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宠物寄养中心钵满盆满,宠物店不仅价格翻番,床位也很紧张,宠物主稍有不慎,就错过了预定的机会。
然而就在这个春节,上门喂养服务的高峰期,某宠物知名用品品牌推出的上门喂养服务出现了大纰漏,导致消费者热议,甚至一度上了微博热搜。
我们将从事件伊始,爆发,结尾做一个复盘,希望能对广大宠物行业经营人员做到警示,提醒作用。
某品牌推出上门喂猫服务
该品牌微博12月15日发表的【北京、成都、深圳,我们来帮你上门喂猫啦!】中,这是一项非常专业的上门服务,在下单之后,用户只需要寄出钥匙即可。某宝售价为159元/次。
电商平台贴图
而上门服务人员,会在上门后做如下事项:
喂养服务出现大漏洞
2月4日,网上开始有消费者对该品牌上门喂猫服务的质疑声、批判声,网友称:上门喂猫的工作人员未履约,客服联系不上,观察员也联系不上。
品牌方及CEO出面回应
面对大规模的客户,该品牌通过官方微博在2月8日发出回应,表示对春节期间订单预估和应急储备不足,出现订单未能履约,细节完成不理想的情况进行道歉,并提出解决方案。
2月8日,该品牌的CEO通过官方微博提出解决方案,针对派单问题,客服问题,服务质量问题均给出解决方案,并且表示愿意承担因服务不周导致的额外花销,同时表示歉意。
2月10日,该品牌官方微博发布产品售后事宜公告,发布了订单赔偿方案,简介损失赔偿方案,以及额外赔偿健康体验券。
总结与反思
该品牌这次工作的失误,主要体现在对于自己的人员储备不足,对服务订单数预估不足,导致尽管工作人员疲于奔命,依旧有许多宠物疏于照顾。
1、人员严重不足
2、兼职人员、临时工培训不合格
该品牌针对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该品牌在各个渠道招收了实习生、兼职人员、义工等,并进行了为期4天的专业的培训。
具体有没有这个培训,宠爱君不知道,但我们假设他有,那显然这个培训是没有到位的,上门人员中还有把猫砂当成猫粮喂食的员工。更有甚者,发生了遗落顾客家庭钥匙的情况发生。充分说明了,培训系统还存在漏洞,临时工考核机制不到位以及管理阶层的过失。
目前我国宠物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中,随着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的有新的服务诞生,在新生产业诞生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行业规范,企业缺乏经验,也没有合适的参考案例,难免会出现工作上的失误。
大型宠物企业深知这个市场巨大的需求和潜力,所以,可以马不停蹄地推新品、搞试验、提概念。不管面对融资,投资人,还是广大铲屎官们,他们永远情怀满满,信心足足。
但是否应该回过头想想,
宠物究竟承担着怎样的家庭角色?
尊重生命究竟要从哪里真正体现出来?
动物福利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我们究竟要给宠物提供怎样的服务?
……
这一切,唯有用实际行动去解答。
随着行业的发展,希望宠物行业的企业在经验和教训中前进,不断完善自己的服务质量和产品品质,交出一份让消费者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