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保健及护理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保健及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常见健康问题

1.1退休不适综合征老年人由于退休所致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生活环境等发生了改变,其活动空间和作息规律也随之发生改变,加上身体功能的衰退,尤其是听力和视力的减退,使他们无法与年轻人正常沟通与对话,这种巨大的落差常会出现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如空虚感,无用感,孤独感、被抛弃感等;导至部分老年人出现抑郁、自杀倾向。

1.2多种慢性病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污染,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高盐、高脂、高糖、高热量饮食,使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多。目前,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小脑退化综合症、帕金森综合症、慢性支气管炎等,这大大的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3空巢效应由于子女长大后,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再与父母同住,又因为工作或学业繁忙,无法经常回家看望父母,与父母沟通越来越少,基于对儿女们的依恋和不舍,以及对儿女们在外的担忧,常常使老人整日处于期盼、挂念、担心的负面情绪当中,这样极其不利于老年人健康。

1.4角色缺如部分老年人,身体机能上虽已逐渐衰老,生理上已是老年期,但在心理上拒绝进入老年期,与年轻人较真,认为自己还是和年轻时一样,有用不完的力气和精力,因此,经常过度透支自己的精力和体力,经常会累的腰酸背痛,却不服气;有了病,也不愿意就医,认为还和年轻时一样,挺一下就过去了,这样就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有可能小病变成大病。

1.5死亡恐惧综合征由于配偶或周围的同龄人相继离世,使得部分老年人整日处于死亡的过度恐惧当中,再加上身边无人陪伴,缺乏倾诉对象,更加重了他们的孤独和恐惧感,导至他们身体有一点不适,就认为自己要离开人世了,这种情绪也不利于健康。

2.1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①提高预防自理缺陷的意识:通过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意识到自我照顾与帮助他人具有相同的社会价值,使他们自觉自愿的在生活上克服和预防自理缺陷。②培养自我观察与判断能力:通过健康教育,使老年人通过看、听、闻、摸的方法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或疾病的早期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主动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2.3合理膳食老年人的饮食原则是:①食物应粗细搭配,利于消化。②经常参加适当体力活动,以保持能量的平衡。另一方面,要防止老年人脱水,因为老年人渴觉不敏感,当感到口渴时已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因此,建议并督促老年人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

2.4良好的睡眠良好的睡眠,能增强免疫力,使人精力充沛。因此,对于睡眠质量下降的老年人,应给与积极干预,措施如下:①生活要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②保持情绪稳定,做到劳逸结合。③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卧室光线柔和,睡前可听一些令人放松的轻音乐等。

【关键词】社区护理;老年人;健康需求;护理干预

目前,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同时,有些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医学健康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更容易患病。为了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贵阳市某辖区内的124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一般资料从辖区内随机选取124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从受教育程度来看,90例为文盲或半文盲,27例为小学,仅有7例为中学。从健康状况来看,有90例患有不同种类的慢性疾病,占总数的72.58%,剩余34例健康,占27.42%。

1.2干预方法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统计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数据结果

被调查对象自然状况本研究共发出问卷124份,收回124份,经审核100份符合要求。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等方面统计被调查对象的自然情况。从统计的情况来看,目前老年人的学历较低、曾经从事的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

2.2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从问卷调查表中自我评价的数据来看,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比较满意,认为自我健康状况一般以上的占65%,仅有7%的老年人认为感觉很差。被调查者有82人日常生活完全能自理,占82%;有11人部分能自理,占11%;有7人不能自理,占7%。

患病情况被调查的老年人患病率较高的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稍低的有心理障碍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耳聋、白内障、肿瘤、老年痴呆等;老年人患2种疾病以上占54%,慢性病患病率为71%。

就诊及接受护理情况对患病后就诊的去向及对社区医院的了解等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多数老人患病后,病情较重者都选择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包括各种医疗机构)。但仍有部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患病后不能及时就诊,病情较轻的多选择自行购买口服药物或到社区医院、私人诊所或请私人护士静脉点滴、肌注药物。多数老人患病后除住院有专业护理人员照顾外,在家基本得不到有效护理。有87%的人知道社区医院,接受过社区护理服务的占58%。

2.3社区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情况

通过老年人对护理需求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对社区护理和社区医疗机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他们在这方面是有很大需求的。见表1。

表1老年人对护理需求情况

项目

社区护理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人数

67

16

17

58

35

7

百分比(%)

3贵阳市社区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护理干预措施

3.1实施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不仅要向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而且要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讲座的形式,向老年人讲解各类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知识,以及基本的卫生保健及家庭急救等知识,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使他们了解基本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身的预防保健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且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与疏泄,保持身心健康,以降低疾病发病率,提高康复治愈率,只有老年人积极参与进来,才能够真正促进、维护自身健康,预防疾病和损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安宁美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与残疾”。

3.2建立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

建立长期保存和动态管理健康档案,开展入户体格检查,发现健康问题及时处理,并且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等慢病患者的护理,重点是高血压、糖尿病防治,设计探访记录本,记录每次随访血压、血糖、情绪、饮食、运动等情况;通过定期开展健康体检,掌握社区老年人的既往疾病、治疗及住院史、每次体检情况等全面详细的健康信息,发现问题及时与社区或上级主管部门联系。通过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掌握哪些是重点或高危人群,能够为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有利于老年人预防疾病、恢复健康。

3.3培养专业的老年人护理人才

3.4对老年慢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生活方式指导

总之,老龄化导致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以老人为本的社区护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社区护理人员应从身体、心理、社会支持等层面评估社区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使老年人适应生活,熟知如何保健,达到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湘梅.鹤壁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2):182-183.

