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动机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年轻人的奇妙世界,探寻这些奇特“宠物”背后的故事,感受他们在忙碌生活中对陪伴与慰藉的渴望,以及在压力之下努力寻找自我的那份执着与勇气。
01
“石宠”热潮的兴起
一块块硬邦邦的石头,最近在中国竟然成为了抢手货,不少年轻人拿它当宠物来养,甚至不惜花钱购买。这些宠物主人会在石头上画上五官,粘贴眼睛,置办小窝,也会给石头穿衣打扮、戴上眼镜、涂护肤品,甚至给宠物石头起名字,过生日。平平无奇的小小石头,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居然成为年轻人的情感寄托。
这股养石头的热潮,带动了石头在网上的销量。淘宝工作人员透露,今年以来,淘宝上宠物石的销售量都有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8月,宠物石头的成交量环比增长246%。成交人群主要是“95后”到“00后”,集中在上海,约八成的消费者为女性。多数宠物石头的售价在10元到50元之间。有店员透露,售卖的虽然是普通石头,但都经过仔细挑选。
周边商品的生意也相当红火,护肤水乳、帽子衣裙、饮料提包和别墅小窝等销量与评价都不在少数。有店家一款宠物石套装单月就卖出超过1万元,里头包含一块2厘米至7厘米大小的石头、一张石头的身份证、一本饲养手册、一顶草帽、一个草窝和若干表情贴纸,短短两个月已销售1000多单。
事实上,这不是中国年轻人第一次掀起饲养宠物石头的热潮。前年,社交平台上一度出现类似风潮,当时有痴迷的宠物主人用精油养护石头,甚至有人“遛石头”带它们出门遛弯。
02
“石宠”背后的原因
中国年轻人为何热衷养起宠物石头?博主小王说,许多家庭因各种原因养不了小猫小狗,所以把目光投向能以更低成本维护的石头当成宠物。有网民的高赞回答如此总结道:“石头不会掉毛,不会拉屎,不会闯祸,只会默默地听你说话,性价比极高。”
这些宠物主人也认为,养宠物石头不仅开销低,还具有陪伴和防身的功能。小王说:“我工作比较忙,猫要哄,狗要溜,小石既能聊天,也能装扮,情绪价值拉满,主打一个陪伴。”
一名宠物石头的主人承认,自己第一次在社交平台上刷到养石头的帖子时觉得很荒诞,但看着看着又被这种默默的陪伴打动。把石头接回家的那一刻,自己这块石头似乎多了一层情感的链接。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咨询师沈丹明告诉《齐鲁晚报》,相对于猫狗等有生命的宠物,虽然石头宠物的短处是无法与人交流,但优势是稳定存在、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就能拥有。让石头拥有可爱的生物化外表和独特的人格特征,很有创意、也需要童心和匠心,认为离经叛道不如去看到其中有趣又有用的一面:它们不仅仅是石头,也是能提供美学上的欣赏价值和情感上的陪伴价值的石头。
然而,专家也提醒,年轻人过度沉迷于这种没有生命的陪伴,长此以往或将削弱他们应对现实挑战的能力,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03
“石宠”的商业价值
为了让这一天马行空的想法落地,加里达尔找到两位同事做“天使投资人”,三人一起给这块石头重新定位成拥有“潮玩宠物”属性的产品。不久后,垫着人工稻草,用纸盒包装好的“宠物石”被推到市场,取名“PETROCK”。投入市场短短6个月,“宠物石”大受欢迎,为达尔带来了1500万美元收益。
用户在收到这款产品后,都会发出“超过预期”的感叹,跟随石头一同售卖的还有一本《“宠物石”养护和训练手册》,创造者用一本正经的画风跟用户开玩笑,例如,手册指导主人如何用不同的手势给石头发指令,如何判断一块石头是开心还是痛苦。
在1975年,这块石头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节日礼物,疗愈不少当时的美国人。在很多影视作品里,我们也能看到“宠物石”的身影,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着这个产品的流行。
99后商家叶子切入这一小众赛道,在淘宝开设了一家“宠物石幼崽”的“孵化中心”。选石头、取名、妆造、包装、拍照……创造“宠物石”,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和童趣的过程。
选石是关键,叶子更在意每块石头的天然独特性,越特别、越能一眼取名的石头更能入她眼。给石头取名、增加人设是第二步,她的取名逻辑是“颜色+形状”。叶子还在电脑上制作了“档案室”“户籍系统”,根据每块石头的名字、出生日期、照片分类,就能检索到这块“宠物石”。
