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赚钱小故事-明亏暗赚,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Guai蜀黍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鱼塘的钓鱼套路
有一家鱼塘新开张,钓鱼费用是100块。有顾客钓了一整天都没有钓到鱼,是不是特别坑,别急,老板的做法亮了,凡是没钓到鱼的就送一只鸡,后来很多人都听说了这个事,纷纷去钓鱼,虽然鱼没有钓到,但是送了鸡也是蛮开心的一件事。
……后来看鱼塘的大爷说,其实这个鱼塘压根就没有多少鱼,老板本来是一个养鸡户。对于老板而言,100块卖了一只鸡,真的不亏,还有赚,当产品卖不出去的时候,可以变换一种经营思维。
同样是做买卖,为何别人能够成功,而你却不行,不是你不够努力,更多的时候是你的思维被控制在条条框框当中了,任凭你再努力,也难以把握住客户需求。打破常规,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把握住客户需求,才会取得成功。
如果不想一直穷下去,想要做买卖,那么何不妨让思维转个弯,逆向思考,逆袭人生!
春节阖家团圆,
大多数人大吃大喝的时候,
杭州一小伙卷出新高度:
他过年都窝在家里写书,
春节每天写书的日收入
从600元到1800元不等,
整个1月的累计收入,
已经超过了22000元。
写书这么赚钱?
近日,
小伙在杭州一本地论坛上
晒出来的截图,
引来大量围观。
▼
根据他的帖子内容显示:除夕当天,1月21日,读者订阅30580章,获得收入1323.18元,大年初一,1月22日,读者订阅39297章,获得收入1718.01元,大年初二,1月23日,读者订阅37339章,获得收入1608.58元……
春节期间每天的收入都超过千元,最高的一天收入1718.01元。
春节既能宅家,还能赚钱,这波极限操作属实让人有点羡慕了。
2月2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尝试联系发帖小伙子,遗憾的是他出于种种考虑,拒绝了采访。
但通过小伙发帖的平台编辑,记者大致了解了小伙子的情况。
“情况的确是属实的。”平台小编告诉记者,这位作者今年27岁,住萧山所前,他写网文是兼职,“主要写的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爽文。”
爽文,是一种在各大小说网站中比较常见的网文类型。特点是主角从小说开始到故事结尾都顺风顺水,升级神速。爽文一般流量导向特征明显,比如大量修仙、穿越等题材作品都属于爽文一类。
小伙子写的是其中一种类型的爽文,“就是有仇干净利索报仇,不带隔夜仇那种。”
写爽文怎么赚钱?
“收入主要是读者订阅产生的,订阅读者越多,收入就会越高。作者和平台分成,一般是五五分。”
小伙子现在是某个平台的签约作者,只要目前的网文没有完结,每个月只要写够字数,就会有收入,“他自己算了算,每年最少有10万元的收入”。
他是三年前开始写的,当时看不惯一个网文拖拖拉拉,就自己动手了。不过他也表示,这份兼职虽然赚钱蛮多的,但只会当作兼职,“他这份兼职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家人觉得他不务正业。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打打字就能有钱,只能理解为在赌博,所以非常不放心。”
这也许也是为什么小伙子拒绝记者进一步采访的原因。
写爽文真这么赚钱?
