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明出现在铅笔道记者面前时,眼眶泛红。她说,养了10年的老猫,早上走了。
老猫原本是一只流浪猫,姜收养它的时候已经3岁了。早在6年前,为了给老猫买优质粮食,她琢磨着从国外引入进口猫粮至国内出售。但被合伙人费迪南泼了冷水,费在加拿大开了多年连锁超市,他说,别想,零售行业又苦又落后。
去年3月,费迪南重新找到她:“你还惦记宠物的事吗,现在我特想这事。”那时费在养一种亚马逊流域的红鱼,俨然一个鱼痴。
姜围绕宠物创业的过程可谓一路试错。
去年9月,她上线了社区App“宠趣”,1个月后即改变思路,转型互助寄养平台。“国内做宠物互助寄养平台,只是在高峰期充当连接者角色,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C端项目折腾一年多后,她恍然大悟:除了看病,其他如买粮外、社交、寄养、美容等可替代的方式太多。
今年3月底,她的注意力转移至宠物店上,发现其供货体系的落后程度,几乎停留在80年代。于是她转向B端,8月底,她上线了“坚果宠物“,为宠物店提供SaaS服务,包括进销存管理、供货系统和会员管理等。
今年5月,“坚果宠物”获得创新工场、阿尔法公社300万元天使投资。11月以来,坚果宠物在北京覆盖了30多家宠物店,交易流水过80万元。
注:姜文明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作背书。
姜文明的邻居是一位时尚女模特,正是她激发了姜做宠物社区的想法。
邻居养一只哈士奇,每次出门遛狗都会全副武装地装扮,戴一副墨镜,看着很高冷。她们经常在楼道间碰到,姜很喜欢狗狗,但一年多,姜从来没能和她搭上话。直到一天,姜文明自己也养狗了,牵着一只金毛出门,和邻居在电梯中碰到。邻居终于摘下墨镜,主动搭话:“你也养狗呀!”
◆姜文明的金毛,名叫“张华生”。
金毛让姜一下子进入小区的养狗圈子。出门遛个弯,就有人把她拉进了一个“深夜遛狗群”,里面都是年轻人,而且她发现,模特女邻居也活跃在群里。
原来,小区的四栋楼里,有五十多条大狗,年轻人们经常深夜出门遛狗,有时谁有事,也会麻烦其他人帮忙遛狗。“每年五月是狗证严查的时候,大家出门遛狗都相互放哨”,姜笑称。
由此受了启发,姜觉得宠物主有社交需求。去年9月,他们上线了社区App“宠趣”。“看起来是App,其实网页感很重,类似传统的社区论坛。”
主打功能是用户分组聊天。按照地区、宠物品种划分,比如猫是一个版块,狗是另外一个版块。“首页下半页是一个精华推荐,当时想做匹配,比如用户注册时填写的信息是猫,那么推荐的内容全与猫有关。”
“宠趣”给了姜创业以来的第一记“闷棍”。首先,从设计上来说,姜的朋友不留情面地批评:“你是把网页论坛直接搬到App里面了吗?”姜于2007年进入阿里,熟识PC端产品,但对App的特点不甚了解。
9月底,产品转变思路。期间,竞品越来越多,如“闻闻窝”(已有一定规模)、“溜溜”、“狗狗去哪”、“铃铛”、“尾巴圈”等。姜与淘宝前同事进行了沟通,后者一致认同,社区产品最终需要转型电商。姜认真算了笔账,把家里的大白板都写满了,她认为:“从用户获取成本到最终的转化之间,隔得太远了,成本会不断增加,而且我们也很排斥烧钱的方式。”
姜决定不再运营社区,转向互助寄养。
同年11月,姜上线了互助寄养平台“查布斯宠”。用户可按照宠物类型等条件提交寄养需求,平台审核、推荐就近的寄养方,以供用户选择。
◆“坚果宠物”的小伙伴们,最后为姜文明
姜在朝阳、海淀区人口密集的地方推广产品,建了一个100人的互助寄养群。“里面的用户大多以公益为目的,要么就是专心在家不上班,完全依靠寄养为生。诸如此类。”
12月份开始是寄养旺季。中旬,查布斯宠和北京领养日(一个民间流浪动物公益领养平台),联手Uber举办了“UberPuppy”的活动。用户通过Uber召唤萌宠,萌宠将搭乘Uber抵达家中,与用户玩耍15分钟。过程中,用户需要支付50元钱,用来捐给北京领养日。
通州一位专职做寄养的人告诉她,这种现象很常见:平时都没什么生意,但一到春节,笼子里会挤上好几条狗。“我意识到这事不靠谱,相当于淘宝每年只做双十一啊!”
