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宠物,一般人想到的就是猫、狗、鸟和各种观赏鱼,再加上蛐蛐、蝈蝈等昆虫。不过,目前大量“异宠”进入人们的视野:蜥蜴、蛇、龟、鳖、鳄鱼等爬行类动物,蜘蛛、蝎、蜈蚣等节肢类动物,还有仓鼠、豚鼠、南美栗鼠(也就是龙猫)等啮齿类动物,还有羊驼、狐狸、孔雀、鸵鸟等动物,也都走进了不少人的生活。
9月21日,记者走访了省会多家花鸟鱼虫市场,看到像尖嘴鳄、福鳄、蓝鲨、鳐鱼、河豚等鱼类,多家门店都在出售。其中,一种跟网传的鳄雀鳝非常相似的鱼,有着流线形的身体和尖长的嘴巴,有的店主告知是尖嘴鳄,有的店主介绍说是福鳄,售价根据大小和品种的不同,从25元到上百元不等。无论是尖嘴鳄,还是福鳄,都是需要喂食小鱼的。事实上,俗称尖嘴鳄和福鳄的宠物是同属雀鳝科的不同物种,尖嘴鳄学名雀鳝,体型较小,成年鱼半米左右,而福鳄才是鳄雀鳝,能超过3米。所有出售此类雀鳝类的店家中,只有一位店主特别提醒,如果不养千万不能随便丢弃到河塘里——这种鱼比较凶,而且生命力特别顽强,即使晒到半干了,扔到水里还能继续活。
花鸟虫鱼市场在售的雀鳝类鱼。
各种鼠类、蜥蜴和蛇也是比较常见的异类宠物。至于购物网站,搜索“异宠”,能找到十几页,像蜥蜴、蜈蚣、螳螂、甲虫、蚂蚁……单单是蜥蜴,常见出售的品种就不下十种,有高冠变色龙、火冠蜥、豹纹守宫、鬃狮蜥蜴等等。
崇尚个性、追求自我的年轻人群体成为“异宠”市场的主力军,他们喜欢的就是小众,爱的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而“异宠”恰恰满足了他们追求个性的需求。比如,网红的六角龙鱼,其实是一种两栖动物(墨西哥钝口螈),店主介绍说因为其独特的造型,受到了很多孩子的喜欢;还有一言不合就会气鼓鼓的小河豚,也因其独特的外形和个性,被做成各种表情包,以动漫的形象走红之后,在宠物市场上也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欢。还有些年轻人认为,“爬宠”比传统的猫狗类宠物更省心。
至于近日出现在黑龙江哈尔滨双井村的巨蟒,其实是红尾蚺,一种生活在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附近岛屿的物种,因为性情温顺、无毒且色彩艳丽,也受到很多“异宠”爱好者的喜欢。还有今年7月,两次现身上海街头的白狐,被称为“北极熊邻居”,因其通体白色的漂亮皮毛,早在上世纪就被一些家庭当作宠物来饲养。
爱也快弃也快
“异宠”为何不能被深爱
花鸟虫鱼市场售卖的蜥蜴。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汪洋说,宠物弃养和随意放归风险主要体现在生物入侵和流行病传播两个方面:一些宠物由于其体型、生理耐受和繁殖能力等优势,在野外会对本地相似生态位的物种形成替代,极有可能导致它们灭绝。入侵物种许多都是人畜共患病的宿主,不仅饲养者本人有染病风险,如果进行野外放生还可能造成当地的疫病输入风险。所以,出于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考虑,不要饲养没有合法手续、不符合卫生检疫标准的宠物,更不能随意投放到自然环境中,因为“放生”可能就等于杀生。
买三思慎处置
“异宠”市场应强化监管
顾客在观赏待出售的宠物。
汪洋个人建议,对于大众来说,严禁饲养保护物种和入侵物种作为宠物,尽量不要饲养自己不了解的动物作为宠物,饲养时一定要做好妥善管理防止逃跑,杜绝野外放生。对于销售者来说,销售宠物需要完整的许可,做好检验检疫工作,同时对消费者要尽到饲养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告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