2月2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联系上了一位有10年写文经验的业内人士。多年来,她陆陆续续写文,开了一家文化制作公司。“身边都是一些写文超过10年的人,月收入才有几万元。这并不意味着写文能赚很多钱,毕竟站在金字塔尖的人太少太少了。”
“很多工作是做五休二,辛苦一点是做六休一,但是对于写文的人来说,没有一天休息日。大部分平台都是要求日更6000字,但是更新完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拿钱了。即使更新数量够了,如果质量不达标,数据不好看,就需要修改前面的章节,会出现很多返工的情况。”她说,平台还会设置全勤奖,少的600元,多的1200元。
“其实,门槛越低的行业,想要出头赚到钱的难度就越大。”她看过很多很多年轻人,读书读不进去,就觉得每天写些文字、讲故事就能赚钱。她知道的就有好几个年轻人,不读书专门写文,没有流量,收入很低。“作者本人没有阅历,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写出来的文是很难入眼的。现在的读者涉猎很广,选择很多,口味越来越刁,写文要出圈真的很难。”
在她看来,写文就跟做生意一样,需要实力,需要天赋,也需要运气。
没有人能说得清市场的需求,而且风向一直在变。“有些人可能一夜成名,有些人默默写了几年依然籍籍无名,勉强糊口。”
她给当下真心喜欢或者想试着写网文的年轻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无论在哪个年代,哪个行业,“多读书,多看报”绝对是没错的。
如果一心想要写爽文,或者比较宏大的网络文学,那就多看看榜单上的网文。
事实上,最近几年,各种新行业层出不穷,写爽文能赚钱,还有各种新兴行业也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就报道过好几个。
比如上门宠物喂养——杭州徐女士兼职做上门喂养宠物,虎年春节10天赚了5000多元,自己虽然身在互联网公司,月入1万多元,但是还会坚持兼职上门喂养宠物做兼职,清洁、喂养、互动、拍视频。
车位彩绘师,花钱就能请人把自己的车位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杭州20多岁的刘榔就是一位车位彩绘师,如果是海贼王、火影等漫画图,构图简单的三四千,如果像照片一样需要光影效果或者需要原创定制的则需要七八千。
还有最近几年频频被报道的陪诊员,你还知道什么类型的新行业?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就出生在罗马,有人却成了骡马。
95后夫妻夜市摆摊卖狼牙土豆与铁板豆腐,日入9000多元,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争议的焦点是一堆人质疑央视新闻不会算账,还有部分人说:看,孔乙己,这就是你脱下长衫后要走的路!
这个视频我看完了,说实话没什么大问题。讲的也挺朴实,努力挣钱吗,不磕碜。至于9000块,后来有记者采访时摊主也说了,这其中也有学员交的学费,所以就不过多讨论了。
可央视新闻在就业压力巨大、孔乙己文学盛行的时候播放此类视频,难免让大家心里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
1、两人都是95后,按95年出生计算,两人也就28岁。这个年龄段不能说是黄金时期也算的上是年富力强,通过直播来帮助销售,说明夫妻二人接受新事务的能力较强。
3、两人老家山东,先来义乌打工后在义乌创业,且坦言现在的收入远比打工时高,一天就能挣一个月都挣不到的钱。说明当时山东老家并没有比较好的工作,江浙的工作机会较多不过工资并不算高。随着生孩子或者其他事情发生,打工的钱并不能覆盖其生活成本,两人只好出来创业。
4、画面中只看到了出租屋,而且老板娘也说等赚到了钱就去买套大房子,把父母孩子一起接过来住。说明两人还没有房子,住在出租屋内,孩子目前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读书。
5、视频中基本上是老板娘在说话,她的性格开朗外向,且长得不错,估计在直播软件的加持下,还可能会更漂亮。
这样我们可以大致通过这些细节串起视频背后的故事,也串起当代中国底层青年普遍的故事。
一对出生于山东某地农村的年轻人,在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开始打工(其中原因有可能是自己不愿意,也有可能是家庭条件不允许)。然后互相喜欢最终选择携手共同进入了婚姻殿堂,虽然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但是双方父母都比较认可,张罗着给他们先办了婚礼,至于结婚证后补。
