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人民政府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蔚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1

体裁分类:行政规范性文件文号:蔚政办发〔2023〕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蔚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1-2025年)》已经蔚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56次常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6月30日

蔚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2021-2025年)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主要成就

第二节存在问题

第三节机遇挑战

第二章总体思路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节发展目标

第三章资源配置

第一节机构设置及功能

第二节优化资源及配置

第四章工作任务

第一节构建强大安全的公共卫生体系

第二节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第三节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第四节完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组织领导

第二节政策保障

第三节监督评估

为科学规划我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根据《张家口市区域卫生规划(2021年-2025年)》、《张家口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十三五”时期,我县卫生健康工作坚持人民至上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强基层、补短板、优布局、提质量的总体要求,主动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一、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底,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659所,其中县级7所,乡镇卫生院22所,村卫生室552所,民营医院13所,个体诊所65所。实际开放床位2622张,其中县级医院1291张,乡镇卫生院597张,社会办医院734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6.36张。卫生人员221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01人,注册护士571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19人、注册护士1.39人。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68台(件),其中100万元以上设备32台(件)。较2015年均明显增加。

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以科技兴院为引领,县医院积极打造智慧医院,实现了患者自主挂号、检验影像结果自助打印,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县级120急救调度系统、中央心电监护系统、中央输液监控系统,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远程急救,医院管理和救治水平和服务质量提档升值,成为我市首家通过省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单位。县、中两院与22所乡镇卫生院组建了县域医共体,通过帮扶、巡诊、坐诊等措施,实现了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2020年全县医疗机构门(急)诊总人次73.11万人次,总出院人次4.8万人次。

三、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增强。2020年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9.24%,0-6岁儿童计划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为93%和90.82%,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26%,高血压、糖尿病人健康管理率分别为80.81%、77.75%,重性精神病人管理率96.45%,结核病人管理率93.89%。婚检率62.48%,产前基因筛查率77.37%。孕妇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查率95%以上。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率100%,新生儿“两病”筛查率97.4%,3岁以下儿童营养包服用率85%以上。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提高,2020年全县人均预期寿命76岁,孕产妇零死亡,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2.46‰和3.52‰。

四、中医药守正创新持续发展。县中医院创建中医特色省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2个。2020年顺利通过了省级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22所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成了标准化的国医堂,57个村卫生室达到了中医特色示范村卫生室。我县在第三届京津冀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上获得“河北省十大道地中药材产业县”称号。2020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8.2万亩,总产量970万公斤,产值2.8亿元,已成为全县主导产业。

五、健康扶贫工程成效显著。积极实施大病和慢病患者分类救治,贫困患者整体救治率100%。将结核病等17种疾病纳入大病专项救治范围,救治率100%。89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9.25万贫困人口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县级医院对口帮扶卫生院的“春雨行动”,我县健康扶贫工作荣获“2019年度中国民生示范工程奖”。

一、人力资源不足及供需不均衡并存。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编制少,卫生人员短缺,专科紧缺人才难引进,缺乏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专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年资、技术骨干的退休离职,部分机构出现人才断档、服务能力下降等问题。全县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全科医生等配置人数均低于国家标准,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医疗卫生发展的瓶颈。

三、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县中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尚不充分,中西医发展不均衡,中西医互补协作格局尚未形成。中医药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产业发展仍相对滞后。因远离县城,人才引进难度加大,中医专科及医院发展影响较大;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匮乏,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仅占全院执业医师总数的30.5%,中医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四、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僵化的问题仍较突出,绩效工资分配方式还不尽合理。绩效奖励机制在县级及基层医疗机构难以落实到位,一定程度上导致技术骨干和高层次人才流失。医改配套政策仍不健全,医院运营成本与收入不平衡。县域内医共体“责权利”难以统一,影响了分级诊疗制度的持续推进。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因诊疗能力不足,增加了群众就医成本和负担。基层签订服务项目落实不到位,签约服务流于形式。

五、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仍显不足。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基础设施、人员待遇、设备更新、药品差价等政府补贴项目投入仍显不足,部分医疗机构房屋陈旧、设备简陋,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紧缺,一定程度限制了医院发展。新冠疫情也暴露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公共卫生的业务用房明显不足。

一、发展机遇

“十四五”我县经济社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健康蔚县”战略的实施,健康消费结构升级,必将为我县医疗卫生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医疗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智慧医院、智慧病房等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新模式、新业态逐渐涌现,必将使疾病预防、检测、诊断和治疗模式朝着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和远程化的方向发展,为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必将推动我县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型。随着我县全面融入了首都“一小时经济圈”,为我县努力打造张家口西南部区域医疗副中心,提高服务的辐射力、影响力、竞争力成为可能;与北京等国内高水平医疗机构谋划共建、深度融合为紧密型医联体,共享医疗资源,培育骨干人才、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北京医院的诊疗技术创造了良好机遇和条件。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多层次与多样化健康需求的释放,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面临挑战

(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为卫生健康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截至2020年底,全县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9.5万人,占总人口的23.02%,我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加剧。独生子女家庭的负担加重,大量青壮年劳动人口外流等现实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老年病专科服务等需求将日益增长,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薄弱环节问题将更为凸显。未来,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卫生资源做支撑和保障。

(二)传染病及慢性病给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也严重干扰了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鼠疫、结核病、艾滋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威胁,以及大气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现实问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梗、脑卒中、恶性肿瘤、慢阻肺等慢性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病种。多种传染病并存,多种健康因素交织,增加了公共卫生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迫切需要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安全防控能力,加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综合救治水平。

(三)医疗卫生供需矛盾将持续存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将对全县医疗卫生资源及服务水平、消除区域差异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医疗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与卫生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持续存在。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扩总量、补短板、调结构、促整合、求创新”的发展思路,以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卫生健康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支撑,以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保障,统筹全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眼未来,聚焦问题和挑战,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资源下沉和优化升级,更加注重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推动医学发展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全县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老年康复、健康促进等综合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进“健康蔚县”建设目标的实现,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突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实现防治结合、医养结合、中西并重和多元发展,形成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众健康的整体合力。注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使用的科学性与协调性,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现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二、坚持健康优先。把保障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着力解决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优先保障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平公正。以“供方为主”向以“需方为主”转变,构建适合我县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坚持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和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贯穿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制约卫生健康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注重医改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卫生健康领域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升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水平。

