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凤谷行窝”?无锡寄畅园暗藏了一个北宋典故,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吴歌说事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吴歌原创
步入无锡惠山寄畅园,第一造大厅有匾额豁然:凤谷行窝。有人把凤谷行窝解释为寄畅园这个大厅的名称,但亦有人解释为寄畅园的园名。确切的解释,凤谷行窝应该是寄畅园最初的园名。
寄畅园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深得清代乾隆皇帝喜爱,为此诏令工部依此园仿建于京都,如今北京颐和园内谐趣园即是。
寄畅园初建于明代嘉靖初年(约1527年)。请假荣休的部长级高官秦金买了惠山寺的一片僧房,辟建园林,为自己弄了个别墅山庄,取名“凤谷行窝”。秦金过世之后,此园传到其族侄秦瀚及侄孙江西布政使秦梁手中,经过一番扩大改建,乃名为“凤谷山庄”。再以后,园子传入秦梁之侄秦燿手中,秦燿曾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因朝廷倒查张居正案有所涉及而被解职。回归故里后,秦燿改建庄园,扩池堆山,植树养花,寄情山水园林,并将园名改为“寄畅园”。寄畅一词取自书圣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
从秦金的“凤谷行窝”到秦燿的“寄畅园”,是惠山之麓这个私家园林在岁月流逝中的历史文化印记,园名的变化不仅记录了这个园子的渐次丰满成熟,还镌刻了不同时期园子主人的文化心态轨迹。
与官场失意而归的秦燿不同,寄畅园的创始者秦金沉浮官场30多年,基本是顺风顺水,官居两京礼部、户部、兵部和工部五任尚书(其中兵部两任),后进太子少保,又升太子太保,时人称其“两京五部尚书,九转三朝太保”,69岁致仕回到无锡,住在西水关附近的“尚书第”。期间,约60岁时,秦金与朝中首辅有隙,申请回乡散住了几年,这时他在惠山购置惠山寺僧房旧地,建造了这座别墅山庄。秦金把这座别墅山庄叫做“凤谷行窝”,正是自己告老请假、隐居养老的心态标识。
秦金,字国声,自号凤山,并撰有《凤山诗集》,而其父亲秦霖曾筑凤山书屋,他所建的这座别墅位于惠山之麓的山谷泉涌之处,此所谓凤谷一词的缘由也,意为凤栖之山谷。行窝一词则来自一个与北宋大儒有关的典故。
秦金引用行窝这一典故,与凤谷组合命名自家别墅,意思为“凤栖之谷的临时安乐窝”,显然是一种文人情怀,表达了一种自得其乐的美好心态,其中不乏对古代贤者的仰慕之情。
秦金有《筑凤谷行窝成》一诗,记录了当时的心境:“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曲涧伴幽石,长松窅碧萝。峰高看鸟度,径僻少人过。清梦泉声里,何缘听玉珂。”传达了自己脱离官场羁绊,隐居名山园林的轻松和惬意。玉珂,是官场显贵的指代,秦金以此暗喻那位与自己政见有隙的首辅大人:老秦我在山林间的安乐窝里暂时隐居,泉水叮咚,清梦正好,哪有什么功夫去听你的指手画脚。
作者简介:吴歌,文史学者,品牌战略学者,资深媒体人,副教授,有《古今多少事》《企业文化ABC》等著作,专栏作者。
【推荐阅读】江南民俗:过年要吃大青鱼
宜夏别墅。福州市文旅局供图
一段仅72秒的“越洋”视频,近日感动了无数福州人。101岁的美国老人LenBilling用地道的福州话口音祝福“平安!平安”“我会记得一点福州话,记不得太多!”
