条不知名的“名犬”……佛山市消委会发布的2017年消费投诉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佛山市处理消费纠纷34321件;而消费投诉热点中,宠物活体消费市场混乱位列前十,其中尤以“星期狗”(指从路边狗贩子手里买来的小狗,买时非常精神、活泼可爱,可多数7天左右就会出现问题)案例最多。
不良商家会设计哪些“星期狗”陷阱?佛山市消委会公布的2017年宠物消费投诉案例中,就有:宠物店销售过期宠物粮、宠物店销售带病活体、免费治疗其实是陷阱、违法给宠物打疫苗、标高价将土狗充当纯种卖等。
陷阱1
名犬变身“一日犬”
加价让消费者二次购买
范小姐认为卖家是故意出售问题犬欺骗消费者。之后狗狗依旧无好转,还频繁抽搐,无精打采。花5500元买到“星期狗”,商家态度还如此恶劣,要挟加价,范小姐于是投诉到消委会。经过消委会调解,被诉商家仍坚决不同意退款,只同意免费为投诉人更换同品相狗只,投诉人也表示接受换狗。但随后,因为商家不承认范小姐的狗是在该店购买,范小姐又拿不出合同等证据,最终双方未能达成协议而终止调解。
陷阱2
名犬买回家一星期就死去
南海区消费者刘小姐于2017年9月底,以2399元向一家犬舍购买了一只宠物幼犬小体泰迪,购买回家仅一个星期,宠物狗就死了,死因是得了幼犬细小病毒感染。
陷阱3
设合同陷阱制造反复消费
消费者潘小姐2017年7月与同事一起到大沥一家狗场,花费1200元购买了一只2个月大的拉布拉多幼犬。据潘小姐介绍说,当时销售员保证狗狗半年内健康,保证打了疫苗做过体检,支持全国兽医院体检;就算狗狗病了他们狗场提供免费医疗,如治疗中死亡可以换一只同品种的狗,并且签署正规协议。不过,潘小姐表示,协议是在她付完款后,商家才拿出来给她签名的,所以当时没有细看。
潘小姐将狗狗带回家后第五天,狗狗就不肯吃东西还出现呕吐症状,之后更出现拉稀带血。潘小姐带狗狗回狗场看兽医时,被兽医要求支付4天的护理费200元,并表示“免费治疗”只是免去狗狗的药物费。之后,潘小姐还发现,根据协议规定,如果更换狗狗需要支付之前购买狗狗价格的60%。潘小姐质疑:这不是变相花钱再买一只狗吗?
狗狗被送回狗场治疗三天后,潘小姐被告知狗狗状态很差,又拉血了。潘小姐感觉狗场并没有给狗狗进行治疗,导致狗狗情况变得更差。当天下午,潘小姐到狗场接回狗狗,并带到广州一家宠物医院检查,花了将近800元检查费,查出狗狗患了细小病毒,并检测出,狗狗没有肝炎病毒及犬瘟病毒抗体。狗场客服则表示,狗狗有打疫苗,只是接种失败了。
潘小姐认为,商家是故意卖“星期狗”,再用合同设置陷阱让消费者多花购买犬只和治疗费用。随后,潘小姐向消委会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