【关键词】档案;家庭病房;健康护理;生活质量;社区活动

1前言

近年来,我国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加强社区保健护理工作是医院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发现,现如今我国社区的老年妇女存在很多的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问题。因此,探索和研究适合老年妇女保健护理的措施,是提高我国医院卫生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促进老年妇女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1]。因此,本文从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举措:宣传各种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常识,建立规范有效的健康档案,注重家庭病房的开展,积极主动的增强更年期妇女各种疾病的治疗工作,组织有理由老年妇女健康的社区活动。最后得出:只有不断的加强我国社区老年妇女健康护理工作,不断的提升健康护理的质量,才能让老年妇女感受到温暖,才能不断的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

2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了增加社区老年妇女的寿命,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了解生理特征和生理改变,解决老年妇女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了解心理和精神健康变化[2]。通过保健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改善老年妇女朋友的这些生理问题以及妇科疾病。由此可见,保健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3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举措

3.3注重家庭病房的开展开展家庭病房可以有效的帮助老年妇女,让其感觉到对其的关心和帮助,另外在家庭病房开展的同时,还可以交给家属学习一些基本的护理,比如按摩,拔罐等等。这样通过家属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同时,健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通过开展家庭病房,为病人提供了治疗机会,也为病人家庭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很受大家欢迎。

3.4积极主动的增强更年期妇女各种疾病的治疗工作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更年期妇科疾病的治疗。为此,社区保健护理工作人员要做好疾病的筛查工作,做好预防,同时有病一定要尽早治疗。比如,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有上升趋势,亦必须注意防治。

3.5组织有利于老年妇女健康的社区活动老年人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必须进行必要的活动,社区工作人员要定期组织老年妇女们参加各种健身活动[4]。比如,各种老年操等等。同时,社区还要建立老年活动娱乐中心,让老人有交流和活动的场所,这样不但可以解决老年人的各种心理问题,还能增强他们的体魄,非常有利于其健康。

4总结

总之,只有不断的加强我国社区老年妇女健康护理工作,不断的提升健康护理的质量,才能让老年妇女感受到温暖,才能不断的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才能让老年妇女朋友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李纪红.社区老年人的康复护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8(23).

[2]徐洁,周爱妹,黄盈碧.妇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探讨及护理[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04).

【关键词】护理工作内涵,优质护理服务,保健病房

1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指征

1.1护理工作是项繁琐细致的工作,在对待这份工作时要求护理工作者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耐心的服务态度、慎独的工作精神,特别是我们保健综合科室,疾病通常是综合性、趋向多发性的,这使得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责任心去正确的护理病人,把爱心融入到责任心当中去。

1.2科室大部分都是老年患者,他们由于思维缓慢、健忘、动作迟钝等问题,首先要求老干部病房的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出入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加强夜间巡视次数,防止摔伤等意外发生;严格交接班,对于外出患者,班班交清患者去向,防止患者走失等;病区开展"影响老年患者不安全因素"的讨论,并制定具体的护理对策,纳入日常护理工作中。

1.3病区制定一系列人性化服务措施,[2]关爱老年患者,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2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

2.1知识全面、技术过硬。护理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不要随意简化操作流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原则。

2.2发展专业素质,提高服务水平,以不断提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于患者,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专业认同。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开展以来,护士能够更加细致、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病房护士实行责任制护理,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生活照顾甚至心理方面的细微变化,并且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比如我们科室有上了呼吸机的老年病人,因为气管切开造成的言语不能表达,在护理查房或者进行生活护理或者基础护理操作的时候我们通过病人的面部表情,以及细微的动作就能判断出病人需要的是哪方面的空缺,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了病人及家人的满意度。

3深入保健指导,加强护理宣教

3.1作为健康教育主要实施者的护士,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的方法,才能做好病区的健康教育工作,满足老年患者预防、保健知识需求。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我们意识到健康宣教不仅是传授保健知识的形式,更是一种治疗的手段,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健康宣教实施的成效,从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预后。例如我们科一位老年糖尿病的患者,血糖一直不稳定,护士在床边给病人做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时,发现了病人不规律饮食的习惯和对疾病的不以为然,于是,护士与医生共同努力,调整治疗方案进行健康指导,终于提高了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饮食治疗的依从性,使得病人的血糖范围调整到了正常的范围。

3.2另外宣教内容根据科室医疗特点进行制作,有条件的可以开辟专门的示教室,自己制作教材、模具,充分发挥专科护理服务特色,加强专科培训,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可采取集中授课形式,也可进行小游戏,条件允许地话还可以带领患者开展"健康操"运动,真正做到"宣教"。同时,科室还可以为认真配合治疗、依从性好[3]的病人发放"流动红旗",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3.3为了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护士可以在每个病人床头可以安装贴心、实用的温馨提示牌,包括禁食、禁水、预防压疮、小心跌倒、药物过敏、明晨空腹检查与治疗的注意事项等。

