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特殊的警队,由5名民(辅)警和10只警犬组成。在这块占地面积狭小的“弹丸之地”,民(辅)警们以警队为“家”,与警犬为“友”,苦练基本功,先后被公安部授予“先进集体”、市公安局授予“集体三等奖”等殊荣,是一个不畏吃苦、乐于奉献、充满战斗精神的集体。他们就是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警犬技术中队。
曾俊锐带警犬展开越障训练
特殊警营,从零起步勤学为本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公安工作的需要,不断提升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能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0年初,县公安局成立了警犬技术中队,时年37岁的马剑平被任命为中队长。
今年40岁的刘金华从部队退役后在县公安局警务保障室从事辅警工作。2010年初,当得知警犬技术中队成立急需用人时,喜欢养狗的他主动提出了申请。
“一切从零开始。”到该中队上班后,在昆明片区警犬基地培训期间,刘金华不仅对培训内容深入钻研,还坚持每天清早赶到犬舍打扫卫生,之后便在一旁等候老训导员到场,暗中观察学习他们的训犬方法和技术。
这次培训给了刘金华很多启发。3个月培训结束后,他被昆明片区警犬基地评为优秀学员。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警犬技术不论在开发、应用还是专业化、智能化管理等方面,起步都较晚,先天弱势明显。
“先天不足后天补”。警犬技术中队成立伊始,除了单位统一添置的教学手册外,为了摸索更好的训练方法,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马剑平、秦大波、刘金华、曾俊锐、马嫄5人还自费购买了许多训练用具和资料。
刘金华带警犬训练抛物衔取
坚守匠心,无惧艰辛苦训为径
朝夕相处中,5位民(辅)警与警犬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0年来,我们和警犬是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如同朝夕相处的一家人。”于2021年2月被公安部表彰为“昆明片区优秀警犬队长”的马剑平说,通过刻苦训练,他们与这群特殊的“勇士”,在刑事案件侦破、搜毒搜爆、治安防范等工作中发挥了很多人无法取代的作用,屡建奇功。
该中队的警犬基地被市公安局评为“县级一级警犬基地”。走进基地内,规范有序的标准化犬舍映入眼帘,高大健壮的10头警犬攀附在窗门上,犬吠声不绝于耳。在绿草茵茵的训练场上,三级跳、高板墙、平衡墙、钻板洞等训练器材一应俱全。
民警秦大波在2019年亚洲博鳖论坛期间,因携犬搜爆等安检工作表现突出,被海南省公安厅评为“先进个人”。据其介绍,没有特殊任务时,他们每天都要组织训练,训导警犬服从命令、保持体力和灵活性、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提高这群“无言战友”的素养,实现警与犬之间的默契配合。
为时刻保持警犬良好的作业状态,该中队的民(辅)警们每天会提前两个小时上班,给警犬洗澡、梳毛、喂食,打扫犬舍卫生,之后再带犬开展体能、越障、扑咬、搜毒、搜爆等科目的训练。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带犬模拟实战训练中,秦大波、刘金华、曾俊锐、马嫄等与警犬们配合十分默契。伴随着一声声口令,警犬们时而安静坐立,时而疾步飞跑,时而纵身跳跃,表现出完美的速度与力量。抛物衔取、穿越障碍、扑咬解救、车辆搜爆、箱包搜毒……每个科目的训练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艰苦的训练还经常伴随着危险和挑战。为了训练警犬扑咬,民(辅)警们经常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带上帽子和口罩,拿着棍子伪装成“坏人”,在野外的溪沟里、山坡上、丛林中,一次次和警犬展开“搏斗”。
一只中型警犬的重量大约40公斤,奔跑速度每小时可达40公里。一次训练中,异常兴奋的“号儿”起跳过猛,直接冲撞到刘金华的嘴唇和下巴,当时就鲜血直流。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整天一身汗,有时还会被警犬误伤。”这是民(辅)警们平时训练的真实写照。至今,刘金华和战友们的身上被警犬误伤后留下的多处伤疤还清晰可见。
但为了训练出优秀的警犬,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在他们心里,训练警犬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在日复一日的摸爬滚打中,才能与警犬建立深厚的信任;只有不断提升警犬技术水平,才能经受住实战考验。
马嫄带警犬展开搜毒训练
人犬合力,凝心聚力保驾护航
自警犬技术中队成立以来,民(辅)警们充分发挥这支特殊警队的独特优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击违法犯罪的事例不胜枚举。
那是2012年10月6日23时30分左右,杨某某到沙子派出所报警称,自家小孩当日下午上山放羊,一直未回家,家人和村民四处寻找未果。因放羊的山上山高路险、树林茂密,容易出现意外情况,沙子派出所民警便联系警犬技术中队给予警力支援。
