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国内公共卫生情报信息2023年第3期

国际国内公共卫生情报信息2023年第3期

2023/1/2010:28:46

浏览次数:

29556

国际国内公共卫生情报信息

2023年第3期总第466期

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二三年一月二十日

内容目录

热点追踪

科研动向

舆情信息

2023-01-1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病例情况

二、疫苗接种情况

截至2023年1月1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8763.8万剂次,接种总人数131009.6万人,完成全程接种127630.2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82585.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7675.0万剂次,接种总人数24154.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2998.5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19144.5万人。

2023-01-16人民网

经检验,查获的部分产品不含有效药品成份或非法添加其他药品成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销售假药罪的规定。目前,案件正在由公安部门依法办理中。

为深入排查风险、消除隐患,切实保障公众用药需求和用药安全,国家药监局组织全国药品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制售假劣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品的监测、摸排、检查和案件查办力度,发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同时,国家药监局正依法依规推动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研发上市,服务疫情防控大局。

2023-01-18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消息,1月17日,国家药监局经审查,采用附条件批准方式,应急批准了航天新长征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体外肺支持辅助设备注册上市。

国家药监局表示,该产品是第二款获批的国产ECMO产品。该产品在体外循环过程中提供动力及安全监测,与兼容的一次性使用耗材联合使用,实现肺功能辅助支持。该产品适用于急性呼吸衰竭、其他治疗方法难以控制并有可预见的病情持续恶化或死亡风险的成人患者。

据介绍,该产品由主机、流量/气泡传感器、手摇紧急驱动装置、手摇紧急驱动装置支架、压力电缆线、氧合器支架、氧气瓶支架、推车组成。国家药监局表示,该产品的上市将进一步提升我国ECMO产品供应能力,满足临床急需,提升新冠疫情重症患者救治水平,更好落实新冠疫情防控“保健康、防重症”目标。

据悉,该产品的注册申报过程中,国家药监局按照“统一指挥、早期介入、快速高效、科学审批”的原则,成立应急审评工作组,专人负责、全程指导、发布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加大产品注册申报指导,加快审评审批进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该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

资料显示,ECMO,体外膜肺氧合,也被称作人工心肺机。

2023年1月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消息称,我国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治疗需要,2023年1月4日,国家药监局经审查,应急批准深圳汉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体外心肺支持辅助设备、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套包注册申请,二者配合使用,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心肺功能衰竭、其他治疗方法难以控制并有可预见的病情持续恶化或死亡风险的成人患者。作为国产首个ECMO设备和耗材套包,上述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2023-01-19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严赋憬、于文静)农村是当前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会同有关部门组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近期派出32个督导组赴各地督导,推进压实“五级书记”责任,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1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有关情况。

曾衍德表示,将继续强化部门联动,动员各方力量,从四方面做好农村防疫工作: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提升精准服务能力;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农村,提升诊疗保障能力;加强农村重点人群防护,提升重症防治能力;强化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提升日常防护能力。

目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农村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曾衍德表示,技术人员和医疗物资都要下沉,县城医疗资源要向一些薄弱乡镇和社区倾斜,补充技术力量,增强救治能力;一些应急设备和药品要向乡镇卫生院倾斜,确保有药用、用得上。

“近期,工作专班协调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为全国每个村卫生室免费配备2个指氧仪,正在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免费配备1台制氧机。”他说。

针对农村老幼病弱人员的防护,曾衍德指出,要准确掌握信息,对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特别是缺乏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进行“一对一”包保联系,对可能出现的重症情况及时识别、及时转诊、及时治疗。

“农村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也很重要,要倡导文明新风,根据区域疫情形势和居民意愿,适当控制集市、庙会、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规模、频次,简化婚丧嫁娶等活动。”曾衍德说。

2023-01-16科技日报

“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记忆衰退是这种疾病最显著的临床表现之一。”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周家耀说,阿尔兹海默症的原理和机制迄今尚未明确。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APOE4是阿尔兹海默症最大的风险基因。APOE蛋白是人体载脂蛋白之一,在人群中有APOE2、APOE3和APOE4这3种亚型。研究发现,APOE2的携带者,不易患阿尔兹海默症;而APOE4的携带者,患病风险成倍增加。因此,找到APOE4的受体可能是破解阿尔兹海默症的关键。

此前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对神经突触的剪切功能会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被异常激活,从而导致患者失忆。而小胶质细胞能否执行功能,可能与LilrB蛋白有关。

APOE蛋白与LilrB蛋白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这或许是破解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的重要线索。

“在大量研究基础上,我们建立起新猜测:LilrB家族蛋白和APOE蛋白有相互作用,并且只和APOE4结合而不与APOE2结合。”周家耀解释说,这一猜想如成立,或有可能解释阿尔兹海默症的生物化学原理:APOE4与LilrB蛋白结合,激活小胶质细胞,导致神经突触被剪切,进而导致记忆衰退并引发阿尔兹海默症。

为验证新猜想,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系统研究了LilrB人源家族的5个同源蛋白和3个APOE亚型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正如预期:APOE4与LilrB3可以结合,APOE3结合较弱,而APOE2几乎完全不结合。他们还进一步证实了小胶质细胞因为这种结合而“苏醒”的事实,即APOE4与LilrB3结合后,会激活小胶质细胞。

2023-01-15天津工生所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郑平团队等以原核生物中最大的转录调控因子家族——LTTR家族的LysG和BenM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定向进化等技术解析了效应物结合域与DNA结合域间的铰链区的调控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一步对仅包含约30个氨基酸的铰链区进行定向进化,可快速获得响应性能显著提升的突变体,从而开发了一种TF型生物传感器设计改造与性能提升的通用策略。该策略应用于碱性氨基酸生物传感器LysG的改造提升,获得的LysG突变体在赖氨酸合成关键酶的高通量筛选和合成途径的动态调控中展示出更好的应用效果。

2023-01-15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近日,国际真菌学协会(InternationalMycologicalAssociation)在其会刊IMAFungus上刊登了微生物所白逢彦研究员获得JohannaWesterdijk奖的消息和颁奖词。2022年4月底,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theRiseoftheFungi”学术研讨会上,白逢彦研究员获此奖项。

该奖项是荷兰皇家科学院(KNAW)Westerdijk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原CBS)评选和颁发的科学奖,用以奖励对CBS菌种保藏做出突出贡献并在真菌学研究生涯中成就卓著者。

2023-01-15中科院心理所

哲学家克拉克提出,“大脑在本质上是一个预测机器”。根据当前情境和言语信息,对将要出现的信息进行预测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智能。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常常遇到一方话音未落,另一方已经猜到对方想要表达什么的情况。无论是日常生活经验抑或实验证据,均表明人们能够对言语信息进行预测。当前,关于言语预测的一个关键研究问题是语言预测内容,即人们能够预测哪些层级的语言信息。目前研究揭示,言语理解中存在对句法、语义信息的预测。但是,关于语音特征能否被预测研究较少且争议较大。

为了考察人们在言语理解中能否预测语音信息,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兴珊研究组的青年特聘研究员屈青青及同事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采用视觉情境眼动范式,以汉语作为研究材料,开展了两项实验研究。汉语可以更好地分离语音与字形信息,以考察更纯净的语音预测效应。

综上所述,该研究考察了言语理解中的预测内容,揭示了言语理解中对下文语义与语音信息的预测,该成果有助于加深对预测内容与加工机制的理解,将为构建更完整的语言理解模型提供科学证据,为自然语言处理和语言类脑智能提供重要启示。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1212)、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62061136001)的资助。

2023-01-15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帆助理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帆课题组科研助理朱庆元、2020级博士生葛吉涛和2021级博士生刘莹为并列第一作者,参与该工作的还有博士后徐嘉雯和2020级博士生鄢胜镒。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清华大学尼康影像中心为本研究提供了设备或技术支持。

2023-01-15动物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课题组合作,在《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esurrectionofendogenousretrovirusesduringagingreinforcessenesce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了年轻的ERV亚家族在细胞衰老过程中被再度唤醒,提出了古病毒复活介导衰老程序化及传染性的理论,并创新性地发展出阻断ERV古病毒复活及扩散以实现延缓衰老的多维干预策略。

2023-01-17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月16日电(记者张梦然)据发表在《自然·心血管研究》上的一项新研究,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的一个研究小组与美国研究机构合作,已经证明编码蛋白p53基因的获得性突变,将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p53被称为基因组守护者,通过调节多种细胞功能以响应细胞应激,有助于维持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完整性。一个成年人每天都会产生数十万个血细胞,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促进了负责这种产生的祖细胞突变的出现。血细胞中获得性p53基因突变的存在增加了罹患血癌在内的各种癌症的风险。研究证明,p53突变还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CNIC与美国斯坦福大学、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范德堡大学合作,分析了来自50000多人血细胞的测序数据,发现p53获得性突变的携带者患冠心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的风险更高,这种影响与高血压或血液胆固醇升高等既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无关。

基于这些结果,CNIC科学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中进行了功能研究,他们将携带p53突变的细胞引入其中。结果表明,携带这些突变的小鼠患心血管疾病的速度更快,主要是由于动脉壁中免疫细胞的增殖率异常升高。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对人类观察与动物实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突变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发现“拓宽了我们对血细胞突变的获得(一种称为克隆造血的现象)如何作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知识”。

