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8日,钟家村家乐福店正式开业!作为武汉超市的“霸主”,此次选择置业钟家村,显示对于钟家村商圈的看好。随着家乐福、沃尔玛、宜家、迪卡侬、Tesco等大型零售商纷纷把二三线城市作为国内市场拓展重点,二三线城市的商业潜力日益凸显,成为商业发展的热点地块。在武汉,10余新商圈傍身高档小区,集体上演吸金大战。
【小编导读】9月28日,钟家村家乐福店正式开业!这是钟家村商圈内的家大型超市。作为武汉超市的“霸主”,此次选择置业钟家村,显示对于钟家村商圈的看好。随着家乐福、沃尔玛、宜家、迪卡侬、Tesco等大型零售商纷纷把二三线城市作为国内市场拓展重点,二三线城市的商业潜力日益凸显,成为商业发展的热点地块。在武汉,10余新商圈傍身高档小区,集体上演吸金大战。
【动态】零售业大佬家乐福首次圈地武汉
9月28日,钟家村家乐福店正式开业!这是钟家村商圈内的家大型超市。2009年4月,家乐福公司斥资1.35亿购买闽东国际城的商业东区部分商业,这是家乐福首次在武汉置业。作为武汉超市的“霸主”,家乐福在选址和经营中一贯重视目标区域的交通便利程度、人流聚集量和区域商圈辐射范围,此次选择置业钟家村,显示对于钟家村商圈的看好。
钟家村位于武汉三镇中心区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汉阳商业起步发展以来,钟家村即成为商贸繁荣、商贾云集之地。据武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和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钟家村商圈已被列为武汉市重点建设的商圈之一,已被明确规划为市级商圈,与汉口中心商业区、中南路商圈共同形成武汉三大核心商圈。年内地铁4号线钟家村站点,随着鹦鹉洲大桥年内的开建,钟家村区域正式归于武汉内环。环顾武汉的内环线,钟家村成为三镇最后的一块商业黄金!
虽然钟家村是汉阳目前最繁华的商业地带,早期形成的商业规模和业态已不适应日益升级的市场需求,大超市的缺乏似得区域商圈缺乏一个凝聚周边居民消费的地方。家乐福之所以选择进驻闽东国际城,除了钟家村的区域优势外,正是看中了钟家村大型超市的商业空白点。距离钟家村不远的家乐福王家湾店至今保持着家乐福中西区单店销售纪录。钟家村区域的长住人口和王家湾差不多而消费力则优于钟家村,无怪乎家乐福对钟家村备加青睐!
家乐福选址的闽东国际城项目恰好处于钟家村十字路口——汉阳最重要的两条主干道汉阳大道与鹦鹉大道交汇处,对外的展示性及客流进入性都占据相当优越的条件。二期家乐福广场将打造成为5万㎡的都市生活广场,作为一个集购物、休闲、康乐为一体的复合型商业中心,将成为区域的商业核心旗舰!商业将于家乐福开业后正式推出市场,其3号楼的写字楼、公寓也正在接受客户登记中。(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各地动态】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趋热成开发热点
随着沃尔玛、宜家、迪卡侬、Tesco等大型零售商纷纷把二三线城市作为国内市场拓展重点,二三线城市的商业潜力日益凸显,成为商业发展的热点地块。这是昨日来自全球的商业地产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北京公司的研究结果。
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趋热
昨日,世邦魏理仕公司北京公司发布的9月房地产市场有关报告中提出,延续了8月以来商业物业空置率持续上升的趋势,9月,商业物业的空置率仍旧上升,但新供应量、租金、需求三项指标一同下降。
“二三线城市”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宜家、迪卡侬、Tesco等大型零售商的扩张计划之中,甚至不断成为Gucci(古琦)、Zegna(杰尼亚)、Coach(蔻兹)等国际奢侈品品牌商直营店新张的目标城市。
世邦魏理仕方面认为,天津、重庆、杭州、济南等二三线城市中商业地产开发逐渐趋热,开发商积极拿地开发商业,并且这些城市中的商业项目档次随着国际大牌的加入迅速提升。
受到零售商、品牌商扩张策略倾向二三线城市的影响,二季度中,北京新张国瑞城、金宝汇、来福士、悠唐生活广场等新商业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空置,部分项目业主还下调了租金报价。但市场整体空置率仍旧环比上升了两个百分点,达到9.2%。同样,上海、沈阳等一线城市的优质零售物业租金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空置率却呈上升趋势。