警情就是命令。马剑平、刘金华、曾俊锐等携带警犬“安娜”“豆豆”马不停蹄赶到现场,以小孩的衣物为嗅源开始分头搜寻。山里植被繁茂,天黑难行,民(辅)警的衣服和警犬的皮肉被灌木乱石刮伤多处。经过数小时的艰辛寻找,他们终于在一个山洞中找到了迷路后冻得瑟瑟发抖的小孩。
多年前,黄水镇曾发生一起命案。为找到犯罪嫌疑人隐藏起来的作案工具,马剑平、刘金华、曾俊锐带上表现神勇的警犬“安娜”“豆豆”赶到现场,仅几分钟便从茂密的草丛中叼出了作案工具,为固定证据、成功破案立下了功劳。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一辆从万州开往石柱县城的无牌小车涉嫌运输毒品,悦崃派出所民警获悉情况后果断设点拦截。为逃避打击,犯罪嫌疑人将毒品扔在悦崃镇附近一公路边的丛林中。为找到证据,马剑平等人携带警犬“刀刀”及时赶到现场,搜寻到了毒品冰毒、麻古共10余克,为该案侦破提取了关键证据。
警犬技术中队的安保工作不仅在县内成绩斐然,在县外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战绩。
“该案发案不到48小时能侦破,与贵局警犬技术中队参战民警无私奉献的作风和缜密细致、优秀精湛的业务能力密不可分。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这是2019年2月底,武隆区公安局寄给我县公安局的一封感谢信上的话。
原来,在2019年2月20日,武隆区发生一起2死1伤的故意杀人案。为尽快抓获潜逃的犯罪嫌疑人,确保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接到市公安局的警力支援任务后,秦大波、刘金华、曾俊锐、马嫄4人带上“号儿”“小灰”两头警犬赶赴武隆,配合当地警方对犯罪嫌疑人展开追踪和搜捕,为该案快速侦破提供了极大帮助。为感谢我县警犬技术中队的参战民(辅)警,武隆区公安局特发来感谢信。
10年来,警犬技术中队的民(辅)警们先后带犬参与检查行动60余次,救助群众40余人次,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0余起,圆满完成国家大型安保执勤任务10余次。
熠熠警徽下,有一种荣耀叫担当;艰辛耕耘中,有一种泪水叫坚守;铁血柔情里,有一种情怀叫奉献……
秦大波带警犬展开搜毒训练
战训合一,忠诚履职铸就警魂
在警犬技术中队办公室,“公安部2015年度警犬技术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公安局2016年度成绩优异单位”“重庆市公安局2017年度成绩优异单位”“2018年第五届全国警犬技术大赛昆明片区物证搜索科目第三名”……一本本烫金的荣誉证书、一个个沉甸甸的奖杯,成为这里的另一道别致风景。
这是该中队为进一步加强警犬技术工作规范,突出实战导向,坚持战训合一、以赛促战,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谱写出的一曲曲“与犬共舞”铸警魂的战歌。
2015至2017年连续3年,刘金华、曾俊锐等携带“小灰”“黄宝”等警犬参加公安部在昆明举办的年度“侦查破案”比赛中成绩突出,分别被授予“个案侦破奖”,其携带的警犬分别被评为功勋警犬。
2018年11月13日至16日,在北京警察学院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警犬技术大赛上,参加总决赛的150头警犬在民(辅)警的带领下逐一上场,展开了技能技术大“PK”。
在预赛中脱颖而出,代表重庆市公安局警犬技术代表队参加此次大赛的刘金华与警犬“号儿”不负众望,勇夺物证搜索比赛第三名,助力重庆夺得一金一铜一个团体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号儿”被公安部评为二级功勋犬。
刘金华坦言:“这个比赛结果算不上最好,略显遗憾。但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的泪水还是差点没忍住……”
载誉归来的刘金华还未洗去征程,于2018年11月23日又参加了在重庆警察学院举行的重庆市首次警犬技术劳动技能大赛。刘金华与警犬“号儿”果断出击,闪电行动,在此次比赛中以20秒15的优异成绩,获得警犬物证搜索比赛第一名。队友秦大波也带犬参加警犬追踪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超人的付出总有回报。2020年12月21日至23日,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在昆明片区举办全国“红蓝对抗2020”警犬查缉电诈工具实战大比武,刘金华代表重庆市公安局参赛。他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稳健的心理素质以及出色的表现,荣获“查缉标兵”称号,所带警犬”号儿”被授予“查缉电诈工具功勋犬”。
尽管手握多项殊荣,但警犬技术中队的民(辅)警们仍没有放慢“冲锋”的步伐。对他们来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既是职业承载的要求,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在中队这方窄小的基地内,他们还将一如既往务实担当、忠诚履职,用行动践行石柱公安精神,吹响永不停息的“集结号”。(记者隆太良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