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手术管理办法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机构手术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律解读

2012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修订过程中,第十五条更“无法理解”地被删除。这使得临床医务人员更加漠视“窗口期”和“无过错输血”的危险。但是,从2012年修订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九条、第十一条的规定中,可以看出“指导、参与和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仍然是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输血科和血库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2012年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更在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节约用血的新型医疗技术;医疗机构应当动员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自体输血技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在本案例中,如果毛毛自身具备实施自体输血的条件,医疗机构就有告知其家属的义务,即使该医院不具备这种自体输血的技术或条件,也有义务告知家属是否其他医院具有该条件。如果医疗机构没有全面履行上述有效的风险告知,遂可以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那么本案也就不是所谓的“无过错输血”,医疗机构也不能以此抗辩免责。

现实之辩

如果此案例中,毛毛完全不具备自体输血的条件,那么本案才属于一种“无过错输血”,此时谁又应当承担责任呢?

由于人类对人体规律认知的局限性,导致医疗行为确实是一种高度危险的行为。根据风险经济学的原理,避免因医疗行为导致患者人身损害的方法只有两种:减少行为的数量或转移风险。医疗机构必须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数量,但是因为风险而拒绝必要医疗行为的实施,显然有悖于患者利益最大化的医学价值取向。因此,转移风险就成为避免因医疗行为致人身损害的合理方法。

发达国家关于输血安全问题的规定普遍经历了从过错责任原则到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转变。当输血安全问题爆发后,过错原则的规定使血液行业仅需承担过错责任,只要能够证明其在输血过程中没有过错,即可以因人道主义救治生命的光荣目的而免责;对于其在怠于使用新技术、漠视公共安全方面却不必承担责任。而因为输血引发恶性疾病的患者,只能自行承担这种灾难。

为了解决这种社会不公正现象,两大法系的国家都采取了一定的补救措施,由政府(或包括血液行业)对输血感染丙肝或艾滋病的患者进行赔偿和补偿。至美国1998年通过《RickyRay血友病救济基金法案》为止,18个西方发达国家对这类情况全部建立起无过错的政府补偿制度。在日本,约5000名血友病患者(需要大量用血者)中有1800?2000名由于输入未经处理的血液制品而感染了HIV。虽然没有在立法中明确规定输血安全问题适用无过错责任,但东京最高法院判令政府和制药公司赔偿每位受害者45万美元。制药公司并不能因其在生产过程中因没有过错而免责。这实质上肯定了无过错责任在解决输血安全问题上的重要意义。

作者建议该项保险从高危险医疗服务项目开展。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计生、发展改革和保险监管部门根据本地情况定期和调整《高危险医疗服务项目强制医疗意外保险目录》,对纳入到目录中的高危险医疗服务项目加收医疗意外保险金,建立起以省为单位的医疗意外保险基金。

当前,在医疗执业风险分担机制受到普遍重视的同时,不幸医疗受害者的利益,同样应该得到公益保障。

应对之策

早在1994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梦想开展“无血手术”(bloodlesssurgery)并为之奋斗。当时同种输血传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的情况相当严重,有的患者心脏手术成功后却要住进传染病院。严峻的输血后果,令该院麻醉科率先在全国提出血液保护的理念。在该院,超过七成的成人患者住院期间不需要输异体血,超过八成的患者不需要输血浆;每年8000多例成人外科手术患者,6000多例实现“无血手术”。

目前,除阜外心血管医院外、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自体输血率也已超过8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在自体输血方面也做得很好。但是北京以外地区往往推广难,例如某省近年调查了30家医院,仅有7家医院开展了自体输血技术。

一、严格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一)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点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临床合理用药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围手术期、医院感染及临床用血的安全管理。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继续成立2-3个临床重点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以质控中心为依托,全年开展2次医疗质量综合检查,开展专项督查各1次,重点突出病历、抗生素使用和院感、麻醉及管理等。

