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作用(精选5篇)

戏剧艺术从一种娱乐表演节目发展成为艺术形式,其升华点在于对人类生存生活的阐释,即戏剧艺术已经超越了表演形式的本身,依靠戏剧形成的独特意境展现戏剧创作人的思想,展现人类生存生活的精神状态。

2.1人类生存生活的感情寄托

在我国传统戏剧作品中,让人潸然泪下和意味深长的作品不胜枚举。戏剧作品已经发展成为人类进行寄托感情,抒发社会人民心声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1戏剧创作人的思想感情。戏剧创作人决定了作品的感彩,分析我国传统著名的戏剧作品可以看出,其创作人无一不具有深厚的社会阅历,对于人类社会和当时所处环境有着独特的见解。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戏剧创作人将自身的亲身感受融入戏剧作品中,从而使得作品不只是一种表演,而是感情的自然演绎,打动观众。

2.1.2观众的思想感情。戏剧作用最终要展现给观众,只有符合观众思想感情的作品才能得到流传。戏剧作品同样是人类展示民众感情寄托的重要形式,在我国古代繁荣时期,作品多以娱乐和滑稽的形式出现,让观众更多地沉浸在享受生活中;在社会腐败,人民生活民不聊生时期,戏剧作品则以讽刺和哭诉的形式让观众体味到人生,将感情与戏剧融为一体,形成共鸣。

2.2人类文明的记录史

在当今流畅的戏剧题材中,很大部分的戏剧都是根据历史事件改写,依靠舞台来重现当时历史,让人们熟悉过去的发展,并根据历史的发展吸收生存规律,不断地积累发展之理。在我国发展的上下五千年中,各个朝代的更替都有戏剧的体现,这正说明了戏剧艺术和人类文明的紧密关系。根据戏剧的具体题材特点,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2.2.1爱国题材的戏剧,弘扬中华文明的爱国精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精忠报国,马革裹尸”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基础。通过戏剧将古代和前期发生的爱国轶事展现给广大民众,让人民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洗礼,不断地校正自己的志向,为成为国家栋梁而努力。戏剧正是宣传爱国精神的重要窗口,影响了我国世世代代人民的爱国情操。

3.戏剧艺术与人类生存生活的关系

3.1戏剧艺术对人类生存生活的依存分析

戏剧艺术对人类生存生活依存关系要从两者的发展规律分析,人类生存是社会存在的根本所在,戏剧艺术是在人类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娱乐形式。其对人类生存生活的依存主要包括如下:

3.1.1戏剧艺术的发展趋势取决于人类审美观。戏剧艺术在人类文明中始终作为服务角色,并且戏剧艺术的发展形式也是结合人类生存生活的。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符合人类审美,服饰和舞台造型都是根据人们的审美观设计的。

3.1.2戏剧艺术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升华。通过分析经典的戏剧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往往是被人类铭记的事件和故事,采取戏剧的表演方式能够对人类生存生活的故事进行描写,其价值也在于作品对人类生存生活的精神的追求,意境的塑造。

人类生存生活对于戏剧艺术的指导作用主要从戏剧艺术表演方式及表演元素上。在戏剧所形成的独特表演方式是人类生存生活逐渐形成的,对于戏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灯光、音效、服装、化妆,这些元素的选定都是基于人类生活需求的。并且,戏剧所具有的强烈的戏剧冲突、表演集中性和语言精练、个性化,都是人类生存发展中形成的客观规律。

戏剧艺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独特表演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人类生存生活又通过戏剧艺术得以展示,两者紧密结合。戏剧艺术为人类文明增添色彩,其发展也根据人类社会审美鉴赏观变化,成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贾翼川.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发展白年回眸[J].戏剧,2007(2):31-40.

