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野外掩埋死亡爱犬被误会路人以为在掩埋死婴随即报警
成都商报记者邱峻峰
实习生田红英
核心提示
奇怪
一女子手里抱着一个毛毯,和另一女子边哭边走向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男子拿着铲子在空地上挖土坑,约10多分钟后,女子将毛毯里包裹的一个物体放进坑内,再用土掩埋
好奇
“他们在埋什么?”“怎么还在哭?”三人的举动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路人拨打了110报警
释疑
警方赶到现场,当坑被挖开后,发现埋入坑内的竟是一只已经死亡的红贵宾犬
前日上午,大观里路花香苑菜市场旁的草丛中,三名男女将毛毯中包裹的一个东西埋进了坑内。有人怀疑是在掩埋死婴,随即报警。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警方将坑挖开后,埋在里面的却是一只死去的贵宾犬。
掩埋爱犬被误会,这样的例子也许太过极端,但在成都,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会有10万只左右的宠物狗死去。由于条件所限,大多数宠物主人被迫将宠物尸体扔进垃圾桶,还有一部分被掩埋在荒郊野外,市民找不到一个合法的墓地可供死去的宠物安葬。
一场误会
埋死婴?原来是埋爱犬
前日上午9时,在大观里路花香苑菜市场旁路过的刘琴(化名)和附近几名摊贩看到,两名女子和一名男子先后从两辆车上走下来,年龄稍大的女子手里抱着一个毛毯,男子则手持小铲子,两名女子一边哭一边走向菜市场对面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男子拿着铲子在空地上挖土坑,约10多分钟后,一个小坑被挖好,女子将毛毯里包裹的一个物体放进坑内,再用土掩埋,约半个多小时后,三人驾车离开了现场。
“他们在埋什么?”“怎么还在哭?”三人的举动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怀疑三人埋的是死婴,刘琴拨打了110报警。接到报警后,成龙路派出所民警和锦江刑大民警陆续赶到现场,不过,让民警和围观者大跌眼镜的是,当坑被挖开后,埋入土内的竟是一只已经死亡的红贵宾犬。随后,民警将狗狗放入坑内,重新掩埋。
条件所限
死亡宠物大多入垃圾桶
掩埋宠物引来误会一场,让狗狗主人没有想到,那成都的宠物主人们,一般是如何处理死亡宠物的尸体?自2010年7月1日《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后,全市统计在内的犬只超过120万只。如果按每年8%~10%的死亡率计算,一年要死超过10万只。
成都商报记者调查了不少宠物主人,得知大家普遍的处理办法是将尸体扔进垃圾桶,少部分则掩埋在荒郊野外。成都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时发现宠物尸体的例子并非少数。“我也想将狗狗安葬,但到底哪里能安葬呢?”一位饲养了5年古牧的刘女士说。
无法注册
三家宠物殡葬均无“证”
2004年,西南首家办理宠物殡葬的“天堂驿站”在彭州开业,2008年后搬迁至龙潭寺,其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及方式一栏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宠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服务及用品销售”。据“天堂驿站”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目前主要采取树葬,按照宠物体重进行收费,30斤以下收费400元,30斤以上为800元。
根据我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不得随意处置”,但是如何处理却没有具体说明。在《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中,对此也是“点到为止”,“对确认患有狂犬病和死亡的犬只,应当依法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但主管该项事宜的部门并不明确,至于专门主管宠物殡葬的部门在我国更是没有。
曾参与制定《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的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建平曾表示,作为全市唯一一部“宠物法规”,《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有必要对市民处置宠物尸体的行为进行法律指导,例如宠物死后,尸体交由哪些资质部门处置、擅自处置或违规处置应承担哪些法律后果等,而对死亡犬只处理没有予以明确规定,是立法时的疏忽,他希望可以通过补充修订的方式对《条例》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