研究人员强调,不同基因的突变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心血管疾病。在未来,这可用来设计针对不同突变的个性化预防策略。

2023-01-16生物探索

睡眠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乏睡眠或睡眠质量不佳不仅将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还将对学习或新记忆的形成造成损害,因此,如果为了考试而通宵学习绝不是一个好主意。

初步的对照实验表明,非睡眠剥夺的小鼠表现出了对变化摆件的强烈偏好,而在第一轮训练后被剥夺睡眠6小时的小鼠对空间中所有的摆件探索兴趣相似,即未能意识到摆件发生的变化。

随后,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光遗传学方法帮助睡眠剥夺的小鼠进行回忆。光遗传学方法需要首先将转基因小鼠培养在喂食多西环素(Dox)的环境下,由于Dox的存在,小鼠的神经元中一种光敏通道蛋白将不表达,而一旦停止喂食Dox,停喂期间活跃的神经元则会表达该蛋白,而表达了该蛋白的神经元在之后接受到激光脉冲时会再度激活。通过在任务期间停喂Dox,随任务激活的神经元由此被“标记”,这样,使用激光照射这些特定的神经元来回忆特定的经历将成为可能。

在此,研究人员选择在第一轮空间任务训练期间停喂Dox,随后在睡眠剥夺的24小后进行激光刺激。结果表明,小鼠因睡眠剥夺损害的OLM能被光遗传学方法重新激活。不仅如此,在训练和睡眠剥夺后的第5天或第8天,光遗传学方法仍能激活被睡眠剥夺损害的OLM。

不过,光遗传学方法激活记忆的方法无法应用到人类身上。因此,研究人员转向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即对小鼠在睡眠剥夺后、评估OLM前注射罗氟司特(roflumilast)。罗氟司特是一种用于治疗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已获批药物。先前的研究表明,增强海马兴奋性神经元中的cAMP信号能够抵抗睡眠丧失对记忆带来的负面影响,而罗氟司特已知能够进入大脑,并提高cAMP的水平。

由于罗氟司特已经在临床上被批准用于人类,因而这项研究开启了它在人类身上恢复“丢失”记忆的可能性。Havekes表示:“罗氟司特可能会帮助改善因年龄引起的记忆问题或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记忆可及性。”

2023-01-16生物世界

COVID-19大流行,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放开,全国各地接踵迎来感染高峰,许多人已经阳康,或是正在阳康的路上。然而,即使已经康复,新冠感染导致的后遗症依旧令人担忧。

新冠后遗症也被称为“长新冠”(LongCOVID),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在新冠感染后3个月依然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并且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其中,易疲劳、呼吸急促、胸痛、味觉嗅觉消失以及更为严重的心肌炎都是常见的新冠后遗症。

那么,新冠感染导致心肌炎的具体机制是什么?什么人在感染新冠后更容易患心肌炎呢?

近日,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TanWenbin团队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表了题为:TheSARS-CoV-2Spikeproteininduceslong-termtranscriptionalperturbationsofmitochondrialmetabolicgenes,causescardiacfibrosis,andreducesmyocardialcontractileinobesemice的研究论文【2】。

COVID-19是由新冠病毒(SARS-OoV-2)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新冠病毒是通过其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而入侵和感染的。随着新冠大流行的发展,包括心血管症状在内的新冠病毒急性后遗症已成为新的健康威胁。

不仅如此,在机制上,脂质已被证明是冠状病毒传播、复制和运输的关键贡献者,而刺突蛋白也被证明可以损害宿主细胞的脂质代谢。这些证据表明,血脂和肥胖是影响COVID-19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TanWenbin团队构建了具有SARS-CoV-2表面亲和性的S蛋白假病毒(Spp),用于体外细胞感染实验以及体内小鼠试验,以此探索新冠感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具体机制,及其与肥胖的联系。

研究团队首先在人类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DMVECs)、巨噬细胞(M)和心肌细胞样H9C2细胞中进行了病毒感染实验。他们发现,LDL-c与Spp的亲和力非常高,比常规的VSV-G慢病毒高10倍。

进一步研究显示,LDL-c可以联合细胞表面的B类1型清道夫受体(SR-B1)增强Spp进入细胞的能力,而SR-B1抑制剂BLT-1可以抑制LDL-c增强Spp进入细胞的能力,但一种抗LDL受体(LDLR)的抗体未能阻断HDMVEC中LDL-c增强的Spp进入。这一数据表明,SR-B1,而不是LDLR,解释了LDL-c增强的Spp细胞摄取。

紧接着,研究团队在小鼠中进一步探究了Spp病毒是否与脂代谢以及心血管系统存在联系。研究人员发现,与正常饮食(NCF)小鼠相比,高脂饮食(HFD)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LDL-c/V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固醇)和HDL-c水平显著升高。此外,高脂饮食小鼠的心脏、脂肪组织和肾脏中的SR-B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但在肝、肺和脾脏中没有显著升高。

肥胖增强新冠感染,且反应更为剧烈和持久

那么,Spp病毒在高脂饮食小鼠中高度亲和心肌细胞并在其中积累会导致什么后果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检测了两组小鼠在感染前后的转录组变化:

在正常饮食小鼠中,感染前后的心肌组织有30个基因存在表达差异,其中19个上调,11个下调;但在高脂饮食小鼠中,共有548个基因存在差异,表明Spp病毒感染对高脂饮食小鼠的心肌组织的基因表达有显著影响。

肥胖小鼠在感染后出现心脏纤维化和心肌损伤

不仅如此,研究团队还观察了Spp病毒感染对小鼠心脏纤维化的影响。他们发现,在感染6周后,正常饮食小鼠的心脏无明显改变,但高脂饮食小鼠的心肌组织却发生了明显的纤维化。

除了形态学观察,研究团队还通过超声心动图测试了高脂饮食小鼠的心脏功能,研究结果显示,与未感染组相比,接种Spp病毒24周后高脂饮食小鼠的心脏射血分数(EF)和缩短分数(FS)显著下降,而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和容积则显著增加,表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出现损伤。

2023-01-16奇点糕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预后极差的颅脑肿瘤,即使患者接受手术、放射治疗、化疗等手段组成的综合治疗,GBM患者的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在多项III期临床试验中,新诊断GBM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一般仅有14.6-16.0个月[1,2]。尽管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对GBM有一定疗效,可将患者mOS延长至20.9个月[2],但这还远远不够。

因此,扩大机体对生存素表位的现有免疫反应,有望解决生存素在人体内的免疫耐受问题,为GBM的免疫治疗提供潜在新方案。

近日,来自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使用靶向生存素的合成肽疫苗结合物SurVaxM联合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MZ),治疗初治GBM患者的IIa期临床试验。

共有64位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包括38名男性(60%)和25名女性(40%),年龄在20岁至8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0岁。其中,63名患者符合临床疗效评估标准,接受了全部四剂SurVaxM治疗,一名患者只接受了一次启动剂量SurVaxM,被排除在疗效分析之外,但被纳入了安全性分析。此外,全部患者接受了六周期的TMZ辅助治疗。

具体的治疗方案是:患者接受完手术和放化疗后,皮下注射SurVaxM(500μg),之后立即在离注射部位1-3cm处注射沙格司亭(100μg),注射频率均为每两周一次,共注射四剂;后期维持治疗阶段每12周一次。同时,TMZ在28天循环中的第1-5天,每天口服给药一次,重复至少六个循环。

患者的中位卡氏评分(KPS)为90分,MGMT未甲基化患者占46%,甲基化患者占52%,另有1人未知。IDH1-R32h突变型患者占13%,野生型占84%,另有1人未知。所有患者的肿瘤组织均表达生存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阳性细胞占比在1%-40%,中间值为12%。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在经组织活检诊断为GBM六个月后,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6)。结果显示,PFS6为95.2%(95%Cl,86.0-98.4),与外部对照组的54%相比具有显著提升(P<0.0001)[1]。自患者被确诊后评估的mPFS为14.4个月(95%Cl,12.6-16.1),mOS为28.4个月(95%Cl,24.7-31.7)。

此外,肿瘤MGMT甲基化患者的mPFS和mOS分别为17.9个月和41.4个月,均高于非甲基化患者的7个月和16.5个月;IDH1-R32h突变型患者的mPFS为15.5个月,mOS为41.4个月,即存在MGMT甲基化的患者和IDH1-R32h突变型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

按照患者年龄进行分析时,小于65岁的患者的mPFS为14.8个月,mOS为36个月,均高于年龄大于65岁患者的6.7个月和15.8个月,说明年龄因素可显著影响患者的mPFS和mOS,这也与既往研究的结论相似。

安全性和耐受性数据显示,所有接受疫苗联合佐剂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1级注射部位反应,说明该给药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接下来,在第17周左右,研究人员从患者血液中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体外免疫学效应评价。与对照组(CEF肽刺激)相比,SurVaxM生存素肽SVN-1、SVN-2及SVN-1/2组诱导产生的CD3+/CD8+/CD69+和CD3+/CD8+/HLA-DR+T细胞显著增加。

由这些结论推测,SurVaxM可较好地促进抗肿瘤T细胞的活化,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SVN-1、SVN-2、SVN-1/2组相比,对照组CEF肽刺激,可诱导CD3+/CD8+细胞产生更多的TNF和IFN细胞因子。

