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她不会忘记那天傍晚她和女儿去公路边等他的情景。她一边指着火烧云,与女儿一起比拟着说像什么,一边往前走着。走着走着,她心里不踏实起来。出门时,她烧好了菜,他再不到都凉了。
②这时,手机铃响了,她接通,却只听见马路上的车来车往声。她轻轻地“喂”了一下,才听见他说:“上面有紧急任务,我要马上去执行,不能回来了!”她沉默了片刻,说:“那好吧,你路上小心!”
③她突然感到心里空空的。她不能说“你一定要回来”,尽管她已期盼了两星期。她愣了一会儿,似乎只是一刹那,天边的火烧云已不见了,只剩下一道隐隐的暗红。路灯亮了,万家灯火,她想,别人家该都在吃晚饭了吧。
④她走回单位时,门卫大爷伸出头来,对女儿说:“今天你爸爸不回来?”
⑤“我们是去散步的”她微微一笑,往里走去,一时泪要涌出。当晚,女儿莫名其妙地咳嗽起来。到后半夜,她一摸女儿的脑门儿,火烫火烫,她的心顿时缩成一团,因为女儿得过几次肺炎,都是先从咳嗽开始的。她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躲过去。要是他在,她就不用那么担心了。但是,实际上,一直以来,都是她一个人扛着。
⑥“爸爸怎么不回来?我生病了,他也不来看我!”
⑨“怎么可能呢!”
⑩“那你不担心?”
“那有什么好担心的,又不是战争年代!”她说得很轻松。
“换作我,肯定睡不着!”其实,同事哪里知道,很多个夜晚,她都是半梦半醒地挨过来的。她只是不说罢了。
上班的时候,一个男同事向她打听:“我从网上看到一个小道消息,说中国的一艘潜艇失踪了,有军事专家说,很可能已失去动力,与陆上失联了……你老公怎么说?”
“他从没说起过!”但是,她的心里惊了一下。直到下班,她都有点儿魂不守舍。半夜里,她突然惊醒,因为她梦见一艘潜艇正向他袭来……
她度日如年,甚至有了不祥的预感。晚上女儿做作业时,随口念叨道:“爸爸怎么回事?是不是不要我们了?怎么还不回来啊?”
他是在十天之后,才出现在她面前的。这一次的等待实在太长了,当女儿睡着之后,她甚至哭了。她说:“你知道吗?网上都说我们的潜艇失事了呢!”
“这你也信?”他说得很轻松,“他们天天这样说的!”
她替他去洗衣服时,从裤袋里摸出一个优盘。她有点儿好奇,于是将优盘插进了电脑。这时,正好他走出来,“你在干什么?”他走近一看,问道:“这优盘是谁的?”她愣住了,不出声。他厉声说道:“是我的工作优盘吗?你怎么可以在上网的情况下插上我的优盘呢!”他说得很重很严肃,就仿佛教育犯错的士兵一样。他不容分说,立马断开网线,拔出了优盘。她气得脸色都变了,一转身,倒在了床上,委屈地哭了。
他看了那个优盘,才猛醒过来,是自己太紧张了,自己根本就没把工作优盘带回家。这个优盘里面存放的是女儿的学习资料,上次人家拷给他的,他一时竟忘了。
“你们真是这样的吗?”
“比这还要惊险呢。那次出来,我不是先去疗养了十天吗?”
“你也不说!”
“不是要保密吗?何况说了,你更担心了!”
(选自《2022年3月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十五个冬笋
李学文
①隆冬的赣南北部山区白雪皑皑,滴水成冰。红军长征后,留守在这里牵制敌人的红军被搜剿的敌人重创。四名战士满身血污地从阵地上爬下来,在雪地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血路。他们耗尽全力,终于爬到了两里外老猎户老杨的门口。
②老杨独居深山,他开门一看,是四名受伤的红军战士,一人左手骨折,三人腿部中弹,其中一人已经昏迷,看样子快不行了。老杨站在门口愣了一会儿,然后赶紧把他们扶进屋里。
③老杨常年在外打猎,练就了治疗骨伤枪伤的好医术。他很快把战士的断手固定,又给三名腿部中弹的战士取出了子弹。那个手折了的战士说:“大爷,我们已经三天粒米未进了,你能给我们一点吃的吗?”