在姜看来,在国内做宠物互助寄养平台,只是在高峰期充当连接者角色,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她介绍道,“在国外,互助寄养平台DogVacay做得很好,因为国外养狗的比例高达65%,他们即使在外工作一天,也会把小狗放到邻居家,和小朋友一起玩。”此外,国外的居住环境以House为主,国外对宠物的态度已经上升到伴侣阶段,目前DogVacay开放了宠物幼儿园模块,单日短时寄养的数据也很客观。
国内却不一样。用户只会在小长假、春节有寄养需求,平时宠物都在家养着。而且寄养不是一个邻里大爷大妈热情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空间,但中国人的居住空间有限,尤其无法接纳大狗。
姜隐隐意识到,宠物领域C端服务有点走不通。
经历了春节的忙乱,姜开始频繁地和用户、宠物店、宠物医院的人聊天。她发现,C端没什么刚需,“除了宠物病种必须去医院、买粮食,社交、寄养、美容等的可替代方式太多了。”
她的金毛是宠物店“谷德道格”的常客,老板告诉她,进货很头疼。
宠物的供货体系很不规范,水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品牌商下设代理商,代理商负责对应的区域,业务员再与宠物店对接。
该店的会员管理也全凭人工记忆。“Excel表都不用。”一共400-500名会员,记录在6本会员册中,会员通常不带卡,必须来回翻阅册子,充值、消费也是靠人工记录。
一番了解后,姜发现这并非孤例。今年3月底,她决心转向B端,最初想法是开发一款App,一端连接C端,用户可以预约。另一端连接B端,宠物店可接单管理。
5月,姜加入创新工场和阿尔法公社合办的“O2O赛道计划”,成为第一个拿到投资的项目,获得300万元天使融资。
到了6月份,姜认为仅有App不行,与店铺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于是采购了一批POS机,并与安卓端适配。姜还配备了扫码枪、钱箱和密码键盘等。“为店铺提供更好的工具。”
9月14日,坚果宠物智能终端进店开始试用。主要功能包括进销存管理、会员管理和进货系统。
进销存管理的体验得到提升。此前全凭Excel进货单,若一家店运营5-6年,可能攒了百十个小表格至少5-10个常联系的业务员。“现在,我们的SKU数据库是在云端的,扫码后后,信息就自动出来,填写售价和数量便入库。”
其次,渠道对接压力减小。“以前可能同时联系4-5个渠道,现在我们能帮忙做对接。另外,店主曾因起订量造成货物囤积,而今实现更多商品组合。比如之前是3000元一种商品,现在可以选择3种。库存压力可能会减小。”
目前,坚果宠物已与玛氏、巴西淘淘等7个品牌供应商达成合作,更多的品牌商正在拓展中。
会员管理方面,会员信息与手机号绑定,会员进店消费,系统会自动匹配对应的折扣。
此外,姜也正在和宠物医院谈合作,从预约切入,让宠物店和宠物医院发生联系。对于宠物主而言,宠物店是他们经常接触的、相对专业的群体,当宠物有生病迹象,他们能够提供帮助,如果病情严重,他们通常会建议送医院。
11月以来,坚果宠物在北京覆盖了30多家宠物店。在宠物店会员信息尚未完全登入的前提下,零散的交易流水超过80万。姜希望,未来12个月内,将覆盖北京和上海共计1500家宠物店。目前,姜的团队正在接洽新一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