4、我们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断提高主动服务意识,[4]并进行换位思考,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与照顾使得护患关系进一步和谐,护士真正做到了围着病人转、主动巡视、主动沟通,以优良的服务态度,精湛娴熟的护理技术,全面的理论知识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充分认可,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1]许硕葵;宋福婷;杨斌妮;;适应时展要求丰富护理服务内涵[J];护理管理杂志;2010年10期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其中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中医辨证是用望、闻、问、切的方法,采集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中医护理的原则是以中医辨证治则指导护理工作的,针对不同病情,应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预防为主”,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胜于治”的原则,“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等护理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工作要求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针对病人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和发病的不同季节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因此,中医关于整体观护理论特点与现代护理所提倡的对病人作系统、整体、全身心的护理是完全一致的。

当前,在中医医疗机构中从事中医护理工作的人员,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我们从事西医临床护理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了一套从理论到临床的辩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针灸、刮痧、推拿耳针、中药熏洗、中药灌肠、耳穴压籽、中药坐浴、中药足浴、中药离子导入、拔罐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供我们借鉴。

采用中医的护理原则从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探讨如何对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其目的在于减少老年人照顾日常护理率,最大程度提高老年人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促使老年人建立新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减低疾病的危险因素,降低国家老年人口负担系数。

在疾病的护理上,中医十分重视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而舒畅的情志、合理的饮食调养和必要的功能锻炼。关于这些方面的论述,历代医书均有记载。

中医养生护理理念应用于老年人保健护理模式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护理与心理调养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以中医护理解决好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养生保健指导的问题,对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起到积极作用;还可降低老龄化社会的成本,减轻青、壮年人口的后顾之忧,使老年人安享晚年,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饮食护理与药膳调理

由于老年人原发疾病和消化能力减退,合理饮食护理十分重要。应保证摄入必要的营养成分,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饮食宜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经常保持似饥似饱的状态;饮食摄入应注意三高一低四少,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少盐、少油、少糖、少辛辣调味品;每日摄水量保持1.500~2.000mL;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食物要烧熟煮透,进食应细嚼慢咽;睡前不宜进食;忌食烟、酒、油煎、烧焦、腌制、发霉、坚硬等食品;提倡食用营养丰富、爽口美味的药膳食品。中医药膳调理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可以尝试。

3修身养性与健康运动

气功锻炼对老年人防病治病有特殊功效。气功重视人体自身的真气培育,固摄全身,平衡阴阳。通过养内守息,达到调心凝神的作用。运动指导结合气功锻炼必然事半功倍。

社会进入高度文明发达程度,由于物质生活条件充实,精

神生活丰富多彩,医疗保健技术先进,为实现健康长寿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社区护理的概述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科学,社区护理是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以健康为中心,以促进和维护社区内个人、家庭和人群健康为主要目标[1]。目前我国人口老龄人群逐渐增多,医学模式逐渐改变,传统的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开展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已迫在眉睫。

2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

2.1社区护理的需求增加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是全球的普遍现象,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披露数字,从2011年~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亿,老年人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老年人口的增多带动了对社区护理需求。老年人健康普查数据显示,健康老人(无重要脏器疾病)仅占20%~25%。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社会需要量日益增长,若不采取应对措施必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依赖于社区护理的发展,只有社区护理的不断完善才能使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得到最根本解决[2]。这就增加了人们对能在家门口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另外,社会家庭小型化也使家庭作为基本照顾者的能力减低。随着老年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递增。

2.2以老年慢性病护理为主要服务内容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开始向高龄化发展。高龄老人数量的快速增长,将产生老年人口总体健康水平下降,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等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等,这就使需要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的老人大量增加。所以老年护理及慢性病护理是社区护理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目前在老年慢性病社区护理方面,部分社区实施了针对社区人群开展的定期健康检查、预防保健、心理辅导、健康知识讲座等措施。但是存在护理内容仍侧重于疾病护理,对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知识普及不够深入的情况[3]。

2.3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不足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均受教育程度相对低下,国民整体素质偏低,保健意识及防病知识较差。许多老百姓还未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就医观念,习惯出现症状以后才到医院就医,对社区护理服务存在不信任的现象,认为社区护理服务是"没病找病"。人们所理解的护理工作只是像注射、发药、静脉输液等单纯的技术性操作,没有从根本上认识社区护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社区护士护理服务持质疑态度,影响护理效果,制约社区护理的发展。

2.4社区护理人才队伍断档目前的社区护士人员学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全科护士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也未引起广大社区护士的足够重视,致使社区护理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偏低,不能为患者及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的护理服务[4]。社区护士应是具有多方面职能的综合型人才,不仅要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还要根据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起到能够向社区、群体和家庭提供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化的护理服务的初级卫生管理者的角色[5]。但从目前情况还不能反应我国社区护士能够达到这种水平。

