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从浙江嵊州赶来的男性患者,48岁。当时患者表现得非常烦躁、坐立不安,他告诉医生,自己低烧好几天了,一吹风就会觉得胸闷、喉咙发紧,感到很口渴,却又害怕喝水。
从症状来看,医生高度怀疑是感染了狂犬病毒。虽然病人当时否认自己被猫狗咬伤、挠伤过,但通过脑脊液NGS检测,医生找到了狂犬病毒。
但即便找到了病因,也为时已晚。3天后,医生回访得到消息,该患者已经离世。其妻子透露,他几年前曾被狗咬过。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致死率约为99%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黄文豹表示,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中枢麻痹等症状。目前,狂犬病属于可防不可治的疾病。
“狂犬病之所以令人恐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有极高的致死率。全球狂犬病的致死率约为99%,即100个感染者中大约有99人最终会死亡。”
狂犬病传染源是什么?
(1)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占95%以上,其次是猫。
(2)野生或流浪的食肉哺乳动物传播风险高,鼬、獾、狐狸、貉、狼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物传染源。
(3)蝙蝠是传播狂犬病的高风险动物。
(4)牛、羊、马、猪等家畜和兔、鼠等啮齿动物咬伤风险低。
(5)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蛇等动物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被猫/狗抓伤或咬伤后
如何正确处理?
(1)被咬/抓伤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出污血,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
(2)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比如自来水)及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3)冲洗后用75%的酒精擦洗或2%~3%碘酒涂擦伤口。
(4)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不涂软膏或粉剂等不利于伤口排毒的药品。如伤口创面大且深,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处理。
(5)根据咬伤部位及严重情况,及时、规范地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
什么情况下打狂犬病疫苗?
根据不同的暴露程度需采取不同的措施:
注意
被不能排除狂犬病风险的动物抓伤、咬伤后,都需要立即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必要时遵医嘱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直接接触蝙蝠是高风险暴露,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关于狂犬病疫苗接种
这些你要知道
01.全程接种完狂犬病疫苗后,又被猫/狗抓伤或咬伤,需要再次接种吗?
根据《广东省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3年版)》,狂犬病再次暴露后的免疫程序要求为:
全程免疫后6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
全程免疫后6个月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
在1年~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
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02.被狗咬伤后,4年了都没打狂犬疫苗,还会发作吗?
狂犬病潜伏期从5天至数年(通常2-3个月,极少超过1年),被咬伤后4年还没发病的概率极小。
如果实在担心的话,回想一下当初咬伤自己的狗有没有在短期(通常为10天)内死亡,若没有,狗可以排除感染狂犬病。
03.宠物近半年打过疫苗,被其咬伤,需要处置吗?
需要。感染狂犬病病毒的死亡率是100%,而暴露后处置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且宠物接种的狂犬病疫苗一是要保证质量合格,二是要保证全程冷链,三是要保证接种人员资质,介于这三点考虑是需要进行暴露后处置的。
04.被兔子、仓鼠、老鼠等咬出血了,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吗?
啮齿类动物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也没发现导致人间狂犬病的证据。老鼠、仓鼠传播狂犬病毒的几率极低,通过物体表面接触感染概率更低,不建议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但被咬伤出血后,要处理伤口,应马上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并用碘伏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