四、坚持唯实惟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现状,合理规划布局,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管理和服务成本。主动承接北京及省内优质医疗资源,引进名科、名医,发挥人才、技术和信息引领支撑作用,提升县级疑难危重症诊治水平。推进医疗卫生工作下沉,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构建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卫生健康整体发展质量。增强城乡居民健康的获得感。

一、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健康蔚县”发展战略,统筹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到2025年基本形成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健康需求相适应,与区域功能定位相匹配,城乡统筹、功能互补、连续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资源要素配置主要指标在全市保持领先水平,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显著提升,县级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具备首诊分诊和健康守门人能力,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可就近享有质优连续、高效可及、方便快捷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高。

二、分项目标:

“十四五”医疗卫生体系规划指标

指标类别

序号

指标

2020年完成情况

2025年

规划目标

指标性质

公共卫生资源配置

1

每千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人)

0.3

0.83

预期性

2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达标率(%)

-

100

3

生物安全二级(P2)实验室数量(个)

4

县级综合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

50

5

医疗服务资源配置

6

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6.36

10.28

7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19

3.20

8

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1.39

3.26

9

每千人口药师(士)数(人)

0.17

0.31

10

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0.71

3.93

约束性

11

医护比

1:0.63

1:1.02

12

床人(卫生人员)比

1:0.84

1:1.05

中医药服务资源配置

13

每千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0.33

0.55

14

每千人口公立医院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张)

0.88

1.07

15

设置国医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比例(%)

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资源配置

16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4.5

17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

18

每千常住人口康复科床位数(张)

0.21

19

每千常住人口精神科床位数(张)

0.24

0.42

医疗卫生资源主要包括机构、床位、人力、设备、技术、信息与数据等。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布局;以提高全县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能力,推动资源共享利用。

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为主体,以失能(含失智)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提供健康照护的新型服务机构为补充,面向全人群,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服务。是以政府办为主体,社会办为补充。

一、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

(一)公立医院:设置蔚县人民医院、蔚县中医院、蔚县第二人民医院(原开滦集团蔚州矿业有限公司医院)、蔚县精神病医院、蔚县计划生育医院,由县政府举办,是全县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载体。蔚县人民医院、蔚县中医院、蔚县第二医院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康复医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培训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法定和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的医疗处置和紧急救援、医疗支援等任务。蔚县精神病院主要承担全县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心理咨询以及健康管理、健康指导等工作。蔚县计划生育医院主要承担全县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及所辖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非公立医院。是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高端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是对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全县现设置12所非公立医院。鼓励和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一定规模和短缺学科及专业的医疗机构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以及诊所、门诊部等。

(一)乡镇卫生院。包括中心卫生院和一般乡镇卫生院。按照每个乡镇设置1所政府办的卫生院,全县共设置11所中心卫生院和11所一般乡镇卫生院。承担为本乡镇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综合服务;并受蔚县卫生健康局委托,负责对所辖区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工作。中心卫生院除上述功能外,还承担对周边1-2所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县城内,按照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3-10万居民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人口不足3万的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居民小区可适当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口超过2000人的居民小区也可根据需要设置1所小区卫生站,不足2000人的小区按照“就近相邻,步行不超过15分钟”的原则与相邻小区联合设置。“十四五”期间,规划在东关、南关、五街、六街、前进路东、李堡子、西七里河、北樊庄、下关9个街道设置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综合服务,并受县级卫生健康部门的委托,负责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等。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负责辖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普通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康复等工作,并主动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和技术指导。

(三)村卫生室。按照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不足500人的行政村或乡镇卫生院所在地可不设置,全县共设置523个村卫生室。在乡镇卫生院的统一管理和指导下,村卫生室负责为本行政村的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普通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及康复等工作。

(四)诊所和门诊部。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备案制管理。门诊部及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实行准入管理。

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包括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蔚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蔚县妇幼保健院)、蔚县卫生监督所、蔚县精神卫生中心、蔚县120急救中心、蔚县卫生学校,由政府举办。

(一)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县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精神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接受上级疾控中心的业务指导以及对基层单位的监督管理及考核培训等工作。

(二)蔚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蔚县妇幼保健院)。负责为全县妇女、儿童提供孕产期、儿童、妇女和计划生育技术等保健、医疗及康复服务,并承担辖区内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的监督管理、技术推广及人员培训等工作。

(三)蔚县卫生监督所。接受县卫生健康局委托,依法承担对全县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中医服务等综合监督、行政执法等工作。

(四)蔚县精神卫生中心(依托蔚县精神病医院设置)。负责全县精神类疾病的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并接受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级精神卫生中心的业务指导,承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业务指导及考核、培训等工作。

(五)蔚县120急救中心(依托蔚县人民医院设置)。负责指挥、调度县域内急救资源,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途中监护。

(六)蔚县卫生学校。负责全县乡村医生的培养和新招聘医护技人员的岗前培训。负责对全县医疗机构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和考核等工作。

四、其他机构。主要包括独立设置机构和接续性服务机构。

(一)独立设置机构。鼓励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机构,与县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二)接续性服务机构。鼓励发展康复中心、护理院(中心、站)、安宁疗护中心等接续性服务机构,为疾病慢性期、恢复期患者以及老年患者等提供老年护理、康复、安宁疗护服务等。

(三)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为家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

一、床位设置

到2025年全县规划床位总数3856张,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180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92张,非公立医院884张,全县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10.28张。其中,县级医院5.81张,基层2.11张,非公立医院2.36张。增加的县级医院床位数,重点向传染病、康复、重症医学、妇产、儿科、肿瘤、心脑血管、中医、精神病、老年等科室倾斜。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原则上县级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不低于75%,平均住院天数不高于8天。盘活乡镇卫生院闲置床位,向康复、养老、护理床位发展,鼓励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十四五”蔚县医疗机构床位设置规划