总而言之,本项研究揭示了SurVaxM疫苗联合TMZ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地延长GBM患者的OS和PFS,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为GBM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进一步证实该方案是否可广泛用于GBM患者的治疗中,研究团队正在进行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评价该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3-01-18科技日报

研究人员向志愿者展示了显示人们处于情绪痛苦状态的电视短片,以及具有中性情绪内容的视频,以便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观察他们的大脑活动。首先,研究小组将27名65岁以上的人与29名年龄在25岁左右的人进行了比较,然后对127名老年人重复了同样的实验。

研究表明,老年人通常表现出与年轻人不同的大脑活动和连接模式。这在默认模式网络的激活程度上尤其明显,默认模式网络是一种在休息状态下高度激活的大脑网络。它的活动经常受到抑郁或焦虑的干扰,这表明它参与了情绪的调节。在老年人中,负责处理自传体记忆的后扣带皮层与处理重要情感刺激的杏仁核的联系增加。

美国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成瘾症和强迫症都与大脑同一回路出现问题有关。

此前的脑部扫描研究表明,大脑的几个不同区域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有关,但这些结果并不吻合。

研究团队将其发现与现有大脑中神经连接的综合图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大脑后部区域活跃度较低时,前部区域往往活跃度较高,反之亦然。

最新发现与一种观念不谋而合。该观念认为,不同精神疾病可能拥有共同的潜在原因,但这一观念存在争议,因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大相径庭。

杨宝峰及其团队成员潘振伟教授、吕延杰教授研究发现,在正常心脏中,p53和ASPP1蛋白很少,而当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这两个蛋白会大量增多,从细胞浆进入细胞核从而激发细胞死亡程序。该团队发现当人为抑制其中一个蛋白的表达时,另一个蛋白向核内运输受阻,细胞死亡减少;相反,当增加其中一个蛋白的表达时,另一个蛋白向核内运输增多,细胞死亡增加。这一现象提示这两个蛋白需要在细胞浆中结合到一起,“手拉手”进入细胞核,然后才能激活细胞的死亡过程。该团队设计了一段能够阻止p53和ASPP1蛋白相互结合的多肽分子,发现其能够显著抑制p53和ASPP1蛋白向细胞核内的运输,并减轻心肌细胞损伤。这一发现提示,干预p53和ASPP1蛋白相互作用,可作为心肌保护药物研发的新策略。接下来,杨宝峰团队还将进一步优化影响p53和ASPP1蛋白互相作用的多肽分子,同时设计抑制二者结合的新化合物,旨在最终研发出应用于临床的心肌保护新药物。

该测试使用DNA“纳米诱饵”同时检测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新冠病毒。相比之下,PCR(聚合酶链反应)测试虽然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准确性,但一次只能测试一种病毒,并且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得出结果。

此外,这些测试可在任何环境中使用,并且可轻松修改以检测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包括新冠病毒的潜在新变种。目前,北半球已经进入感冒、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季节,当患者出现在医院或诊所时,医护人员必须迅速做出治疗决定。

研究人员表示,许多呼吸道病毒具有相似的症状,但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他们此次开发出一种使用RNA直接检测病毒的方法,无需复制,但仍具有足够高的灵敏度。

该测试方法建立在由双链DNA和悬垂的单链构建的结构上。这些单链是“诱饵”:它们被编程为“钓鱼”目标病毒RNA中的特定区域。然后,纳米诱饵通过被称为纳米孔的非常小的孔。纳米孔传感就像自动收报机的磁带读取器,可在几毫秒内将分子结构转换为数字信息。每个纳米诱饵的结构揭示了目标病毒或其变种。

该测试可很容易地重新编程以区分病毒变种,包括新冠病毒变种。由于可编程纳米诱饵结构的精度,该方法可实现接近100%的特异性。

研究人员称,这项技术是潜在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2023-01-17科技部生物中心

胰岛β细胞衰竭是糖尿病的重要标志,如何防止其衰竭是目前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世界性难题。近期,中南大学科研团队发现一个抑制胰岛素分泌、加重糖尿病的脂肪分泌蛋白Tetranectin。研究成果发

胰岛β细胞衰竭是糖尿病的重要标志,如何防止其衰竭是目前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世界性难题。近期,中南大学科研团队发现一个抑制胰岛素分泌、加重糖尿病的脂肪分泌蛋白Tetranectin。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Advances》期刊,论文的标题为“TheAdipocyte-enrichedSecretoryProteinTetranectinExacerbatesType2DiabetesbyInhibitingInsulinSecretionfromβCells”。

该研究首次确定了Tetranectin是脂肪分泌抑制胰岛素产生的重要调控因子,揭示了肥胖/高血糖情况下脂肪细胞与β细胞交互作用的一个全新机制,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3-01-17生物谷

心肌炎的病程可能会持续数小时到数月不等,严重的并发症如由于扩张型心肌病或心力衰竭引起的心脏骤停。

很多感染者表示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患上了心肌炎,临床上,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普通感冒也可能会诱发。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较为罕见但同时也可能会致命的新冠感染并发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以及胸部不适。在感染新冠之后,病毒会入侵人体心肌细胞,引起免疫系统过度激活,进而可能会诱发心肌炎。

早些时候有研究证实新冠病毒可以感染并损伤心肌细胞,但具体损伤机制尚不清楚。近日,来自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的S蛋白可诱导线粒体代谢基因的长期转录抑制,并导致心脏纤维化和心肌收缩损伤,或许这一机制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人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罹患心肌炎。该项研究结果以“TheSARS-CoV-2Spikeproteininduceslong-termtranscriptionalperturbationsofmitochondrialmetabolicgenes,causescardiacfibrosis,andreducesmyocardialcontractileinobesemice”为题,发表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SARS-CoV-2适当表面趋向性的刺图蛋白假型(Spp)病毒,用于体外病毒进入测定并施用于高脂饮食(HFD)喂养的小鼠,接着使用RNA-seq或实时RT-PCR在引入Spp后2小时、24小时以及3周、6周、24周分析其全身病毒载量和心脏转录组,并监测其心脏功能。

在进行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Spp病毒结合测定后,研究人员发现LDL-c与Spp的亲和力很高。在LDL-c存在的情况下,Spp病毒进入人类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DMVECs)、巨噬细胞(M)、心肌细胞样H9C2细胞等能力增强。经研究发现,LDL-c联合细胞表面的B类1型清道夫受体(SR-B1)增强Spp进入细胞的能力,SR-B1抑制剂BLT-1可以抑制Spp进入HDMVEC、M和H9C2中等细胞的能力。

接着,研究人员观察了小鼠血清中LDL-c的水平以及不同组织器官细胞中SR-B1的表达,发现与正常饮食组小鼠相比,高脂饮食组小鼠的心脏、脂肪组织和肾脏细胞中SR-B1蛋白水平增加,但肝脏、肺、脾脏中SR-B1没有显著增加。

同时,施用Spp病毒2小时后,病毒在高脂饮食组小鼠的心脏、肾脏、主动脉和脂肪组织中选择性增加,并且在24小时后仍在肾脏以外的组织中积累,包括心脏和脂肪组织。

研究人员试图从基因的差异表达来分析病毒积累的差异性,对小鼠的心肌基因表达进行研究,在接种病毒24小时后,与未接种病毒的正常饮食小鼠相比,接种病毒的小鼠心肌中有30个基因存在表达差异。在高脂饮食小鼠组,与未接种过病毒的小鼠相比,接种病毒的小鼠在24小时后,其体内有548个基因存在表达差异,有434个基因与接种病毒的正常饮食小鼠存在表达差异。

3周后,正常饮食小鼠不管是否接种病毒,两者之间不再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但高脂饮食小鼠体内仍存在209个差异表达基因,69个基因表达上调,140个基因表达下调。上调的基因大多具有GTP酶活性和GTP结合能力,下调的基因大多具有电子转移活性和质子跨膜转运活性。在下调的基因中,涉及到了线粒体呼吸链的三个基因家族。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在接种病毒6周后,正常饮食小组不管是否接种过病毒,两组小鼠心脏的纤维化情况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接种Spp病毒的高脂饮食小鼠心肌却出现明显的纤维化情况。

超声心动图显示,接种病毒24周后,高脂饮食小鼠的心脏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显著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和容积显著增加,这表明小鼠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肌出现损伤。

综上研究表明,LDL-c促进病毒进入细胞,而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导致病毒在机体心脏、主动脉和脂肪组织中的选择性积累,接着病毒的S蛋白引起线粒体呼吸链基因家族的长期转录抑制,导致心肌代谢异常,进而促进心肌纤维化的发展和心肌功能收缩功能障碍。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肥胖是新冠病毒诱发心肌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保持饮食健康也是有效防护的一个基本方法。

此外,心肌炎的病程可能会持续数小时到数月不等,严重的并发症如由于扩张型心肌病或心力衰竭引起的心脏骤停。基于此,如果出现心慌、胸闷、气象等不适,需要提高警惕,一定要及时就医。

