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元里地铁站附近,一男子手牵两只宠物狗在路上溜达。VCG供图
“犬患”频发,不文明养犬行为需进一步规范管理
编者按
■采写:新快报记者彭程
现象
多地遛狗不拴绳行为频引祸广州发生多例犬只伤人事件
日前,在杭州余杭区发生一起因遛狗引起的狗主人打人事件,徐女士为保护孩子,用脚驱赶一条没有牵狗绳的宠物狗,结果遭狗主人殴打至骨折,曝光后激起网友的强烈指责。此类冲突事件近来已经发生多起。
据了解,广州也发生过多例类似问题引发的狗咬人事件。今年9月,海珠区南泰路一位街坊陈先生就因为自己未拴狗绳而交了一笔“学费”。陈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自己平日经营五金生意,店内养有一只中华田园犬。“平时它是很乖很听话的,有时候我就会把它的绳子解下来,当作是对它的一种‘奖励’。”陈先生说,没想到的是,事发当天,一名男子骑着电动车到旁边店内买东西,电动车篮子里坐着一只小狗,一下就把他养的狗“迷”住了。
“估计是那个男子在买东西的时候,两只狗玩了一下,等到男子骑车走的时候,我家狗也跟着一路追过去。”陈先生称,当时自己由于忙着在店内招呼顾客,便没有太在意,然而,狗在追赶了数百米后,竟趁该男子停车时,狠狠地咬了他的大腿一口,在此过程中男子连人带车侧翻,摔伤了左手。由于事件对错分明,陈先生唯有接受对方提出的赔偿要求,在承担所有医疗费用的同时还另外赔偿了2000元。
新快报记者梳理了近两年广州类似的狗只伤人事件报道:今年6月,番禺某小区一名64岁的老人在散步时被一只没拴绳的大狗扑倒,导致右胫骨平台骨折;今年1月22日,白云区李小姐牵着自家金毛犬在小区散步时,一只没有系牵引绳的哈士奇追上来扑向她的金毛犬,李小姐抬起右脚阻挡其进攻,不料被一阵反咬;2017年9月23日,市民林先生在路过广州番禺洛涛居小区附近时,一条没有拴绳的黄狗突然发疯似地从小区围栏冲出来,直扑向林先生并将其咬伤。
管理
“最严养犬令”纷出台广州将免费派“文明养犬四件套”
●芜湖:限制养犬管理办法开始征求意见,拟同样禁止市民在7时至22时之间户外遛犬,且建议对犬只植入电子芯片以规范管理。
●武汉: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新增狗患治理规定,两次受罚者将纳入严重失信名单,物业如对违规养犬坐视不管,最高处以3万元罚款。携犬出户应挂犬牌、束犬链、戴嘴套,由成年人牵引,主动避让他人,拒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广州:早在2009年,广州市就出台了《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其中规定,广州市行政街辖区为养犬严格管理区,而在严格管理区内携带犬只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当遵守的规定中,第一条就是“用犬绳牵领犬只”。而据警方此前通报,市民投诉最多的三类不文明养犬行为,其中就包括“不牵犬绳”。
记者了解到,2017年8月30日起,广州警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史上最严养犬管理执法整治专项行动,对违反《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者,可没收犬只并处2000元的罚款,没收犬只将会被安置到广州市犬只留检所。今年8月,全市再次组织开展养犬管理执法行动,依法没收违法犬只683条,在全市形成了对违法不文明养犬的执法高压态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业内说法
要把执法权责明确归口到具体部门
“不文明养犬行为总量多、随机性大,单靠行政机关管理‘势单力薄’。”胡天乐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整个南京市注册的犬只数量有14万只左右,但专职负责犬类管理的民警只有百余人。
他认为,拉网式、运动式执法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城管、公安、卫生防疫等部门有必要定期联合整治,严格打击、常态化治理不文明养犬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