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市场监管尚未深入到这个领域,法规条款也没有明确的约束,整个行业还处于“自律”的阶段,各种扯皮纠纷常有发生,行业规范亟需完善。
职业遛狗师来帮忙,养狗还能过二人世界
“宠物陪伴师”是个新概念,行业方兴未艾
“宠物陪伴师”基本都是上门服务的,有像Jack这样的宠物店经营者,也有专职的从业者。而所谓“陪伴”,概念也很宽泛,不仅包括遛狗,也包括喂猫,甚至有的陪伴师还会给鱼缸换水清洗。
小朋和Jack不同,他不开宠物店,算得上是专职的“宠物陪伴师”。他自称是一个超级有爱心的人,曾经承担起小区十几只流浪猫的喂养工作,“我觉得自己可以读懂这些猫的内心,知道它们想吃什么,也知道怎么做它们才会信任你。更关键的是,我知道如何与它们相处。”一年多前,小朋的工作遇到瓶颈,索性就辞职,做起专职的“宠物陪伴师”。
疫情中很多家庭有顾虑,小朋的单子不算多,这几个月生意开始火爆起来,一天可以接七八个单子。喂猫和遛狗一样也是按上门公里数收费的。但是喂猫不用出门,收费会略低,一般2公里内每次25元,3公里30元。如果雇主对小朋足够信任,选用他专门定制的猫食配方,那还会另收一些费用。小朋告诉记者,他现在轻轻松松月入过万,更可贵的是,这些工作本来就是他很喜欢的,所以做得很开心。
小朋告诉记者,未来他想召集更多小动物爱好者,大家一起来当“宠物陪伴师”,可能会推出一款App,提供各种服务菜单,既满足客户的需求,又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也算是年轻人创业的一种方式吧”。
监管存在盲区,扯皮纠纷时有发生
记者注意到,现在“宠物陪伴者”接活大多还是通过在各大平台上发视频或帖子,然后有需求的客户“私信”。有的帖子下,要求“私信”的客户相当多,可见上门喂猫遛狗的需求很旺盛。但是这些帖子大多只有服务收费条目,却没有责任条款,这就为后期的问题留下隐患。
记者的朋友阿君是一个养鱼爱好者,家里有一个巨大的水晶鱼缸,里面养着各色昂贵的热带鱼。热带鱼虽然很好看,但是也很娇贵,养护起来很麻烦。每次鱼缸换水清洗,阿君都会花几百元请专门的“宠物陪伴者”来操作。起初几次还不错,阿君很满意。直到有一次,换水之后的第三天,十几条热带鱼死亡了近一半,这让阿君既心疼又光火,找到那个“宠物陪伴者”理论。结果,那人说,热带鱼过了两天死亡应该与换水无关,而且气温变化,也会对热带鱼的生存造成威胁。总而言之,责任不在于他。于是,两人扯皮起来。最后,因为没有责任条款的约定,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阿君吃了哑巴亏。
由于是新兴事物,“宠物陪伴者”事实上还处于一种有活接活的阶段,市场监管尚未深入到这个领域,法规条款也没有明确的约束。侯晋的妻子有一次发现,法斗的一枚指甲断裂了,她怀疑是Jack在遛狗时不慎弄断,却没有和他们说。Jack当然否认了,他认为这关系到自己的专业素养,也关系到自己的职业操守。这件事也没有结果。侯晋依然雇佣Jack来帮他们遛狗,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其实作为从业者,我们也希望行业能够更为规范,这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Jack对记者说,“现在靠的就是从业者的自律,以及从业者和雇主彼此的信任,但是这样总归不那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