由其名可知,公共美术教育即指面对人民大众的美术教育,是属于人民大众素质文化教育的一种教育范畴。公共美术教育是面对人民大众教育,它不是培养专业教育者,而是人民大众生活中的文化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我国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民大众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文化活动。

二、公共美术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公共美术教育是用视觉图象来反映人民大众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人类社会中群体和个体的精神性和物质化的成分,是人民大众社会化中的生产及自然存在中人文生产事物,它能促进人类社会视觉文化图象学的审美发展的文化现象。以艺术的视觉图像反作用社会公共领域的各种美学、价值观念、审美认知等,所要推行的是公共精神的基本维度,是为了理想社会和社会论理道德,推行人民大众认同在人格尊严及利益关系上的相互尊重与包容,使全体国民成员知道应尽自已的权利与义务,即社会理想的主体地位:代表选进文化前进的发展方向。

公共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改造主类社会完善和真善美的追求的。美术教育充当其人文社会的特征,有益于人们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演变,不只具有情感的表达与表现,而且还有精神教育作用。公共美术教育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培养人民的对视觉形象的观察能力和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其艺术的感悟能力提升人民大众对社会、国家、自我新的认知交流能力。公共美术教育一向重视教育对象的智力,思维能力的拓展,形象符号的应用,大众品味的协调统一能力。因此,公共美术教育在社会生活和现实应用中,增强人民大众热爱国家的思想感情,使人民情感得到丰富,提升了人民大众人格和净化人民的心灵。

三、公共美术教育在我国社会现实中的作用和意义

公共美术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安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公共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行为、生活实践、风土人情、论理道德、文化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的,成为整个社会性文化建设的基础作用。艺术教育是大众人民美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约束力和社会生活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品质。公共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体意识和参与意向,从而有利于培养协调统一的社会审美维度。公共美术教育是以沟通和交流的形式来满足人的现实社会欲望和情感需求的,也是促进主类自我完美和谐的有利手段。还可以通过对人的情感净化,开掘出人性中真诚、善良、美丽的东西,使我们以纯洁的心灵与人交往,并使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美感化。

人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活动改造了自然,并使自己获得人类的灵气。自然界就被赋予人的意义,出现反映人的意向和活动的世界,"文化"也就开始了它的一发而不可止歇的生命运动。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进入"文化"范畴。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改造自身的过程与产物就是文化。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人在打磨石器的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在打磨石器中人与人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成就的这件包蕴着人的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

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为了以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社会的人是动物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是,只有当人不满足于坐享大自然的赐予,而开始亲自生产他所需要的消费品时,人类的文化史才开始了。"这种文化诞生于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之中,可以称之为"造物文化"。只是到了后来,生产力发展了,人的需要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就由简而繁、由单一到多样,文化的概念也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而被赋予越来越复杂的内涵。但有一点,即人类文化是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没有改变。

一部人类的文化史,无论哪个地区和民族,可说都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的。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并不是出于"艺术"和"审美"的考虑,而完全是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也就是俄国普列汉诺夫(1856-1918)提出的"实用先于审美"。因此,从最早的意义上讲,造物活动是综合的、笼统的、实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只要一旦作为物质出现,就会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作为物质的存在,就会对人产生精神的影响。在"劳动"、"生存"的实用目的达到以后,就开始了附加上"艺术"和"审美"的考虑,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为造物艺术。在长期的历史中,随着人类进行"艺术"和"审美"考虑的越来越丰富,人造物作为它原来的载体已不能充分满足了,便逐渐从中派生出、分离出现在所谓的"纯艺术",由此形成艺术文化,譬如独立欣赏的绘画。以致出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为原发性的"母型"并没有被解体,而是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而此时的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获取一种自然界中本来所没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动生存的开始,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种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或之上未经分解的文化,带有原发性和综合性。张道一教授在造物艺术论中把这种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不可分离的文化称为"本元文化"。并在《跨世纪的造物艺术》一文中说:

"……一般的人造物,按照通常的说法,多称作为''''物质文化'''';它是相对于''''精神文化''''而言的。……严格地说,这方面的''''人造物'''',不能算作纯''''物质文化'''',而是带有文化的综合性,我称之谓''''本元文化''''。即在文化分为多元之前,一种最早的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的和生产的分工,文化由一元而分作多元,本元文化并没有被解体,而是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行发展。而且由于它同科技的发展同步,又合着生活的脉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以陶瓷为例,从它的历史演变中不难看出,尽管技术变了,生活方式变了,它的制作、式样、用途也随之变化,而且能够看出各代陶瓷和品类式样上的风格差异,成为实用与审美的统一物,但上万年来并没有中断。由文化上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在艺术上和美学上的综合性。我们所要研究的''''造物艺术''''及其设计,正是指这一类的文化。"