对于许多人来说,预制食品和速食食品的便利性可能会让人很容易忽视其不太理想的营养性,而实际上,除了营养性不佳以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这些加工食品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风险。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Foods)主要是指食品含有的盐、糖、油和脂肪外的工业成分,如用来增加感官刺激的添加剂、用来保鲜的防腐剂等。面包、奶油蛋糕、巧克力、苏打水、即食食品等都属于超加工食品。

美国塔夫茨大学张芳芳团队与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ofultra-processedfoodconsumptionwithcolorectalcancerriskamongmenandwomen:resultsfromthreeprospectiveUScohortstudies的研究论文。

此外,含糖饮料与男性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有关,而酸奶则与女性结直肠癌风险降低有关。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WangLu博士表示,与其他癌症类型相比,结直肠癌可能是受饮食影响最大的癌症,加工肉类大部分属于超加工食品,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超加工食品的添加糖含量高,纤维含量低,这会导致肥胖,而肥胖也是结直肠癌的既定风险因素。

这项发表在BMJ的研究对三项大型前瞻性研究进行了分析,包括了超过20万名参与者(女性159907名,男性46341名),这些研究对他们的饮食摄入量进行了评估,并跟踪随访了超过25年。研究期间,每四年向每位参与者提供一份食物频率问卷调查,询问大约130种食物的食用频率。

男女每天的超加工食品摄入比例

在这项BMJ研究中,研究团队将参与者按照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平分为五组,从低到高排序。结果显示,超加工食品摄入量处于最高的五分之一的男性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最高。但该研究并未发现食用大量超加工食品的女性结直肠癌总体风险增加。

在对这些超过20万参与者的超过25年的跟踪研究中,共记录了1294例男性结直肠癌病例和1922例女性病例。

研究团队发现,男性结直肠癌与超加工食品之间最密切的关联来自肉类、家禽或鱼类的即食产品(包括加工肉类,如香肠、培根、火腿、鱼肉饼等)。该研究还发现,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增加,如苏打水、水果饮料、含糖牛奶饮料,与男性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总体而言,食用超加工食品与女性结直肠癌风险之间没有关联。这可能是因为女性食用的超加工食品的成分与男性不同,像酸奶这样的超加工食品可能会抵消其他类型超加工食品对女性的有害影响。

通常情况下,超加工食品与较差的饮食质量有关,但除了超加工食品的不良饮食质量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例如食品添加剂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促进炎症等促进癌症发展。

长新冠是一种多系统疾病,它已经影响了全世界数百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根据2年多的长新冠研究和数十年的ME/CFS等疾病研究,如果不采取行动,相当比例的长期COVID患者可能终身残疾。

新冠后遗症也被称为“长新冠”,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在新冠感染后3个月依然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并且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包括疲劳、呼吸急促、胸痛、味觉嗅觉丧失等。

疫情三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冠不只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而是会影响人体多个组织和器官。常见的有:心脏、呼吸系统、免疫系统、胃肠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

2023年1月13日,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NatureReviewsMicrobi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LongCOVID:majorfindings,mechanismsandrecommendations"的研究综述。

该研究显示,长新冠是一种多系统疾病,包括慢性疲劳综合征、自主神经障碍、对多器官系统的影响以及血管和凝血异常。目前已经影响全世界数百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

根据2年多的长新冠研究和数十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研究发现,如果不采取行动,相当比例的长新冠患者可能终身残疾。

目前,诊断和治疗的选择不足,迫切需要进行许多临床试验,来严格测试治疗方法,解决假设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包括病毒持续存在、神经炎症、过度凝血和自身免疫。

根据早期的研究,许多患者在多个器官系统中经历了数十种症状,长新冠包括多种不良健康后果,常见的新发疾病包括心血管、血栓和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肌痛性脑脊髓炎/慢性疲劳综合征(ME/CFS)和自主神经障碍,特别是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症状可能持续数年,尤其是在新发ME/CFS和自主神经障碍的情况下,预计会持续一生。

从免疫学和病毒学理解

一项对轻度急性长新冠患者的研究发现,T细胞改变了,包括耗尽的T细胞、CD4+和CD8+效应记忆细胞数量减少、以及和中央记忆细胞PD1表达升高,持续至少13个月。研究还报道了高度活化的先天免疫细胞,缺乏幼稚T细胞和B细胞,以及I型和III型干扰素的表达升高,持续至少8个月。

一项研究将长新冠患者与未感染者和无长新冠的感染者进行了比较,在感染后平均14个月,非经典单核细胞、活化B细胞、双阴性B细胞以及分泌IL-4和IL-6的CD4+的数量增加,T细胞和传统树突状细胞和耗尽的T细胞数量减少,皮质醇水平降低。

多项研究发现,长新冠患者自身抗体水平升高,包括ACE2、β2-肾上腺素受体、毒蕈碱M2受体等。更普遍的是,还发现了高水平的其他自身抗体,包括靶向组织、器官系统、免疫调节蛋白的自身抗体。

此外,还有研究在长新冠患者中发现了包括EBV和HHV-6在内的反应性病毒,而这些病毒已在ME/CFS中发现,并导致线粒体断裂,严重影响能量代谢。

还有研究显示,病毒持续存在可能是导致长期症状的驱动因素。

对血管和器官损伤

多项研究显示,新冠对许多器官系统造成伤害,主要归因于免疫介导的反应和炎症,而不是病毒直接感染细胞。包括血栓、肺栓塞和出血事件的风险增加。

在长新冠患者中也发现了血细胞大小和硬度的长期变化,有可能影响氧气输送。在感染后18个月,与对照组相比,长新冠患者的血管密度长期持续降低,特别是对小毛细血管的影响。

一项针对低风险个体的前瞻性研究,观察了心脏、肺、肝脏、肾脏、胰腺和脾脏,发现201名患者中70%至少有一个器官受损,29%有多个器官受损。在同一研究小组对536名参与者进行的一项为期一年的随访研究中,研究作者发现59%的人有单器官损伤,27%的人有多器官损伤。

对神经和认知系统影响

神经和认知症状也是长新冠的主要特征,包括运动障碍、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头晕和平衡问题、嗅觉或味觉丧失、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此外,在从新冠中恢复过来的个体中也发现了认知障碍。

ME/CFS、自主神经障碍

ME/CFS是一种多系统神经免疫疾病,通常在病毒或细菌感染后发病。高达75%的ME/CFS患者不能全职工作,25%的人患有重度ME/CFS,这意味着他们卧床不起,并依赖他人照顾。

一项针对长新冠患者和ME/CFS患者的体位性应激研究发现,与健康个体相比,两组的血液动力学、症状和认知异常相似。此外,还有研究显示,27.1%的新冠患者在发病4年后符合ME/CFS诊断标准。

自主神经障碍,特别是POTS,通常与ME/CFS共存,并且也经常有病毒发作。POTS与G蛋白偶联肾上腺素能受体和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自身抗体、小纤维神经病和其他神经病变有关。POTS和小纤维神经病变在长新冠患者中很常见,一项研究发现,67%的长新冠患者中出现POTS。

对生殖系统影响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也经常出现在研究中,有研究显示,新冠会导致女性的月经周期改变。与月经没有变化的人相比,同时患有新冠和月经变化的人,更容易出现疲劳、头痛、身体酸痛和气短,最常见是月经不调、经前症状增加等。

此外,还观察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和生殖内分泌紊乱,由于卵巢和子宫内膜组织上存在大量ACE2受体,新冠感染会影响卵巢激素的产生和子宫内膜反应。

而对ME/CFS的研究表明,ME/CFS与经前烦躁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周期异常、卵巢囊肿、提前绝经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存在关联。

在男性中,有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阴茎组织中持续存在。与对照组相比,长新冠患者的精子数量、精液量、活力、精子形态和精子浓度受损。

对呼吸系统影响

呼吸系统疾病是长心肝的常见症状,在一项研究中,新冠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两倍,呼吸急促和咳嗽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在长新冠患者中分别有40%和20%持续至少7个月。

对未住院的长新冠患者分析表明,肺部出现异常,包括空气滞留和肺灌注。感染后3-6个月对患者进行的免疫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气道中有细胞凋亡和上皮损伤。

胃肠系统影响

此外,12.7%的参与者在确诊新冠后4个月和3.8%的参与者在诊断后7个月,粪便检测中持续存在病毒RNA。

诊断工具和治疗

应用于长新冠诊断工具大多处于开发阶段,包括用于检测血栓的成像、用于识别小纤维神经病的角膜显微镜、用于检测心脏损伤的心电图上QRS复合波、以及使用超极化MRI检测肺部气体交换异常。

尽管某些治疗对部分人群有效,但目前尚无针对长新冠的广泛有效治疗方法。

疫苗、变异体和再感染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疫苗提供了部分保护,长新冠的风险降低了15%-41%。

不同的变体和疫苗接种水平可能会影响长新冠的发展。OmicronBA.1双疫苗接种者的长新冠发病率比Delta双疫苗接种参与者低50%,但三剂疫苗接种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在三次接种疫苗的参与者中,OmicronBA.2感染后比BA.1感染后长新冠更为常见。

而对于再次感染,研究发现,虽然感染次数的增加,长新冠的风险越来越高。

结论

长新冠是一种多系统疾病,它已经影响了全世界数百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根据2年多的长新冠研究和数十年的ME/CFS等疾病研究,如果不采取行动,相当比例的长期COVID患者可能终身残疾。目前,诊断和治疗选择不足,迫切需要进行许多临床试验,来严格测试治疗方法,解决其潜在生物学机制。