机构名称

2020年实际开放床位数(张)

2025年规划床位数(张)

一、县办医院

1391

2180

蔚县人民医院

768

1100

蔚县第二人民医院【原开滦(集团)蔚州矿业有限公司医院】

200

蔚县中医院

366

550

蔚县妇幼保健院

27

蔚县宋家庄精神病医院

蔚县计划生育医院

(原计划生育医院转型)

生院

30

二、乡镇卫生院

597

742

代王城中心卫生院

35

40

白乐中心卫生院

桃花中心卫生院

吉家庄中心卫生院

暖泉中心卫生院

北水泉中心卫生院

20

杨家窠中心乡卫生院

南留庄中心乡卫生院

蔚州中心卫生院

38

80

草沟堡中心卫生院

西合营中心卫生院

93

132

南岭庄乡卫生院

南杨庄乡卫生院

下宫村乡卫生院

宋家庄镇卫生院

涌泉乡卫生院

柏树乡卫生院

白草村乡卫生院

常宁乡卫生院

阳眷镇卫生院

陈家洼乡卫生院

黄梅乡卫生院

三、预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社会办医院

634

884

蔚县爱尔医院

蔚县京蔚友好医院

蔚县天和医院

36

蔚县天泽医院

蔚县天亮医院

60

蔚县同康医院

70

蔚县蔚州医院

280

蔚县温馨医院

蔚县邢氏医院

蔚县玉泉医院

蔚县永德医院

蔚县普济医院

蔚县圣泰医院

0

预留床位

合计

2622

3856

二、人员配置

到2025年,全县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20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助理)0.55人;注册护士3.26人,医护比1:1.02。每千人口拥有药师0.31人;每万人拥有精神科医师0.4人,精神科注册护士0.8人,康复医师数0.8人,康复治疗师1.2人,全科医生3.93人,其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0.85人。

(一)医疗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根据医院类别和所设床位数,按照国家规定的床人比标准配置工作人员。其中:

1.县办医院。床位与工作人员之比≥1:1.3-1.5,床位与卫生技术人员之比≥1:0.88,床医比、床护比一般不低于1:0.5。卫生技术人员不低于75%。县中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60%。未达到床医比和医护比标准的,原则上不在扩大床位规模;确需扩大规模的,按50%以上的拟增床位储备人才。加强儿科医师、麻醉师、助产士等紧缺医技人员培养。二级以上医院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

2.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护士、医技和药剂人员按1∶1.2∶0.3∶0.1的比例配备。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1-2名全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中心乡镇卫生院不低于25%,一般乡镇卫生院不低于30%。从事中医药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居民配备2名全科医师和1名公共卫生医师,注册护士与全科医师的比例按1∶1配备。配置1-2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如药剂、检验、影像等医技人员配置1至2名。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注册护士与全科医师的比例按1∶1配备。

4.村卫生室。原则上按其服务人口的1‰配备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不足1000人的按1人配置。

(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到2025年全县每千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达到0.83人。其中:

1.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每万常住人口1.35人的标准配置工作人员。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5%,卫生技术人员不低于70%。

2.蔚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蔚县妇幼保健院)。卫生技术人员分为临床人员和专职妇幼保健人员两类。在每万常住人口配置1名妇幼保健人员的基础上,再根据所设床位数按1:1.5-1.7的标准增加人员配置,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80%。

3.蔚县卫生监督所。按照每万常住人口1-1.5人的标准配置人员。

4.蔚县精神卫生中心(蔚县精神病医院)。按照每万常住人口1-1.5人的标准配置人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

5.蔚县卫生学校。按照每万常住人口2-2.5人的标准配置人员。

三、设备配置

(一)医疗机构设备配置。县办医院新增医用设备要与医院发展、学科建设及安装条件相适应,优先引进需求量大,区域空白、临床实用型的设备。对大型医用设备实行分级分类配置规划和配置许可证管理。采购大型设备要符合河北省医用大型设备配置规划,以政府投入为主。要统筹大型设备配置,避免机构间重复设置,逐步建立大型设备共用共享机制,提高设备使用效能。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学影像服务能力,推动建立“乡镇卫生院检查、县级医院诊断”的服务模式。

“十四五”医疗卫生机构大型设备配置规划

医疗机构名称

“十四五”规划设备名称及项目

64排128层CT、256排超高端彩色CT、3.0T磁共振成像系统,DR(2台)、胃肠机(1台)、钼靶机(1台)、口腔全景机(1台)、胃镜(2台)、肠镜(1台)、电子十二指肠镜(1套)、胃肠动力学检查系统(1套)、椎间盘镜(1套)、脊柱内镜(1套)、胸腔镜(1套)、纯音测听仪(1套)、等离子刀(1套)、鼻阻力测定仪(1套)、超声波碎石机(1套)、心电工作站(2套)、十八导心电图机(1台)、踏车运动负荷实验(1台)、彩超(8台)、阴超(1台)、HPV筛查(1套)、听觉诱发电位+耳声发射(1台)、内窥镜摄影系统(2套)、电子鼻咽喉镜(1套)、手术显微镜(1台)、眼科显微镜(1台)、超声乳化仪(1台)、角膜内皮镜(1台)、角膜地形图(1台)、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1套)、流式细胞仪(1台)、生化放免等流水线(1套)便捷式彩超(1台)、经颅多普勒(1台)、肌电图(1台)。三维步态与运动分析系统、运动功能障碍评定训练仪、体外冲击波治疗仪、佩戴式足下垂康复仪、多波段光谱治疗仪、多功能肌肉振动仪、上肢康复机器人、踝关节锻炼运动器等设备。

移动X光机、60排CT、核磁、数字胃肠机、彩色B超、骨科碳纤维牵引床+C型臂、肿瘤放疗设备、关节镜。

便携式彩色多普勒B超、多功能治疗车、制氧机、生化分析仪、妊高症分析系统、康宇孕期营养综合监测系统KY-5100、麻醉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妇科臭氧治疗仪、电子阴道镜、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心脏临时起搏器。