3完善社区护理的对策

3.1重视和落实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培养落实人才引进。一方面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或培训,提高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是将社区护理作为培养护士的一项要求,开设社区护理专业,加强全科培养。另外,护理带教老师在带领学生参与社区护理实践的过程中,要使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开阔教学思路,顺应护理教育的需求,促进护理教育手段及手法的改革,对现代护理教学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3.3促进社区管理的科学化、网络化建立社区护理服务中心的网络,创建社区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对老、幼、妇、慢性病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指导,这不仅有利于进行康复指导及预防保健工作,还有利于对社区特殊人群进行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改善社区护理环境,成立社区护理知识学习班,形成一支由医院护士、社区护士和家庭护理员组成的综合护理队伍。社区护理中心可以与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家庭建立网络咨询中心,改善社区护理环境。

关键词糖尿病足部保健并发症老年人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全身大小动脉,特别是下肢动脉出现血栓,形成血管狭窄,进而导致足部供血不足,可引起溃疡和坏疽,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4.5%[1],其中老年人糖尿病足坏疽占2.8%~14.5%,国内因糖尿病足截肢率为21.0%~66.0%。严黝等[2]报道,糖尿病足截肢中有50.0%是可以预防的。为做好社区糖尿病足的预防工作,我们于2011年12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糖尿病足部保健知识调查,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本中心糖尿病管理档案中随机选取2个居委、年龄60~65岁糖尿病患者共70名,其中女49人,男21人;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70.40±3.54)岁;文化初中及以下57人,高中及以上13人;糖尿病病程最短9年,最长33年,平均(15.29±6.04)年。

1.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表借鉴刘淑文等[3]“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护理情况调查表”的部分内容,结合本社区特点自行设计而成。调查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患者一般情况;第二部分为糖尿病足保健知识和行为。被调查者对问题只作肯定或否定回答,按每项的累计人次计算百分比。调查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管理小组人员统一发放,共发出问卷70份,收回70份。

本调查发现,社区老年糖尿患者对血糖变化比较重视,但对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保健知识比较缺乏(表1)。有92.8%的患者愿意接受足部护理的健康教育。

3讨论

3.1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保健知晓情况分析

本调查人群不仅糖尿病病程长,而且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主要活动的区域在家庭和社区,有部分老人是独居,没有子女相伴。调查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足保健知识很少,其中77.2%的患者对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不太了解,对糖尿病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也不知道间歇性跛行、休息痛或夜间痛为糖尿病足的症状,而误认为是关节痛等引起的疼痛,调查结果与孙秋英[4]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有92.8%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足部护理的健康教育,并且希望能在社区中得到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3.2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保健知识能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1995年国际DM联盟提出口号:尽量减少因DM的无知而付出的代价。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而忽略足部护理,非常容易发生足部并发症。目前对于因糖尿病所致末梢神经和血管病变尚不能彻底预防,故糖尿病足在防治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估测,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中,50%~80%可通过适当的教育进行预防[5]。本调查显示,有75.7%老年糖尿病患者没有接受过详细的足部护理指导,有92.8%老年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足部保健的健康教育。这说明加强健康教育是糖尿病足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以及日常错误的足部护理行为。因此加强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足部护理指导,对减少糖尿病足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3.3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1]黄少薇,陈永松,黄建英,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2):242-243.

[2]严黝,王川.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03,24(7):689-691.

[3]刘淑文,周凤娟,弭艳旭,等.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能力的调查[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544-545.

[4]孙秋英,卞丽香,宋开兰,等.糖尿病足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及健康需求的调查[J].护理杂志,2010,27(2):81-84.

[5]AssalJA,AlbeanuA,Peter-RiechB,etal.Costoftrainingadiabetesmellituspatient.Effectsonthepreventionofamputation[J].DiabeteMetab,1993,19(5Suppl):491-495.

关键词:老年社会化;医院服务;发展模式

1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于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已进入老龄社会,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1]。

根据全国老龄办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且地区发展不均衡,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预计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

2老龄人群对健康需求的特点

2.1多元化健康教育、急症救治、慢病防控、疾病康复、临终关怀、心理干预等,形成了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的多样化。健康教育内容需求中,生活方式指导、药物指导最受欢迎,分别占总人次的37.6%和30.3%。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客观需求方面有慢性病系统管理、康复指导、照顾者培训、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主观需求方面有上门服务、慢性病管理、保健指导、健康档案、饮食指导、照顾者培训、专科护理、康复指导、技术性护理操作及家庭病床等。

2.4盲从性看病难、看病贵,以及保健知识的欠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老年人对健康需求的盲从性,医院内出现的"医托"、街边的各种"治疗体验馆"的存在,客观地表明老年人求医问药盲目性及从众心理。而老年人的盲从使本已不规范的医疗保健市场变得更加混乱。

2.5医疗费用高,支付能力有限与总人口相比,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而目前缺乏为老年人制定的专门政策措施。目前,疾病谱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根本性变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已取代传染病成为我国居民疾病中的头号杀手。慢性病是一种长期累积性疾病,主要侵袭对象就是老人。据统计,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医药费用将占用其一生医药费的80%以上,老年人住院费是平均费用的1.44倍[3]。与高支出相对应的是老年人较低的支付能力,绝大多数老年人已经退出劳动领域,收入大幅减少,经济状况较差。

3老年人群健康保障体系现状

3.2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国家并未有一套针对老年病医疗机构的评价体系,许多综合医院认识到老年患者的特殊性,纷纷成立了老年病房,也出现了各种体制的老年病医院,但多是从供需角度、自身利益出发,很少体现公益性,更缺乏适合老人的就医和转诊流程。