2023-01-19科技日报

产甲烷菌是一类能够将无机或有机化合物厌氧发酵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古细菌。它们产生的甲烷(例如在反刍动物的消化道中),对全球碳循环很重要。甲烷可用作加热的能源,同时也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但是,产甲烷菌偶尔会在栖息地遇到亚硫酸盐,后者会破坏甲烷形成所必需的酶,对产甲烷菌有害。

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深入研究了生活在海洋中的两种嗜热产甲烷菌:生活在65℃左右的地热加热沉积物中的热化能营养甲烷球菌,以及生活在85℃左右的深海火山中的詹纳氏甲烷球菌。科学家发现,这些产甲烷微生物可通过一种特殊的酶,使其免受有毒亚硫酸盐的侵害。

研究人员发现,亚硫酸盐还原有两种类型:异化和同化。而Fsr的结构类似于异化酶,但却使用同化机制,即它结合了两个方面的优点。科学家怀疑,异化酶和同化酶这两种酶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Fsr不仅提供了对进化的新见解,还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海洋微生物的迷人世界。此外,研究这些重要微生物还为更安全的生物技术应用开辟了道路。

据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用于固化凝胶美甲的紫外线指甲油干燥设备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能引起公众健康问题。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人员研究了这些紫外线发光设备,发现它们的使用会导致细胞死亡和人类细胞发生致癌突变。

这种设备是美甲沙龙中常见的装置,通常使用特定的紫外线光谱(340—395纳米)来固化凝胶美甲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研究已证实,日光浴床使用的紫外线光谱(280—400纳米)是致癌的,但用于指甲烘干机的光谱此前还未得到深入研究。

此次,研究人员使用3种不同的细胞系——成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结果发现,仅使用一次这种紫外线发射设备20分钟,就会导致20%到30%的暴露细胞死亡,而连续3次20分钟使用会导致65%到70%的暴露细胞死亡。暴露在紫外线下还会导致剩余细胞的线粒体和DNA损伤,并导致突变,其模式可在人类皮肤癌中观察到。

总之,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观察到细胞死亡、损伤和DNA突变,细胞中的活性氧分子(已知会导致DNA损伤和突变)升高以及细胞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基因组分析显示,受照射细胞中的体细胞突变水平更高,这种突变模式普遍存在于黑色素瘤患者中。研究人员警告说,长期使用这些指甲油烘干机或对人体细胞是有害的。

2023-01-18罗氏

2023年1月18日,首个在中国获批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以下简称“SMA”)的口服疾病修正治疗药物艾满欣被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版)》(以下简称“国家医保目录”),用于治疗2月龄及以上SMA患者。此举将极大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减轻患者疾病负担,帮助更多深陷困境的SMA罕见病家庭改善生存现状、提高生活质量。这体现了国家对罕见病患者用药保障和健康权益的高度重视,也是各方合力为SMA患者和家庭减负纾困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聚焦长期诊疗困境,SMA未尽之需仍在

S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发病率为存活新生儿中1/10000,每年国内新增约1000例SMA患者;约80%的患者会在出生后18个月内起病,病情的进展可导致全身多系统异常。重症SMA患儿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多数会在2岁内夭折。

此外,同大多数罕见病群体一样,许多SMA家庭也长期受到照护压力沉重、难以正常融入社会等诸多现实难题困扰,亟需更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

口服药物优势凸显,医保助推创新可及

自2020年8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以来,艾满欣目前已在全球超过80个国家获批,数千名患者在真实世界中接受了艾满欣的治疗,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广泛证实。作为首个靶向mRNA的小分子疾病修正治疗药物,它可穿透血脑屏障,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组织,全身性增加SMN蛋白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艾满欣治疗后的1型SMA患者生存率较之自然史显著提高,实现运动里程碑,呼吸和吞咽功能获得改善;2型和3型SMA患者用药后运动功能及生活独立性获得改善。

其突破性的口服给药方式,使得患者可进行居家治疗,无需住院、接受侵入性手术或同时使用其它药物,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也减轻了医院的公共医疗资源压力。同时,艾满欣阶梯剂量给药的使用方式进一步减少了低龄患者的用药负担,有助于推动尽早治疗。

“利司扑兰将我国SMA治疗带入了‘口服时代’,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将大大提高创新疗法的可及性,减轻患者与其家庭的负担,为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补充,弥补了现有目录内药物的局限性,尤其对长期面临‘缺医少药’困境的许多SMA家庭来说,创新药物的可及也意味着‘生命希望’的可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艺教授表示,“从长远来看,这也将带动中国SMA整体诊疗水平和全病程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政策发力罕见病防治,政企携手加速保障完善

2018年,国家卫健委等5部门联合制定包括SMA在内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也于次年发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连续出台了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连同优先审评审批政策,加速罕见病药品在我国上市进度。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国家对罕见病群体的重视,以及在推进罕见病防治事业和推行全民健康国家战略目标上的决心。艾满欣通过优先审评审批通道在国内加速获批上市,并于此次纳入医保,正是这一决心的生动证明。

为响应国家号召,罗氏一直积极通过开展慈善援助、参与国家医保谈判、参与拓展城市惠民保等方式,助力罕见病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此同时,罗氏还携手各界开展“撑启未来——SMA超级妈妈全维支撑计划”等系列疾病科普与人文关爱项目,以期凝聚更广泛的力量为患者家庭打造集“筛、诊、治、保”一体化、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2023-01-18生物谷

癌症的复杂性给科学家们、肿瘤学家和患者带来了许多挑战。论文通讯作者、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BesimOgretmen博士说,“癌症不是单个细胞、单个蛋白或单一治疗疾病。它是一种复杂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仍然有这么多不了解的地方。癌症转移导致大约90%的癌症死亡,而面临的挑战在于我们仍然不了解导致转移的生物机制。”

为了开发针对癌症的新型治疗方法,Ogretmen实验室研究鞘磷脂(一类脂肪分子)如何在癌细胞中发挥作用。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大多数鞘氨醇化学反应中的关键脂质。作为一名鞘磷脂生物学专家,Ogretmen已经发表了多项研究,证实了S1P在癌症发展和进展中的功能。

导致这一新颖发现的想法是Ogretmen在与同事CarlAtkinson的一次偶然头脑风暴讨论中形成的。Ogretmen说,“鞘磷脂信号和补体信号有相似之处,都在癌症中发挥作用。我们互相询问是否可以看看鞘磷脂信号和补体信号之间是否存在交谈,我们在现有文献中没有发现任何这方面的东西。这导致我们开始了这个项目,以解答这些目前仍未解答的问题。”

补体系统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以摧毁病原体,并帮助身体在受伤或感染后愈合。然而,过去五年的研究已表明一些肿瘤可以开启补体系统,从而改善肿瘤细胞生存和转移。

了解不同生物系统之间的来回通信,而不仅仅是单个分子,是了解癌症和改善疗法的未来研究方向,因为体内的不同生物系统是交织在一起的。Ogretmen团队在Atkinson和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霍林斯癌症中心研究员StephenTomlinson博士的密切协作下,旨在了解两个关键系统---S1P和补体---是如何联系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协调癌症转移的。虽然大多数科学家们研究的是单种癌症类型,但是这项新的研究是独特的,因为它的研究结果适用于许多类型的实体瘤。

通过一系列优雅的实验,Ogretmen团队证实了一种新的生物机制,它能调节癌细胞彼此之前如何相互交谈,从而产生更具侵袭性的癌症。癌细胞内高水平的S1P激活了一种叫做C3的补体分子,导致了一种叫做炎性体(inflammasome)的促炎性复合物的形成。这一连串的事件和炎性体活动驱动了癌细胞扩散。

这项新的研究首次发现,C3分子可以在癌细胞内被激活。Ogretmen说,“就未来可以从中获得什么而言,这项新研究意义重大。我们展示了新的结合,并引入了可用于开发新疗法的新概念。”

为了确保这一发现与人类癌症有关,他们首先研究了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样本。他们发现,诸如C3和炎性体标志物之类的关键分子的水平在癌组织中比正常乳腺组织中更高。更广泛地说,癌症基因组图谱(TheCancerGenomeAtlas,TCGA)数据库显示,这些高于正常水平的关键分子与大多数类型的实体瘤患者的生存率低有关。

论文第一作者、Ogretmen实验室研究生Alhaji(AJ)Janneh说,“这些来自TCGA数据库的结果支持我们发现的鞘磷脂和补体信号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果你能真正了解这种使肿瘤转移的信号机制,那么它就更容易被治疗。随着我们获得更多的理解,我认为我们会有更好的治疗方案来阻止癌症转移。”

Janneh于2012年从塞拉利昂搬到美国,追随他的探索热情。Janneh说,“我总是想知道一切的答案。这就是促使我从事科学的原因---我想找出问题并试图解决它。我加入Ogretmen实验室的原因之一是,你在这家实验室里有表达你的好奇心和测试你的想法的自由。Ogretmen在允许我们自己思考和实施我们的想法方面做得非常好。”

