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温暖如期而至,无论是人,还是小动物,都变得“欢脱”起来。然而,近日合肥一幼童被小区恶犬咬伤事件令人揪心,也让城市养狗问题再次引发热议。
“我怕狗,特别怕没拴链子的狗,天暖穿得少,看到狗我都躲着走!”“大狗必须要拴绳子出门啊,但有些小狗也很凶的,最好也拴着。”“看好自己家的狗,也不要让孩子去随意挑逗别人家的狗。”“从养狗就能看出人品,希望能把养狗问题规范到实处”……记者在省城部分小区、公园、广场等地走访时发现,市民大多并不反对养狗,但却反感不文明养狗行为,呼吁真正规范、文明养狗,避免对他人造成影响。
记者调查:遛狗不拴绳现象并不少见
春意醉人,带孩子出门玩耍和遛狗的人群也多了起来。记者在合肥市部分小区走访时发现,遛狗时,大部分人会拴着绳子,尤其是同时溜了两只狗,或者体型较大的犬类。但对于小型犬,记者发现,主人不拴绳、任由其“撒欢”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人觉得自己家的狗不咬人,但其实狗狗对于陌生人的态度,主人也无法作出预判,别人家狗的习性我们更是不了解。”家住合肥市瑶海区万绿园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小区里狗很多,不拴绳遛狗情况也很常见,“大狗基本都拴,但有些小狗如果不拴,也会伤人,到了发情期,也是比较烦人的。”
傍晚时分,记者在部分广场和商场门口散步时发现,带着大型犬只出来玩耍却不拴绳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有的犬类如萨摩耶等,体型比周围玩耍的幼童还要大。在北二环的汇银广场,记者遇到了前来遛狗的市民小孙。“这是阿拉斯加犬,别看它体型大,但是相当温顺。”记者问及小孙为什么不把狗拴上时,他表示,之前有拴过,但在人多的地方手里拖着一条长绳子很容易将人绊倒。“附近没有专门的遛狗区域,我们只能到公园、广场等地遛狗,但我平时都会随身携带面纸、塑料袋,如果狗狗拉大便就及时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去。”小孙说。
市民心声:“怕狗”“爱狗”人士都呼吁规范养狗
“三年前被狗吓过一次,当时一晚上没有缓过神来,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特别大,现在一看到没有拴绳子的狗,我都躲得远远的。”家住中铁国际城的姚女士回忆起三年前的一幕,仍心有余悸。当时,姚女士下班回家,刚准备进小区,突然背后蹿来一只金毛趴到她背上,在她脖子和后脑勺上狂叫狂吼。姚女士吓得把包一扔,拼命大叫,狗的女主人当时也“傻眼”了,花了很大力气才强行将金毛从姚女士身上拉走。“希望对于出门拴狗等行为要强制规范,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姚女士说。
此外,小林还有个苦恼,就是给狗狗办“身份证”的问题。“我去派出所问了好几次了,都说现在不办‘狗证’了,我也很无奈,真正的爱狗人士还是希望能对自己的狗负责。”记者了解到,根据《合肥市限制养犬条例》的规定,限制养犬区内实行养犬许可证制度,即未经核准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养犬。然而条例实施多年,很多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物业反映:难统一管理,多靠业主自觉
在合肥原创生活小区旁的新长江物业,记者咨询在小区养狗是否要登记时,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是大型犬,“最好提前告知一下”;如果是小的宠物狗,则“不用报备”。该物业工作人员同样表示,小区养狗问题很难统一管理,多靠业主自觉,“比如地上出现狗的粪便,你很难去找到是谁家的狗干的,处罚起来有一定难度。”另外,在合肥部分老旧小区走访时,物业和社区对于养狗问题虽有诸多意见,但管理始终是个难题。
A烈性犬伤人主人需承担全部责任
记者了解到,目前关于咬伤合肥幼童的狗,其主人是谁,还在调查中。
此外,王利民认为,如果流浪狗进入小区,物业作为安全保障业务人,应该承担防止、制止狗咬伤人事件的发生,“但是通常来说,物业公司承担的不是主要责任,而是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当然,如果是被无主的流浪狗伤害,很多人会“自认倒霉”。但是王利民认为,在处理好伤口的同时,应及时报警,去找寻狗原来的管理者和饲养者,他们也有责任去赔偿被侵权者。“此类事件发生在邻里之间,我们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王利民说。
B遛狗时务必牵好安全绳最好还要戴“口罩”
如何做到文明养狗、避免自家的狗狗伤人呢?
“另外狗伤人时,多半是用嘴咬人,因此只要将狗的嘴用护套保护起来,给它们戴上‘口罩’,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狗咬伤人,也可以避免它们乱吃东西。”张店长建议,如果一定要解开绳索,最好事先找一个安全的场地。此外还可以在和狗狗散步时随身带点零食,让其把注意力放在主人身上且紧跟主人,从而减少和他人的暴冲行为。
C养犬应做好预防接种被咬伤2小时内严格处理伤口
如何避免被狗伤害?被狗咬伤后又该如何处理呢?
此外,孩子由于体格小,容易被狗咬到头、颈、面部,十分危险。家长应教育孩子远离来路不明的狗,不要盯着狗的眼睛,不要随意挑逗狗等,时刻看管好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