“乡愁”是中国人常常提起的一个词,它代表着对家乡的思念;而在LenBilling老人心中,乡愁是那句难以忘怀的“虎纠话”,乡愁更是过往那一段段难忘的“鼓岭故事”。
(一)“鼓岭故事”:一段友谊的佳话
鼓岭位于福州东郊,因其优美的风景和宜人的气候,很早就成为避暑胜地。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鼓岭”是个陌生的地名,但说起“鼓岭故事”,许多人并不陌生。多年前,一则“鼓岭故事”被搬上国际政治舞台。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访美期间讲述了“鼓岭故事”,感动众人。
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密尔顿·加德纳。他生前是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1901年在襁褓之中随父母来到中国福州,1911年全家迁回美国加州。孰料,这一别竟是永远。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加德纳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回到儿时的中国故园看一看。令人惋惜的是,加德纳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临终前,他仍不断念叨着“KULIANG,KULIANG”。
“KULIANG”在什么地方?为了实现丈夫一生的夙愿,加德纳夫人不断努力破解“KULIANG”之谜。11枚印有“福州鼓岭”字样的邮票,让她找到了线索,并在一位中国留美学生的帮助下,终于弄清楚“KULIANG”就是中国福州的“鼓岭”。
1992年4月8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刊载的《啊,鼓岭!》一文让读者深受感动。
1992年,加德纳夫人来到福州,来到鼓岭。友好的当地人,清新的鼓岭,令她十分动容。临行前她感慨万千,“这次我为我的丈夫来圆梦。我感谢福州朋友的盛情款待,我感谢所有让这个梦变为现实的人。我将把福州人民这诚挚的友谊带回美国。”
自此,这则鼓岭故事成为了中美友好交往的佳话。
(二)“鼓岭往事”:一段特殊的中西文化交流史
加德纳夫妇的鼓岭情缘,还牵出一段往事。
百年前的鼓岭,草木繁盛,清凉宜人,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等来此生活、行医、兴教,并在山上建了300多栋风格各异的避暑别墅,还有医院、万国公益社、教堂等设施,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相融的避暑度假区。
各国人士云集于此,将外国的生活方式一并带来福州,由此让“鼓岭圈”名噪一时。
鼓岭邮局。福州市文旅局供图
由于西方人众多,鼓岭甚至有了夏季邮局(临时邮局,每年一般在5月端午节后开张,8月中秋节后关闭),成为中国最早的邮局之一,也是当时全国仅有的5个夏季邮局之一。由福州方言韵母直译的“KULIANG”,便由这一封封跨洋书信传至西方。
此后,鼓岭名声在外,近代被西方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与江西庐山牯岭、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齐名。
万国公益社、柯达照相馆、加德纳展示馆、鼓岭邮局、宜夏别墅……如今,在鼓岭,这一座座老建筑背后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们在述说一段段“鼓岭故事”的同时,更记录下了那段特殊的中西文化交流史。
(三)“鼓岭新事”:一步步走向国际范
近年来,随着一段段尘封的“鼓岭故事”被揭开,鼓岭又站在了聚光灯下,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底蕴,为它在更大的舞台上赢得了更多掌声。
“鼓岭故事”,已激荡起更多回响。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历任领导都高度重视鼓岭鼓山建设发展,尤其是2017年来,为创建鼓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鼓山5A级旅游景区,打造福建省四季旅游、全域旅游的新样板,市委、市政府先后实施了四轮的鼓岭旅游度假区(鼓山风景名胜区)整体提升工作。
“200多个项目的持续落地见效,景区规划引领作用初步形成”“2018年1月,鼓岭成功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后劲,2020年接待游客600万”……这些年,鼓岭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梅森古堡。福州市文旅局供图
如今的鼓岭,再添新事。在鼓岭,游客不仅可以聆听300多幢别墅背后的光阴故事,还可以亲近“清风、薄雾、柳杉”,畅快地呼吸山顶的清新空气,可以在夜晚品尝香茗远眺榕城,可以在古街徜徉、于木栈道漫步、入书屋静思,还可以品尝地道的“鼓岭十大碗”。在鼓岭,有古寺名刹、摩崖石刻,有网红民宿、“绿野仙踪”,有场场爆棚的文旅盛事……
鼓岭下一站去哪?福州已锚定发展方向。
鼓岭管委会表示,将紧紧围绕福州市“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以5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抓手,再精准谋划落地一批支撑性强、带动性好的龙头项目,进一步挖掘景区历史文化内涵、加强生态景观保护、优化交通组织体系、提升整体旅游发展产业、提高市场化运营水平,全力打造具有国际范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