Ogretmen团队发现用化学抑制剂阻断促进转移的S1P-C3系统的不同部分可以减少侵袭性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的癌症转移。他们继续测试不同的抑制剂,有时与免疫疗法结合使用,以确定在多种类型实体瘤中抑制转移的最佳方法。我们正在测试的许多抑制剂在商业上可用于其他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Ogretmen说,“这种治疗方法在癌症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我们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结合现有的抑制剂来阻止癌症转移。”

Ogretmen团队已开始着手准备下一篇论文,旨在深入研究炎性体复合物如何被激活的精确机制。了解这一过程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将为该团队提供更多关于靶向这种涉及许多不同代谢分子和信号分子的非常复杂的机制的想法。这些正在进行的研究将提供大量关于肿瘤细胞转移背后的生物学知识,并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2023-01-18生辉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其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发,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

目前,2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使用胰岛素及降糖药控制血糖。常见的降糖药包括双胍类、磺酰脲类(sulfonylureas)、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以及DPP-4受体抑制剂等。不过这些药物大多由于存在副作用、疗效低和使用不便的问题,对患者生活造成了一定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来自英国剑桥大学Wellcome-MRC代谢科学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人工胰腺,用于帮助患者维持健康的血糖水平。该设备将现成的葡萄糖监测仪和胰岛素泵与团队开发的名为CamAPSHX的应用程序结合在一起,通过运行算法即可根据个体水平预测所需胰岛素的剂量。

自动化胰岛素输送系统,也被称为人工胰腺或闭环控制系统。该类设备使用连续血糖监测仪跟踪人的血糖水平,并且能够在需要时使用胰岛素泵自动输送胰岛素。

近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与算法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意图开发操作更加简便的全自动闭环控制系统。与此前设备不同的是,这种被称为CamAPSHX的新型胰岛素输送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不再需要手动输入进餐情况,从而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简单的血糖管理方式。

CamAPSHX系统包括一个连续葡萄糖监测器、胰岛素泵和自动调节皮下胰岛素输送的控制算法,该算法可以预测将葡萄糖水平维持在目标范围内所需的胰岛素量,从而调节皮下胰岛素的输送。

“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标准疗法,例如胰岛素注射时依然难以控制血糖水平。人工胰腺可以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而且该技术使用简单,可以在家中安全地实施。”该研究的通讯作者,来自英国剑桥大学Wellcome-MRC代谢科学研究所的CharlotteBoughton博士对此表示。

在此之前,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在需要肾透析的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试用了该设备,并且进行了为期20天的治疗。然而,其长期效果如何尚不明确。因此,研究者进一步开展了一项开放标签、单中心随机交叉试验(NCT04701424)。

在本次试验中,研究人员从Addenbrooke医院的Wolfson糖尿病和内分泌诊所等共计招募了26名患者。随后将这些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第一组将试用人工胰腺八周,然后转为每天注射多次胰岛素的标准疗法;第二组则是先接受对照疗法,八周后改用人工胰腺。

安全性方面,试验期间没有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糖情况。除此之外,研究者共报告了8起严重不良事件(SAE),其中一名患者在使用人工胰腺时因泵插管部位出现脓肿而入院治疗。

目前,该团队正在计划开展一项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以确认该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该团队已向监管部门提交该设备的批准申请,以期将其商业化并最终用于众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

2023-01-18奇点糕

2023-01-16光明日报

春节临近,很多人计划返乡探亲或旅游度假。这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春节,公众出行欲望强烈。据交通运输部初步分析研判,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预计约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

那么,如何平安顺利地开始这段期待已久的旅行?出行途中需要注意什么?

“当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仍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常昭瑞日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提醒。

常昭瑞建议,要合理安排出行,避免前往疫情高流行地区探亲旅游,一些高流行地区人员尽量减少出行。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人员,在排除感染风险之前,要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感有较高感染风险的人员,应在排除风险之后再出行。出行途中一定要做好防护,继续佩戴口罩。

安排好行程后,乘坐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如何做好防护?

行程结束,到了家里,也不可马上放松警惕。

此外,随着出入境防疫政策的优化,入境返乡过春节的人员也逐渐增多。“近期入境的人员,入境时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申报,配合海关人员积极开展采样。如果入境以后出现身体不舒服,尤其是发热,一定要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及时就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陈操提醒。

2023-01-14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疫情信息应向社会公布,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冠病例疫情信息如何发布?应该发布哪些内容?

2023-01-16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焦雅辉介绍,监测数据显示,1月5日住院感染者峰值为162.5万人,之后连续下降,1月12日回落到127万人,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收治了117万人,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收治10万人。住院感染者占比在1月3日达到峰值27.5%,之后持续下降,1月12日回落到21.7%,较峰值时期下降了5.8个百分点。

重症患者救治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焦雅辉说,目前,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仍处于高位。1月5日,在院阳性重症患者数量达12.8万人,之后连续波动下降,1月12日回落到10.5万人。重症床位使用率75.3%,重症床位能满足救治的需要。1月12日在院重症患者当中,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占比92.8%。重症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75.5岁,普遍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多数基础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患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因此是重点防护人群。”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对于老年人来说,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少去聚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做好通风等防护措施不能放松,除了非疫苗的防控措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最优先措施,“建议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的接种。”

2023-01-16人民网-人民日报

3年来,面对新冠疫情挑战,中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政府采取负责任政策举措,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全球团结抗疫、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作出了重要积极贡献。

“在疫情防控期间,不论是中国的城市还是农村,水、电、燃气、通信不停,生活物资供应有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说,3年来,中国不仅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卓有成效,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这展现了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

中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食品、药品、能源、基础工业品、基本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有序运转,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

将核酸采样点改造成发热诊疗站,为群众提供就近医疗服务;千方百计扩大产能产量,持续提升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供应能力;为上岗工作的快递员发放补贴,切实保障快递运力……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奥斯特洛夫斯基看来,在企业运转、交通保障、物流运输等各领域,中国都出台了有效应对疫情的优化措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这些措施体现出很强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巴基斯坦《今日巴基斯坦报》资深记者米安·阿布拉表示,中国强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切实提升免疫屏障水平。“中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这是科学、及时、必要的,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波兰媒体协会主席马雷克·特拉奇克表示,中国先后印发了十版防控方案和十版诊疗方案,及时出台“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面对全球疫情反复延宕,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贯穿其中的理念始终如一,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特拉奇克说:“随着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很多城市恢复了往日的熙熙攘攘。相信中国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中国既保障了本国民众健康安全,也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表示,中国生产生活加快恢复正常,经济回稳向好基础不断巩固,将有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阿布拉表示,中国持续优化防疫举措,有助于恢复中外人员往来,促进国际贸易投资交流。“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经济将迎来有力复苏,对全球经济发展起到更大提振作用。”

2023-01-17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董博婷)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16日在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全年新增入库志愿者资料15万份,实现捐献造血干细胞1968例,比去年同期增长70例。其中,对外捐献5例,实现首例对菲律宾患者的捐献。

数据显示,中华骨髓库成立21年来,我国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资料达318万余份,造血干细胞捐献1.4万余例,提供检索服务10万余人。

人民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乔业琼)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基础病患者平时已经服用了一些药物,感染新冠又服用退烧药等,如果喝水少,水电解质平衡有时可能发生障碍。”周玉杰说。

他分析,合并用药时会有重叠用药问题,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和治疗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药物都在一条“高速公路”上代谢,它们有竞争的、有拮抗的,作用可能抵消、也可能互相增长,因此需要经过医生的指导来进行用药。特别是临床见到的一些心血管病人,表现为合并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一定程度的脱水,但病人没有注意及时适量去补充营养和水电解质,所以均衡营养非常重要,特别是老年人。

周玉杰强调,一定要知晓老年人餐桌上吃的是什么,一天吃进去多少,大概吸收多少,代谢和排出多少,促进平衡。在此基础上也有益于心血管疾病的控制,不然一边治疗基础心脏病,一边还要纠正营养和水电解质紊乱。所以每个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果得了新冠不要“等、拖、耗”,一定要及时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药。

会上,有记者提问,如果哺乳期的妈妈“阳”了还能给孩子喂奶吗?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表示,目前没有新冠病毒活病毒能够通过母乳传播的证据,因此没有理由停止母乳喂养。所以哺乳期妈妈“阳”了,如果身体允许,没有其它禁忌症,推荐继续母乳喂养。如果妈妈亲自喂养,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建议是N95口罩,喂养前做好手卫生,彻底清洁双手和乳房,然后再进行喂养。

王荃说,如果妈妈因为身体不允许或者其它原因,导致不能亲自喂哺,也可以由其他人代替喂哺孩子。妈妈在挤奶或者吸奶之前,除了要戴好口罩以外,一定要做好手卫生,做好所有喂哺工具的消毒,并且在喂哺以后要做好所有器具的再次消毒。

人民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很多孕妇感染后因为担心胎儿受影响,对用药充满顾虑,孕妇可不可以用药?如果可以,用药过程中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腹中的胎儿是否会感染?