蔚县精神病医院

64排CT、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生物系统反馈治疗仪(20人)、睡眠治疗仪、彩超等专科治疗设备。

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蒸汽灭菌锅、发电机、污热水处理系统、实验室装修、箱变压器、流调注射仪、细胞离心涂片机(结核图片染色一体机)、生物安全柜、核酸实验室搬迁,冷库搬迁、健康证制系统,肺部透视仪、应急保障物质,帐篷应急服设备消杀设备,职业病检测设备、疫苗接种能力提升,移动数字端和签核系统、全自动碘分析仪、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辆专用车,2辆消毒车,1辆流调车。

乡镇卫生院

1、为22个卫生院配置诊疗设备。

2、为4个专业化医院采购诊疗设备。

四、技术配置

(一)医疗技术配置。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备案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围绕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和重大、疑难疾病,引进新技术项目,拓展诊疗方法,形成技术和专科优势。

1.蔚县人民医院。加强重点学科和临床专科建设,在完善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孕产妇新生儿抢救中心、康复中心、危重症抢救中心的基础上,将神经内科、心内科、肿瘤内科、小儿呼吸科、呼吸内科、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胃肠肿瘤外科、疝外科、微创妇科、肝胆外科、现代康复医学科等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县级以上重点专科。

2.蔚县第二人民医院。突出传染病区、体检中心和健康养老等特色诊疗服务。

3.蔚县中医院。注重中医专科建设,强化中医药技术应用和推广。重点发展中医治未病、疑难杂症、骨伤、康复、营养膳食等中医特色专科专病。

4.蔚县精神病医院。通过人才培养、引进技术人才,加强专科联盟建设,积极融入省、市精神卫生医联体,全力打造成为京西县级精神卫生专科品牌医院。

(二)公共卫生技术配置。逐步提高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能力、生活饮用水检验能力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各类检测通过资质认定,检验项目逐步达到:实验室A类118项,B类61项;生活饮用水30项以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20项以上。提高县疾控中心及县、中两院卫生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能力,推进病原微生物、化学、核辐射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完善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测鉴定技术、能力储备和网络实验室信息的监测分析工作,增强病因快速调查和有毒物资的检测能力,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鉴别能力。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拓宽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服务范围,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能力。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强化信息管理,实现市、县两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五、信息化配置

(一)加强县级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开展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估。规范与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建立、使用与管理,做好健康档案的动态更新和有效利用,促进医院信息整合,提高数据利用率。推进完善健康监测、智能辅助诊疗、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建设,实现与合作医院集医学影像远程诊断和质控管理、转诊转检管理、远程视频会诊、远程处方、远程门诊、远程病例讨论、远程健康监护、远程培训等远程医疗服务。

(二)完善公共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

1.完善县域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按照省市统一规划,完善全县居民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全员人口、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综合管理等业务与河北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联通。逐步推进医院信息平台、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信息自动归集、动态更新和规范管理。

4.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核心业务信息平台,完善许可、监督、处罚、投诉举报等系统的功能与流程。建设移动执法平台,加强执法调度平台建设,提高卫生监督现场执法能力。拓展综合监督在线监控技术的应用,逐步形成重点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等在线监控网络。规划和建立卫生监督数据资源中心,强化卫生监督数据资源的综合分析利用。

5.加强县120医疗救护信息系统。借助网络信息化和移动终端技术,加强县120医疗急救中心受理调度系统、院前医疗急救行为记录和收费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完善运行和管理模式,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水平。

(三)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标准化建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据《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开展信息化建设,满足基层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慢病管理、老年健康、健康教育等服务,支撑药品供应保障、中医药服务和综合管理等应用。

六、重点项目建设

专栏“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

一、蔚县人民医院:

1.新建建筑面积50243㎡的内科病房楼及其辅助设施。

2.新建传染病区4259.46㎡及辅助设施。

5.新建妇产科、儿科病房楼工程:建筑面积5500㎡,设置病房100间。

6.急诊改、扩建项目:改造面积2200㎡,床位49张。

7.重症、ICU能力提升项目:改扩建原重症监护室,改造面积2400㎡,改建30张床位。

8.物业标准能力提升项目:改建五层物业楼,面积5000㎡。

9.康复科建设项目:建筑面积1400㎡,购置康复设备共51台(套)。

11.中医药传承创新及治疗项目:改建面积790㎡。包括:西学中培训基地,李佃贵国医大师工作室,提升中西医肿瘤治疗能力。

二、蔚县中医院项目:

1.提升诊疗能力项目:新建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2000㎡,其中地上10层建筑面积19000㎡,地下1层建筑面积3000㎡。设置床位200床。

2.新建康复医疗中心项目:包括地下一层,地上四层。

三、蔚县第二人民医院。提标扩能项目:改建门诊楼、住院楼、负压楼,占地面积16000㎡,建筑面积15500㎡。

四、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

1.新建实验楼项目:地上4层(局部5层)建筑面积2816.64㎡,配置PCR实验室,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2.疾病预防控工作实验设施及安防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排烟换气系统、医废追溯系统等配套提升工程;采购配套医用实验器材和防疫应急物质。

五、蔚县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

六、蔚县精神病院项目:

1.新建门诊住院楼,其中地上7层、地下1层,总面积12042㎡。

2.专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改扩建康复训练中心1500平方米、心理治疗中心300平方米及配套设备。

七、蔚县计划生育医院迁建项目:占地面积5400㎡,建筑面积3500㎡。

八、蔚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项目:

1.蔚县蔚州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地上五层建筑及其配套设施。

2.蔚县白乐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改扩建业务用房三层、设施配套工程。

3.蔚县南留庄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改扩建业务用房,增加二层门诊楼及配套设施。

4.蔚县涌泉庄乡卫生院新建项目:新建3层的业务用房,建筑面积3000㎡及设施配套工程。

5.蔚县南杨庄乡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改扩建2层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092㎡及配套设施。

6.蔚县南岭庄乡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改扩建3层业务楼,建筑面积2100㎡;单层服务用房,建筑面积300㎡及其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7.蔚县常宁乡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改扩建业务用房楼2层,建筑面积2300㎡及其配套设施。

