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导盲犬进地铁遭遇“嘴罩”难题
事件
盲人携导盲犬进地铁遭拒
11月3日17点多,盲人徐女士带着导盲犬来到北京地铁10号线金台夕照站,从A口进站换完票后准备乘车。在换票窗口附近,徐女士被工作人员以“未给导盲犬佩戴防护用具”为由禁止乘坐地铁。
徐女士说,和工作人员解释未果后,地铁值班站长赶来沟通。18点40分左右,徐女士的爱人赶到,不过双方仍未达成有效沟通。
徐女士称,后来,她在两个朋友的陪伴下来到地铁值班室等待,不过直到22点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徐女士也一直未被允许搭乘地铁。零点20分左右,徐女士离开地铁站返回家中。
法规
导盲犬进地铁应佩戴防伤人护具
北青报记者查询发现,按照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视力残障者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应当出示视力残障证件和导盲犬证,导盲犬应当佩戴导盲鞍和防止伤人的护具。据地铁方面介绍,护具通常指的是嘴罩。
不过,徐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条例中“防止伤人的护具”这一点在现实中较难以实现。徐女士说,她是今年1月份领养的这只导盲犬,“导盲犬不管是在训练时还是在日常使用中都是不戴嘴罩的,因为这样会影响它们的正常工作”。盲人陈燕也表示,在导盲犬训练时并没有佩戴嘴罩的情形。
训练基地
导盲犬戴嘴罩影响工作
陈燕和徐女士的导盲犬来自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基地由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组建,据其官网介绍,这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能够在导盲犬的繁育、培训、应用等多方面提供专业性指导的非营利导盲犬培训机构。
不过,梁佳说,导盲犬在基地接受训练时,他们不会要求为其佩戴嘴罩等护具,“因为犬只的汗腺是在脚垫和嘴巴上面的,尤其是在高温的情况下,它如果戴上嘴罩就没办法正常散热,从而无法正常工作,这样对于盲人来说反而会更加不安全。就像人一样,如果一直在身上裹上一层不能散热的东西,肯定也会不舒服的”。
盲人
导盲犬戴嘴罩会用爪子扒
盲人周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她曾经给自己的导盲犬尝试过戴嘴罩,“我发现它不工作了,只想着怎么把嘴罩蹭掉”。此前,我国首位残奥冠军平亚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曾经试着给Lucky戴过口罩,但它一直用爪子扒,很难正常工作”。
陈燕告诉北青报记者,她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一般只会给导盲犬佩戴导盲鞍和牵引链,冬天时会给其穿上红色的导盲服,“我认为导盲鞍就是它的护具,它在不戴这个鞍子的时候可能就像一个宠物,爱蹦爱跳爱玩,当他戴上导盲鞍时,就进入了角色,就是一只导盲犬”。
梁佳试图向记者解释导盲犬温顺的特性:导盲犬没有伤人的先例,即使未戴嘴罩等护具也不会伤人,“犬只有攻击倾向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原发性的,跟基因有关,比如有的狗天生护食,还有一种是后发性的,是人为导致或者环境造成的行为。我们的犬只是自己繁育的,上溯几代都没有哪怕微小的护食行为存在,一只导盲犬的培训周期通常为两到三年,小狗从出生开始工作人员就会对它的成长方式和后期训练进行跟踪,因此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存在”。
地铁
要考虑怕狗者及儿童需求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地铁公司获悉,事发时,乘客携带的导盲犬并没有佩戴护具。按照《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要求,携带导盲犬乘坐地铁需要为它带好证件和佩戴护具,地铁工作人员是按照法规严格执行的。
驯犬者
期待导盲犬国家标准早日出台
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工作人员梁佳介绍,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导盲犬在工作期间可以不用佩戴嘴罩,“有的国家导盲犬在1岁以前需要在嘴上系一根绳子,但这并不是口罩,狗的舌头是可以伸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