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南宁,还是闷热。火爆的阳光晒在马路,行人汗如雨下,脚步匆匆。只有路旁绿树下的一排小店,紧闭着店门的透出丝丝清凉。
我们的采访是在一家18元可以无限续杯的咖啡厅进行的,梁伯钧面前是一部手提电脑和平板电脑,他正品尝着咖啡:“我平时都是喜欢在18元无限续杯的咖啡厅中写稿,饮料可以无限喝,空调是免费的,比在家里还舒服。这种咖啡小店,全国大约只有南宁才有,在广州是不可想象的。”
谁在炒作玉林狗肉节?
早在2007年,梁伯钧第一次到广西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玉林狗肉节。“吃狗肉不但在玉林流行,在广东湛江一带也是很平常的事。只不过玉林把荔枝和狗肉混在一起吃,这种吃法比较特别。广东人一般是冬天吃狗肉,而且狗肉和荔枝都是上火的食品,不会混在一起吃。玉林把吃狗肉吃成了节日,确实比较特别。”
在梁伯钧看来,这个才是玉林狗肉节被炒作起来的关键。因为“湖头狗肉节”被取消后,玉林狗肉节成为中国唯一的吃狗肉的节日。而且,爱狗组织有了通过舆论迫使政府叫停狗肉节的先例,所以他们希望通过同样的办法让玉林政府出面叫停玉林狗肉节。
玉林狗肉节有没有黑色产业链?
“血腥的杀狗现场照片引发全国网民怜悯和不满,加上有些媒体在报道的时候的渲染,比如说一天杀上万条狗。实际上这些数据都是没有经过调查的,每条狗大约20斤左右,一天要吃掉20万斤狗肉是不是有点夸张了呢?”梁伯钧认为,玉林狗肉节存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食品安全问题。
“广西其实还有很多地方有吃狗肉的习惯,宾阳白切狗、柳州狗肉都是知名的地方美食。不同的是,其他地方没有像玉林这样集中公开屠狗。有很多网民抗议玉林杀狗的方法不人道和残忍,事实上全国的杀狗方法都没有多大区别,你要老板在杀狗前放段音乐给狗听,再点上几根蜡烛送别,这个要求不切实际。”梁伯钧说这段话的时候小心翼翼,即使面对同行他也斟字酌句。最后他还特意补充,别曲解了我的意思,现在的网民比较喜欢断章取义,动不动就给你来个诅咒。
有不少网友质疑,玉林大量的狗从何而来?有多少是被偷盗的、有多少是宠物狗、流浪狗?供应狗肉节的狗即使是饲养的,有没有养狗许可证?
玉林狗肉节背后的名利场
当年尽管掌握了详尽的资料,但没有一个接受采访者肯以实名回应,尤其是玉林市的政府官员。
“你想像不到网络舆论的压力。”梁伯钧在手中的平板百度了玉林狗肉节,又打开手机的微博,给记者看关于“玉林狗肉节”的话题,上面几乎是骂声一边倒,声讨狗肉节的文字占满了屏幕。
“在玉林采访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反对吃狗肉者的激愤,反而是卖狗肉的玉林人的冷静和克制。”梁伯钧打开手机中的图片,一面是某行为艺术家如丧考妣跪在地上谢罪,站在旁边的大排档员工脸露笑容,仿佛是在看戏。而旁边的食客并未因此停止吃狗肉,继续喝酒、猜码(即猜拳)。大排档的老板也没有因为这么多人到自己店外面抗议拉横幅而老羞成怒。
据报道,有个别爱狗人士要强行打开笼子把狗放走,这种过激行为并没有引起打架、斗殴等刑事案件。有玉林公安内部人士说:“曾经很担心来抗议的爱狗组织和本地居民发生冲突,庆幸的是,几年以来,玉林市民都非常冷静,吃狗肉的继续吃,反对的依旧反对,双方奇迹般相安无事。”
和门外的闷热相比,咖啡厅里面的清凉让人惬意。网络上对狗肉节的攻击和站队依然热闹,梁伯钧用手指拨动着平板上微博的留言,说:“有时候在屋里的人是永远感受不到门外顶着烈日扫大街阿姨的感受的,尽管我们写满了赞美的词句称颂阿姨是这个城市的卫士,但丝毫改变不了她的命运,她们依然要汗流浃背地在烈日下工作,领一份微薄的薪水养家糊口,与用最华丽词句称赞她的人隔窗相望。生活本来就处处是名利场,狗咬人已经不是新闻,人吃狗反倒成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