8.蔚县阳眷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改扩建业务用房3层,建筑面积2800m2,单层服务用房,建筑面积200m2及其配套设施。

9.蔚县宋家庄镇卫生院新建项目:新建3层业务用房,建筑面积5500m2及其配套设施。

10.蔚县暖泉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改扩建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6000m2。其中门诊楼建筑面积1500m2,住院楼建筑面积2500m2,地下一层2000m2,及其配套设施。

九、蔚县智慧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开发运营项目:采用云服务的方式建设,项目覆盖全县所有医疗卫生机构。

十、蔚县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新建占地5亩,建筑面积1800㎡,日处理能力3吨,包括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和办公生活设施。

十一、蔚县暖泉医养保健中心项目:新建4层业务用房及其辅助设施,建筑面积6000㎡。

十二、蔚县吉家庄医养中心项目:占地20000㎡,业务用房建筑面积3500㎡及其辅助设施。

十三、蔚县白乐中心卫生院医养项目:占地面积1900㎡,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720㎡。

紧紧围绕“健康蔚县”战略目标,以提高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落脚点,更加注重早期预防和医防协同,更加注重优质扩容和深度下沉,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和均衡布局,更加注重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功能齐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立以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骨干,县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村卫生室为基础的覆盖全县的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加快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早期监测预警、快速检测、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慢性病、精神病和职业病等综合防控水平。

一、构建功能完善的新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一)加快推进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根据国家重点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防控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的根本要求,进一步完善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疾病预防控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检验检测、综合干预与评价、信息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技术指导等工作职能。补齐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配置缺口,满足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需要,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立覆盖全人群、区域协同、医防协同、联防联控、智慧化的综合监测系统和传染病多点触发预警响应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确保人员编制到位,对于编外聘用急需人员,财政予以一定的经费补助。建立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加大高级、中级职称聘任比例和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数量,稳定疾控队伍,减少人才流失。

二、健全快速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构建全域监控、全程追踪的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预案。继续巩固和完善公共卫生事件部门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立监测、排查、预警和防控工作一体化管理,推进防控预案、信息互通、防控措施协同、防控物资畅通,加强各类应急力量和资源的统筹调配。精准全面开展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部门参与,利用大数据资源的流行病学调查。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先期处置能力。加强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测,及时发现、主动研判、依法处置。建立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制定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二)建立和完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机制

2.构建支撑有力、运转顺畅的公共卫生风险防控保障机制。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及应急救治的投入力度。在确保公共卫生机构全额拨款,保障基础设施、设备投入的基础上,落实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救治的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给予一定补偿,加大对基础设施设备、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要充分考虑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感染科、急诊科等科室特点和责任,合理确定人员工资水平,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加大村医待遇保障力度,稳定村医队伍。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保障能力,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下,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落实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减免制度,有针对性地免除医保支付目录、支付限额、用药量等限制性条款,减轻困难群众就医就诊后顾之忧。

三、建立和完善传染病和慢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控机制

(一)加强疫苗规划管理。落实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完善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和冷链系统更新建设,加强各级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提高预防接种管理质量。以乡镇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适龄儿童麻疹类疫苗两剂次接种率达到95%以上。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保持脊髓灰质炎疫苗高接种率和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和处置,逐步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推进疫苗全程追溯体系建设,严禁非法疫苗销售行为。

(二)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及处置工作。依法加强法定传染病防治工作,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95%以上。加强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检测、干预和随访,为感染者和病人提供抗病毒治疗。强化重点人群肺结核主动筛查和患者全程随诊管理工作,实施“推进耐多药结核病防治行动”,到2025年,结核病发病率控制在40/10万以下。继续做好鼠疫、霍乱、新冠肺炎、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实施以传染源为主的狂犬病、布病、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综合治理策略。

(三)完善慢性病等综合防控机制。完善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建立以基层为重点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加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加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干预指导,健全死因监测、肿瘤登记报告和慢性病监测制度。推广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规范慢性病人群的诊治和康复,提高慢性病诊疗效果。

(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加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环境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继续开展卫生县城、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健康县城和健康乡镇建设管理机制,引导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爱国卫生活动。完善农村饮水监测,严格医疗废物管理,建立完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

四、强化卫生健康综合监管长效机制

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运行规范、科学有效、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综合监管长效机制。强化监管制度改革,加强和创新卫生健康监管方式,建立卫生健康监管联防联控机制、抽查监督机制,提升监管水平。强化医疗服务价格、药品耗材、健康产业、实验室生物安全、医疗卫生服务要素准入、医疗机构运行、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提供、行业秩序规范、从业人员管理和健康产业发展等方面监管,实现卫生健康行业发展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力度,拓宽公众参与监管的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继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督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两非”等违法行为,依法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五、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与环境健康

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蔚州贡米、蔚州杏扁等地理标志、著名商标的规范管理,打造“蔚州小米”、“蔚州杏扁”等一批知名品牌,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到2025年“两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50个。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抓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立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提升计划,强化监测质量管理,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网络,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制度,充分发挥风险监测评估服务地方食品安全保障的作用。继续推进农业园区和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加强蔬菜、生猪等食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构建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建设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发挥食品安全标准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作用。建立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提高环境卫生监测公共服务能力。

专栏传染病及重大疾病防控项目

1、建立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监测预警机制和救治应急处理机制及体系。

2、加大农村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控力度,做好重大传染病、慢性病、人畜共患病和地方病防控。

3、针对有效控制艾滋病、结核病、肝炎、布病、手足口病、狂犬病以及流行性和不明原因肺炎,完善预警监测机制,加强和改善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能力。

4、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工作,加强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加强职业人群健康教育,启动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促进试点。

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社会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全县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多元化、多层次、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

