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说的是新浪微博的有偿信息发布平台“微任务”,自从2012年10月份推出之后,微任务被当作新浪微博商业化举措之一反复解读。然而近日新浪微博接受TechWeb采访时明确表示:微任务与微博商业化没有直接关系,新浪没打算通过微任务赚钱。
微任务是什么?
按照官方解释,微任务是基于新浪微博的官方任务发送平台。它的本质是连接商业有偿信息发布供需关系的桥梁,接单方主要是有传播价值的草根账号、个人账号,发单方则是公关公司、代运营公司、中小企业,微任务平台从双方的交易中收取30%的平台使用费。
微任务运营方天下秀CEO李檬称,天下秀主要负责平台的运营及技术支持,微任务平台的审核则由新浪自己完成。
这个流程背后的另一支撑系统是新浪微博自己的支付产品,公司A必须保证账户余额充足才能发布任务,任务完成后费用将自动从公司A账户扣减,微任务平台与微博大号B按周结算。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新浪会根据《微博商业行为规范》对任务发布者、发布内容进行审核。
李檬表示,微任务平台的推出首先是为了规范微博平台秩序,同时也为第三方服务商提供虚假信息过滤、账号价值评估、推广支持和专业销售托管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微任务与商业化什么关系?
在微任务平台上交易的双方需要缴纳的30%的费用,这一政策被外界解读为新浪向草根大号“要钱”。
李檬在介绍中称,微任务并没有被纳入新浪微博的商业化体系中。新浪新闻发言人刘奇也明确表示,微任务推出的目的并不赚钱,更多是以平台的身份完善微博生态圈,规范微博营销市场秩序,对于微博营销第三方服务商,则是扶持态度。
重塑产业链
2012年9月,微任务平台测试,10月正式推出。在微任务之前,有推广需求的公司触达微博大号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直接私信联系、可以通过交易公司下单,也可以交给公关公司全权代理。
这些混杂的模式缺乏统一的管理,不少微博大号给钱就发,甚少审核,导致虚假信息、过度营销充斥微博,对微博用户以及微博本身都造成了伤害。
于是,新浪在微博大号头顶撑起一张巨大过滤网,将泥沙俱下滤成涓涓清流。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张大网的介入下,微博营销产业链将会被重新梳理。
商业化的真相
新浪微博的商业化到底是快是慢?刘奇表示,新浪微博并没有必须大规模商业化快速取得收入的要求,也落在没有其他社交网站后面,新浪微博2000万美元的收入已经做到了国内*,将一直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