对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赵扬玉表示,孕妇感染新冠以后,如果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可以不用药。但是需要多休息、适度饮水、保证睡眠,这样体力能够慢慢恢复。但如果孕妇有症状,比如发烧38.5度以上,建议用药。

“因为高热本身对胚胎可能有热损伤问题,尤其12周内,早期胚胎比较稚嫩,高热对胚胎有一定影响,所以超过38.5度以上建议用药。”赵扬玉说,如果妊娠中期,胎盘已经形成,胎盘本身对胎儿有屏障保护作用,这个时候影响相对比较小。如果用药,建议用单方制剂,比如单纯发烧就用单纯的退烧药,比如对乙酰基芬,尽量不用复合制剂。

赵扬玉提醒,有一些孕妇可能原来有基础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可能长期有药物应用,建议用药前咨询医生,避免有一些药物间可能有相互作用或者一些基础病情况下可能有加重的问题。

关于母胎垂直传播问题,赵扬玉表示,现在数据来看母胎传播可能性很低,请孕妇妈妈放心。

人民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闫妍)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会有一些症状,呼吸道症状以咳嗽为主,全身症状有乏力、纳差,睡眠不好等,这些情况比较常见,不仅存在于老年人中。

如何缓解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焦虑情绪?李燕明建议,首先,转移注意力。当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大部分已好时,就不要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新冠病毒感染上,可以鼓励老年人回归正常生活。其次,减少可以引起老年人焦虑情绪的信息接收,减少对号入座的情况。另外,加强陪伴,多与老年人交流。交流方式上尽量用鼓励的语言,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023-01-18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对于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健康越来越成为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福祉问题。大家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不可或缺。此前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健康中国行动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并作出具体部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促进全过程、重大疾病防治全过程、疾病诊疗全过程,必能更好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中医药学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思维方式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注重整体关联。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中医往往着眼于病因和病机,一方面扶持正气,提高自身免疫力,另一方面祛除邪气,将体内疫毒排除出去,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比如,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得到普遍使用且疗效显著的清肺排毒汤,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顾护消化功能。这其中,正蕴含着中医治疗学调和阴阳的理念。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既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抗疫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必能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为健康中国提供坚实支撑。

2023-01-18光明日报

儿童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健康保障人群。临近春节,如何做好儿童的健康防护?日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提醒,春节期间,家长和儿童尽量不去人流聚集的地方,尽量少带或者不带低龄儿童参加聚餐、聚会。她还特别提醒,春节期间家长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儿童跌落、烧烫伤等。

“对于小婴儿,在呼吸时出现了点头样的动作,甚至是耸肩样的动作,这都提示孩子有呼吸困难。”王荃说。

春节将至,在旅途和返乡后,对于儿童防护应该注意什么?春节期间聚餐比较多,家长该怎么加强儿童防护呢?

对此,王荃建议尽量不要给孩子安排长途远行,“如果孩子生病了就不要带他出行”。

出行前,备好口罩和免洗的手消或者消毒湿巾。家长要了解目的地疫情流行和人员流动情况,“尽量不去人流聚集的地方,因为这会增加孩子感染的风险”。王荃说,“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建议途中做好家长个人和孩子的防护,规范佩戴口罩”。

对于低幼儿童,王荃表示,3岁以下的孩子不推荐常规佩戴口罩,如果可能的话要尽量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保持咳嗽、打喷嚏的卫生礼仪。对于他们的防护,要做好手卫生,“尽量避免孩子到处乱摸,尤其是摸了其他东西之后再摸眼、口、鼻的行为要杜绝”。

王荃介绍,春节期间常见的儿童伤害,主要包括道路交通伤害、烟花爆竹伤、烧烫伤、跌倒伤等情况。她特别提醒,“家长在车子启动前,一定要绕车一周,确保车子周围没有孩子,以免造成伤害。”家长带孩子乘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体重配备合适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全座椅、增高坐垫或者安全带,并且给孩子规范配备。“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孩子在道路安全伤害中所受到的损伤。”

跌落伤也是春节期间最常见的儿童伤害之一。王荃提醒说,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不要把三个月以上的孩子单独留在没有护栏的床上、座椅上或者沙发上,以免发生跌落,窗户下和阳台上都不要堆放可供孩子攀爬的物品。她同时也提醒家长要注意防止烧烫伤、烟花爆竹伤等春节期间常见的儿童伤害。

以深化户外运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激发户外运动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人们更愿意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户外运动市场面临广阔发展空间。

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共同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科学统筹、协调联动,共同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户外运动专业人才不多、设施与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等等。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努力破解发展瓶颈,推动户外运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科技赋能,创新户外运动消费新模式。发展户外运动产业,要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开发智能骑行、智能划船、模拟飞行等线上产品和服务。鼓励将户外运动装备门店打造成为沉浸体验中心、创新科技展馆和品牌文化中心,开拓户外运动个性化、智能化、时尚化消费新业态。推进户外运动消费场景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融合,挖掘户外运动消费潜力。

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和扩大体育消费,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以深化户外运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激发户外运动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就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户外运动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阳康’了大半个月,还时常感觉喘不上气,没想到这么久还没好彻底呢。”湖南衡阳的何女士,来到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冠康复综合门诊就诊。医院门急诊片护士长罗伍春为她问诊后,认为这是患者排痰不畅所致,于是进行了气道廓清治疗和呼吸训练。两次后,患者能有效排除痰液,胸闷状况也明显好转。

近期,新冠感染后核酸、抗原转阴居民逐渐增多,但咳嗽、乏力、失眠等症状仍困扰不少人。为此,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合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等8个学科40多名专家,在湖南省内率先开设中西医结合的“新冠康复综合门诊”,提供针对性的检查和治疗方案,助力患者“由治到康”。

在医院新冠感染中医外治门诊病房内,记者看到大夫正在把中药贴于患者的耳朵内侧,并轻轻按压按摩。“贴进去挺不起眼,按起来酸酸麻麻的,一个疗程快结束了,感觉身体有力气了许多。”患者胡先生伴有肝硬化等基础疾病,核酸转阴后咳嗽、气短等症状迟迟不见好转,于是去康复门诊挂了号。经过近一周的耳穴压豆、刮痧治疗,症状明显好转,马上就要出院了。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张柏盛介绍说,经过五天一个疗程的治疗,多数患者的咳嗽、胸闷以及消化道症状都能得到改善。

在医院康复医学科问诊室内,康复医学科主治医生伍琦正在对患者王女士进行复诊。“王女士患有睡眠障碍和‘脑雾’症状,我们决定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通过调节刺激区域大脑异常兴奋、改善大脑供血和代谢的方式,改善她的睡眠质量。”伍琦说,针对“阳康”患者持续存在的各类症状,康复医学科已经有了近20种治疗手段。

“很多人在康复期不敢动、不想动,实际上,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肌体的恢复。”医院门急诊部执行主任王刚说,“因此,我们制作了居家恢复运动视频,让更多人可以在家锻炼,加速康复”。

2023-01-18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11个地市级疾控中心的宣传动员下,各艾滋病哨点监测单位和个人积极投稿,目前共收到覆盖7类监测人群的58份稿件。内容包括围绕哨点监测前调查对象干预动员招募、监测中现场实施和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操作篇;描写哨点监测工作人员在哨点监测工作中发生的“故事”的人物篇;对哨点监测工作的感想和思考,以及未来发展的构想和建议的心得篇等。

省疾控中心艾防所将对稿件进行评审,被选用的稿件将编辑成册,供各艾滋病监测哨点交流使用,并择优推荐至国家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传播浙江经验。

2023-01-19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精心谋划、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专门出台并实施中长期规划,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当前,老龄社会正加速到来。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新征程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就要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基础持续巩固,财富储备日益充沛,人力资本不断提升,科技支撑更加有力,产品和服务丰富优质,社会环境宜居友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方面,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着力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针对孤寡老人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注重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实践充分证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需要进一步营造敬老社会氛围。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还是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都需要我们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关爱老年人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紧密结合起来,构筑起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凝心聚力、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汲取各方面经验教训,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我们就一定能推动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乔业琼)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已顺利结束。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本次调整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过900亿元。

经评审,3种目录外非独家药品直接调入,均为国家集采中选品种;17种目录外非独家药品通过竞价准入的方式被调入;91种目录外独家药品通过谈判准入方式被调入;另有3种国家药监部门注销文号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调整后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药品总数为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目录内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从谈判/竞价情况看,共计147个药品(含目录药品续约谈判)参加现场谈判/竞价,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0.1%,与往年基本持平。

从国产重大创新药品看,本次共计24种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最终奥雷巴替尼等20种药品谈判成功。同时,有7个罕见病用药、22个儿童用药、2个基本药物被成功纳入目录,重点领域药品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此外,还连续第三年将新冠治疗用药作为医保目录准入条件,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等2个药品通过谈判降价将正式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涉及的25个已上市药品中,21个品种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据悉,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已连续5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618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一批疗效不确切、临床易滥用的或被淘汰的药品调出目录。连续开展7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中国药学会发布的《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显示,自2018年以来,医保药品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占比逐年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临床用药合理性得到积极改善。

2023-01-19光明日报

“终于要过年了,春天就快来了。”来深圳十多年,家住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的小林觉得今年才叫闯“年关”。回想过去大半个月发生的一幕幕场景,她感觉有点虚幻,但一切又都是实实在在。

2022年12月23日,小林和她当快递员的老公先后感觉强烈不适。夫妇俩一起变“阳”,是小林最担心的事情,所幸11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能帮着干些家务,并照顾6岁的弟弟。

