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沧州,有一群致力于小动物保护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成立了沧州小动物保护协会,为不会说话的动物发声,不遗余力地贡献着力量。
他们因此被赞扬过,也被质疑过;救助过程中,他们感动过,也委屈过。在坚持中成长,在成长中影响他人。
以保护动物、维护动物的生存权利和不受虐待的权利为宗旨,坚决反对任何虐待、残害动物的行为和思想。对流浪、伤残动物展开城市救助,尊重生命、倡导平等是她成立纯公益性质民间流浪动物救助团队的初衷。
协会的成立,与一条被遗弃的受伤小狗有关。
宋盈萱的心瞬间揪了起来,“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我要成立一个小动物救助组织。”
虽然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响应,可真正实施起来却并不简单。
协会面临的第一个麻烦,便是场地问题。起初,宋盈萱和小伙伴们只能一边把救助的小动物寄养在各自家里,一边抓紧寻找合适的场所。
搬家,有时是因为场地面临拆迁,有时是因为周围人的不理解——有人担心动物会传播病菌,有人嫌动物吵闹,甚至有人议论“放着人不去救助,救什么猫猫狗狗?”
……
小伙伴们心里委屈,“我们做的是好事,也会及时给小动物注射疫苗,为什么大家还不理解?”
“人们有担心无可厚非,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自己一样喜欢小动物,只要他们能做到不伤害动物,就足够了。”
对于非议,宋盈萱从不放在心上。可有些事儿,她接受不了。
在工厂厂房时,正值暑期。厂房通风不足,室温过高;排水不畅,下雨就返潮;环境不好,影响小动物康复;想要联系新场地,却屡次碰壁;当初一起成立协会的七八位小伙伴,有三四位坚持不下去,选择退出……
各种压力袭来,宋盈萱甚至动了“请大仙儿给看看”的念头。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助,经历过了曲折,自然会迎来收获。
正在协会最困难的时候,开始有爱心人士注意到这个组织,各种捐赠纷至沓来,有帮着找场地的,有提供硬件设施的,也有捐款资助的……
被救助的小动物们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新家,同时,更加舒适的救助基地也在建设当中,“每天都有很多爱心人士前来帮忙,装电灯、建屋舍……每个人都在为保护小动物出力”。
保护协会及时对它展开救助,送医治疗。
令人惋惜的是,因为损伤严重,它的后腿再也无法站立。
截至目前,保护协会一共救助了近400只小动物,其中送医救治120多只。绝大多数已经痊愈,并得到爱心家庭领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领养替代购买”的理念,“几乎每周都会有人来认领小动物。”
协会前不久举办的义卖会上,宋盈萱又看到了协会曾经救助的小狗“妞妞”,“比以前壮实多了。”
“得知我们举办义卖会的消息,‘妞妞’的领养家庭带着它也赶来帮忙。”5月21日的义卖会上,200多位义工、领养家庭代表赶来帮忙,筹得的3000元义卖款将全部用于救助事宜。
“与其说我们在救助小动物,倒不如说是它们在帮助我们成长。”宋盈萱说。
曾有人邀请宋盈萱和她的小伙伴一起参与高速拦车救狗,宋盈萱从来没答应过,“我是一名律师,从法律意义上讲,高速拦车救狗本就值得商榷,由此带来的危险以及善后事宜,都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采访当天,有两位市第一中学的学生来看望前几天她们发现的坠楼小猫,并希望能加入小动物保护协会,宋盈萱婉拒了他们的请求,“我当然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但他们还是学生,要以学习为重。不过,欢迎他们在空闲时候来看看小动物。”
沧州13个县(市、区)成为试点,涉及36.2万亩耕地。实施季节性休耕的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等项目实施主体,每年每亩可获500元补助。
昨天下午,市政府与3家京津企业集中签约,副市长吴燕参加签约活动。3家签约入驻我市的企业中,有两家来自北京,一家来自天津,涉及生物科技、家具制造、汽车配件产业。
沧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将持续至2017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