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养宠物热潮的兴起,许多宠物店推出了看似优惠的“低价领养”服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这种看似良好的交易背后往往暗藏危机。以成都市的一家宠物店为例,市民王先生和不少消费者在“领养”宠物后,接连遭遇健康问题,甚至有的宠物在几日内就确诊多种疾病,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王先生在一家名为“萌宠当家”的宠物店花费1200元领养了一只黑色拉布拉多犬,并被商家要求同时购买8500元的狗粮,以至于最终支出高达9700元。领养协议中写明,消费者在领养后需在24小时内进行健康检查,王先生的狗在带回家第二天便被确诊患有多种传染病,其中包括犬瘟热。更令人心痛的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经历了和他相似的困境。
面对如此情况,许多消费者开始质疑商家的良心兜售与煽动营销手段。根据业内人士分析,宠物店利用“捆绑销售”的方式,将宠物和高价宠物用品捆绑在一起,实际上是以“领养”的名义进行了变相的“买卖”,从而牟取暴利。商家并未履行向消费者交付健康宠物的义务,甚至存在隐瞒宠物病史的嫌疑,这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业内律师指出,尽管协议名义上是“领养”,但实际上其性质依然是买卖。法律规定商家需要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健康宠物,如果商家未能做到这一点,消费者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可以追究商家的责任。作为消费者,应警惕在交易过程中隐藏的附加条件,并仔细审核协议内容。
在倡导宠物领养的同时,消费者需要对市场行业动态有更清醒的认识。以低廉价格吸引消费者的所谓“领养”服务,不应掩盖潜在的健康隐患和售后风险。通过自身的觉醒与维权行动,消费者在未来的市场中能创造出一个更加健康与安全的宠物消费环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