(三)加强临床重点学科建设。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加强市级、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力争新增市级重点学科5-6个,市政府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不少于5项。以优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提升我市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四)狠抓核心制度落实。强化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的教育与培训,突出抓好首诊负责制、疑难病例讨论、术前讨论、危重病人抢救等核心制度的执行。完善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病人安全目标。

(五)加强临床药事管理。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以规范使用抗生素为重点,开展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和监测工作,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推进处方点评工作,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

(六)强化医院感染管理。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加大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力度。加强院感专职人员队伍建设,落实院感重点部门建设和管理,突出抓好基层医疗机构院感控制工作。

(七)加强用血安全管理。继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强化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临床用血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质量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进一步完善采血屋和采血点布局。

(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要做好县级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落实医改工作任务,加强以人才、技术为核心的能力建设。非试点县也要结合实际,做好改革准备工作。

(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在全市区域卫生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完成医疗机构设置和发展规划,建立功能完善的医院服务体系,5年内在本区域内建成1-2所二级综合医院,2-3所专科医院。

(三)抓好临床路径与病种管理。加大临床路径管理推行力度,在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不断扩大病种范围,完成三级医院20个以上、二级医院10个以上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

(四)推进县级医院信息化能力建设。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着力推进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系统等重点工作,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利于医疗行为管理和监督。

(五)规范民营医疗机构经营。以创建“诚信民营医院”为抓手,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加强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全年组织1-2次监督检查,引导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三、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一)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加强人力资源配置,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推动实施绩效考核,加强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努力实现全市三级医院70%、二级医院4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

(二)全面改善医疗服务。实施各项便民惠民措施,科学优化医院服务流程,大力推进预约诊疗服务,积极推进志愿者医院服务,积极开展优质医院创建,努力达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三)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强化医疗救援从业人员知识培训工作,加强医疗急救中心(站)的管理和硬件建设,提高院前医疗急救和应急救治能力。适时开展院前急救技能大比武活动,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四)强化“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加强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岗位练兵活动,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全市医护人员技能大比武活动。认真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强化病历内涵,全年开展1次病历书写知识培训和1次病历质量评比工作。

四、强化医疗服务要素管理

(一)全面开展医疗机构评价。依据《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组织开展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评审评价工作,以评促建,持续提高医疗质量。涡阳县人民医院和利辛县第一人民医院要开展二甲复审,10月底前完成;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要启动二甲医院的评审工作,年内完成任务。

(二)加强医疗机构审批管理。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标准,规范医疗机构审批行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备案管理,及时更新医疗机构管理信息和数据。

(三)加强医务人员执业管理。组织好本年度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审核及考务工作,认真落实医师、护士执业注册工作,强化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依法执业意识,推动医师、护士定期考核工作规范开展。

(四)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认真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二、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申报工作;组织落实手术分级、麻醉分级管理。组织开展植(介)入类技术、血液净化、肿瘤性疾病、内镜技术等规范化诊疗工作。

(五)加强医疗机构科室建设。落实卫生部科室管理规范,指导医院加强重症医学科、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手术室与消毒供应室等医疗风险较高的科室和部门建设,积极落实上级部门颁布的各类科室设置标准,开展科室准入管理,提高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五、其他工作

(一)继续开展“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进一步完善、提高基层防盲治盲网络建设和服务能力,全面推进防盲治盲工作。

(二)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卫生下乡及卫生扶贫等各项帮扶工作。

(四)做好医疗救治、重大传染病、突发事件及重大事件医疗保障等工作。

(五)做好医学会、护理学会等社会组织的日常管理和联络工作。

(一)以区卫生局医政科、区卫生监督所为主力,在6月底前对本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摸清辖区内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基本情况,进一步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和完善监督工作基础档案,为下一步规范管理打好基础。

(二)结合卫生部颁发的《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卫医政发[]37号),加强对盲人开展医疗按摩的监督管理,对盲人按摩诊所进行详细摸底,并建立基础监督档案,逐步规范管理。