4老年医院服务模式建立的意义

医院服务模式的发展变化,是适应老年社会化的需求,也是完善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老年人的健康保障问题已经是现今健康服务业需解决的重要内容之一[4],老年专科医院的建立是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必要补充,是体系的核心,只有完善的老年医疗体系才会使老年人真正享有质优、价廉、安全、适宜、方便、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健康服务需求,才能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与生活质量。

5转变医疗服务模式,适应老年化社会发展

5.1倡导建立老年专科医院建立老年病专科医院的评价体系,作为完善医疗机构评价体系的必要补充,是适应我国医疗保障现状的必然,老年专科医院应有其特定的专科地位、鲜明的老年专科医院办院宗旨,注重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将老年病整体治疗康复能力作为评价重心,突出老年病服务特色。老年病专科医院的功能定位、管理经营评价考核指标都应区别于综合性医院。更应侧重社会效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同时强调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服务效率的考核因素。

5.2以老年专科医疗为核心,逐步建立完善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应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明确功能定位,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增强老年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应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5.4制订行业标准,规范医疗行为行业标准的缺失,使老年医疗服务整体质量不高,规范性差,医护团队的配备、查房的标准、护理的范畴、环境建设、服务流程均应建立统一评价标准,严格落实老人们的安全目标,形成标准的老年慢性病治疗病房、长期护理病房、康复病房及临终关怀病房。老年专科医院应充分重视老年医疗照料的连续性,诊疗及护理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并逐步向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其他机构推广,使老年医疗服务进入一种规范化管理状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R].2011.

[2]张冉,高玉霞.国内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及干预现状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杂志,2011,31(14):2797-2799.

[3]刘晓强,朱吉鸽.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研究与构建[J].国外医学,2009,26(4):177-181.

关键词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护理需求社区护理

Healthproblemsandnursingcounter-measuresof

thephysicalandmentalhealthfortheurbanempty-nesters

LIUYuan

(Tianping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ofXuhuiDistrict,Shanghai200031,China)

进入21世纪,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都将进入老年期,空巢家庭将成为中国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预计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将达到90.0%[1]。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身边无子女共同居住,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空巢老人是生活在空巢家庭内60岁及以上的老人,包括相对空巢老人(和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同住)、绝对空巢老人(子女在国外或国内另一城市的)和无子女老人(没有生养子女或子女已故的)[2]。了解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状况,开展相应的护理,对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非常有益。现将有关城市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及社区护理综述如下。

1城市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问题

1.1心理健康问题

1.1.1心理压力因子

包括健康压力、经济压力、情感交流方面的压力、担心子女压力、生活服务压力、社会地位和价值体现造成的压力。张骑等[3]认为:对空巢老人身体健康构成显著影响的心理压力是身体健康压力、生活服务压力、担心子女压力。

1.1.2空巢综合征

子女纷纷离开后,面对空荡荡的房子,会产生各种心理反应。空巢综合征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危机,多发生于子女离开家庭后独自生活的老年人[3]。空巢老人迫切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慰藉,空巢带来的寂寞孤独和无助吞噬他们的心灵。老年人缺乏爱,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导致生命质量的低下。

1.1.3焦虑抑郁

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焦虑和抑郁,而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焦虑[4]。老年人的焦虑往往发展为抑郁或两者混合状态,从而进一步损害老人的身心健康[5]。

1.1.4孤独

长期空巢老人缺乏心理依赖及对子女的依恋,感到孤独寂寞,产生被遗忘的感觉,独居的老年人比有老伴的老年人体会的孤独感更深。近87%的老人觉得寂寞,这一负面情绪极大影响了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

1.1.5以自我为中心

在空巢老人长期生活阅历中,形成一定的生活作风和行为习性,很难改变。在处理事情时,坚持自己的意见,表现出刻板固执,不能接受他人的意见。

1.2身体健康问题

1.2.1慢性病患病率增高

空巢老人面临的严峻的问题是急慢性疾病的发生。研究表明,空巢老人慢性病发病率高,患病率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糖尿病、脑血管疾病[6],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空巢老人占61.5%[7]。老年人往往有多种不适症状同时存在,给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

1.2.2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躯体功能下降,势必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受到生理、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老年人与子女联系方式也影响家庭功能。

1.2.3社会适应能力降低

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与社会接触减少,生活的重心由社会转向家庭。老年人适应性个体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同一社会情境中,有的适应较好,有的适应较差。由于空巢老人的特殊性,他们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会更差。

2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

从低龄老人到高龄老人,从夫妻空巢到独居,从身体健康到体弱多病,空巢老人对照顾的需求越来越多,对需求的专业化也越来越高。赵丽蓉等[8]对成都市5个社区的572例老年人调查结果显示,与子女分开住的老年人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十分强烈,分别为59.3%和61.1%。祝雪花等[9]对温州市585名60岁以上空巢老人调查显示,81.7%的空巢老人有慢性病,其中高血压病居首位。空巢老人社区护理需求高,其中以基础护理需求(测量体温、血压、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最为迫切。代爱英等[10]对北京某社区418名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对社区护理项目需求集中在健康知识咨询、健康讲座等健康教育类的护理服务上。目前我国城市48.5%的老年人有各种各样现实的养老服务需求,然而总的满足率只有15.9%,其中需要护理服务的占18.0%,而护理服务满足率仅有8.3%。可见,我国急需大力发展空巢老人社区服务,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

