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月10日,是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也是全国公安机关第38个“110宣传日”,今年110宣传的主题是“砥砺奋进110,一心为民保安宁”。
警犬“住单间”,享受“一对一”服务
“汪汪汪……”1月8日上午,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一行刚踏入位于郑州市工人路上的河南省公安厅警犬基地,原本平静的院落犬吠四起,声音大部分来自犬舍。
未入其门,先闻其声,警犬的警觉性可见一斑。
目前,我国公安机关使用的警犬种类主要有七种,分别是德国牧羊犬、罗威纳犬、史宾格犬、拉布拉多犬、马里努阿犬、杜伯文犬、昆明犬。
在河南省公安厅警犬基地,大部分犬种都有,比如:德国牧羊犬、罗威纳犬、史宾格犬、拉布拉多犬、马里努阿犬、昆明犬,它们住在犬舍内。每一个犬舍都是单间,警犬们“吃住”在房间内。
警犬们的伙食如何?训导员冯占武在基地是老资格,工作了约28年,经他训练的警犬差不多有100头。他说,“之前都是专人给它们做饭,米饭、面条、炒菜都有,现在喂的是狗粮,更加科学、方便。”
经过估算,一头大型警犬一天吃的狗粮约一斤半,小型的约一斤。此外,每天还会有加餐,如牛肉或者肉汤。
乍一看,养警犬和市民自家养宠物狗差不多,喂狗粮、住狗窝。其实不然,警犬还享受“一对一”服务。
训导员李中洲解释说,警犬都有对应的训导员,训导员不仅负责日常的训练、外出执行任务,而且要扮演好“保姆”的角色,比如:定时散放、投喂食物、清理犬舍、治病打针等。“正是这‘一对一’服务,让警犬和训导员更加熟悉,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对训练起到积极作用。”李中洲说。
这种“一对一”服务,也让训导员们吃到苦头。采访中,记者发现多位训导员的手在训练、喂养中被咬伤,留下疤痕。
想成为警犬先要“有性格”
当天上午,训导员李中洲、闫东涛、孟祥民、李振学、冯占武带着不同专业的警犬现场训练,主要有缉毒犬、搜爆犬、搜捕犬。
在训导员的口令下,警犬迅速准确地做出相应的基本动作和匍匐、坐姿、扑咬、跑跳等战术动作。搜捕犬动作迅速敏捷,瞬间向“嫌疑人”扑去,撕咬住胳膊;缉毒犬、搜爆犬能够快速追踪气味,分别从一排9个行李箱里迅速地找出密封的毒品和炸药。
不是所有的犬都有资格成为警犬的。最重要的是,得有能成为警犬的天赋。
“警犬不是宠物,必须具有良好的先天条件:性格活泼。”河南省公安厅警犬基地负责人庞辉说,每一头犬都有自己的性格,警犬首选性格活泼、易兴奋的,训练起来容易互动、沟通。
训练中还要定期考核,一些“不及格”的警犬要被淘汰。
一般来说,一岁以上的警犬经过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初步达到工作水平,之后再加上三四周的实践锻炼就可以上岗。
去年河南警犬在案件中42次发挥关键作用
“你看‘多多’,它参与了杭州亚运会的安保,圆满完成任务回来。”在基地办公楼门口,庞辉指着一头黑色拉布拉多警犬介绍,基地像“多多”一样的警犬共有67头,它们专业不同,各有所长。
河南省公安厅警犬基地始建于1985年,该基地的警犬主要是参与大案要案、重大活动、特殊任务的,基地针对省辖市公安机关还担负繁育、指导、交流等职能。
据介绍,警犬技术是公安机关的重要工作手段,警犬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和打击犯罪的一种快速、有效和威慑力强的技术手段,长期以来,警犬工作在反恐处突、侦查破案、安保警卫、安全检查、社会面巡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直以来,在厅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我省警犬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全省共有900余头工作犬,涉及追踪、鉴别、搜毒、搜爆、血迹搜索、物证搜索、防暴、搜尸等多个专业领域。
据统计,2023年,全省各级警犬技术工作部门使用警犬共出勤10000多次,其中在案件中发挥关键作用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