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软件产业起步于8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和小规模生产能力。然而,总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规模小、人员分散、抗风险能力差。当前,国内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已有数千家,其中有100多家外资、合资企业。在大多数企业中,软件人员一般在50人左右,只有少数达到近200人。在这些企业中,服务型企业居多。当前,国内软件从业人员已达十几万,大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珠海等发达地区,并以年轻的软件工程师为主。从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了解软件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但国产软件的市场份额十分有限。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行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这无疑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软件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2、软件产业的前景
尽管高校软件人才毕业生数目不断增加,但是目前仍然难以满足软件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市场还存在着毕业生求职无门、企业合适人才难求的供需错位现象,如何尽快平衡这种关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中国政府大力扶植软件人才的培训事业的支持下,中关村软件园积极响应号召,建立了软件园人才实训基地,结合学院化教育与职业化教育,整合学校和IT企业资源,努力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缓解人才缺乏现象。
二、人才需求分析
1、软件人才需求总体概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陈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软件产业的发展最终要靠人才的支撑,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要肩负起新时期的历史重任,需要更多有志于软件产业的仁人志士加入其中。‘十二五’我国软件产业目标是翻三番,与此同时,对软件人才需求将净增300万,可以说,产业的人才缺口巨大。”
中国软件人才的“金字塔”型合理结构并未实现,软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所需要三类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软件工程师)、熟练的程序员(软件蓝领)这三类由高到低的人才结构并未呈金字塔型。目前在软件行业内部,能够进行软件整体开发设计的软件设计人员比较稀缺,也因此造成了软件开发就业好前景。根据智联招聘网的统计数据显示,软件工程师的年薪在10万元左右。
国内市场每年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高达80万,而且这个数据随着中国软件的普及而快速递增。而各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尤为短缺。用人单位对软件工程师的需求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用人单位中很多是银行的IT部门和跨国IT企业,对于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软件人才是用人单位最为需要的,而且越是上规模的公司,工作的拆分层次越清晰,对于软件人才的需要越大。
随着世界产业转移的加速,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大量的软件开发业务转移到中国、印度等国家。我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但印度已成为除美国外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我国的软件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使我国的软件产业将有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空间,软件工程也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扶持。
据统计,目前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总收入在未来三年将达260多亿美元,随之而来的是对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巨大需求,未来5年,国内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需求量至少要达到100万。目前软件外包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普遍高于一般软件开发人员,就业前景广阔。
全球首家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机构Gartner分析了2014年IT行业技术趋势:2014年,国内外高层次软件人才仍将供不应求。数据表明,我国软件出口规模达到215亿元,软件从业人员达到72万人,在中国十大IT职场人气职位中,软件工程师位列第一位,软件开发的就业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由于主要的软件公司比如Sun、Oracle、IBM等越来越重视软件的简单易用,我们所用的操作系统及各种开发工具在这些知名软件公司的不断升级与完善下,将变得越来越简单,很多技术性的低层部分都被他们封装起来,我们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傻瓜,以前一个非常复杂的功能现在可能只需要几行简单的代码就实现,我们也越来越依赖于这个软件工具,开发人员慢慢成为蓝领阶层。软件企业越来越需要的不是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而是精通业务、熟悉某个行业或者领域的专家,例如ERP、财务等。
智能终端和移动网民规模增速推动移动应用开发人才的需求。倨权威机构艾瑞的统计与预测,从2009年到2017年网民规模每年平均增幅达10.5%,到2017年预计规模达8.5亿人.
预计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将从2009年的172亿元提升到2017年的4899亿元。
软件行业网络化发展:网络化成为软件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计算技术的重心正在从计算机转向互联网,互联网成为软件开发、部署与运行的平台,将推动整个产业全面转型。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等不断涌现,无论是泛在网、物联网还是移动计算、云计算,都是软件网络化趋势的具体体现。
软件行业服务化发展:服务化成为软件产业转型的本质特征。软件构造技术和应用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云计算是软件服务化的一种主流模式,它可以按照用户需要动态地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软件应用等资源,具有可动态伸缩、使用成本低、可管理性好、节约能耗、安全便捷等优点。在服务化趋势下,向用户提供软件服务所带来的体验成为竞争的决定因素。
软件行业智能化发展:智能化是软件技术发展的永恒主题。智能化是在海量信息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自动识别,赋予信息系统自适应能力,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软件的感知范围逐步由温度、水、气、物体等物理形态向意识思维领域拓展,软件将能够从复杂多样的海量数据中自动高效地提取所需知识,软件开发语言更加高级化和开发工具更加集成化等方面。
软件行业平台化发展:从中国平台软件市场发展趋势与行业投资研究报告了解平台化是软件技术和产品发展的新引擎。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相互渗透,向一体化软件平台的新体系演变。硬件与操作系统等软件整合集成,可降低IT应用的复杂度,适应用户灵活部署、协同工作和个性应用的需求。平台化趋势下,软件的竞争从单一产品的竞争发展为平台间的竞争,未来软件产业将围绕主流软件平台构造产业链。
软件行业融合化发展:融合化是软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空间。软件技术和产业正步入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融合阶段。一方面,软件的技术体系、业务领域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软件与硬件、软件与网络、产品与业务、软件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相互融合不断深化。融合化趋势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