二、严格机构审批管理,确保医疗服务安全

1、严格医疗机构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按设置规划做好医疗机构准入工作。认真开展医疗机构年度校验工作。

三、开展以打击非法行医为重点的专项检查,进一步巩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成果

(一)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尤其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打击无任何医疗资格的游医、假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活动;打击隐藏在招待所或居民家属区及“走街串巷”的无任何行医资质的“游医”、“假医”行为。

(二)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将科室或房屋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打着医疗机构的幌子利用欺诈手段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三)严肃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四)严厉打击药店内“前店后诊所”的无证行医行为,依法取缔“坐堂行医”或以“义诊”、“医疗保健咨询”等名义非法开展的医疗活动。

(五)严肃查处非法从事性病、妇(男)科诊疗活动和其它未经审批擅自从事性病诊疗的违法行为;

(六)以全面开展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对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的监督检查。

四、突出工作重点,规范执业行为

(一)加强对城乡结合部、个体诊所等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城乡结合部乡村医生或无任何个人行医资质人员开展医疗诊疗活动,规范执业行为。对乡村医生在城区开展医疗诊疗活动的个体医疗机构给予注销并依法予以取缔。

(二)开展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日常监督,规范执业行为。对民营医院、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等小型医疗机构继续推行“五统一”管理(机构名称与单位门牌统一、医疗机构监督信息公示统一、医疗文书统一、资料管理统一、制度规范统一),使全区医疗机构服务规范化,管理统一化、正规化。

六、加大医疗服务机构院感工作监督检查

(一)由卫生监督所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点科室的空气、物表、医护人员的手消毒情况以及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临床各科室的内窥镜,口腔科专用器具,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器,血液透析室渗透液、反渗水等的消毒效果进行重点监测;小型医疗机构重点监测治疗室消毒效果及使用中消毒液有效成分;各医疗机构重点部位均监测紫外线辐照强度。

(二)对各级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标识标签及索证资料进行检查;确保消毒用品标识明确,使用期限有效,消杀效果有效;检查消杀记录情况。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积极组织对我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推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贯彻落实。举办院感专职人员的岗位培训,探索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健全院感管理制度并强化落实,规范院内感染事件信息管理,及时、依法、规范处理院内感染事件。

一、开展巡查工作的目的和积极意义:

为切实履行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执法职能,加强对我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疗市场的监督管理,督促、指导和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发展,防止侵害群众健康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本着对医院负责、对就医群众负责的态度,来开展此次医疗机构巡查。

在巡查工作中做到对现存的问题查严、查细、查实,以便及时发现医疗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医疗机构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而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安全、舒适的医疗服务,促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此次巡查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二、重点巡查内容:

(一)、医院管理情况:

1、《护士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查会议记录、工资发放表、问护士);

2、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查会议记录、听汇报);

3、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部署及开展情况(查会议记录、听汇报);

4、医疗质量管理情况;

(2)、护理工作管理情况(看现场、抽查病历、问护士);

(3)、医务人员业务培训情况(查看培训记录、现场考核);

5、医院感染管理情况(看现场、随机考核);

6、是否有非法行医情况(查处方、看现场);

7、民生工程落实情况(查会议记录、听汇报)。

(二)、临床用血管理(看现场、抽查输血病历、问实验室工作人员):

1、输血前五项检查开展及登记情况;

2、交叉配血实验开展情况;

3、各项登记制度;

4、标本存储情况;

5、医院输血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三)、药事管理情况(查处方、看现场):

1、品、一类管理情况:品、一类保管情况、登记册使用情况、处方开具情况等;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情况:根据市卫生局《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对各医疗机构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特别是围手术期病人是否存在预防手术感染过度依赖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检查;

3、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规范情况:药品采购、药品配备、药品养护、药事人员资质情况。