3国内外空巢老人的社区支持

发达国家的空巢老人同样面临亲属支持的缺失,但政府及社区提供的各类社会服务项目完整周到,有多种关爱政策支持,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精神慰藉、休闲娱乐等遍布各个社区[11]。而国内近几年,才将空巢老人的关爱提上日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提供生活、心理、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各类服务。各街道设立卫生服务中心,每2~3个居委或1.5~2万人设立一个卫生服务站点,居民步行15min就能到达,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社区老年人就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区护理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社区护理人员严重缺乏,工作繁重,为空巢老人的服务还很有限。

4社区护理对策

4.1建立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开展家庭访视

4.2加强与社区支持系统的联系,满足老人需求

社区护士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社区内的现有资源,积极利用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满足空巢老人的身心需求。目前,上海市为多数有需求的空巢老人家庭免费安装了“安康通”呼叫系统。街道提供社区爱心食堂和送餐服务,解决老人吃饭问题。政府在老人医疗保健服务上也有许多优惠政策,社区服务中心设在家门口,老人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广,如银发行动,完善跌倒意外伤害的卫生保障补偿机制。政府出资、街道举办和管理的老人日托所、为老服务社,解决老人的日常生活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养老护理院建立长期医疗保障合作协议,对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4.3注重心理护理

4.4鼓励体育锻炼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鼓励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李玉华[13]认为,体育锻炼可以调节情绪,保持和提高认知功能,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消除疲劳,协调人际关系,治疗心理疾病。

4.5提高空巢老人伤害防护能力

为老人创造安全舒适明亮整洁的环境,清除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席淑华等[14]认为,家庭环境及周围居住环境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但有78.4%的老人安全意识不强。研究发现,入户进行环境干预可降低了老人跌倒的发生率[15]。运用图文并茂的伤害健康教育手段可明显提高高龄独居老人的伤害认知水平,改善了老人伤害的态度及错误行为,降低伤害的发生率[16]。

4.6家庭支持和宠物伴侣

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表明,婚姻状态和家庭支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丧偶的空巢老人应鼓励发展夕阳情。老龄问题专家认为,老年人再婚,是社会的进步,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减轻子女的压力,只要处理得当,老年人的生活更幸福、美满[17]。

宠物进入老人生活,给老人带来无穷乐趣,动物伴侣和年迈的老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非常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抚摸宠物可以降低血压,有助于慢性病的治疗和残疾的康复,大大节省医疗支出[18]。

4.7加强慢性病管理

定期开展慢性病的保健知识讲座和健康知识咨询,增强空巢老人自我保健意识,对影响疾病的不良行为进行干预[19]。上海推出了社区家庭医生制,五年后每家都有“家庭医生”,将大大提高空巢老人的医疗服务。

[2]田君叶,刘均娥,岳鹏.北京市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其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2):1718-1721.

[3]杨芳,付伟,刘晓红.城市空巢老人负性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2,27(1):93-95.

[5]SchoeversRA,DeegDJ,vanTilburgW,etal.Depressionand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Co-occurrenceandlongitudinalpatternsinelderlypatients[J].AmJGeriatrpsychiatry,2005,13(1):31-39.

[6]吕艳玲,廉薇.浅议空巢老人的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6):111-112.

[7]刘艳娜,路丽娜.空巢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7):3-5.

[8]赵丽蓉,李建.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3,30(6):804-805.

[9]祝雪花,余昌妹,姜文莉,等.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6,21(8):69-70.

[10]代爱英,顾湲,曹杰.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5):311.

[11]黄耀明.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关爱:国内外文化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616-618.

[12]刘淼,王爱红.老年空巢综合征的社区护理[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6,20(10):2811-2812.

[13]李玉华.体育锻炼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3):120-122.

[14]席淑华,马静,卢根娣.知信行理论干预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效果[J].上海护理,2010,10(3):47-49.

[15]夏庆华,姜玉.老年人跌倒居家危险因素干预效果及需求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8):607-608,611.

[16]李春燕,吴玲玲.社区空巢老人家庭伤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9):26-29.

[17]江南.空巢老人的黄昏恋[J].现代养生,2012,13(5):42-45.

[18]李东远.养宠物有益于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J].现代养生,2010,11(10):33-34.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遵医;协议护理;随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它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同时需要合理饮食控制、适当休息、运动的有效配合及家属的支持,但由于疗程长,部份患者特别是出院后患者由于不遵医嘱服药而导致症状难以控制[1]。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的诊治,既需要医生合理的治疗方案,更需要患者对医嘱良好的依从性。本次研究通过问卷的形式对8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不良遵医行为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不能有效控制的原因进行调查,并通过协议护理,找到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要点,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疾病症状的控制率。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年龄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标准,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年龄界限为60岁[2]。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60~81岁,平均71岁;文化程度:小学13例,初中37例,高中22例,中专及以上14例;职业:农民41例,干部28例,工人17例,全部对象能与之交流并合作。