作为本元文化的造物文化从其出现的时候就具有了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社会功能。实用功能的发挥是个体的,而审美功能的发挥是整体的。

而造物艺术文化从它形成起就具有了造物文化的性质。前苏联学者卡冈认为,艺术文化从文化形态上是不同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殊文化,由此,他将整个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三部分。物质文化是指从自然向文化的转化,包括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精神文化是指由精神生产创造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两者是互为的。而艺术文化则是这两种文化有机互融的结果。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的这种特殊的精神--物质完整性导致了:定形于艺术活动周围的艺术文化不能纳入精神文化的界限内,它在文化的空间中既区别于精神文化,又区别于物质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这就是说,艺术文化的内部结构具有特殊性,既区别于精神文化的结构,又区别于物质文化的结构,因为它由艺术活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这里卡冈所说的"艺术文化"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如今已是丰富多样,绚丽多彩。高尔基把大自然看成是"第一自然界",而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第二个自然界"。他说:"学者观察着,研究着一切存在在''''第一自然界''''里的现象,教人用这''''第一个''''的力量去创造''''第二个'''',教人关心自己的健康,延长自己的生命。艺术家观察着人的内心世界--心理。"他认为"三个人是创造文化的:学者、艺术家和工人。"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品类更是错综复杂,几乎无法从同一个角度进行分类。一般的艺术,是"纯然"的意识形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起着认识、教育和审美的社会作用,是易于辨别的。但是也有的艺术门类,并不纯是意识形态,它以物质形态出现,同时又影响着人的精神,这就是造物艺术。造物艺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它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适应着物质生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表现的艺术。造物艺术也就兼具了造物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特征。

大千世界中,多样的造物艺术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齐全的环境里,对这些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的存在以为都是天经地义的。于是便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了,对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视了,把这种造物文化简单化地归入"物质文化",斥为工匠之作,并排除在艺术与美学之外。特别是我国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造物属于形而下的范畴,由此它从思想观念上和社会实践上都被纳入了世俗末流之中,这种思想影响于历代。正是我国这种传统的"重道轻器"思想的沿袭,在实践上强烈的社会需求促使工艺及产品大量介入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左右社会和人们心态的物质力量;而在人们观念上却又鄙视这种工肆之人的艺术劳动,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甚至"坐而论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种"君子不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我们不能否认造物艺术文化的本质。造物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又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视觉艺术语言,是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造物艺术文化的不断积累,才将人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充实丰满,才将人类的文明高高托起。