(四)、实验室、手术室、麻醉科建设情况(看现场、问工作人员):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市医疗机构手术室、麻醉科建设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文件要求,开展实验室、手术室、麻醉科建设情况检查。本次检查主要针对2012年检查情况进行对比,是否按要求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巡查结果通报

【摘要】随着大量新型诊断、治疗方法的开展,以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卫生事业的共同目标,医院感染无沦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诊治等研究方面,还是从宏观管理以及预防和控制方面,均面临新的挑战。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医院感染的研究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才刚刚起步,尚存在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不力致使医院内感染率一直未见明显下降。医院感染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医院感染现状、医院感染发生原因与研究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研究与实践,应用现代科技技术,进一步了解医院感染病原学、病因学、流行学等方面研究进展、了解医院感染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方可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流行,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保证患者的安全,促进社会的和协发展。

【关键词】医院感染;控制;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又称获得性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1]。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微生物活动猖獗,容易发生医院感染。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高新科技的不断涌现,侵入性诊断、治疗仪器的广泛应用,新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增加,加之有些医院建筑布局不合理,医院感染管理不严格,少数人无菌观念不强等均可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它不仅影响病人的健康,增加病人的身心痛苦,给家庭、社会、国家造成经济方面的重大损失。

1998年震惊中外的深圳妇儿医院发生多例产妇手术切口感染事件;2005年皖宿州某医院数名患者因医院感染眼球被摘除;2008年西安交大某医院发生数名新生儿死亡的医院感染事件。这些事件向卫生界敲响了制止医院感染的长鸣警钟,由此可见医院感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严格控制医院感染,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措施,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十分重要。

1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

1.1医院的飞速发展,缺乏控制医院感染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难以发现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例如许多医疗机构不能提供充足的手套、面罩、隔离衣、消毒液、手卫生设施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导致消毒隔离不严格和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

1.2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重视不够,没有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松懈,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不强,忽视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未尽感染防控职责。

1.3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不力,医疗机构缺乏医院感染监测。

1.4缺乏防控医院感染专业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事件,延误控制医院感染工作。

1.5不少医院医疗设备陈旧,即使许多医院开展了高新技术,而忽视感染预防措施的同步实施。

1.6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薄弱,没行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1.7许多医院缺乏微生物实验室,无法开展血培养、空气培养,缺乏消毒剂、灭菌剂和抗生素使用指南。

1.8抗生素的滥用比较常见,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1.9未认真落实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具体措施,没有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

1.10医疗废弃物品管理不严格,环境卫生不达标。

2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

2.1增加政府对医疗机构经济预算,加大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力度,提供充足的医院感染防控人力和物力资源。有充足的医务人员才能高质量的完成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充足的物力资源,如手套、面罩、隔离衣、消毒液、洗手液、一次性无菌用品等,才能从各个环节预防医院感染。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意识,加大对医院感染防控的经济投入,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美国医院感染防控效果研究表明,美国994000张病床中,投入医院费用4000亿美元,感染控制成本8亿美元/年,医院感染控制节约资金24亿美元/年。因此,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不仅能支付医院感染控制计划本身的费用,还能给病人和社会带来直接和间接利益。

2.2改进医院建筑布局。医院建筑布局合理与否对医院感染的预防至关重要。对传染病房、超净病房、手术室、监护室、观察室、探视接待室、供应室、洗衣房、产房、口腔科、急诊室、医院食堂等,从预防医院感染角度来看,为防止细菌的扩散和疾病的蔓延,在设备与布局上都应有特殊的要求。

2.3卫生行政部门加大监督力度,医疗机构建立独立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7月6日国家卫生部颁发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但据了解,我国许多公立医院特别是二级医院以下没有建立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不能及时的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更不要说私立医院。卫生行政部门也未严格监管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落实。建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感染管理不严格的医院进行整顿,对不合格的医院则勒令停办。