叶子为“宠物石”注入灵魂,给小石头搭配草窝装饰品,再给石头配备一份“行李”,其中包含小石饲养手册、小石身份证、草帽、小眼睛等。叶子也建立起一套属于“宠物石”的语言体系。有人说,叶子贩卖的是一种情绪价值,她坦言,单独卖石头不好定价,但通过一套充满仪式感的二创动作,石头“活了”,拥有了新的价值。
在“小学G设计灵感铺”里,售价28.8元的“宠物石”已经卖出超1000份。今年以来,购物平台上被认养的“宠物石”越来越多,8月淘宝上“宠物石”销量环比上月增长246%,其中不乏学生党和打工人。“宠物石”的受众范围远比想象得广,几乎覆盖了90后到10后,不论男女。
当石头变成宠物,它便有了更多场景,甚至还延伸出了“宠物石”的水乳、服饰、别墅小窝等周边商品。叶子也“养着”两块“宠物石”,一块叫大雪团子,一块叫KIRI。之所以爱上养石头是因为自己的爱宠鹦鹉的离世,而“宠物石”作为一个长久的伙伴能陪伴她一生。
“宠物石”意外走红后,叶子淘宝店的单量最高达到日均百单,月入过万,她甚至需要动员全家组成“流水线”发货。
04
“石宠”之外的奇特宠物
在年轻人的世界里,宠物的定义早已超越了传统的范畴。除了那块看似普通却承载着无数情感的石头,还有各种奇特的宠物不断涌现。
早在人类诞生前就已存在的恐龙,如今竟也能成为人类的亲密伙伴。想象一下,一个小小的恐龙模型摆在桌上,仿佛带着远古的神秘气息。虽然它并非真正的活物,但却能激发年轻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它不仅仅是一个摆件,更是年轻人心中对强大力量和神秘历史的向往。
而那可爱的“芒狗”,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芒狗,其实就是晾干的芒果核。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日常被丢弃的东西,在年轻人的巧手下,变成了毛茸茸的可爱宠物。将吃完的芒果核清洗干净后吹蓬松,便得到了不同品种的芒狗,有长毛芒狗的俏皮、短毛芒狗的简约、卷毛芒狗的灵动,还有刺猬芒狗的独特。年轻人对于养芒狗的执念,或许真的如大家所猜测,源自对脱发的心理补偿。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年轻人面临着各种压力,脱发问题也困扰着许多人。而养一只芒狗,就像是在呵护一份小小的希望,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的向往。
05
对“石宠”现象的思考
对于年轻人养石头这种现象,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少网民表示看不懂,也无法理解这样荒谬无聊的行为。在他们眼中,石头就是石头,没有生命,没有情感,怎么能当宠物来养呢?还有舆论批评年轻人是在幼稚盲目地跟风,消极地逃避现实。他们认为年轻人应该面对现实,而不是沉浸在这种看似不切实际的行为中。
然而,另一派观点则认为,年轻人在日复一日的忙碌生活中,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我慰藉也无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年轻人承受着来自职场、住房、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需要一个出口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各种稀奇古怪的新宠物一再走红,恰恰说明它们在年轻人中产生了共鸣。这些奇特的宠物,就像是童年时代的娃娃,可以发挥调节情绪的作用。它们虽然没有生命,但却能给予年轻人一种情感上的寄托,让他们在孤独的时候感受到陪伴。
诚然,年轻人养着冷冰冰石头短暂逃离现实的这股热潮终究会过。但他们在中国经济发展日益严峻的环境中面对的职场、住房、经济、家庭等等方面的压力不会就此消失。在这个时候,寻求真正且健康的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或许是更可持续的抗压方法。年轻人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同时,他们也可以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在面对压力时,拥有更强大的内心和更丰富的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