高烧引发的疼痛越来越重,但家里没有储备大人用的退烧药,小林甚至想先把给孩子准备的退烧药喝了,纠结半天还是没舍得。正在为难之时,她在手机上看到新冠防护药物公益互助的小程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林发布了“我需要药”的求助信息。

夫妇俩的新冠症状刚退,丈夫失业的危机又来了。这可怎么办,家里五口人全指着这一根顶梁柱。正当小林忧心忡忡时,小姚发信息询问康复的情况,小林便诉说了心中的苦闷。“我们这里的安心驿站有公益心理咨询服务,不花一分钱,欢迎来试试。”小姚的回复总是那么给力。

逐渐对党群服务中心产生信任感甚至是依赖感的小林又说出了自己的心事,“我今年才33岁,这十年都在家带娃,老公一个人早出晚归支撑这个家太辛苦,现在娃逐渐大了,我想找个工作试试。但最好不影响我白天给娃做三顿饭。”

腊月二十二,许清林和本报记者到小林家中送来面试已通过的喜讯。简朴的出租房内,满墙孩子的奖状,映衬着小林久违的笑脸,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目前,黄道乡卫生院共派出10名包保医生,实现10个行政村全覆盖。“除了线上问诊,我们还会入村入户巡诊,对重点人员一周不少于3次、住院康复人员每周1次开展随访。”汪国永说,在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他们还要帮助居家治疗者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转诊有重症倾向患者。

铜仁市卫生健康局局长熊明介绍,铜仁市按照应开尽开、应设尽设的原则,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建设,实现全市178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全市在村级设置便民发热诊疗点2534个,配备医务人员2576人,全力以赴保障基层群众就医需求。

特别针对居住相对分散、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铜仁市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作用,县级派驻乡村两级医务人员534人,乡镇卫生院下派村级医务人员2464人,实行分片包干机制和网格化管理,让呼吸、感染、中医等专业的医务人员下沉到乡村,做好发热患者的诊疗、用药及重症识别与救治工作,及时将诊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2023-01-18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17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大臣加藤胜信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政府已开始为降低新冠病毒在传染病法上的管控等级做相应准备。

目前,新冠病毒在日本的传染病法上属于“相当于第二等级”,可采取相应的严格管控措施。日本政府正在讨论将其下调至与流感一致的“第五等级”。

2023-01-18海外网

海外网1月17日电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台“食药署”17日公布最新边境查验违规名单,称韩国出口至台湾地区的“农心超进化辛碗面(豆腐泡菜口味)”被验出农药残留超标。有问题的商品超过1公吨,须全数退运或销毁。

台“食药署”北区管理中心科长陈庆裕表示,这款韩国泡面农药残留违规,是因为产品调味粉包被检出残留农药环氧乙烷,此类农药为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公布的一级致癌物。不合格产品共1128公斤,将全数退运或销毁。陈庆裕说,这款韩国泡面进口商是过去半年以来首次违规,抽验比率将从2%至10%,调高至20%至50%。

台“食药署”还透露,17日有两批日本出口的草莓检出农药残留含量不符规定,超过454公斤的日本草莓将依规定退运或销毁。

THE END
1.过年回家宠物怎么办?今年春节,宠物医院酒店和上门喂养都很火有的主人选择上门服务或寄回家 除了寄养,有的宠物主人选择上门服务,他们觉得宠物在家里更舒服,活动空间也相对更大,希望宠物医生能去家里帮助宠物做下卫生清洁和定时放食放粮。 刘佳欣和室友养的四只猫。 刘佳欣和室友一共养了四只猫。这次春节休息十五天,他们了解到的上门喂养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主要是由宠物店提...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15282380383907841
2.劳动节来临之际采访惠州部分“上门经济”新业态从业者她还常跟宠物主人交流怎么养好宠物,宠物生病了如何护理等。这份职业让她收获了不少友谊。“我把客户当成朋友,聊得好的私底下还会一起带猫狗出去玩。” 如今,何英兰全身心投入到这份职业中,还发展出了一个“上门铲屎官”团队。她说,会努力把上门喂养做好,后期打算增加销售、仓储等项目。她家里如今有10多只猫,...http://hz.wenming.cn/ecjj/202405/t20240502_8518725.htm
3.上门喂养点点繁星宠物服务 11-15 17:36 来自 上门喂养超话 喵主子托管:#上门喂养# VS #宠物寄养# ,哪个才是 #yyds# ?你家#喵主子# 是个小粘人精?对环境又超级依赖? 那上门喂养就是TA的专属VIP服务啦!让TA安心在家做“小霸王”,无需适应新环境~Stay home, stay cool!不管选哪种,记得提前做好沟通和...https://m.weibo.cn/p/index?containerid=100808c319131d5377196262ecdf9fc0e335b1
4.上门喂宠爆火,有人兼职就能月入过万?铲屎官约吗铲屎官回家过年,家中的宠物却只能留守城市。如何把家里的宠物安顿好成为很多年轻人回老家之前的“必做功课”。除了宠物店寄养之外,临近春节假期,上门喂养宠物的服务逐渐升温,有的人趁着春节做起了上门喂猫的兼职,甚至月入过万。 网友分享的上门喂养需要准备的物品 ...https://m.gmw.cn/2024-01/30/content_1303647877.htm
1.讨论第一次请人上门喂养,需要注意什么?国庆假期要回趟老家,家里崽子胆小,怕换个环境会应急以及家里长辈对猫有点反感,所以不准备带回去~看了组里一些讨论可能还是上门喂养比放宠物店寄养更好一些~~ 在组里搜索了几个平台,但服务都不覆盖我在的城市~有养猫的几个关系好的朋友十一也出门玩耍了~就在咸鱼上找了同城的上门喂养,因为是第一次找这样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94574126/
2.私厨铲屎官保洁员……“上门经济”除了红利还有烦恼凤凰网甘肃...坐标在万达广场的栗子提供上门喂养猫狗服务,她一周7天都接单,具体时间可以和顾客商定。栗子说:“这门生意淡旺季明显,只能当个兼职,一笔订单的服务时间怎么也得30至40分钟,即便是旺季,一天也接不了几单。如果单纯为了赚钱,其实很难坚持,主要还是因为喜欢小动物,看到它们就会特别开心。”为了安全起见,栗子在上门喂养...https://gs.ifeng.com/c/8Vz4KsZ0zA1
3.疫情下的养宠人:找人上门20天,出门遛狗5分钟澎湃号·湃客我觉得找人上门喂养肯定不是按照找清洁工的标准,这个人需要关爱动物,也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从猫吃饭、排便等行为中判断出来猫可能存在什么问题。我这个朋友在这方面就特别好。 今年春节我家的猫都相安无事,倒是我这个朋友遇到了点麻烦。她平时是做宠物用品食品生意,长假期间会兼职做有偿上门喂猫的事情。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277793
4.假期“上门喂养”需求大,有人春节假期能挣六千块南都记者在社交平台以及二手交易平台以“上门喂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大量相关词条弹出,价格在25-80元不等。在词条下,有不少宠物主人询问情况,偶尔还有想要做此类兼职的网友询问相关信息。记者发现,从事上门喂猫兼职的以养过宠物的年轻人为主,多数有着本职工作,服务的细节基本由自己把控。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75581bab70.shtml
5.爱宠年轻人春节做起上门喂宠业务:一次35元起,7天收入上千元在某种草平台,话题“春节上门代喂”阅读量有3.1万,一北京用户分享春节期间喂养宠物猫的经历。“春节期间认识了38只小猫咪,累计上门168次。”很多网友为她的服务次数点赞。 “南京宠物上门服务,喂猫3km以内35元。”1月28日,南京90后女孩黄皓玥发布了年后上门喂养接单信息。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第一次尝试做宠物...https://www.xdkb.net/m1/nj/20230129/364452.html
6.关于母乳喂养,您做对了吗?母乳喂养是我们人类繁衍生息、母亲哺育后代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人类文明走到今天,母亲的乳汁哺育孩子却被很多母亲丢弃。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都在尽力做提倡母乳喂养的工作,我国的各级政府和卫生机构甚至还成立了督导、检查、指导这项工作的专门机构,就是这样努力,关于母乳喂养方面还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还需要进...https://cont.jd.com/pccontent/207229
7.上门喂食/铲屎/陪玩这个“撸猫师”春节一周赚3000元社会热点据冯婷透露,春节一周时间里,她接了12单上门喂养宠物服务,收入近3000元。 虽然报酬不错,冯婷却没有一直做下去的打算。她说:“宠物代养是淡旺季特别明显的兼职,只有节假日才会有生意,何况我也只有节假日、周末才有时间,所以只能当一个兼职。” “许多时候,不是猫咪需要我们的陪伴,而是我们需要猫咪给予慰藉。”业内...https://www.zznews.gov.cn/news/2022/0217/385070.shtml
8.母乳喂养遇难题?江滨专科护士可上门指导目前,该项目的护理服务对象为正规医院分娩、有母乳喂养指导需求、需要居家护理,并且家庭住址为距离医院10公里之内的产妇。 操作流程:下载“网上江滨医院”APP,完成注册认证→点击首页“互联网护理”→选择“母婴护理”。 网上预约成功后,工作人员会做一个初步情况评估和项目确认,接着专科护士会在预约时间上门,产妇可以在...https://www.jdfy.cn/m/changjianbingyufangyubaojian/8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