2.7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隔离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具、医疗设备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使用消毒器具、一次性医疗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医疗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2.8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与质量监管制度,严格按照洗手指征和手消毒指征的要求进行规范洗手和手消毒,以保证医护人员手卫生达标。接触每一位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必须进行卫生洗手或手消毒,临床、重点科室快速手消毒剂必须使用到位,可复用洗手液的取液器必须定期清洁、消毒;使用证件齐全、有效期内的一次性单包装医用洗手液、手消毒剂。

2.9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采用合理的诊断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要有的放矢,应用抑制免疫疗法要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先治疗慢性病灶防止自身感染、定期检查白细胞动态与其他监测、提供药物预防等。对易于将微生物引入体内的诊断治疗要切实做好消毒、灭菌工作,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10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时上报。组织人员采取具体措施,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查找原因,控制医院感染蔓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总结经验教训,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2.11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改善工作人员的卫生与健康条件。所行医院工作人员均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若有不适或疑为传染病,应立即上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需要注射有关疫苗,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医护人员还应做好个人防护,一是防止将病菌传给自身或带出病房;二是防止将病菌传给房内的易感者。个人防护中主要是穿戴防护用品(衣、帽、鞋、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及洗手消毒。归根结底就是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2.12加强医疗废弃物品和环境卫生的管理,特别是私立医院和乡级医院,以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交叉感染。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市卫生局:

根据市卫生局工作安排,对我市辖区申请《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12家医疗保健机构、192名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申请《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人员进行资料审核、现场审验(暂时没有对市人民医院北院现场审验)。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机构审验

1、不再申请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

现场审验时,已提交申请材料的大安中心卫生院、大陆公司医院、小孟镇卫生院、新驿中心卫生院、颜店中心卫生院等5家医疗机构不再申请一级助产资质。(单位证明原件已报市卫生局)。

2、经现场审验和申报资料审核,基本符合二级助产医疗保健机构共7家

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市铁路医院、市中医院、兖州九一医院、兴隆庄煤矿医院、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杨村煤矿职工医院

3、根据市计生局、市卫生局《关于实行环情孕情服务、计划生育手术、分娩接生“三定点”制度的规定》(兖计生字[2009]2号)要求,建议对以上7家医疗保健机构给予换发《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许可项目如下:

市妇幼保健院: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二级助产

市人民医院: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二级助产

市铁路医院: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二级助产

市中医院: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二级助产

兖州九一医院: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二级助产

兴隆庄煤矿医院:二级助产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杨村煤矿职工医院:一级助产

5、市人民医院北院暂时不予发证。

二、人员考核

根据《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基本标准》、《山东省助产技术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对192名(济宁市考核合格112名、兖州市考核合格80名)申请《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人员,经对所在单位申报的个人资料进行审核,情况如下:

1、符合发证条件的170人;执业(助理)医师证书或护理执业证书的注册执业地点与申报执业地点不符的,共14人;申请人员已不再我市从业或不再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共4人;应提交材料不完整的,共4人。

2、建议:对符合条件的170人发放《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对申请人员已不再我市从业或不再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4人不再发证;对注册执业地点与申报执业地点不符的14人、材料不完整的4人暂时不发,待其变更执业地点、材料补充完整后予以发放。

当否,请批示。

我们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和创先争优活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解决医疗卫生服务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我院实际深入开展民生工程,在七月底完成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1755名,完成50岁以上人口健康体检6000名,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推动医改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和谐。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段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2、优化急救服务。完善院前急救,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协调配合,确保急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加强医院急诊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急诊绿色通道。对急危重症病人应先抢救、后结算,确保及时施治;根据急诊流量,合理调配急诊力量,适时配备急诊加强班。院内要组建24小时生命救援队,配备相应的抢救设施,及时救治危重患者。

4、推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__]108号)要求,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同级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促进合理检查,降低患者就诊费用。

