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李玉坤实习生韦安)海关总署北京缉私犬基地是海关总署三个缉私犬培训基地之一,组建于1993年,20年来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国内领先的缉私犬专业繁育及培训基地。自1995年以来,基地缉私犬共查获毒品案件122起,收缴各类毒品270千克。
“6.26”国际禁毒日当天,记者走进海关总署北京缉私犬基地,零距离接触缉毒犬,查毒过程,并与公众“零距离”接触。
效率
人工查验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市民现场观看缉毒犬查毒过程。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据现场带犬的北京海关缉私民警李斯阳介绍,海关缉私犬根据任务需要主要分为:缉毒犬、搜爆犬、濒危物种查缉犬、缉烟犬、搜币犬、护卫犬等。缉毒犬具备识别大麻、大麻脂、海洛因、可卡因、鸦片、冰毒、氯胺酮等7种以上毒品及毒品衍生物的能力。
北京基地目前现有犬只105条,其中工作犬4条,繁育用种犬39条,退役犬32条、待训犬30条。犬种主要为拉布拉多犬、德国牧羊犬、比利时牧羊犬等。
据介绍,缉私犬依靠嗅觉寻找毒品,可以实现对旅客行李的非介入式检查,在减少了行李物品的开箱拆包的同时缉毒更快速、准确,其效率是人工查验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在保障进出口贸易的合法有效运行方面成效显著。
“查缉”
两条犬配合,一个初查一个复查
市民近距离接触缉毒犬。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现场,训导员将20只行李箱整齐地在草坪上摆放成两列,并让市民在随机准备的行李箱中放入模拟查毒的嗅源。两只拉布拉多犬在一旁等待着训导员指令。在查毒指令发出后,缉毒犬立刻开始依次搜索行李箱。缉毒犬和训导员相互配合,对每列行李箱搜查一个来回,在奔跑过程中对每个行李箱的味道进行判定。找出藏毒行李箱后,缉毒犬一个急转身,围着行李箱不再前进,这就是缉毒犬的“示警”信号。
平谷缉私科副科长于晓东介绍,缉毒犬日常的检查流程就是在高强度的快速奔跑中完成的,通过对行李箱一来一回的嗅觉判断找出毒品。在快速奔跑中,才能更明显地看出缉毒犬的“回头”反应。每次检查往往由两条犬相互配合,一条进行初次检查,另一条再进行复查。
选拔
合格缉毒犬要有搜索欲和占有欲
由于犬本身的爆发力较强,再加上夏季天气较热,缉毒犬每天的训练时长大约在一两个小时左右。在实际工作中,缉毒犬每次的工作时长约为半个小时,大概可以检查7、8个行李拖盘。缉毒犬的工作年限取决于它的体力,体力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工作到10岁左右。
训练
缉毒犬每日只食用一顿犬粮
缉毒犬基地犬舍。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对缉毒犬来说,一辆车在五分钟之内就可以查完,工作效率高,工作强度也较大。因此,缉毒犬在工作半小时后就需要半小时的休息来恢复体力。
为了保证缉毒犬的工作状态,日常训练的许多方面都有特殊之处。在训练过程中,训导员不会要求太多的服从性训练,充分发挥缉毒犬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由于缉毒犬对自身行为方面的要求更高,训导员不会和缉毒犬有过多接触,以保证缉毒犬工作时的兴奋性;在饮食方面,缉毒犬每日只食用一顿犬粮,没有其他方面的饮食,饮食太多或太丰富,搜查现场的食物就会对犬产生生理本能诱惑,影响搜查的准确性。
在成功找到藏毒行李箱后,训导员给两只缉毒犬各扔了一卷毛巾作为“奖励”。“毛巾”对于缉毒犬来说是“胜利”的象征。
保障
向全国海关输送合格待训犬104条
市民零距离探营缉毒犬基地犬舍,了解缉毒犬的训练和工作情况。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基地为犬只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和生活环境,建有成犬犬舍120间、其中幼犬犬舍20间、隔离犬舍16间及大型室内综合训练场馆。
据介绍,北京缉私犬基地的缉毒犬多次参与海关总署、公安部专项缉毒行动和安保任务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4年APEC会议、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保障任务。
近年来,北京基地承担了中国与澳大利亚海关缉毒犬繁育合作项目,经过悉心培育,目前已累计繁育幼犬220余条,向全国海关输送合格待训犬104条。先后为北京、大连、丹东、长白、珲春、延吉、拉萨、成都、上海、南京、天津等地海关培训训导员65名,缉毒犬85只,还为香港海关培训训导员19名,缉毒犬7只,搜爆犬2只。
北京海关查获的毒品多来自“金新月”等地
小朋友近距离接触缉毒犬。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去年以来,北京海关共立案侦办毒品走私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收缴毒品海洛因、可卡因、冰毒共16.4千克。
北京海关查获毒品走私案件毒源地区较为多样。境外毒源地集中在“金新月”的伊朗、缅甸,南美洲的巴西、委内瑞拉,非洲的多哥、尼日利亚和北美洲的多米尼加。并且,北京海关已经收缴了第三代新型毒品,涉案毒品包括“邮票”、MDMA、“红五”、“摇头丸”、“左匹克林”等新型毒品。境外毒源为北美洲的加拿大和亚洲的日本。
去年以来,北京海关共查发毒品走私线索共20起,查获新精神活性物质毒品恰特草300余千克、大麻原植物40余千克。境外毒源为非洲的加纳、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国。20起线索中,9起移交北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11起移交其他地区海关缉私部门。
今年1月31日至2月2日,北京海关在48小时内连续破获2起快件渠道夹藏走私毒品案,抓获某外籍犯罪嫌疑人4名,缴获各类毒品共1078克,其中海洛因445.79克、冰毒488.24克、氯氨酮(俗称“K粉”)143.74克,毒资11万余元人民币。
据介绍,这是北京海关历史上在快件渠道查发,“控制下交付”人赃俱获后进一步开展延伸打击,一次性缴获大量毒品和毒资的典型案例。
2019年,北京海关破获的首起人体藏毒走私案是在3月份。这一案,北京海关收缴冰毒669.73克。
3月1日上午9时许,一名外籍男性旅客欲乘坐CA181航班飞往日本东京。这名旅客在机舱内毒瘾发作情绪失控,机舱乘务员及时通知机场公安部门,机场公安部门民警在机舱内询问时,该旅客称自己以人体吞服方式携带毒品。
经过近7天的监视排毒,犯罪嫌疑人共排出黑色塑料包裹柱形物77个,经鉴定为毒品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总重669.73克。这起案件也是北京海关“国门利剑2019”联合专项行动查获的首起人体藏毒走私毒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