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民间有不少宠物医院、救援组织、动保组织参与宠物安置工作;政府层面曾就“宠物方舱”、携宠隔离、协调转移等开展不同探索。专家指出,如有统一明确的文件或制度对宠物保护进行明确,将为基层执行提供依据。
经7日隔离小猫今日“出舱”
11月22日,网友“王珊儿”在微博上求助,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将被转运至方舱医院,被告知一同在隔离点的宠物猫将被无害化处理。之后,民间救援组织蓝凌救援队将宠物猫带走,安置于顺义区某宠物隔离点。
记者从蓝凌救援队队长刘胤桐处获悉,经过7天隔离后,猫咪今天被送回。因为主人尚未出舱,猫咪会先交由她的朋友照顾。
有网友留言关心猫咪未来几天的安全,也有网友希望公布处理流程和救助方联系方式,以便类似情况发生后能及时求救。
民间与官方的多种探索
记者了解到,针对主人隔离或感染后的宠物安置,民间及官方均有过一系列探索。
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会长、北京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朗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参与宠物保护的民间力量包括宠物医院、社会企业、动物保护组织等。
官方也曾采取多种安置方案。
有的选择与当地宠物医院合作,如今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协调了15家宠物医院提供寄养服务;朝阳区南新园社区的240只宠物也由宠物机构暂养,朝阳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进行指导、沟通照顾方案。
有的在集中隔离点专门设置了可携宠隔离的区域。比如去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允许市民一人居家或和宠物一起隔离,当时一位亲历者告诉记者,隔离点将养宠物的居民安排在一个楼层,小动物中有猫、狗甚至还有鸟。另一位防疫组专家介绍,隔离点中专门安排了兽医值班,并储备了宠物食品。
也有地区由工作人员上门进行“留守”宠物照料。如在成都市高新区,疾控人员曾在上门过程中帮助照顾宠物;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椿树馆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和兽医志愿者曾一同进行上门照护与看诊工作。
除了社区、街道、区一级的尝试,更高层级的宠物安置行动为深圳市设立的“宠物方舱”。今年3月,深圳市在福田区设立临时“宠物驿站”,由民间医疗集团托管;今年4月,深圳市在光明区设立宠物托管中心,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方舱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犬、猫宠物托管的最大容量为300只。
安置宠物有先例但尚无明文制度
不论是刘朗、张应军、刘胤桐还是其他接受采访的宠物医院兽医,在谈及宠物安置时都提到,最重要的是获得官方的认可,否则宠物转运无法进行。现实是,目前关于宠物安置并无明确的制度和文件规定,各地、各社区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石景山区卫健委综合监督管理科工作人员在回复记者咨询时曾称,以他参与过的转运工作经历,一般的处理方法是,主人如果没有阳性,宠物可以带去隔离点,如果阳性,可以交由家属,或者由社区协调转运安置或喂养,该区曾转运过感染者的宠物。“王珊儿”一事发生后,该委在开会研究时也提到不能对宠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过他也坦承,宠物安置属于防控期间不断完善的人性化举措,没有红头文件。
“我相信各级政府会充分考虑宠物主人的需求,但社区的执行是不一致的。从官方的角度,主要是没有《动物保护法》明确动物的权利、福利;特殊时期应该有宠物安置的文件,现在也没有公开的方案。”刘朗说,如有统一明确的文件或制度,将为基层执行提供依据。
动保组织呼吁出台安置细则
刘朗认为,启用宠物的安置方案有其必要性。“被封控的人舍弃不了自己的宠物,人和宠物是有情感关系的,(不妥善处理)反而会带来更大麻烦,甚至可能引发矛盾。让人愿意配合是最重要的。”
对于安置宠物会否过多占用防疫资源的疑问,他表示,存在简便、易行的方案。“资源其实是够的,很多诊疗机构愿意伸出援手,只要得到官方的允许。譬如应急状态可以启用一些动物医院只服务封控区的宠物,既能满足需求,也避免了跨区转运的交叉感染风险。这个负担不给到政府,政府可以不出钱,机构也可以正常收费,关键是明确方向。”
在具体的处置方面,他认为,安置宠物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核酸检测,没问题的进行擦拭消杀、转移;如果检出阳性,可以进行宠物隔离,参照香港地区此前的做法,等宠物自然转阴后回到主人身边。
对于宠物会否感染或传播新冠、增加疫情传播风险的问题,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在去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曾答复:“不管是猫还是狗,在人类新冠传染中的地位和风险,并没有确凿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