1.2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再入院原因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不按医嘱规则用药,担心药物反应,忘记服药,对医嘱了解不清,不按医嘱休息和饮食,不定期复查,出现不适不及时就医,经济困难等内容,加开放性回答出院后希望获得服务方式。问卷方法,由专人负责调查,根据患者回答的问题归内分类,结果中满足以上条件之一的患者入组。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及χ2检验

2.1完成情况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3个月无脱落病例,97%的患者希望出院后继续服务,特别是希望上门服务。

2.2患者再入院前不遵医的主要原因见表1。

表1

患者再入院前不遵医的主要原因(n=86)

不遵医原因例数百分率(%)

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4451.16

担心药物反应3034.88

不按医嘱用药3338.37

忘记服药1213.15

不按医嘱休息、饮食3844.19

表2

组别例数了解不了解

干预组433310

对照组432022

注;χ2=8.3,P

表3

两组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比较

组别例数良好不良

干预组433013

对照组432122

注:χ2=3.9,P

2.5协议护理后两组患者不遵医的原因比较见表4。

2.3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按时服药情况干预组98%、对照组95%的患者能按时服药,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表4

协议护理后两组患者主要不遵医原因比较

组别例数对疾病认识不足担心药物反应不遵医嘱用药忘记服药不按医嘱饮食

干预组43836213

对照组43171213623

χ2值4.566.543.322.24.78

P值

2.6协议护理后出院3个月两组患者再次住院率干预组7.14%,对照组21.43%(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饮食治疗对患者疾病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并发症的预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多数患者却不能按医嘱进食。本研究结果显示:饮食不依从率44.1%,为不遵医第二位主因。改变个体不良的健康行为尤其是饮食习惯通常是十分困难的[3]。根据个体不同的行为和需求确定健康促进策略。通过协议护理与患者建立伙伴的护患关系,医患之间能经常沟通,以利于护士对患者不良行为和心理需求的评估,及时了解患者不遵医行为设计干预方案,对危险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如对进食过咸、高脂肪、高胆固醇等的干预,让患者真正理解治疗依从的重要性及不遵医的危险性。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让患者真正从中得到受益,如症状得到控制,患者感觉舒适等。

综上所述,协议护理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控制疾病症状的有效措施。出院后协议随访、咨询指导、复查保证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教育的连惯性和重复性,使老年患者自觉地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了老年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及生活质量。

[1]张旭华,李晶,孙成英霞,等.生活方式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4,8(09):488-490.

