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观察室,履职进行时。”这句口号成为2023年“民生热线”政协观察室系列访谈节目的开场语。
第一期“政协观察室”节目对话内容节选
鼓励物业企业开展多维创收,
是机会还是鸡肋?
区政协委员,区房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浩平:我认为是机会,从我们嘉定来说,老小区新小区之间硬件设施、服务能力水平和技术技能方面差异很大,而物业费收入方面差异也很大,我们现在有的物业企业收的物业费最低的只有四毛五,靠什么养活自己呢?那么现在我们鼓励他们从另一方面来扩大经营范围增加营业收入。比如,小区物业绿化保洁做得好的话,可以考虑开展绿植养护和家政,因为它会起到一个示范作用,业主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他会很放心交给你去做。另一方面,物业做经营方面的创收,最大的优势是掌握社区庞大的流量资源,可以更顺利便捷地开展服务。当然做法至少也有两种,一个是自己做,另外一个是搭建平台共同合作,平台也很重要。
区政协常委、区房产交易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陈静:我很赞同沈委员的观点,物业企业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它清楚我们社区群众的需求、业主的需求,所以可以整合这些社区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契合社区居民需求的服务。特别是可以做一些定制化的、个性化的服务,这或许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目前,居家养老需求量如何?
我们如何提供支持?
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亚萍:从我们上海整个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布局来说,90%的老人还是通过居家养老这个形式解决养老问题。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我觉得物业企业参与到养老服务尤其是居家养老这块,还是有它的生存空间。
民政局主管养老服务这块工作,我们有职责去洞察整个养老服务需求,并且希望通过政府搭台来创设一些养老服务产品,当然这些产品和服务更多的是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比如我们最近在推一项工作:老年人关爱探访,我们政府部门也是组织多方力量来组建这样一支关爱队伍,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关爱探访。而我认为最直接的一支力量,就是来自于我们物业企业。
开展多维创收必定涉及到
人员招聘环节,有何建议?
区就促中心职业介绍科科长叶本喜:人社部门现在也在着力打造“15分钟就业圈”,社区里的部分长期失业青年如能加入物业开展的多维创收服务中,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双赢法。
长失青年如果在本小区工作,第一他熟悉情况,第二不用跑太远。他在帮助别人比如在给老年人送餐的过程中,老年人可能表达感谢,那么这个时候他在帮助的过程中自己也会获得。这样的话,慢慢的就可以更好地回归到更广阔的社会就业机会中去。
第二期“政协观察室”节目对话内容节选
面对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新变化、新挑战,
如何保持我区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领跑地位?
区经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葛嫣妍: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为产业生态培育提供政策引导。力争到2025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头部企业,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构建产业规模全球领跑、核心技术国际领先、产业生态要素完备、创新应用全球引领、数据赋能精准发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同时,也会积极加强供需对接,为区内企业联动发展搭建平台。让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形成从产业角度的垂直供应生态圈逐步演变成从区域角度的产业协同生态圈,支撑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网联汽车事业部副部长、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梦莹:近年来,嘉定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1117公里,可测场景约9100个,已覆盖嘉定全域464平方公里范围。尤其是在示范运营方面,今年5月我们也推动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测试在汽车城正式发车,进一步推进了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目前,智能出租示范运营车辆数量共计50辆,累计完成订单超4万单。今年年内,车辆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达到百辆级。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推动智能网联出租规模化商业运营,加快自动驾驶清扫、配送等场景商业化落地及规模拓展,深入推进规模化、全出行链、全域自动驾驶商业应用及运营落地。
突出龙头企业创新引领能力。推动上汽、蔚来、沃尔沃、理想等龙头企业加快协同创新。支持上海汽检汽车芯片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形成覆盖车规级芯片的全流程检测能力。支持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加快机芯供需对接。
突出研发资源共享服务效能。参照丰田模式打造“汽车联合创新工坊”,加快编制“未来谷”首个启动项目“创新者部落”建设方案(选址安亭镇昌吉路149号、157号共4万平米),完善“青蓝几何实验共享服务平台”实验设备资源及专家资源库,与楚航雷达等企业合作共建开放实验室;加快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科创功能平台燃料电池实验室、工研院8寸线建设,力争全年设备共享服务次数不少于550次。
第三期“政协观察室”节目对话内容节选
吸引和留住人才
对嘉定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性?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编办主任、区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方键:人才是第一资源,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依靠人才的支撑。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才能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说,抓住人才,就是抓住未来。这些年,嘉定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造“110”人才新政体系,推进“五大品牌行动”(全球英才聚能领航行动、战略人才增量提质行动、体制机制改革破局行动、人才平台蓄势赋能行动、人才服务品质跃升行动),以全方位的人才引育和服务保障机制,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可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引才留才?
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涛:委员特别提到了希望为文化创意类人才提供展示自我实力的舞台,我们可以也乐于搭建各类竞赛平台。我想主要可以通过政府、高校、文化创意类社会组织和用人单位彼此联动,联合举办一些文化创意竞赛、岗位技能大赛、创意设计评选等活动。比如,我们可以联合艺术类院校(如在嘉定的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院)、上海服装设计协会及嘉定所在企业举办此类活动,有条件的可以设立奖励基金,给优胜者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我想通过竞赛评比,既可以鼓励人才、培养人才也可发现人才、凝聚人才,让嘉定成为更多文化创意人才涌流的高地。
区人才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朱振瑶:开展文创专场宣讲会和招聘会是激发学生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情和兴趣最有感受度的一个途径,能让他们非常直观地了解到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区人社局近年来探索开展专场招聘会。同样,区人社局也将与东华大学、上海工艺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等在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上有学科优势的院校进行合作,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类人才宣讲推介,帮助学生了解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方向以及实际工作环境和需求,协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