我们知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条件,人也不能离开自然而完全独立生存。人类的祖先就是这样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生活于自然之中。在这种状况下,人类的生存受到当时人们的意志难以改变的、复杂的法则的支配。在自然中固定着自己的位置,不能从自然的循环中摆脱出来。当时,人们依靠树木的果实、优裕的自然而维持生命,遇上严酷异常的自然灾害时,只有冻死、饿死。这样,自然对于人类的存在来说,是绝对的条件,同时,有时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此,人类便开始努力,尽可能逃避不利的自然环境,创造出有利的环境以便更容易生存。人类变得有意志和自然相对抗了。拒绝由自然来摆布本身生存的一切,开始作用于自然而又改造自然,对此,人类在人和自然之间,创造出了应称为第二自然的人工环境,借此,从自然的直接的异动中逃避出来,开始调整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把自己生存的某部分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因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因此,不管自然环境如何多变,随着创造出适应多种情况的人工环境,人类便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生存。人类创造了制服猎取物的武器,创造了满足各种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靠手,尽管所用的材料也往往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自然的材料,但已经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保留着打击痕迹的人类第一件工具的石器中,却能看出,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制造出了最顺手的和最能发挥功能的造物艺术。"可以把一切意识性的、物象化的、符合某种目的的物品都称为产品设计。若一般通俗地说明的话,即,把具有目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实体都可称为产品设计"。这些造物艺术都是手工产品,因此,也可以笼统地称为工业产品设计。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巧的熟练,所使用的材料既有取自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譬如说,制陶术的发明,是人造物由物理的性质向化学的性质扩延的一次大的成功。人类从此不仅能改变天然物的形态,而且能利用火对粘土的烧结,改变材料的性质。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大发明。这一发明,是烧制出规整、饱满的陶器。从而开扩了工业产品设计的领域和及其性质,艺术的手段可以轻而易举的被体现,只不过当时的工业概念仍然是手工业。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并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成其真正意义。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不断的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于是,工业产品设计将人类完善自己制造产品的努力从个人性的劳动转变为专业化的社会性劳动,变为运用社会的宏观力量控制和优化人类生活与生存环境的浩大工程。这意味着,人类已不满足于将生产力的发展仅用于从自然中获取财富;人类已觉悟到、并有意识地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艺术手段去拓展文化生活中的精神空间,以求得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前"全苏工业设计科学研究所"所长尤里·苏罗维夫曾把工业设计评价为人类的"第二文化":"从属于文化,即由各种产品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反映了由社会经济体系、意识观念的差异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全部结果的复杂性以及冲突。将工业设计这一行为和其成果(产品)内潜的长处和短处,与社会经济的形式及其设计所适应的社会文化分开来考虑,这已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必须依赖具体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本身,也创造了文化。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也就是用艺术的语言(造型语言)体现造物文化,是艺术质的造物文化活动。在艺术质的造物中,艺术因素是一种本质的要素,它的存在实际上是将使这种造物更具文化的意义和深刻性。

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只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狭隘范围集团的要求而生产,而是以广阔的市场为目的。在加工技术机械化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也不断产生了,过去不存在的各种工业产品渐渐进入到了人类的生活之中,过去不曾有的艺术手法纷纷显现于工业产品之上。工业产品设计向全社会生活普及和渗透。如今,塑料、汽车和电视,在现代生活中深深扎下了根,而我们却已忽视了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道一.张道一文集(上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51页。

2.陈筠泉、刘奔主编.哲学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64页。

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7页。

4.张道一.造物的艺术论.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89,37页。

5.卡冈.美学与系统方法.89页。

6.张道一主编.工业设计全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30页。

7.刘俊田等译注.四书全译·论语.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323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4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页。

10.(日)大智浩、佐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3页。

关键词:艺术设计社会经济生产力关系

一、艺术设计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的产生而产生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

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艺术设计的历史之河也从这里发源。当人类的祖先把一块石头敲打成用来切割和砍削的石刀时,最早的设计活动就开始了,这把石刀就是最初的设计产品。这种工具的创造首先符合实用目的,同时也顾及到了用起来方便、省力,以引起主体的。它的制作过程具备了设计所要求的从预想、选料到加工成型等必备过程,它的功能和形式结合于一体。最早制作劳动工具如石斧、石刀、弓和箭的原始猎人,是人类第一批设计师。

工具的制造是人类自我革命的开始,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族类的根本。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史前艺术品,差不多都是与人的生活最紧密相联系的工具和食用器。这些就是我们人类早期之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于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的科学文明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也越来越科学化,其技术性也越来越高,艺术设计逐步成为了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成为了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手段。

二、经济属性贯穿于艺术设计活动过程的始终

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是它区别其他艺术活动、手工业的首要特征。人的相互关联构成复杂的社会,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必然导致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艺术设计通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像其他社会生产力一样创造社会的物质文明。

1.经济因素在艺术设计的不同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

1923年,现代设计之父格罗佩乌斯将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育理念“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传播到全世界,使设计终于打破艺术桎梏解脱出来。而在经济与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提倡“设计与经济的结合”,设计必须服务于经济。

2.艺术设计通过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来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

