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全国养宠(猫狗)主人达6294万人,全国城镇犬猫数量达到10084万只。这两年,有宠物救助志愿者发现,救助点的流浪猫狗数量增加了,其中不少是被主人弃养的
●被遗弃、流浪在外的动物尤其是被弃养的宠物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活不下来。对整个社会来说,弃养宠物行为无形中会给社会增添不必要的负担,比如流浪狗容易打架、咬人,甚至可能会传播一些疾病
●弃养宠物的原因五花八门,除了经济能力受限外,有的是嫌弃宠物不省心,还有的是家人反对便将宠物丢弃了
●专家呼吁,广大动物保护志愿者尽快转型,不能只关心末端救助,不注重源头控制,杜绝宠物弃养的重中之重是对不文明养犬行为的监督,要充分发挥各个社区业主的力量,提高大家善待动物的意识
家里四只猫,全是“白来的”。对于这样的“便宜”,家住新疆的爱猫人士刘芳芳直言“不想占”——前两只小猫,是朋友不想养了送给她的;第三只小猫,是父亲从马路上捡回来的;第四只小猫,是因为患病被原主人抛弃后由她收养的。
“为什么有些人养宠物时视之为宝,却因各种问题随意将其抛弃?”刘芳芳愤愤不平地说,她认为人们在养宠物前就要考虑清楚是否可以接受它的淘气、它的生老病死,而不是一旦发现不适合就弃养,“宠物的生命同样很珍贵”。
刘芳芳的吐槽并非无中生有。《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全国养宠(猫狗)主人达6294万人,全国城镇犬猫数量达到10084万只。这两年,有宠物救助志愿者发现,救助点的流浪猫狗数量增加了,其中不少是被主人弃养的。
宠物生病易遭遗弃
社会兜底收拾残局
刘芳芳至今记得,第三只小猫被父亲抱回家里时的情景。小猫浑身是猫癣,耳朵里全是耳螨,见了人就蹭。她带着它去检查,发现还患有猫传腹和滴虫病。
第四只小猫也是因为得了猫传腹而被原主人抛弃的。八九个月大的猫,瘦小不堪,发育也不好,原主人没有对它进行过任何护理,也没有打疫苗。
和刘芳芳一样,在山东淄博经营一家猫舍的李敏也见了太多这样“因为生离带来的死别”,“真的很心疼这些小猫”。
当李敏把这只小猫带回来后发现,它得的只是小病,可是牙早已被原主人摔断了。后来,李敏找兽医对这只猫进行了治疗,很快便康复了。
可凭借一己之力,又怎能救助所有被遗弃的宠物?这是刘芳芳和李敏内心痛苦的地方。她们深知,目前还有很多宠物正在遭受被遗弃的厄运。
弃养,于宠物而言,是灭顶之灾;于社会而言,是隐藏的风险。
湖北省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杜帆告诉记者,被遗弃、流浪在外的动物尤其是被弃养的宠物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活不下来。对整个社会来说,弃养宠物行为无形中会给社会增添不必要的负担,比如流浪狗容易打架、咬人,甚至可能会传播一些疾病,“这些恶果都转嫁给社会了,真正为弃养行为兜底和收拾残局的是社会,所以弃养行为是非常不道德的”。
弃养原因五花八门
主要源于费时费钱
为何养了宠物以后又会狠心遗弃它们?记者采访了多名弃养宠物者发现,他们弃养宠物的原因五花八门,除了经济能力受限外,有的是嫌弃宠物不省心,还有的是家人反对便将宠物丢弃了。
小梅是陕西西安一家服装店的售货员,今年4月,她将养了两年多的比熊犬丢弃了。“实在养不起了,那几天它一直拉肚子,以前就去过医院,治病得花五六百元,我真的没那么多钱。”小梅说,前年开始生意就不好做,衣服卖不出去,工资一降再降,自己都难养活,就别提狗了。
由于找不到领养人,小梅最后将宠物遗弃在一家流浪动物救助站外,希望工作人员能将小狗收留。
杜帆注意到,弃养宠物的问题一直存在,不过受疫情影响,弃养宠物的行为近年来有所增加。“目前来看,猫的遗弃率比狗要高很多。现在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觉得孤单就想养小动物,可如果生活成本增加了就容易把动物丢弃。在城市养宠物,首选是小猫,因为猫不像狗那样需要到外面遛,这大大增加了潜在弃养猫的人群。”
其次是不少人对养宠物这件事认识不足。有些人缺乏经验,养宠物的观念还停留在只要让宠物吃饱就行的阶段,但养了以后发现,狗会“拆家”、猫会“跑酷”,不让人省心。此外,主人家中有重大转折,如搬家、生病或者家人怀孕等,也是影响宠物是否被弃养的一个原因。另外,如果周围人对狗吠这种情况容忍度较低,主人也可能迫于压力而弃养。