租金低为优势
“相对一线大城市,二三线城市开设卖场的租金成本相当低廉。”世邦魏理仕商业服务部董事杨咏诗分析说,租金低、销售稳定是二三线城市成为商业物业开发热点的两个重要因素。
她说,以市场平均价格来说,一线城市大卖场业态的日租金每平方米1-3元,而二三线城市的日租金则每平方米不足1元,租金成本差别大部分超过50%,尤其是在去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对于沃尔玛、Tesco这类大型国际零售巨头入驻二三线城市开店,其成本更加有利。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商业业态还不够发达,其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竞争较弱,并具备不低的商业消费能力,拥有稳定的市场需求,这也成为了支撑国际零售巨头进军二三线城市的支撑点之一。
还有商业专家指出,由于看重零售巨头进驻所带来的商圈效应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为了引入宜家、迪卡侬、Tesco、沃尔玛这类零售巨头,更有二三线城市甚至开出免租金引入、或给予外资零售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等方式加速零售业巨头进军二三线城市。
商业物业管理待完善
世邦魏理仕方面在这次研究结果中也提出,迅速“蹿红”的二三线城市中,随着商业市场的品牌逐渐丰富和业态模式逐渐与国际接轨,实际项目运作中,暴露了很多问题亟待改进。例如许多新建的购物中心,普遍存在由于业态组合不合理,导致同一购物中心内品牌业绩冷热不均;奥特莱斯数量盲目增加,但品牌质量和折扣力度都十分欠缺,有名无实者居多等问题。(北京商报)
【现场探访】10余新商圈傍身武汉高档小区上演"吸金"大战
10多年前,武昌积玉桥是个内涝区,一下雨家家户户要“抗洪”,如今高档商铺扎堆,还卖起了高档进口车。20多年前的汉口黄孝河路,还只是一条臭气熏天的污水沟,如今光品牌服装店就有20多家,还有上十家咖啡厅和美容美发店。
目前,这种在高档小区旁兴建起来的新型商圈,武汉已有10余个。傍身高档小区,已经成为新商圈的一种流行趋势。
现场探访10余新商圈在高档小区旁形成
昨日中午12时,武昌积玉桥华润凤凰城的临街门面,橱窗内的一辆进口甲壳虫汽车,引来过往行人驻足观望。在这个只卖进口名车的旗舰展示店周围,还聚集了一批高档铺面,有美容店、母婴用品店、宠物店。
在积玉桥附近的中山路社区住了30多年的黄晓兰说,原来这块地都是破旧的老房子,一下大雨家家户户要“抗洪”,“如果不是新建了这些高档小区,卖进口车的店子怎么会开到这里来”。
市国土房产局介绍,8月底积玉桥新河街已出让一块11万平米土地,可建30万平米住宅小区和7万多平米的卖场,而下周招标出让的积玉桥江边两块土地上,除25万平米的住宅外,还将另建23万平米的酒店、写字楼和商场,相当于两个江汉路万达广场。
在汉口黄孝河路金色华府小区旁,光品牌服装店就有20多家,还有上十家咖啡厅和美容美发店。可在20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条臭气熏天的污水沟。
有武汉最老城区之称的汉口永清街,发生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9栋百年老建筑已与20万平米的商业群融为一体,法国、奥地利等欧洲文化表演团体是这里的常客。几年以后,一个72层的江畔高楼还将拔地而起,成为“永清小CBD”的标志性建筑。
据某市场研究中心的初步统计,最近5年,类似在高档住宅周边形成的新商圈,多达10余个。
武汉思锐地产公司副总经理何海涛认为,一个片区如果拥有了足够人口和交通中心的地位,再能有20万平米以上的大型商业项目推动,就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商业中心。
【样板调查】黄孝河从臭水沟变身商业街
如今的黄孝河路南起建设大道,北至发展大道,全长2000米,“有效半径”内居民共37万人,路上车水,人流穿梭,谁又能想象,这里曾是一个荒无人烟的臭水沟。
80岁的竹叶山村村民牛爹爹笑着告诉记者,“以前这里都是菜地,哪里想得到今天高楼大厦,又是超市又是商场的”。
黄孝河商业街的繁华,是随着附近居民增多、商业门店倍增兴起的。上世纪80年代初,黄孝河臭水沟改造后,花桥小区、育才小区、蔡家田小区等大型住宅区入驻,梦天湖、湖北三五等大型酒店相继开张,特别是2005年以来金色华府、王府花园、圆梦圆广场、雅琪大厦等高档住宅拔地而起,易初莲花、法国家乐福、香港百佳集团、国美等一批大型超市及家电卖场,也先后在黄孝河路开业。
香港百佳超市行政公关主任李泉说,进驻前他们已察觉到黄孝河路会形成新型商圈,“我们选的都是有潜力的地方,而不是成形商圈,我们非常看重潜力价值”。