THE END
1.“不好意思,约满了”,春节宠物上门服务火爆!60后“宠物保姆”讲述...客服介绍,上门遛狗平日价格为68元/次,包括遛狗、喂食等,春节期间价格上调为88元/次。为保障安全,宠物主预约相应服务后,会与公司签署服务协议,如家中无人,则需提前协商交接钥匙,比如放置丰巢寄存,或寄到公司。 此外,这家店还提供上门洗宠服务,15斤的狗狗洗一次158元,包括洗澡、眼睛耳朵护理、烘干等,工作人员会自带...https://static.zhoudaosh.com/DB4442C9F178F76D336D079700EA63DFB4D00D1D8B0F6602AEA071A5F86BAE97
1.www.zjmj.cn/apldome/8634575.htm2.宠拉达一站式服务体验:宠拉达宠物管家提供一站式宠物上门服务,包括上门喂养、遛狗、洗澡、美容等多个方面。用户只需通过APP预约,即可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这不仅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还提高了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3.宠拉达定制化服务方案:宠拉达宠物管家注重个性化服务,能够根据宠物的需求和习惯,提供...https://www.zjmj.cn/apldome/8634575.htm
2.宠物服务包括哪些?宠物服务项目及费用大全→MAIGOO知识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家庭都开始饲养宠物陪伴融入我们的生活,不仅治愈,而且还能带来欢声笑语。而衍生来的宠物服务近年来也在宠物业慢慢流行。宠物服务包括哪些内容?宠物服务项目很多,包括喂养、遛狗、洗澡、美容、医疗等等。还有近年来热门的上门服务、宠物保姆、宠物殡葬等等。也许这些你...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9119.html
3.物业管理常见100问(精选6篇)(3)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包括所需的购置工具费、消杀防疫费、化粪池清理费、公共管道疏通费、清洁用料费、(除垃圾处理费以外的)环卫所需费用等。 (4)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包括维护物业管理区域秩序所需的器材装备费及通讯设备管理费用、秩序维护人员的人身保险费及由物业服务企业支付的服装费等。其中器材装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t9mfc97.html
4.社区就业工作总结(精选15篇)(2)“一站式”服务。建立起劳动保障绿色通道,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只须进入一个门,所有业务可基本办结,体现服务的连续性。 (3)“登门式”服务。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为企事业单位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上门服务,能现场办公的现场办公,能简化手续的简化手续,体现服务的方便性。 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2950456.html
5.专业犬类训练上门服务费率标准解析在选择专业的上门训犬服务时,客户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基础课程的费用。这个费用通常包括了初期的培训和基本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如叫名字、坐下、站立等最基本的命令。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培训机构,这个费用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大体来说,它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数额,通常在几百元到一千元不等。比如,一家知名的大型宠物训练公司...https://www.43v8om14h.cn/chong-wu-mao/212954.html
6.长者需求调查问卷6篇(全文)8、在医疗服务方面,您希望获得什么帮助?(可多选)(选项内容具体化)A、社区定期检查(询问希望是哪方面的检查)B、上门就诊 C、义诊、健康咨询(眼科、骨科等) D、保健和预防知识讲授(健康知识讲座、手指 操、饮食健康讲座等)E、其他 9、您的日常休闲方式有哪些?(可多选)(活动频次?和谁一起?什么时候开始?那一项是...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as8isor.html
7.2016年创业补贴优惠政策汇总附大学生创业政策不要以为听上去很LOW没有未来。我们要承认,新鲜的蔬菜是每个人的刚性需求,现代人都有这种心理:觉得自己做的饭菜才更安全更营养,但去买菜又很麻烦。如果你能提供品种齐全而且新鲜的蔬菜上门服务的话,一定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好评。 NO.4羽绒服翻新 随着物价的飞涨,羽绒服价格更是高得离谱,这为羽绒服翻新店带来了...https://cese.cwnu.edu.cn/info/1064/1544.htm
8.微营销活动方案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了解客户所需,让客户真正感受到我们是真心提供其服务的,也就是运用信任营销。所以,我们一定、必须做好客户的维护工作。 这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与参观或入住过酒店的客户,保持不间断的沟通、联系,通过每次的沟通了解客户需要、消费心理,认真检查并分析,客户不到酒店入住、召开会议的原因,并...https://www.oh100.com/a/202304/6648686.html
9.“互联网+”下十大创业机会“互联网+”的兴起会衍生一大批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方服务企业,即“互联网+”服务商。他们本身不会从事互联网+传统企业的生产、制造及运营工作,但是会帮助线上及线下双方的协作,从事的是做双方的对接工作,盈利方式则是双方对接成功后的服务费用及各种增值服务费用。这些增值服务包罗万象,包括培训、招聘、资源寻找...https://www.yjbys.com/chuangye/xiangmu/wangzhuanxiangmu/587650.html
10.关于宠物上门服务问卷调查5. 针对宠物上门服务这种模式的宠物寄养,您希望收获怎么的服务? 有完整的服务系统保证服务的安全进行宠物的安全卫生方面有所保障家中财产安全有所保障性价比高 6. 关于上门服务您能接受的价格是? 1-50元50-100元100以上 7. 您是否有时间照顾宠物? 极少有时间时间较多完全可以照顾宠物 8. 您认为以下哪些宠物服务对...https://www.wjx.cn/xz/257520420.aspx
11.圆明园流失的文物有哪些?适合农村的创业项目送菜上门,对于送餐上门恐怕大家都不陌生,但对于送菜上门则是一个新的行当,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讲,适合农村的创业项目送菜上门对于新鲜的蔬菜自己选择还是有必要的,他们认为自己做的饭菜才更安全更营养,但去买菜又很麻烦,如果你能提供品种齐全而且新鲜的蔬菜上门服务的话,一定会受到顾客的欢迎和好评。https://www.fobmy.com/news/show-636773.html
12.医疗服务潜力股“护士上门”为何在中国遭遇发展瓶颈?而上门服务的美国家庭护工,是由州卫生部培训和颁发执照。家庭护工进入上门医护机构工作,会经历相当严格的审查、筛选和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护工开始服务之前,为了保证接受服务者的安全,机构会对他们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调查内容如下:家庭健康护理能力考试成绩;深入的个人面试;从国家护工护士登记处检查登记...https://www.iyiou.com/p/42524
13.康复医学服务形式包括机构康复社区康复上门康复服务及()四种...【单选题】餐厅卫生包括日常性清洁卫生和( )两个方面。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面全部属于视路结构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中不能在烹饪储藏室存放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关于视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厨房的烤炉和烤...https://www.shuashuati.com/ti/997df8c613c441c4a43961073c92036a.html?fm=bdfb554eb434dc61c8f11e5b2ccc49653f
14....还有宠物店寄养上门喂养等多种服务可选深圳新闻网2024年2月6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曹钰羚)春节临近,不少宠物主人面临着返乡过年的问题。为了让“毛孩子”在春节期间得到妥善照料,越来越多的宠物店提供寄养服务,不少商家还推出专业的上门喂养以及家庭式寄养服务。这些服务不仅帮助主人安心返乡团聚,同时也让宠物们在深圳度过一个温馨愉快的春节。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4-02/06/content_30740650.htm
15.防城港有哪些提供上门服务的机构防城港市宠物医疗中心 结语 以上就是防城港市内一些提供上门服务的机构,包括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维修服务、美容美发服务和宠物服务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上门服务行业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http://www.hanmo.cn/content/?shtml/6242116.html
16.修理费管理制度(通用13篇)本小区物业服务费包括:物业管理人员(保安)工资福利、公共场所电水费,维修费等等。 1、业主或物业使用人约定每月10号前向业主委员会交纳物业服务费。业主因故不能按期交纳物业服务费的,应委托他人按期代交或及时补交。 2、对欠缴物业服务费的业主,业主委员会应进行催缴或委托物业服务人员催缴,可采用上门催缴、电话催缴...https://www.ruiwen.com/zhidu/5908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