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作为社会问题尖锐性和良心代表的窝窝台(WOWOW电视台)再次没有辜负忠粉们那句“窝窝出品必属精品”的赞誉,一部一百分钟的SP日剧《为这条街的生命》以一种冷峻的方式呈现了一份无可奈何的歉意与思考。
这个题目看起来有些煽情,其实虐到不行。几乎每部剧都走“致郁系”路线的窝窝剧,在将镜头对准印象里满满治愈能量的猫猫狗狗时,依然坚持自身的黑暗气质。
关于流浪动物,往往能看到从喂养者、领养者或者是公益收养机构者的角度进入议题,这部《为这条街的生命》则选取了一个最为残忍的视角——扑杀者。
挂着“动物爱护中心”招牌的机构除了是流浪动物的收容所,同时也是流浪动物的“屠宰场”,一群本是爱动物的人来到这里,也不过成了“有些事必须有人要做”的公务员。
抓捕街上的流浪狗是为市民安全考虑的职责所在,主人无法继续饲养的动物被送来这里他们也没有权利拒收。被送来这里的动物会在网络上进行一轮公示,没人认领的话五天之后就会被“处理”掉。
狗狗们会被驱赶进一个小房间,闸门密闭。
处理完之后,公务员们要再一次确诊每一条狗是否都处理得彻底。
身为兽医,学的是如何拯救动物的亮叔陷入了深深的无助。
户田惠梨香和加濑亮的组合让这部剧自带几分“森”的气质,整部片子的节奏很清淡,没有刻意去煽动“处理”动物的残酷,也没有过多宣扬救助动物的爱心,人与动物,生与死,都像每天吃饭喝水睡觉一样的日常。然而也是这份日常,为剧集赋予纪录片般的真实质感。
日本环境省2014调查报告显示日本国内每年有超过10万只猫狗被扑杀,人类社会的井然有序似乎与动物的天然繁衍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这种死循环真是让人心塞。
每个人都得用“这份工作总得有人来做”这样的话来自我安慰和相互鼓励,但没有人真正因此良心安宁。不断有人离开,有人依赖着精神安定剂继续工作。
这里插播一句,霓虹国流浪动物的颜值简直逆天!
简直要融化了有木有!
于是每天给这些家伙清理狗舍的清洁工终于有一天自己爬进了那个会释放二氧化碳的铁屋子。
整部剧前半部分密布压抑的镜头,虽然偶尔也有搞怪的BGM和一群人满大街追狗的搞笑画面调节气氛。日常外景生活的镜头用平稳的脚架、轨道,而进入收容所之后镜头就改用肩扛手持的方式,摇摇晃晃很不稳定,像是身处其中人的状态,惶惶不可终日。
除了展现动物爱护中心工作人员的日常,来这里“安放”宠物的人也被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与体恤,他们并不面目可憎,要离开自己的宠物大多也都有着实实在在的无奈。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还时不时穿插狗的视角,机位被放得很低,搜索或凝视这个属于人类的世界,导演还很有心地从狗是色盲的角度给画面颜色做了处理,狗眼看世界,带着一种无辜的期待和未知的绝望。
当然,这群人的生活终究会有点改变。有一天,中心迎来了新所长高野绫子。新所长曾经在这里工作,离开后再回到这里,她希望能够做点什么改变动物爱护中心的日常。
这位“认真对待”的方式包括起名字、给动物做美容。
给宠物建立档案,和志愿者们一起遛狗、训练狗,给它们培养良好的习惯,并且和人亲近。
带身边的野猫们来做绝育。
给市民开讲座,告诉大家收养动物的注意事项,例如老人就不建议养幼仔,养宠物一定要得到全家人的同意等问题。
即便没有权利拒收被送来的动物,让主人看看曾经陪伴自己的伙伴生命的最后一程,也许真的能够改变很多人挣扎着的那个“一念之间”。
高野所长的愿望是希望将“动物爱护中心”转型成领养中心。
于是他们办了一个宠物游园会。
看起来一切都在好转。这群负责“扑杀”的公务员们各自的病症也有了好转,生活有了阳光,脸上有有了笑容。一切看起来都进入了正轨。然而——
收容的动物越来越多,满满的占据了办公区域,动物繁衍和被抛弃的速度赶不上被领养的善意。
更加残忍的是,他们需要决定这些如今已经有了名字、互相建立起亲密关系、知道每一只性格脾性的狗,谁生谁死。
付出了更多的爱,“必须有人做这份工作”这样苍白的话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一开始最冷漠的股长,最后在“处理”狗狗的时候哭得最难过。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和动物的故事吧。比如小时候你养过一只宠物,却因为妈妈不同意而放弃了它。
最终,剧集还是回到残酷的现实,窝窝剧没有把自己熬成一锅正能量拯救动物的心灵鸡汤,没有道德的至高点,只有现实难以调和的矛盾。它尊重生命,也尊重生活。
从点滴小事做起,最终只能被所长总结为“珍惜人的那份软弱”,而这份软弱的善良却并不足以战胜残忍,这才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