商圈雏形初现,一批精品服装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入黄孝河路。在育才小学、育才幼儿园周边,就是近两年刚形成的一条“精品服装街”,大约有五六十家服装店。
【吸金大战】如何赚钱三类社区商圈,三条吸金路线
记者走访10多个社区型商圈发现,众商圈有三种不同的吸金路线。
成长型社区商圈:“守”字当头
成长型社区商圈的精华,全在“潜力”二字。近两年,一批聚集在海虹景小区、玉桥新都小区周边的成长型商圈,正蓄势待发。
汉口三眼桥北路海虹景小区楼下的“羽乔”服装店老板娘江小姐说,这里也是近一年才逐渐兴旺起来,2006年小区交房不久,附近不少门面空置,租金也是低至1000元。这两年商铺逐渐稳定,“这里的生意关键是守,眼下生意还不算太火,但人流量已比刚开店时要多了一两成”。
专家发言:
戴德梁行武汉分公司高级经理冯波:这类成长型社区商圈,商家对所在社区及周边居民的构成、购买力和消费特点等要做调查,了解什么样的店铺适合在这里做,再去有针对性地设计商铺的位置、大小。
成熟型社区商圈:盯牢居民钱袋
围绕在汉口江大路统建大江园小区周围,有美容美发店、点心店、服装店、洗衣店等20多家店面。而汉口黄孝河路金色华府小区旁,单服装店就有20多家,如达衣岩、采轩、元田、卡布瑞拉、名典屋、菲妮迪、哥弟等。
统建大江园小区旁的“巴布狗儿童服装店”老板彭明说,店是今年5月开的,之前看过很多地方,独独看中统建大江园,“统建大江园3年前刚交房时消费情况也不行,但现在消费水平提高了,店面生意都好起来,有时一天可卖出2000多元”。
冯波:目前在江城的成熟商圈不算多,这些商家多数已摸熟了周边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因此他们往往能更敏锐地跟踪市场需求,从而决定做什么新项目。
豪华型社区商圈:打造利润空间
记者在永清街的“武汉天地”看到,一期的五层商业楼,外立面与永清街旧租界区老房子一样是红砖墙,在一排法国梧桐的掩映下,显得古朴、自然。
在这个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米的超大社区里,既有小资青年们喜欢的异域情调:牙买加咖啡、西式自助餐等,也有钻石首饰店、即食燕窝店等高档商店;更有巴适川菜馆、民生甜食馆等大众消费场所。这里的商品价格也比同一品牌设在市内其他地段的连锁门店要高,过个早也得一二十元钱。
冯波:以武汉天地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属于另外一种高档小区商圈形式,这种形式在国外比较成熟。开放式的街铺中有许多知名高档品牌,其辐射力仅次于城市核心商圈,对社区以外的居民都能产生较大吸引力。
武汉新天地环境幽雅,店铺特色分明,吸引了不少市民。
【专家看点】走在城市发展之前
五百年前一沙洲,五百年后楼外楼。这句《汉口竹枝词》里的妙言,可谓是城市变迁的注解,只是近30年的武汉,变化快得超乎想象。
新中国成立前的武汉,城区仅限京汉铁路以内;1997年,建设大道更常用的名字是“四干道”,这里成为汉口的新边界;如今,88公里的三环线成为大武汉内联外通的经脉,城与非城早就模糊不清。
同样的,因居而旺、因旺而商,武汉商圈也经历了从三个核心到十多个副中心及无数个社区商圈的绵延变化。那些愿意聚居和开业到鲁巷、王家湾、西北湖的人,正是因为走到了城市发展之前,如今城市才给予了他们丰厚的回报:散步式的商业空间、四通八达的交通和川流不息的人气和财气。
我们应该充分信任武汉这个宜居宜商的城市,东湖之阻可穿隧道,天兴之洲竞架飞桥,一时的地理远近正是在给所有人机会。勇于走在城市发展之前的拓荒者,其实更可谓是把准时代脉搏的智者,相信变化中、发展中的武汉,不会抛弃那些让出发展空间、找出全新生活路径的人们。变化意味着活力,意味着机会,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
短评
高档小区旁建小型商圈,已成为一种趋势,不过在此投资也要做好风险准备。
金色华府旁“A衣品”老板说,不可盲目投资,要做好完全的准备。开店前要多观察,看附近最适合的商品是什么,切记不要看什么店开得多也跟着盲目扎堆。
另外,要培养固定的顾客圈。华润凤凰城小区的“婴姿坊”老板张玲说,附近的新妈妈刚怀孕时会来这买东西,如果觉得商品好,生了宝宝后,宝宝的东西也会来这买,形成固定消费,“我投资了30万元开店,初期一个月销售额两三万元,现在达到五六万了”。
冯波:眼下,一些新小区的商铺租金便宜却长展不起来,如南湖、后湖等小区,只能是一些本地个体经营的小店进驻,无法吸引星巴克、味千拉面等中高端品牌连锁店。这类商圈根本上还是依靠商户自身的经营能力,只有调查清楚,并能适应周边居民消费习惯的商家,才能在此生存。(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