结婚后的两人很快有了爱的结晶,有孩子后经济压力变大,可是本地并没有适合他们的工作,趁着年轻,两人便协商出省打工,至于孩子则留给农村的父母代管。时值淘宝等平台飞速发展期,首选的目的地就是活力四射的浙江,两个人选择了小商品之都义乌,那里既有发财的机会也有工作的厂子。
不过两人的学历不高,且手头没多少钱,只能在义乌打工,就这样在义乌工作了几年,手头有点钱,生活也还过得去,望着房价上涨的速度,只能当个漂泊的浮萍。这期间两人又有了二宝,二宝的出现,让两人打工的收入再次不能满足生活需求,可是薪水上涨的速度是肉眼可见的慢。
两人将二宝也留给父母代管后,开始辞职创业,两个年轻人这些年并没有多少积蓄,肯定租不起门头房,只能选择最简单成本最低的方式小吃摊。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一句,为什么不是摆摊,贴膜之类的。我想说,大哥他们是在义乌啊。
虽然小吃摊售卖的产品是,风头早已过去的狼牙土豆与铁板豆腐,但是好在没有什么技术壁垒,烹饪技术较为简单,且烹饪工具只是简单的铁板,干小吃摊的收益确实比打工是要强,可是也没做到暴富的状态,生活在辛苦中逐渐向好,直到疫情来袭。
没办法,疫情情况下,外出摆摊变得不稳定起来,但是夫妻两人又是家里的顶梁柱,必须想办法赚钱,这个时期大家也经常被封在屋里,于是抖音等使用量开始飙升,大量直播带货开始出现。本身做生意就能说会道,加之老板娘长得也挺漂亮,夫妻二人抓住了直播的风口。
疫情结束后,直播时积攒的人气开始快速变现,每天赚的钱就开始变多了,同时不停地有人慕名学习手艺,或者蹭直播热度来拜师学艺,学费叠加上正常销售收入,也就有了日赚9000元的神话。
至于未来,他们可能会在一两年之内赚到在义乌安家的费用,选择定居义乌,也有可能回到老家,买套房子、买套商铺继续做老板。
这应该就是央视新闻采访之前的样子。
剧情带入结束,我都佩服我的想象力了,哈哈哈。
不少人看到人家一天晚上挣9000块羡慕的不行,也想脱下长衫去拥抱美好的未来,这里我就不得不给大家泼一盆冷水了。
其次,想复制她的模式时机已经错过去了,直播这个风口随着疫情的结束也在渐渐消散,况且有些人还真没老板娘长得好看。
其三,部分人即便是学习了,做的土豆也更好吃,也狠下心来抛头露面,但是做不到老板娘侃侃而谈、风和日丽。
最后,诸如那种吃苦受累、小混混收卫生费、同行的排挤与破坏等等等等各种繁杂烂事,我就不一一说了,但是哪一个都会让摆摊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如果上面说的这些问题你都有信心克服,那么你就做好靠辛苦挣钱的准备吧,一晚上赚9000就不要想了,每天赚个五七八百还是能做到的。
再说那些大学毕业的孔乙己们,为什么不愿意脱掉长衫去摆摊,除了常见的薪酬待遇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背负着改变自己甚至改变家庭命运的重要任务。
现在要让他们丢弃幻想,准备练摊,不光他们自己不能接受,甚至他们的父母都不会接受。
君不见,这对小夫妻历时近10年还没完成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吗?
算上这些,谁还舍得让孩子脱去长衫。
大学生们拼命地内卷考研、考公、考编、考教师,就是想不让自己人生的起点太低,有了站在高处的机会,为什么选择从底层开始
你的孩子他拼命练习,把100米速度压缩在了8秒之内,等他信心满怀的站上赛场,却发现人家的起跑线就是终点线,等他哭着回来埋怨你为什么不去向上爬而选择脱去长衫,导致自己以八秒的速度跑了倒数第一,
你还不后悔一辈子啊!
所以说同志们啊,趁着年轻尽量的往上奔,为自己为后代搏一个好前程。
有考研、考公、考编、考教师,之类的机会,一定要去尝试,万一能上岸呢,毕竟有些岗位只招应届毕业生啊。
如果你努力失败了,而且没有特别贴合且能看到前途的工作,同时家里也没有太多关系帮助你,甚至还需要你反补,不要犹豫马上转行去做销售,先做半年汽车销售,再做半年地产销售。
为什么我会推荐销售,这是个很锻炼人的工作,这里面没有985/211区别,只有卖出去和卖不出去的区别。
如果在销售行业中能如鱼得水,那么前期资金积累会非常快,这会让你快速有立身之本。
不要一开始就找一个很稳定的工作,这样干上两年就真的废了,比如说现在的我……
#在头条看见彼此##头条创作挑战赛##你们支持地摊在不影响交通情况下摆摊吗##央视新闻报道95后年轻夫妻摆摊日入9000##央视网谈孔乙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