④大雪封山,老杨昨天其实已经断炊了,家里只剩下半边兔子肉,他原本想靠它挺过大雪封山期。
⑤老杨没多想,就把半边兔子肉剁了一半炖了。肉熟了,他只为三名清醒的战士端去了肉和汤。三名战士满腹狐疑地看着老杨,其中一个说:“怎么没给昏迷的兄弟端一碗?”老杨长叹一口气,说:“他这样子已经吃不了东西了。”手折了的战士不信,想掰开昏迷战士的嘴给他喂,确实一点也灌不进去。
⑥战士们饿极了,两餐就把半边兔子肉吃完了。实在没吃的了,老杨就扒开雪,挖屋檐前的草根煮汤喝。又挨过了两天,最后连屋檐前的草根也挖没了。
⑦为了弄吃的,手折了的战士提议,让老杨带他上山挖冬笋。老杨不同意,说大雪封山,上山挖笋十分危险。两名有腿伤的战士也不同意。手折了的战士说:“不上山挖笋,五个人都会饿死。”无奈,老杨只好带着他冒雪上山。
⑧两人在齐膝深的雪中走着,每走一段山路,就做个记号。到了竹林地,他们大半天才挖了一竹篮冬笋。返回时,大雪已把记号覆盖,两人凭感觉在雪海中前行。突然,手折了的战士一脚踩空,掉进了深涧。
⑨见只有老杨一人回来,一名有腿伤的战士问:“那位兄弟呢?”
⑩老杨悲戚地说:“掉进深涧牺牲了。”两名战士听了,一脸惊愕。
看似满满一竹篮的冬笋,实际只有十五个,剥壳后可食用的部分很少。老杨预计十五天后大雪能停,他要用这十五个冬笋帮大家度过大雪封山期。
老杨煮好笋汤,端到两名战士手中,但两人都不肯喝。老杨明白,自己没给那名昏迷的战士喂兔肉汤,特别是手折了的战士掉进深涧牺牲后,他俩就生了戒心。老杨当着两人的面,一仰脖把冬笋汤喝了个精光,又把碗底的几小块笋片放入嘴里。两名战士见老杨喝了笋汤,吃着笋片,就跟着喝了。
喝完笋汤,两名有腿伤的战士让老杨给昏迷的战士喂汤。老杨摇摇头,说:“他一直昏迷,汤喂不进去,洒了可惜啊……”其中一名有腿伤的战士愠怒地看了看老杨,自己端着汤艰难地爬到昏迷的战士跟前。老杨把汤夺下来,说:“留着这碗汤,还能对付一个人的饥饿!”另一名战士一看,愤怒地拉动了枪栓。
那个爬过去的战士又把笋汤夺回来,然后掰开昏迷战士的嘴,可像之前一样,怎么也喂不进。老杨说:“孩子呀,别看他现在还有心跳,他应该是快不行了。”
爬过去的战士听了,冲老杨吼道:“你这是谋杀!”
老杨缓口气说:“孩子呀,我们只有十五个冬笋,按往年的天气,至少还有十五天的封山期,节约一个人的食物,我们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爬过去的战士气愤地把碗摔了个粉碎,怒道:“你竟然还敢这样说,难道不怕死吗?”
“我说的是实话,他挺不过这几天了!”
拉枪栓的战士怒喝道:“别说了,小心我毙了你!”
老杨也来了气,又心疼又委屈地说:“难道我真的不想给他吃吗?他是我的亲生儿子呀……”
两名战士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问:“他是你儿子?”
两名战士紧紧地抱住了老杨。
四天后,老杨的儿子没了心跳,老杨抹着泪,把他埋在了屋后面。
就这样,老杨用仅有的十五个冬笋,终于让自己和两名战士挺过了大雪封山期。两名战士归队时,紧紧抱着老杨,同时叫了一声:“老爹……”
(选自《2022中国精短小说年选》,有删改)
【链接材料】
反转是小说或戏剧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往往用出乎意料的情节以及与剧情发展大相径庭的故事结局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赏画
(1)小客厅里鸦雀无声,几名美术爱好者目不转睛地望着墙上挂着的那幅油画。画很小,用一个精致、镶有金边画框嵌着,这是一幅很奇怪的画,画面上看不到山岗、树林、河流和人物,只有一团团黄黄绿绿的色彩。可是油画的主人、美术学院的苏老师却一再说明,这是一幅世界名画。
(2)画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大家都在思索着。
(3)风度潇洒的吕林对这幅画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他是一个西方画派的崇拜者。只见他一只手抱在胸前,另一只手托着下巴,不时地点点头,发出啧啧的声音。他发现大伙都在注意他,便得意地坐在沙发上,悠然地点燃一支烟。
(4)“谁能谈谈体会”苏老师问,眼睛闪耀着狡黠的光芒。
(5)没人回答。大家把目光移向卢华,他是颇有成就的美院学生。卢华涨红了脸,讷讷地说:我还没看出什么来。”他镇静了一下,又坦然地说:“真的,我没看懂,我甚至有点怀疑——这是幅画?