三、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繁荣的基石

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有艺术文化的繁荣。从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来看,现代设计的起源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是劳动的分工,其二是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低消耗成为可能。艺术设计的每一次飞跃和进步,都处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首先,因为社会经济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质性功能,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和审美,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知识经济是继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的直接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艺术将成为人类十分主动和相当自觉的一种行为。大至建筑、环境、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小至食品、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总之,人类一切生存空间、物质和生活方式,都要经过精心而富有创意的设计。人类将生活在一个经过了设计并不断被设计着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也就是说,在这个新世纪,设计本身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将成为一种历史沿革的文化。知识经济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时代的变革,经济形态的变化,为设计艺术的创新发展将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设计艺术也必将以自身更为完善的运作体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2.艺术设计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腾飞的翅膀

蒋彦婴,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工笔重彩山水女画家、北京太元乾凰文化交流中心艺术总监。

论坛上,与会代表进行了对话,透过7(农业和食品、医疗与健康、教育与学习、科技、未来社区、社会团体、政府与政策)+1(文化和创意)个共同影响经济、环境和社会凝聚力的领域,倡导一种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埃尔文·范德林德作为“7+1”领域“文化与创意”讨论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他在艺术、创意与文化新思维与多个领域建立联系提出探讨,确立了“新思维”对艺术、教育、节能、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蒋彦婴,汉旺论坛“文化与创意”讨论小组讨论成员,倡导“新思维”美术教学,致力于实践美术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记者(以下简称“记”):两天的汉旺论坛中,来自世界各地、各领域专家学者在能源、环境保护、医学、农业、文化、艺术等领域进行了探讨,这更像是不同肤色的一家人坐在一起研究如何整合个体或共享资源,博取众长,就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问题进行讨论,如何调节现代社会的不平衡,使人类生活协调发展,是否可以这么理解?

埃尔文·范德林德(以下简称“林德”):“汉旺论坛”是定位于防灾、救灾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全球交流与合作,探索如何应对灾难,构建可持续发展美好未来,重塑人类道德文明为根本宗旨。论坛本身是一个非常创新的论坛,它把文化、科技、创业、社团等放到一起,这是不容易的。在过去的1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今天所讨论的每个学科都是独立的,文化就是文化,科技就是科技,我们现在缺乏一个整体的视角去看所有的学科。文化在现在看来似乎已经独立于其他学科,尤其是艺术,更多的时候会被人们与娱乐联系在一起,这其实是一种比较浅薄的看待艺术的想法,这在当今社会也不适用。汉旺论坛是集合一个“整体的视角”去看所有的学科,以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声音和智慧,让各国人民携起手来,珍爱地球、珍爱生命,促进造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此次论坛的根本宗旨。

记: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同时这也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感。但理论与实践结合,如何付之行动?请举一些例子说明。

林德:在汉旺论坛中,针对不同领域,即“7+1”领域对话,大家共同探讨,得出直接的行动计划。比如曾经谈到农业这个话题时,我提出,如果把有些农田和公园景观结合起来,人们就会更愿意想起乡村,乡村也就显得更好看,乡村的经济产业等相应地也会产生变化。因为我是一个艺术家,就会想到如何能够艺术地帮助人们改变对空间使用的想法,更好地利用所有的空间。