一、推进市级医疗副中心建设。蔚县人民医院做为张家口市卫健委确定的张家口西南部市级区域医疗副中心,应主动寻求与北京、省内大医院的对接合作,通过组建医联体、技术引进、人才引进、改善硬件条件等措施,加强神经内外科、心血管科、呼吸科、骨科、肿瘤外科、康复医学等专科能力建设,补齐医院在学科设置、诊疗技术、影像检验等短板,形成品牌专科、学科,全面提升疾病的诊疗救治能力、急危重症抢救能力、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缩小重点病种诊治水平与市三级医院的差距。将医院打造成为张家口西南部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品牌医院,并引领和带动全县医疗诊治水平、管理水平上水平、上档次。到2025年在科室设置、设备配置、服务能力及医院管理等方面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水平。

二、推进县办医院高质量发展。通过县办医院提标扩能工程和市办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程,促进县办医院医联体建设,推动医院在诊疗技术、卫生资源、运营管理、信息数据等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立医疗安全核查机制,加大对重点科室、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技术的质量安全管理,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医疗服务就医流程,合理布局诊区设施,推行预约诊疗,互联网诊疗、电子处方流转、日间手术、远程医疗、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和个性化诊疗服务,改善就医环境,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患者满意度。

五、组建县域医共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强化县、中两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组建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全科医生、适宜技术、医学装备等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县乡医疗机构间的人才、技术纵向流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康复等业务的诊治水平。借助县医共体远程医疗中心,让乡镇(社区)卫生院的检验、检查、诊断及治疗水平与县级医院实现同质化。引导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重点加强西合营中心卫生院、南留庄中心卫生院医疗救治和急救能力建设,使其服务能力和水平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水平,成为县域内医疗副中心。建立县、乡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明确转诊程序,健全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种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标准,鼓励县医院、县中医院出具治疗方案,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在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中的枢纽、转诊功能,推动形成“小病治疗在基层、大病就医进医院、康复治疗回基层”的医疗新格局。到2025年,基本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目标。继续推行乡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高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六、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办医。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上规模、高层次的综合性医院和特色明显、医疗技术优势突出的眼科、儿科、妇产、老年病、肿瘤、康复等专科医院。支持社会资本开设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等机构,与县办公立医院形成错位互补、有序竞争发展格局。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探索建立医养、养护、医护等多元合作模式,以及老年人诊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的一体化协作、运行机制。

专栏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1、将县医院建设成为辐射冀晋地区的张家口市西南部市级区域医疗副中心。

2、推动县医院提标扩能项目,加强重症医学中心、康复医学中心、手术供应中心、静配中心、血透中心、影像中心、体检中心、内镜中心及重点学科建设。

3、推动县医院急危重症救治平台与ICU建设提升项目,建立指挥型院前急救体系,以县医院急救中心与重症单元为救治场所,建成高标准急救急诊大平台和ICU,提高综合救治能力,

4、推进县医院康复科建设项目,促进标准化、多学科康复医学科建设和发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康复治疗需求。

5、推进县医院检验科、病理科建设项目,建立全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检验和病理中心,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6、加强县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重点支持神经内科、心内科、肿瘤内科、小儿呼吸科、呼吸内科、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胃肠肿瘤外科、疝外科、微创妇科、肝胆外科、现代康复医学科等重点专科能力建设,提升面向特定人群的医疗服务能力。支持有条件的民办医院转型为肿瘤、妇产、老年病、精神卫生、康复等专科医院。

7、将西合营、南留庄两所中心卫生院打造成为县域内医疗副中心。

8、支持县级医疗机构盘活资源,鼓励民营医院开展康复护理机构,完善政策支持,为慢性期和失能失智患者提供普惠性康复护理服务。

一、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招聘、师带徒、“西学中”等形式,培育中医药人才和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逐步构建结构合理、传承有序、技艺精湛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到2025年蔚县中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助理)占比不低于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加大中医全科医师培养力度,每年选送20-30名基层中医骨干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完成200名西学中人员的考核认证工作。加强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能培训。

二、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完善以蔚县中医院为龙头、其他医院中医科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医堂为基础、中医诊所为补充的全县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中医馆,95%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开办中医坐堂。推进中医药资源进入养老机构、乡村社区和居民家庭,开展上门诊视、健康咨询等服务,促进中医药资源和工作重心"双下沉",满足基层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三、切实提升中医综合服务能力。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借助上级医院帮扶和国医大师李佃贵工作室,

提升蔚县中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将康复科、眼科、耳鼻喉科、儿科、治未病科等纳入重点专科建设,形成科室配置完善、中医特色鲜明、临床疗效显著的诊疗体系,打造中医药特色诊疗区,新建配药中心,开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服务模式。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中西医临床协作和联合攻关,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高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的临床疗效。

四、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和疾病康复中的特色优势,为城乡居民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多样化中医康复养生健康服务。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实现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

五、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以建设国家级中药材示范基地县为抓手,加快推广知母、黄芩、款冬花等道地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应用,重点打造“蔚州知母”“蔚州款冬花”等一批知名品牌,不断提高蔚县中药材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的科学引导,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合作联社,提高规模化、规范化水平。实施中药材质量保障工程,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强第三方检测平台建设,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绿色发展。深挖中医药发展潜力,以河北恒晟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加工项目、南岭庄乡中药材加工厂为重点,引导中药材的初加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加大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神威药业与寿堂药业、天士力药业、同仁堂药业、宇惠药业、以岭药业的对接力度,争取精制饮片、中药提取、中药配方颗粒等中药精深加工项目落户蔚县,创建中药材加工产业园。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

专栏中医药传承与中医药文化创新项目

1、依托北京市密云区中医院,全面提高蔚县中医院以呼吸道疾病为代表的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能力。吸纳社会资本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中西医防治重大疾病和常见病多发病。

2、推进蔚县蔚县人民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及治疗中心项目,建设西学中培训基地;李佃贵国医大师工作室;本土药材种植开发研究中心。

3、依托市、县名中医,建设一批名中医工作室、国医堂。

4、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蔚县中医院与残疾人康复中心、老年康复中心等合作,提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5、中药材加工产业园项目。建设中药材流通基地2座,中药材饮片、药品、饮品、养生保健品、美容化妆品等精深加工生产线10条;建设GMP标准认证厂房、实验室、综合办公楼、物流仓库(冷库)及动力辅助设施等。

