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让一些新奇冷门的职业有了法律依据,同时也在就业市场中衍生出更多的新方向、新思路,让人们在择业中可供选择的工作增加许多。
对于新兴职业,大众还是普遍持观望态度,能够在某行业成规模,支撑多数人的职业发展。不过,这些新职业的诞生和普及,说明了职业和职业之间本身并无差异,在不同的赛道上都能展现自己的技能,通过劳动创造价值。
需求决定市场!随着社会快速地发展,需求不断紧缺时,新生职业应运而生,以便于满足人们五花八门的需要。同时,也能让毕业生在择业时有了更多的选项,特别是对于追求个性化工作的00后,选择多了,方向多了,不在拘泥于传统的办公模式。
《2020年生活服务业新业态和新职业从业者报告》显示,在从业原因上,53.9%的从业者因为收入选择新职业,50.4%的从业者因为热爱选择新职业。
在收入方面,56.9%的从业者月收入高于6000元,36.1%的从业者月收入高于9000元,21.2%的从业者月收入超过12000元。
新职业的工作主要偏向于生活服务领域,也让宅男宅女们有了“懒”的理由,在懒人经济的概念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自己不擅长或者不喜欢的工作通过平台找到合适的人。一份《当代青年消费报告》显示,近三年线上消费者为偷懒花费的金额逐年提升,2020年规模超千亿。其中,90、95后的年轻消费者增长最快。
在当前的社会情况下,不少职场人面临失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新职业确实能给求职者新方向,同时也能缓解当前社会上的就业压力和就业焦虑。
当然,有些新职业是大众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而产生的,这对从业者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更大的要求,从业者也需要承受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想要选择新职业,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职业规划做选择,而不是稀里糊涂盲目跟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名劳动者,只要是能够在本领域内深耕,不断创新进取,就能够实现其价值,在职场中获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