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喂宠、上门代厨、上门按摩……个性化消费催生新业态,但服务双方都顾虑重重——
个性化消费催生新业态
“上门一次收费88元,提供的服务包括给宠物加粮、换水、铲屎、打扫等。”李女士介绍,因为自己是独居女性,对安全性有点担心,于是她出门前在家里安装了两个摄像头,并叮嘱宠物店安排女性工作人员上门。回家后,看到三只活泼可爱的猫咪和整洁的环境,她对这次“上门喂猫”的服务很满意。
对于服务者而言,“上门经济”也提供了更多的灵活就业方式。今年55岁的王阿姨从南通某国企食堂退休不久,就在抖音上做起了“上门代厨”的生意,主要负责在工作日为客户做饭。王阿姨介绍,代厨的收费标准很透明,三菜一汤98元,四菜一汤128元,五菜一汤148元。一般来讲,做完饭再简单收拾下卫生,需要两到三个小时。“通常我受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委托,买菜上门,为独自在家的老人做做饭,顺便收拾垃圾倒掉,因为以前的工作经验,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
消费者从业者均有顾虑
在带来“红利”的同时,“上门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烦恼”。“上门”意味着服务人员要进入消费者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无接触”式服务也可能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不透明等问题,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在微博、小红书上搜索“上门经济”“南通”等关键词,涌现出一些负面评价,让不少想“尝鲜”的市民打起了退堂鼓。
除了消费者,上门服务提供者也心存忐忑:不知道订单背后,会遇到什么样的客户。“95后”小杨是一名自媒体工作人员,平时工作较为轻松。出于好奇,她在3年前成了一名“职业伴娘”。一开始,她觉得做伴娘既可以赚钱,又能见证幸福,是一份很好的兼职,但是现在她已经考虑退出了。“工作辛苦,工资又低。”小杨说,职业伴娘几乎没有任何门槛,因此竞争很激烈,一般没有经验的一天工资仅有200元,有经验的在350元左右,路费还不报销。而且,伴娘是一份提供情绪价值的工作,往往需要穿着高跟鞋,笑着站上一整天。“一天下来,脸都僵了。”
此外,小杨觉得这份工作还很容易产生纠纷。“有的顾客不太尊重人。”小杨说,她还遇到过“闹伴娘”的婚礼,“遇到这些情况,我们也没有地方可以诉苦,只能忍气吞声。”
规范发展需要多方努力
北京市炜衡(南通)律师事务所律师朱一帆则认为,除了消费者以外,上门提供服务人员通常都是只身进入别人家中,同样可能存在人身安全隐患。他建议,不管是消费者还是服务提供者,应减少双方私下联系,转而通过合法合规的平台建立服务关系,在事前减少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在事后也能获得有效的维权途径。
除了安全问题,服务质量也是目前“上门经济”的难点问题。朱一帆说,部分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服务能力并未获得有效认定,如上门代厨可能未取得健康证,上门收纳可能未经过技能培训等,这些都可能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感及服务效果。
上门服务出现纠纷该如何解决?市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管处负责人李鑫介绍,对于“上门经济”的监管,目前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或规章文件,但承担信息发布的网络平台可以先扛起责任。“平台首先要严格审核认证发布者身份、信息真伪,其次可参照淘宝等网购平台,由消费者对服务打分,评出星级,以‘口碑’评分倒逼服务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