(6)什么,这不是幅画吕林几乎从沙发跳起来。那就请你谈谈对这幅画的理解。卢华诚恳地说。外国人有惊人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我只请你谈谈这幅画!卢华截断吕林的话。这是一幅新印象派的画,吕林滔滔不绝地说着,这幅画色彩之灿烂、强烈远远超过自然界颜色,充满了想象。这是一幅绝妙的画。真是太美了,多么深刻的思想呀!我还是看不懂。卢华轻轻地说。
(7)苏老师微微一笑,走上前去,不慌不忙地取下画,倒过来再挂上。那并不是什么新印象派,而是大家熟悉的世界名画:“狂风中的橡树”。
少年如雪
①圆圆的脸蛋上两只眼睛很大,睫毛浓密纤长,扑闪闪的,温顺地垂着。他本是个俊俏的小男孩儿,如果不是半边脸都布满暗红色的胎记的话。
②他是我初一时的同桌。第一次见到他,我忍不住低低地“呀”了一声,那整个半边脸的暗红色胎记着实让人惊讶。他脸涨得通红,小心翼翼地坐在我身边。起初,他两只手不停地绞着书包带子,嘴里“呼呼”地喘着粗气。“你把书包放下呀!”看到他紧张的样子,我主动跟他打招呼。他抬眼看了看我,没说话,把书包放到了桌上。我发现他有着明亮的大眼睛和长长的睫毛。
③他很沉默,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班上几个男生见了他就“噢哟!噢哟”地怪叫。他的名字也是他们取笑的由头:付球三。他们经常“球衫!球裤!衬衫!衬裤”地齐声大叫。每次,他只是沉默地涨红着脸。我曾好奇地问他:“你爸妈怎么给你起这么个名字呀?”“我也不晓得,我大大(爸爸)起的。”他红着脸很不好意思地小声说。
④他成绩不好,还总迟到,上课打瞌睡,考试常常不及格。老师问他为什么总迟到,他又红着脸,嗫嚅着说不出话。后来才了解到,他家离学校太远了。他每天早上不到五点就得起床,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学校。每次见他气喘吁吁、满脸通红地在老师和同学的注视下,缩腰弓背像犯了错似的走进教室,我都觉得他好可怜。看到他上课打瞌睡,我就推推他,有时在他手上轻轻掐一下。他总是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冲我憨憨地笑。有时作业不会写,他也问我;但考试的时候,他并不看我的卷子。后面的男生想看却看不到,不无嫉妒地骂他:“这个笨球衫!”
⑤当时坐在我们后面的男生,常常欺负他。好几回上深,我发现他身子总是不停地往前面靠,脸涨得通红,那表情似乎在强忍着什么疼痛。“你怎么了?”他可怜巴巴地看看我,却不说话。有次我头一偏,发现后面男生的脚居然架在他的板凳上!原来如此!我狠狠往后瞪了一眼,手使劲儿往下挥过去,那只脚缩回去了。我警告那男生:“你以后再欺负付球三,我就告诉老师!”那调皮的男生后来收敛多了,他多少有点儿忌惮我是校长的女儿,最主要还是因为考试时他想“瞟”我的卷子。
⑥可能是因为我的“仗义相助”,付球三对我也“知恩图报”。他经常像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掏出各种小果子给我,圆乎乎的小毛栗子、涩涩的山楂果、咬一口酸水直冒的青皮李子,还有梅子、桃子什么的,每次我都欢喜得直叫。还有一次,他居然掐了一把粉色的艳山红给我,那应当是我生平收到的第一束花了。当时,边上的男生“嘁、嘁”地直撇嘴,他红着脸扑闪着长长的睫毛,对着我傻傻地笑。
⑦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次体育课上,一向人前“蔫巴”的付球三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为我“出头”。我们那时的体育课都是自由活动,只在下课前老师会吹口哨集合。我坐在走廊上看书,当时完全沉浸其中了,根本没听见下课时的口哨声,直到付球三跑过来叫我,我才如梦方醒。体育老师是个代课老师,他黑着一张脸问我为什么不来集合。他认为我仗着自己是校长女儿就不尊重他。天地良心,我绝对没有!可当时我还没从小说里回过神来,一句话都没有解释。老师的脸阴得快滴出水了。这时,付球三说话了:“老师,她不是故意的,她看书没听见。”“她自己不会说,要你说!”老师气狠狠地嚷他……
⑨直到今天,我再也没有见过他,只怕纵使相逢也不相识了。人海茫茫,或许,今生不能再见;但在心底,那份冰雪般纯净的少年情谊永远清澈如初。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