陕西西安一家宠物店的王老板就碰到过主人搬家后不想让猫糟蹋新房子而遗弃猫的情况。“不想养了什么原因都有,对宠物毛发过敏的,嫌宠物麻烦等。”
虽然许多动物救助站和收容所都开始了“领养代替购买”的实践,帮助不少被弃养的宠物找到了新家,但“二次弃养”甚至是“多次弃养”让一些宠物再次流离失所的情况并不少见。
杜帆曾经救助过一只小狗,这只小狗后来被领养过3次,又被退回来3次。
摒弃单一末端救助
源头控制加强监督
今年3月1日起,湖北正式施行《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修订)》(以下简称湖北防疫条例),规定湖北省行政区域内,禁止遗弃饲养的犬、猫。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做好弃养、流浪、无主、没收的犬和猫的收容、防疫、无害化处理等工作。遗弃饲养的犬只的,由养犬登记机关收容犬只,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在地方法规当中明确规定禁止弃养宠物,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目前的问题是,遗弃行为很难被追踪,而且行政处罚的力度如果过轻,可能也不足以制止或杜绝这些行为。”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郭鹏说。
“其实越来越多的地方养犬管理条例中都写到了禁止虐待、遗弃犬只,但少有能够把它实施到位、真正去处罚虐待或者遗弃行为的。”钱叶芳说,去年上海有一例对遗弃老年犬行为的行政处罚,当时主要是靠微博曝光,也就是舆论力量,还被认为是上海市首例对遗弃宠物行为进行的处罚,而上海市的养犬管理条例已经制定很多年了。
在她看来,就目前而言,宠物弃养方面的立法尚不健全,各执法部门的力量也比较薄弱,“个别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基本上是被动执法,接到投诉了,才去处理、处罚”。
钱叶芳带头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海天社区推行了一种“海天模式”,即通过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制定社区公约,探索自下而上建设生态文明和动物文明之路。
为了鼓励大家主动登记宠物信息,海天社区制作了“流浪猫咪档案馆”小程序,还为登记的业主提供一系列贴心服务,包括寻找走丢宠物、宠物临时照顾、医疗优惠和宠物粮团购等。
对此,动物电子芯片行业的从业者郭林(化名)告诉记者,国外对动物电子芯片的应用比国内早15年左右,动物电子芯片大概从2012年开始陆续被国人认识,给动物植入芯片的技术已经成熟,不仅是宠物,还有畜牧业、水产业,都在给动物应用这种芯片,结合物联网行业的手持阅读机、系统软件,追溯每一只动物的个体信息。举个例子,狗贩子拉一车狗,有的狗是偷来的,如果身上植入了芯片,用机器一扫便知,这对被查验单位和爱狗人士来说都是好事,包括动物进出口,也必须要植入芯片,不然海关不放行,动物芯片以后会很普遍。
不过,钱叶芳认为,芯片技术虽然已经成熟,但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仅靠给宠物植入芯片,而没有人的执行和监督是不够的,“有的地方从2020年开始全面推行犬只芯片,但不文明养犬和宠物遗弃现象仍然较为严重,所以关键问题还是在执行上”。
“可以加大处罚力度,但无法从源头上改变人们的认识。通过芯片找到弃养人后,这个主人可能还会第二次丢掉自己的宠物,甚至如果他知道芯片在什么位置,还有可能直接弄掉,反而对宠物造成更大的伤害。”钱叶芳呼吁,广大动物保护志愿者尽快转型,不能只关心末端救助,不注重源头控制,杜绝宠物弃养的重中之重是对不文明养犬行为的监督,一定要充分发挥各个社区业主的力量,提高大家善待动物的意识,从身边做起,从本社区做起,先把自己社区的动物管好,有余力再去帮助其他社区,共同推动文明养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