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5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今年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46338件,同比增长13.87%,解决243937件,投诉解决率70.4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740万元。投诉热点问题主要涉及老年人网络消费、黄金销售、宠物经济、票务服务、旅游出行、快递等行业和领域。
投诉性质比例图(%)
商品大类投诉量图(单位:件)
数据显示,生活社会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电信服务类、销售服务类居于投诉量前五位。与2023年一季度相比,互联网服务类投诉量比重上升3.03%,公共设施服务类投诉量比重下降0.89%。
在具体商品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服装、食品、通讯类产品、汽车零部件、鞋。与2023年一季度相比,通讯类产品、服装、计算机类产品、首饰投诉增长较高,汽车及零部件投诉下降较多。
服务细分领域投诉前十位(单位:件)
老年群体频陷网络消费陷阱
案例
点评
黄金销售不规范现象频发
随着黄金销售价格的持续走高,消费者购买黄金和黄金饰品的热情也逐渐高涨,一些商家的不规范经营行为引发了大量消费者投诉。一季度黄金消费领域投诉问题主要有:一是网购商家销售黄金克重和材质等与宣传不符,甚至伪造品牌和认证证书售卖假黄金;二是黄金销售店铺关门跑路,消费者购买“托管”黄金到期无法兑现;三是“一口价”黄金饰品纠纷多,商家故意不告知黄金饰品具体克重和换购限制条件,消费者购买时“一口价”,更换时按克计算。
宠物消费套路层出不穷
消费者易女士投诉,其于1月7日在某宠物店领养宠物,领养过程中该店的业务员没有明确告知合同内容,一直进行诱导消费。领养后来才发现该店的要求存在众多霸王条款和不合理要求。一是该店宣传免费领养,但在未告知的情况下,合同中要求每月支付600元,为期24个月,总计14400元的分期费用。二是合同中未明确规定违约费用,但在消费者要求退款时却需要支付5000元以上的高额违约金。三是合同中要求只能在他们指定的平台上进行消费(购买宠物用品),明显属于捆绑消费行为。四是合同中要求如果24个月内宠物死亡,消费者还要继续履行合同。但在领养时未向消费者提供宠物健康证明材料,无法判断宠物是否一开始就健康。
电影放映服务投诉增幅明显
1月2日,消费者耿女士向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其于2023年年底购买了北京某电影院的电影票,观影当天,耿女士在该电影院购买爆米花和可乐,由于商家未明示爆米花和可乐的具体价格,支付时才发现两份爆米花和两份可乐共花费160元,耿女士认为价格严重超出合理预期,希望商家合理定价,并明码标价。经调解,耿女士已与商家达成和解。
新型电商平台问题日益凸显
湖北武汉消费者罗女士投诉,其在某社交平台直播间里购买了毛绒玩具商品,购买2分钟后发现自己买错了,于是申请退款,但卖家拒不退款强制发货,申请平台介入后平台不予处理并且关闭售后订单,后平台3次拒绝退款申请。消费者收到快递后发现商品是破损的,已录制完整的开箱视频,但平台和商家也不支持退货退款。
快递行业政策落地有待见效
春节期间消费者网购需求旺盛,但同时期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罕见寒潮和雨雪天气,快递运输行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容易引发投诉。消费者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快递破损、丢失、延误等问题引发纠纷。二是快递物品损毁保价不赔。如消费者在寄送电子产品等贵重物品时选择保价,收到后发现物品损坏,经营者以快递包装未破损为由拒绝赔偿。三是快递末端配送另行收费,部分快递公司对于寄至乡镇、农村等偏远地区的快件,在取件时强制二次收费。四是快递员未经消费者同意直接将快递放置在代收点、快递柜等。
旅游出行投诉热度不减
2月12日,消费者温女士预订了哈尔滨当地的宾馆住宿服务,预订后发现“冰雪大世界”于2月15日闭园,按照原定计划,其无法如期前往游玩,故决定取消本次哈尔滨行程,当与住宿经营者沟通时,对方仅退款住宿费50%,消费者对此退费比例不认可,随即向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投诉。经调解,住宿经营者向消费者退还住宿退费70%。
明星周边产品投诉升温
四川成都罗女士投诉,近日,其在某APP店铺购买了两本价值312元的明星专辑,将近一个月仍未发货,平台即将自动确认收款,消费者随后申请退款,却被告知要扣除30%的手续费,并且拒绝退款。消费者称商品目前处于下架状态并未备货,货品为根据下单量从韩国仓库代购进货,非找韩国代工厂制作销售,并非定制产品。罗女士投诉要求商家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