6、绿色中药材提升工程。积极发展和培育产业园、种植基地、种植大户、仿野生种植基地、中药材种子生产基地、药用植物园等载体,推进规模基地建设。扩大道地中药材品种知母、黄芩和防风种植规模。推广普及国家中药材种植GAP标准,提高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程度,提高中药材产品的科技含量。2025年,全县中药材基地发展到10万亩。

7、蔚县田园蔚州综合体建设工程。构建“1+3+10”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打造以中药材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以中医养生为主导的康养中心产业、以休闲健康为主导的文化旅游产业三大板块,建设提升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项目、中药材主题公园项目、仿野生药材种植区域项目、中医药研究中心项目、温泉康养中心项目、代蔚酒店项目、多功能全地形车运动项目、帐篷营地项目、温泉水上乐园项目、民宿改造项目等。

围绕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以“一老一少”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妇幼健康、老年健康、健康教育、康复医疗、老年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等服务,补齐短板,全面提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

一、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

(一)巩固完善三级妇幼健康服务网络。继续巩固和完善以蔚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蔚县妇幼保健院)为指导,县级医院妇产科、儿科、计划生育等科室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县、乡、村三级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以提升蔚县妇幼保健院服务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环境、落实人员编制,强化公共卫生职能和围绕妇女儿童健康开展保健和医疗服务。加强蔚县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绿色通道,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全面提升县级医院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和疑难杂症救治能力,升级改造高品质、普惠性产、儿科床位,改善住院环境,加强妇产科、儿科医护人员培养和适宜技术培训,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产儿科、妇幼保健科工作,到2025年,全县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床位数达到2.50张、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7名;每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置1-2名专兼职妇产科、儿科医生或妇幼保健人员。

(二)扎实推进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继续做好孕产妇和0-6岁儿童保健管理,高危孕产妇及高危儿专案管理率达95%以上。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免费开展婚前检查、孕前优生检查、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产前唐氏基因筛查、耳聋基因筛查、“艾梅乙”筛查、新生儿“两病”等工作,落实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继续实施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推进儿童眼保健、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生长发育及心理行为指导,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7%以下,低体重率降低到5%以下。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指导。免费为农村妇女实施“两癌”筛查,普及生殖健康知识,提高避孕药具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做好再生育技术服务指导,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三)开展婴幼儿照护,提升托育服务能力。建立完善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和服务供给体系,开展多种形式婴幼儿照护服务,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鼓励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幼儿园开设托幼班,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扩大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建设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优先支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增加普惠制托育服务供给,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为4.5个,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专栏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提升项目

1、加强县妇幼保健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环境、落实人员编制。强化其监督管理、指导考核、信息统计、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等公共卫生职能,围绕婚前、孕产妇及7岁以下儿童,开展健康体检、健康指导、生育节育、疾病诊治、心理咨询等保健和临床服务。

2、加强县医院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危重孕产妇和高危儿抢救绿色通道、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全面提升县级医院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和疑难杂症救治能力。

4、开展婴幼儿照护。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强化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衔接,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为4.5个,提升托育服务能力。

二、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

(一)全方位构建健康养老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院医疗机构为基础,县级医院老年病科、康复科为骨干的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县级医院老年人康复、护理床位占比。强化老年人用药保障,加强老年人用药使用监测和用药指导,建立老年慢性病长期处方制度。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建立挂号、就医绿色通道,优化就医流程,提供便利服务。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间的业务协作,开通预约诊疗绿色通道,做好老年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支持乡镇卫生院利用现有富余床位开设老年人康复、护理床位,其床位占比达到30%以上。推行契约式“医养结合”管理服务模式,由当地的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签订服务契约,指定医护人员提供初级诊疗、基本公共卫生、健康咨询和康复指导、转诊等服务。鼓励和支持较大养老机构内设医疗诊所或护理站,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开设医养型医疗机构。

(二)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医疗保健服务。落实每年为65岁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健康评估,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疾病的实行专案管理,定期随访,指导用药。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优势,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康复医疗、中医诊疗、养生保健等服务。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建立完善以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乡镇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上门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巡诊、健康评估和健康指导等服务;为乡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的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支持各类医养结合机构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按照患者“充分知情、自愿选择”的原则,推动医疗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病区或床位,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服务,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利用多种方式和媒体媒介,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开展营养膳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伤害预防、疾病预防、合理用药、康复护理、生命教育和中医养生保健等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讲座,促进老年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开展老年人营养改善行动,监测、评价、改善营养状况。加强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分类管理。实施失能预防项目,宣传失能预防核心信息,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完善精神障碍类疾病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机制。

专栏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1、加大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宣传,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开展老年常见病、慢性病健康指导和综台干预,积极应对人口老的化。

2、为贫困、空巢、失能、失智、计划生有特殊家庭和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日常关怀和心理支持服务,积极防治老年性痴呆病。

3、加强社区日间照料机构、社区养老机构建设,为居家养老提供依托。完善政策体系,支持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共同生活,高效推进居家社区养老。

4、强化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功能,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质量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台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

5、发挥蔚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养中心、吉家庄中心卫生院医养中心、蔚县精神病医院医养中心、暖泉中心卫生院医养中心作用,为全县居民提供康养、康复等医疗服务,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

三、建立健全全民健康促进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全县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成立蔚县健康教育中心,统筹管理全县健康教育工作,形成以县健康教育中心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支撑的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快健康教育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素养监测等专业人员。强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健康教育职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所有人员均应参与居民健康教育工作。各医院要配备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不少于2名。

四、加快发展多样化的康养服务产业

(二)大力发展养生养老、康复护理等服务产业。围绕“医、养、健、游、食”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健康服务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中医药休闲养生示范基地、中医药服务机构,推进健康养生、健康养老、医疗以及运动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发挥李佃贵国医大师的品牌优势,积极创建“康养蔚县”品牌,打造高端健康养生服务集聚区、康体养生养老目的地。加快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优势,通过定点签约,开设分部等深度合作方式,形成具有蔚县特色与区域知名度的医养一体化品牌。鼓励发展健康体检、专业护理、心理健康、母婴照料、营养保健、健康文化、健身美容、运动康养等多样化健康产业。采取“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模式,构建医疗、医药、医保、医养“四医联动”,县、乡(镇)、村三级协同发展的“健康服务共同体”。