THE END
1.电子宠物能否成为精神寄托?国内新闻电子宠物能否成为精神寄托? 电子宠物是一种虚拟的游戏角色,它们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养育和互动。虽然电子宠物可以提供一定的娱乐和情感体验,但是它们并不是真正的生命体,不能替代真实的人际交往和情感寄托。 首先,电子宠物缺乏真实性和情感交流的能力,与真实的宠物或人类朋友相比,很难给人带来真正的情感寄托和安慰。http://dzb.hxnews.com/news/gnxw/202305/19/2118112.shtml
2.小青鲨专注天然营养,打造鲨鱼宠粮圈粉95后养宠人在快节奏的社会,宠物逐渐成为人类生活的伴侣,变成了一种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这成功驱动了“拟人化”养宠时代的到来。体现在宠物食品上,则是不仅要让宠物吃饱,还要吃出健康、吃出漂亮、吃出快乐,这些需求不断推动着宠物食品的消费升级。 在此背景下,新锐品牌小青鲨脱颖而出。作为国内首个倡导superfood理念的品牌,小青...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20225/022022_1017376.html
3.#重金酬谢寻狗狗主人反悔#长检1分钟丨...来自长沙政法频道#重金酬谢寻狗狗主人反悔#【长检“1”分钟丨重金酬谢寻狗,找到后主人能反悔吗?】当代社会,宠物已成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情感寄托之一。当宠物不慎丢失后,宠物的主人甚至会张贴寻狗启示,并表明重金酬谢帮其寻找到宠物的好心人。但是,这种“重金酬谢”是否一定能够被兑现呢?“重金酬谢”是否又能够反悔呢?就让长沙检察用...https://weibo.com/3395129520/N0GbCDO0j
4.被驯服的鹿:揭秘自然界神秘现象与人类心灵探索之旅鹿的驯服特点在于它们顺的性格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在驯服期间,人类与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使得鹿成为人类生活中的要紧伙伴。 二、心灵探索:鹿与人类心灵的共鸣 1. 鹿与人类情感的交融 在驯服进展中,人类与鹿之间形成了深厚的情感纽带。鹿不仅成为了人类的助手更成为了人类心灵的寄托。那么这类情感交融是怎样产生的?http://www.slrbs.com/jrzg/aizhishi/160173.html
5.章节:莹莹的生活日记vlog笔趣阁,乐乐的jianying日记,公主的爱情...叮!恭喜您解开了上古妖兽九尾天狐的封印,九尾天狐恢复到出生状态请问您是否选择九尾天狐作为自己的宠物,选择否,九尾天狐将变为野兽,成为人类的敌人。刘枫突然收到这样的提示,心惊的看着还在咬着自己的那只小白狐,没有想到它竟然是宠物,虽然知道这游戏中有宠物,上次得到的那只神秘的麒麟蛋,曾经怀疑过时宠物蛋,但是和...http://www.rebloga.com/chapter/x1Ek0ibJ.html
1.婚姻与宠物情感纽带与生活选择的融合家园之主:宠物在家庭中的角色 宠物不仅是家庭成员,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们以其忠诚和爱心,为家庭带来无尽的欢乐。在一些家庭中,甚至出现了“代父母”的情况,即某些宠物成了孩子们最亲密的心灵寄托。 经济负担与幸福感 照顾宠物意味着额外的经济投入,但这对于许多夫妇来说是一个值得牺牲的事情,因为它们能够增加家里...https://www.qpspmt.com/jin-dai-li-shi-ming-ren/547669.html
2.宠物爱好者的成瘾世界探索娇宠成瘾背后的心理与社会因素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宠物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拥有一个可爱的伴侣,而是希望通过宠物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慰藉。这种对宠物的依赖和热爱,有时会发展成为一种成瘾。 为什么人们会对娇宠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感?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人类内心深处的渴望——安全感、陪伴和归属感。在快节奏、高压...https://www.2cwjra2bf.cn/min-su-dong-tai/478604.html
3....如此喜爱狗狗(探究人类对狗狗的喜爱和依赖以及狗狗对人类的...除了以上的原因外,狗狗还可以成为我们寄托情感的对象。他们无条件地爱着我们,陪伴我们经历人生中的欢乐和悲伤。 五、训练技能 人们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训练狗狗,使它们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伙伴。通过培养宠物的技能和能力,人们也得到了乐趣和满足感。 六、缓解压力 ...https://www.pettb.cn/article-37101-1.html
4.宠物店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通用7篇)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创业计划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创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一般创业计划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宠物店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宠物店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 1 一、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xxx ...https://www.ruiwen.com/chuangyejihuashu/4839518.html