5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要尽快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教育并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建立健全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提升医疗质量。依法加强执业准入和监管,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例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强化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和手术分级管理,严格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手术能力和权限审核,坚决查处违法违规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越级手术现象。健全医疗质量控制网络,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制度和机制,及时、完整、如实、准确上报质控信息。加强重点科室、部门建设与管理,做到人员配备到位、设施设备配套、技术水平过硬、管理科学规范。继续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2、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进一步落实“三合理”规范,坚持因病施治,重点落实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导原则和规范,加强对抗生素尤其是三线抗生素临床使用的检测。一类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联合使用率、三线抗生素使用率等指标保持在全区较低水平。继续开展医务人员“三基”抽考。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治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3、加强医疗技术和大型设备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切实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严格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结合卫生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2、贯彻落实医德医风制度规范。认真贯彻落实《20__年全区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要点》(宁卫党发[20__]10号),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建立医患沟通责任人制度,住院患者主要由责任

医生、责任护士负责沟通,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由主刀医师沟通,门诊患者有接诊医师负责沟通。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等制度,加大医院巡查和违法违纪行为惩处力度,严肃执业纪律。

3、坚决杜绝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肃行业纪律。

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强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加强经济管理,健全内控机制,严格统方权限和审批程序。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要认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

国家卫生部对血液管理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临床输血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正向着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方向迅速发展,前景可喜。但是,客观地分析现状,确实还存在着一些棘手难办之问题,值得同仁共同研讨。

临床输血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责任,政策要求很严的工作,只要领导与从事输血工作人员一道努力,认真执行血液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输血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就一定能将临床输血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临床输血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会更高。同时也恳切希望从事临床输血管理的同仁共同商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

(一)美容医师职业责任保险的主要对象

(二)美容医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应用范围

从技术、风险角度上看,生活美容是指根据顾客面型、皮肤特点等具体情况和要求,借助器械和化妆品并结合运用多种美容技术为其提供的美容服务。内容包括美容知识咨询与指导、皮肤护理、化妆修饰和美体等。而医学美容是指用药物及手术、注射等医疗手段进行的美容服务,其项目包括重睑形成术、假体植入术、药物及手术减肥术等。

(三)美容医师职业责任保险的责任限额

对于每次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保险人就每一受害人的赔偿金额不超过保险单明细表列明的每次事故每人责任限额,其中精神损害赔偿不超过每次事故每人责任限额的30%,并计算在每次事故每人责任限额内;保险人就事先书面同意支付的仲裁或诉讼费等其它费用的赔偿金额不超过保险单明细表列明的每次事故每人责任限额的20%,另在保险期间内,保险人的累计赔偿金额不超过保险单明细表列明的累计责任限额。

二、我国美容医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发展现状

三、完善美容医师执业责任保险的几点建议

(一)实行强制性美容医师职业责任保险

(二)成立独立的第三方医疗纠纷鉴定机构

(三)建立美容医师个人和整形机构信誉数据库

目前,由于医疗整形需求急剧上升,整容机构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很多不具备医疗整形资格的机构和“三无”整形医师充斥市场,因此,建立美容医师个人档案数据库和整形机构信誉数据库很有必要,这个数据库应该包含全国各家注册的医疗美容机构的所有信息,包括医院各种硬件水平(基本医疗设施设备)以及软件状况(医师资历)等。消费者在选择整形机构时,应该详细查看数据库,经严格筛选后选择一家信誉好、技术条件硬的医院来进行手术。保险公司也可以根据数据库记载的信息来制定保险费率。

为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生育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同步推进,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育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劳社厅发[]14号)、《关于确定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重点联系城市的通知》(劳社医司函[]11号)和《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省政府第174号令)精神,现就*市区实行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主要目标:适应我市构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使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相一致,均衡用人单位负担,更好地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基本原则: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应遵循强制性、社会性和互济性等社会保险的普遍原则以及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原则。凡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必须参保,使女职工在因生育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均能依法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二、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主要内容

(一)统一参保、统一缴费、统一管理

实行统一参保。*市区范围内,凡参加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均参加生育保险,做到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同步参保。