(三)倡导全民健身,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以群众体育为基础,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针对老年人、中青年人、青少年不同群体分别开展太极拳(剑)、广场操舞类,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类项目。深入推进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建设,重点发展以山地户外运动、亲水户外运动、主题体验运动为主导的健康运动,加快发展路跑、骑行、登山、露营、攀岩等户外运动健康休闲产品。依托小五台山开发区域性登山赛事、山路自行车赛事,争取京津冀大型体育赛事在蔚县设置站点或分赛场,打造品牌赛事。引进一批训练基地、培训中心、赛事论坛等配套产业。

专栏健康促进重点项目

1、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实施健康行为塑造计划,创新宣传模式和机制,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通过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及健康促进重点活动,努力提高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健康信息素养、安全与急救知识知晓率达到50%,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巩固健康促进县成效。

3、以青少年、育龄妇女、流动人群及性传播高危行为人群为重点,开展性健康、性道德、性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和干预。

4、打造特色健康养生基地建设工程。加强与中医、运动相融合,打造集高端康养体验、文化休闲、运动体验、生态旅游度假、养生休闲、生态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康养运动休闲地,构建以文化体验和生态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主导,延伸研学养生等服务的产品体系。重点建设蔚县康养产业综合体、蔚县暖泉康养保健中心、蔚县吉家庄康养中心、桃花文体康养旅游特色小镇、玉泉山康养旅游度假小镇、航天特色康养社区、张家口谷子康养小镇、蔚尚瑞熙中医药康养特色小镇等项目。

5、推进全民健身普及工程。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社会综合体育场、社会足球场、蔚县奥林匹克综合体、蔚县滑冰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6、推广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标准,倡导营养均衡,干预高脂、高糖、高盐的摄入,推进健康口腔等专项行动。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三、监督评估。要高度重视和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工作,紧盯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从评估主体、指标体系、监测方法、结果分析和调整优化等方面科学制定监督评估工作方案。做好规划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总结工作。县政府要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成立专门的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医疗卫生体系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开展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必要时开展联合督查,以推动规划落实,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结构优化、有序发展。要将规划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前提条件,对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或重大政策需要调整的,必须通过科学的论证,经同意后实施,以维护蔚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要杜绝规划审批工作的随意性,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规划的执行和实施,提高规划权威性和实施的强制力与约束力。

THE END
1.医疗美容门诊部设置标准(医疗美容门诊部设置标准)医疗美容门诊部设置标准科室 1、医疗美容门诊部床位至少设有美容治疗床4张,手术床位2台,牙科综合治疗椅2张,观察床位2张。科室设置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美容咨询室、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可设置美容中医科、美容治疗室。 2、美容医疗机构美容医院床位和牙椅住院床位总数20张以上,美容治疗床12张以上,牙科综合治...http://hkjum788032.51sole.com/companyproductdetail_399867508.htm
2.2021年《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20230506.docx诊所口腔诊所医疗美容诊所精神卫生诊所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卫生站第六部分村卫生室(所)基本标准口腔病防治所第八部分急救中心、站基本标准急救站急救中心第九部分临床检验中心基本标准市(地级)省临床检验中心部临床检验中心第十部分护理院、站基本标准护理站护理院第一部分医院基本标准凡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住院床位...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62882051.html
1.医疗整形美容诊所要求标准六、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美容技术操作规范、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并成册可用。 美容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和牙椅:住院床位总数20张以上,美容治疗床12张以上,牙科综合治疗椅4台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美容咨询设计室、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https://m.66law.cn/ip/zs/277045.html
2.平凉V政务丨普通诊所的设立标准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五、具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诊所人员岗位职责。 六、具备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与所在地诊所信息化监管平台对接。 七、医疗美容诊所在符合上述标准基础上,还应当符合《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等文件要求。 原标题:《平凉V政务丨普通诊所的设立标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47285
3.中国已成全球医疗美容大国,医疗美容机构拥有唯一议价能力医美医院等级分类:各级别的医疗美容机构有严格的科室设置要求 无论是整形美容手术,或者激光美容仪器项目,还是微整形注射,一切介入疗法都属于医疗美容的范畴,而医疗美容作为一级学科,对于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才能提供医疗美容诊疗服务。在此基础上,依照卫计委(原卫生部)2008年发布的《医疗美容机构基本标准》,...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18101983651
4.三级整形外科医院基本标准(2021年版).docx资源176 浏览量2021-11-26上传12KBDOCX 《三级整形外科医院基本标准(2021年版)》是规范我国整形外科医院建设与运营的重要指导文件,旨在确保医院提供高质量、安全的医疗服务。以下是对该标准的详细解读: 1. 床位设置:医院需拥有150张以上的住院床位,这是衡量医院规模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每张床位配备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至...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62049796/49212971
5.医疗美容第五条 申请举办美容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设置医疗美容科室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有明确的医疗美容诊疗服务范围; (三)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 (四)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申请举办美容医疗机构的单位或者个人,应按照本办法以及《医疗机构管理...https://baike.sogou.com/v60693840.htm
6.武汉美尚美医疗美容医院整形医院武汉美尚美医疗美容医院成立时间2021年,坐落于湖北武汉文治街武昌府三期维佳星星大厦办公楼,设定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等。医院的硬件条件与医疗器械,都为依照高等级的医院标准配置,完成了整形技术和医疗美容服务和世界标准化同步。 武汉美尚美医疗美容医院是严苛健康安全规范创...https://m.ailibang.com/hospital/det/h102115.html
7.2024北京柏晟医疗美容门诊部好不好是正规医院吗机构介绍 北京柏晟整形医院是一家正规的、靠谱的医美机构,北京柏晟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05月06日,注册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甲1号1号楼3层3-BC-1,法定代表人...https://ask.zhengxingzhijia.com/article/20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