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公益诉讼检察解决百姓烦心事
检察官在徐汇区虹梅街道“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宣传活动并接待来访。陆渊摄
“电瓶车纸箱子堆满了楼道,安全出口都挡住了,真让人发愁。”两个月前,上海市徐汇区某公寓的居民刘阿姨在检察官上门调查时大吐苦水。前不久,徐汇区检察院进行“回头看”时,这里已是另一番景象。
一组新闻报道引发住宅公共区域问题治理
今年4月的一天,该院公益诉讼办案组从一组新闻报道中得知,辖区内一住户家中由于将电瓶车置于室内违规充电而引发火灾。“看似小问题,会引发大事故。”他们立即对辖区两个街道的住宅建筑内公共区域进行了消防隐患排查。
行政机关在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成立临时工作组进行实地调查,对涉案地区的楼道进行消防隐患安全整改。短短两个月,原本堆满杂物的楼道如今已是空空荡荡,整洁又干净。
智能辅审系统挖出保护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源
去年8月,该院公益诉讼办案组通过公益诉讼案源挖掘智能辅审系统发现,本院刑检部门刚刚审查批准逮捕了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案。公益诉讼办案组随即对该线索立案审查,和刑检部门承办检察官沟通并调阅了证据材料,进一步明晰了案情:徐某先后以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远程教育等名义建立多个网站,被害人在这些网上填写的报名信息先后被徐某提供给营利性教育机构招生使用,徐某从中获得提成70余万元。
2019年12月,该院就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当庭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30万元,并在省级媒体公开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检察机关聚焦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这类严重损害公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公共领域问题,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了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责任和担当。”旁听庭审的公益诉讼观察员这样说。
宠物店开在居民楼的顽症得以整治
“一楼的住户家里开了一个宠物店,整个楼道里都是宠物的味道,衣服晒出去,收进来的时候上面全沾上了狗毛。”今年春节过后,该院公益诉讼办案组负责人下沉基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常常听到徐汇区某小区居民楼的楼长在抱怨。
办案组成员很快前往宠物店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狭小的店内气息浑浊,空气中飘散着浓烈的混合着宠物粪便的气味,卫生环境极其恶劣,严重影响居民的居住和生活。
“这件事确实已经困扰了居民多年,可我们也没有权力强制要求宠物店搬离,对于店主的不良行为也是束手无策。”检察官在走访居委会了解情况时,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
“太感谢了,尤其是楼上楼下周边几户人家,特地跑到居委会感谢,我们把这份谢意,也传达给你们。”近日,该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特地来到检察院转达大家的谢意。
(本报记者林中明?通讯员肖芸)
最高人民检察院(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010-65209114(查号台)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