实行统一缴费。统一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并由地税部门同步征收。

实行统一管理。做到生育保险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实行统一管理,参照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建立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二)分别费率、分别帐户、分别支付

分别确定费率。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率按各自政策规定进行确定。

分别设立帐户。将由地税部门同步征收的生育保险基金和医疗保险基金,分别列入各自设立的基金帐户。

分别待遇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按照各自政策规定的待遇进行支付。

(三)改革待遇支付办法

建立生育医疗费定额补偿机制。实行生育医疗费、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的办法,逐步实现生育津贴社会化发放。

三、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和缴费办法

(一)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凡*市区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各类企业及其在职人员,个体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均应参加生育保险。

(二)生育保险费缴纳

适当降低用人单位生育保险缴费费率,从原按本单位缴费基数的1%下调为0.8%。

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生育保险费由地税部门统一征缴。

四、生育保险享受条件和待遇

(一)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条件

1、所在单位按照规定为职工参加生育保险并履行了缴费义务,且缴纳生育保险费累计满六个月以上的;

2、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手术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

3、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手术,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且费用符合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规定的。

(二)生育保险待遇及支付办法

1、生育津贴的发放:

按照国家规定的女职工产假期限,以本人生育或者流产时上月缴费工资为基数,由社保机构计算和社会化发放生育津贴。

2、生育医疗费的支付:

(1)因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指女职工因生育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产前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以及分娩并发症的医疗费用,不包括新生儿的医疗费)实行定额补偿。生育医疗费在定额补偿标准范围内的,按实支付;超过定额补偿标准的,按定额补偿标准支付。定额补偿标准由市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参保职工生育就医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前,所在单位需到社保机构办理《就医确认证》,定点医疗机构凭《就医确认证》对生育保险医疗费予以记帐;医疗终结时按规定向社保机构进行结算。

3、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

(1)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指参保职工因实行计划生育需要,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术、流产术(含药物流产)、引产术、绝育及复通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因未实施上环等节育措施而施行流产术(含药物流产)、引产术发生的费用,不列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