5.猫舍创新创业计划书(精选5篇)在消费费用上,愿意为一次美容花个几十元的宠物主人更是大有人在。可想而知,宠物美容等有关服务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此外,对宠物主人来说,最头疼的是宠物生病。作为心灵的寄托和感情的延续,宠物主人一定是不能让宠物受半点儿委屈。更何况好些主人的宠物都是比较名贵的。所以,宠物医院也是一个较为不错的投资选择。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2964.html
6.克隆技术不仅能让你的爱宠再生……你知道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有多大吗? 据有关媒体报道,截至2020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为2065亿元,过去10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8.9%。随着宠物产业升级的换挡提速,以宠物克隆为代表的基因科技服务逐渐贴近生活,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今,宠物早已不仅仅是宠物,大多数人已将其当成了自己家人或朋友,成为人类寄托情感...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015209
7.北师大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阅读教学应以精读训练为主,但也不是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精读上。只有精读与略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才能提高学生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要...把握主要内容,学习灯塔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的品质。 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https://www.jy135.com/jiaoan/658715.html
8.一年级古诗比赛7篇(全文)所以,要理解感受诗词意境,就要先抓住意象,有意象才有意境,有意境才有感情。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它浸染了作者的感情,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人、物、...此六 畜,人所饲。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yuē xǐ nù yuē āi jù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怒,忧伤叫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cfungk4.html
9.豆喵DOMEO宠物家居2019年,创立豆喵domeo宠物家居品牌。 豆喵,以北欧简约设计风格+适家设计理念打造的宠物居家品牌,更好的让宠物的生活环境完美的的结合居家风格。宠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跟人类的生活产生多重交集,成为人类一种心灵上的陪伴和生活中的老友。现代社会,宠物行业和周边服务业不断兴起形成一种巨大的生态产业链,中国产业研究...https://www.cqcb.com/dyh/live/dyh5113/2020-05-29/2452957_pc.html
10.宠物石头风靡网络,陪伴经济新风尚!一块块硬邦邦的石头,最近在中国竟然成为了抢手货,不少年轻人拿它当宠物来养,甚至不惜花钱购买。这些宠物主人会在石头上画上五官,粘贴眼睛,置办小窝,也会给石头穿衣打扮、戴上眼镜、涂护肤品,甚至给宠物石头起名字,过生日。平平无奇的小小石头,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居然成为年轻人的情感寄托。 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8140.html
11.儿童消防故事50篇17、童话故事失综的宠物(儿童童话剧本) 很久以前,有一座岛屿,叫奥比岛.这座岛上处处鸟语花香,岛上的奥比们非常幸福快乐。 在奥比岛上,生活着一只名叫天天...我要成为人类的好朋友.我还要象小猴子滑头一样跟着小主人布丁到麦当劳吃套餐呢!……老妈,我一定要成为一名文化使者,我一定要在各类动物的交流上建功立业!http://www.pptbz.com/wendang/1664310682468349.html
12.云养猫:是精神寄托还是身体逃脱作为与人类最为亲近的宠物之一,猫咪却从来没有真正地被驯服,西方曾有俗语,“你可以成为狗的主人,却只能成为猫的伙伴”,显露出猫咪“不服管教”“特立独行”的个性。但是,猫咪的这种高度自主性不仅能够使其成为人类心理层面上的“情绪画布”,更蕴涵着身体层面的直接投射。 https://www.xhby.net/zk/yqyj/202212/t20221219_7783150.shtml
13.机器人宠物互动,探索未来人与科技的和谐共生之道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机器人宠物作为一种新兴产物,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机器人宠物互动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更是人类追求生活品质、情感寄托的体现,本文将探讨机器人宠物的特点、优势,以及人与机器人宠物互动的意义和影响。 https://www.10086yx.com/post/441.html
14.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修理工估了价,将你拆解掉,零器件将会成为下一只电子羊。 人们需要一只宠物成为精神寄托。人们造出了你,赋予你暖绒绒的羊毛,但是你的主人并不关心为什么你不是一只真正的小羊。 结局:忒修斯的羊解锁世界观:羊于基督 【忒修斯的羊】 你的羊毛是我的羊毛, 你的芯片是我的芯片, 你的电子元是我的电子元。 你以为...https://www.wjx.cn/xz/13732049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