THE END
1.(完整版)卫生部修订医疗美容机构准入标准.doc医疗美容机构基本标准(修订意见稿)美容医院一、 床位和牙科综合治疗台(椅)(一)床位 应同时设置住院床位 30 张以上,手术台张以上,美容床 8 张以上。(二)牙科综合治疗台(椅)应有 4 张以上。(三)麻醉恢复床应设 2 张以上。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 应设有医疗美容咨询室、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110/7006131133003015.shtm
2.医疗美容门诊部设置标准(医疗美容门诊部设置标准)1、关注门诊部设置标准根据“《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诊所基本标准》”中对于医美机构的设置要求,轻医美的本质还是医疗美容,所以还是应当以医疗美容门诊部或者以诊所的设置标准设置,以医美门诊部(医疗美容门诊部)为例给大家大致介绍一下它的设置标准:床位:至少设有美容治疗床4张,手术床位...http://hkjum788032.51sole.com/companyproductdetail_399867508.htm
3.17综述——整治医疗美容乱象需要重典治乱20222009年,卫计委颁布《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依据手术难度和复杂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和风险大小将美容外科分为四级,对医疗美容项目进行分级管理。 2011年,卫计委发布关于征求《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2011版征求意见稿)》意见通知,要求美容医院加强对医疗人员配置及医疗信息化设置,医疗美容门诊部...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2_03/202112/t20211231_469052.htm
1.医疗美容诊所基本标准完整.docx1、医疗美容诊所基本标准(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附件2:医疗美容诊所基本标准一、床位:至少设有美容治疗床 2张,或手术床1张及观察床1张,或牙科综合治疗椅 1张。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美容中医科4科目中不超过2个科目。(二)医技科室:根据开设的科目,...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9324553.html
2.临沂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现有北院区、新院区两部,新院区麻醉科手术室是按照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标准配置,设施完善,设备一流。建筑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共有13洁净手术间、1个麻醉苏醒间。13个层流手术间按净化的不同级别分别为百级手术间1个、千级手术间3个、万级手术间9个。其中百级手术间主要用于心脏手术;外科综合手术间1个;...https://baike.sogou.com/v63902757.htm
3.深圳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范》的通知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医疗机构的建设,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广东省医院基本现代化建设标准》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我局制订了《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范》。现予印发,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该规范是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化建设的依据,未列入该规范的其他医疗机构,可...https://www.sz.gov.cn/zfgb/2004/gb399/content/post_4969772.html
4.新闻资讯北京美天整形10月13日,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组织的全国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整形美容方面的四位专家评审团莅临我院进行了2019中整协高级A级评审评价,孟雯院长、马兰花院长、楼惠芳主任等医院领导迎接评审团的到来并做了详细的工作汇报。 专家组严格按照《医疗美容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复审,通过现场询问、审查资料、临床操作...http://www.beijingmeitian.com/news/7586.html
5.医疗设备市场调研公告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拟购买以下设备,诚邀产品符合要求的厂家参与调研,于2021年2月10号前将产品推荐书(包含产品功能介绍、配置、报价、市场占有率、有无专用耗材及耗材价格)邮寄到医疗设备科。凡是清单注明要求“进口”的设备,国产设备满足要求也可以递交资料。邮寄地址:https://www.nwwch.com/info/1150/5680.htm
6.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2023年1月1日施行)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完善转诊服务制度,确定转诊服务机构或者人员,并公开转诊服务流程和咨询方式。基层医疗联合体牵头医院应当制定联合体内医疗机构转诊规范,并组织实施。 转诊管理办法以及转诊标准,由市卫生健康部门会同市医疗保障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节保障措施 ...https://www.ft2yy.cn/zcfg/202303/content_21_29679.html
7.2023医疗美容设置标准(最新)《美容医疗机构、美容科(室)基本标准》 整形外科医院/三级整形外科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12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整形外科、麻醉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https://www.shangpu99.com/newsdetail/id/7706.html
8.美容医疗机构基本标准6篇(全文)美容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第1篇 医疗美容门诊部 一、床位: 至少设有美容床4张,手术床2台。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美容外科、皮肤科、物理治疗室、美容咨询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手术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三、人员: (一)每台手术床至少配备2.4名卫生技术人员;...https://www.99xueshu.com/w/filekb34vqky.html
9.医疗鉴定陈述书(精选10篇)二、西安141医院医疗过错事实 1、晶体摘除没有手术指征 手术前141医院给韩宗连做了两份视觉电生理检测,两份报告单标准对数视力检查记录显示左右眼视力都是5.1,标准对数视力表的5.1视力对应小数视力表的1.2视力,即韩宗连手术前是正常视力,且看报、看电视、打麻将等日常生活不受任何影响。也就是说晶体摘除没有任何手...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851570.html
10.5S管理的[优选]本院是三级综合性医院,整形医学美容手术室是门诊重要科室之一,是独立设置专用于整形医学美容手术室,使用面积200平方米,布局分布(由里向外)手术间、准备间、接待室,手术间按照三级医院要求配置,设施、设备、物品全齐。医患人员6名,医师4名,护师2名。业务开展内容:各种体表肿瘤切除(脂肪瘤、乳腺纤维瘤、色素瘤、淋巴...https://www.jy135.com/guanli/1730006.html
11.中国已成全球医疗美容大国,医疗美容机构拥有唯一议价能力无论是整形美容手术,或者激光美容仪器项目,还是微整形注射,一切介入疗法都属于医疗美容的范畴,而医疗美容作为一级学科,对于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才能提供医疗美容诊疗服务。在此基础上,依照卫计委(原卫生部)2008年发布的《医疗美容机构基本标准》,各类型的医疗美容机构,包括美容医院、医疗美容门诊部、医疗美容...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1810198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