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搬家带来了不小开支,预算有限的我们放弃了具有湿拖功能的石头扫地机器人,购买了第一代米家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虽然帮我们解决了扫地和除尘的需求,但是也让我们意识到了湿拖功能的重要性:家庭空间变大、环境变复杂,导致拖地工作非常耗时耗力;尤其是家里有宠物的时候,更容易留下难以清洁的污渍。
作为我最看重的特性,石头T7的湿拖功能给我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
可能是养了金毛的原因,我们家里经常出现难以去除的污渍,需要用湿布用力擦拭才能去除;即使用号称每分钟可以模拟人手擦地1000次的米家无线手持擦地机,也需要多次反复拖扫才能去除。
可以说,石头T7对于这类污渍的清洁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像擦地机有驱动电机带动拖布运动,仅靠扫地机器人进行清扫工作时的平行移动,就能达到比后者更有效和更轻松的清洁体验。
据介绍,「下压力」是石头T7实现优秀湿拖效果的关键因素。如果拖布对地面的压力过大,会造成设备与地面之间的阻力变大,容易打滑;如果压力过小,则拖布对于地面的附着力会变差,导致不能达到有效清洁的目的。
石头T7经过了多次测试之后,研发团队选择了将对地压力设置为3N,保证了湿拖功能不会因为压力过大或过小出现拖不干净地板的情况。为了保持恒定对地压力,石头T7配备了恒压弹簧,以确保拖布不会由于水箱水量减少造成压力不足的情况。
对了,相比于前代产品,石头T7的水箱容量提升了一倍。实际使用下来,清扫完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的区域之后,也只用了不到一半的水量,足够多数家庭完成一次甚至两次清扫工作。
再说说「降噪」效果。与米家扫地机器人对比,带湿拖功能的石头T7在工作时的噪音出人意料地比前者低了不少;以我平时在卧室工作为例:如果米家扫地机器人在客厅工作,戴着AirPodsPro、开启降噪效果之后依然能听到微弱的噪音,石头T7则不会。
很难想象石头T7的吸力在比米家扫地机器人大700Pa的情况下,又增加了湿拖功能,「降噪」效果还能保持如此出色的水平。我从石头科技了解到,石头T7经过大量测试之后,水箱没有采用市面上常用的隔膜泵方案,而采用了低噪音、不易堵塞的蠕动泵方案,使用寿命也相对更长。
注意,由于测试工具和流程方面的不严谨,测试数据仅作为两者工作噪音大小的比较,不能代表设备实际工作时的噪音分贝情况。
除了上述特性,石头T7针对湿拖功能还设计了不少值得注意的细节:
在石头T7开始清扫工作时,水箱会加大喷水量以快速打湿拖布,让拖布更快进入可用状态。
研发团队为石头T7开发了新的算法,以保护不需湿拖的家庭区域。比如,如果我将次卧设置为不需湿拖的区域,石头T7会选择不打湿拖布,优先前往次卧进行清扫;清扫完并离开次卧之后,再快速打湿拖布清扫其它区域。
此外,石头T7在回充过程中也不会进行喷水操作,防止清扫过的区域因二次喷水造成上述情况。
最后,石头T7采用了抽屉式的拖布支架,推拉就可以装上和卸下拖布、支架,相比于许多需要翻转取下水箱的设计要方便不少。
清扫功能方面,石头T7的最大吸力可达2500Pa,相比于我在用的第一代米家扫地机器人多出700Pa,相比于石头T6和米家扫拖一体机器人分别多出了500Pa和400Pa。在市面上主流品牌的扫地机器人产品中,石头T7吸力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研发团队称其能够轻松拔除地板缝隙之间的积尘。
不过,即使是我之前在用的米家扫地机器人,在清洁工作方面也完全够用了,所以介绍参数也没有太多意义。反而是石头T7为了更好地发挥硬件性能设计的一系列功能,让它在一众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借用石头研发团队话说就是,石头T7是一款「方方面面都聪明」的扫地机器人。
RRMason7.0算法是石头研发团队开发的全新算法,包括了「实时数据管理算法」「感知与建图算法」「导航与运动算法」三个部分,分别负责采集环境数据、分析数据、动态导航及规划。
有了这套算法,石头T7能够同时发挥CPU和GPU的性能,在机器人遇障时触发防抖功能,保证绘制地图的稳定性;在清扫过程中搬动机器人之后,石头T7也能快速进行重新定位,重新规划合理的清扫路线。
根据我的实际使用情况,石头T7在清扫餐桌、沙发等障碍物较多的地点时,确实能够更加合理地规避桌椅、电器等,相比第一代米家扫地机器人更少遇到紧贴障碍物并绕开的情况。
即使遇到障碍物,石头T7也能利用内置的越障系统摆脱障碍物,继续进行清扫。如果家中摆放了地毯等摩擦阻力较大的装饰物,我们可以通过米家应用或石头官方应用开启「地毯增压模式」,石头T7会在自动识别地毯之后调至最大吸力进行清扫,离开地毯则会自动恢复正常吸力。
针对「不起眼」的边刷,石头T7的小细节也很值得注意。首先,为了防止边刷转速过快可能出现打飞垃圾的情况,石头T7采用了动态调整边刷转速的方案:只有在清洁墙边、墙角时,边刷才会保持高转速,确保这些难以清扫的角落能被清扫干净;而在清扫非沿墙区域时,边刷会改用低转速,防止打飞垃圾。
此外,石头T7只在设备右侧安装了边刷,因此只有安装了边刷的一侧会沿墙或绕障碍物清扫。我从石头科技了解到,这样设计是为了防止双边刷碰到线缆等障碍物时,导致机器遇障较难脱困的情况。
此外,针对拖地禁区,石头T7会根据拖布状态自动选择清扫方案;比如,石头T7在安装拖布时不会进入拖地禁区进行清扫,取下拖布后则会进入拖地禁区进行扫地工作。
石头研发团队也更新了T7的地图管理方案,升级到了4.0版本。新版地图管理方案最多支持在应用中保存4张地图,石头T7能够自动识别所处的房间或楼层,选择合适的清扫方案,我们也可以针对不同地图区域设置不同的扫地吸力、拖地水量、清扫顺序等。
比如我在主卧里设置了「宠物区」「衣帽区」,在宠物区清扫时,我会选择大吸力、小水量,确保动物毛发被有效清扫的同时不会因为毛发被打湿导致垃圾难以清理;衣帽区有脏衣篓,脏衣篓底部缝隙里的毛发难以清理,我会选择加大吸力以达到更好的清扫效果,水量选择正常水量即可。
研发团队也为石头T7设计了更合理的断点续扫方案。如果设备在清扫过程中处于低电量状态,石头T7会自动计算当前区域剩余未清扫面积,在回充之后电量足够完成剩余清扫工作时,继续之前的清扫工作,而不像许多同类产品选择在充电至80%电量之后再继续清扫工作。
说完基本的扫拖功能,我想再说说石头T7一些实用的细节设计。
再说说三按键布局设计。以我之前使用的第一代米家扫地机器人为例,米家扫地机器人采用了双按键布局设计,长按电源键开/关机、短按开始全域清扫,长按Home键开始局部清扫、短按回充。石头T7的三键分别是:局部清扫、清扫、回充,操作仅需短按就能完成,不仅更方便,也不用特意记住长/短按的按键和顺序,对于家里有老人或小孩的家庭更为友好。
对于石头T7,我认为上述内容是我们在选购一款扫拖机器人时应该了解的信息;至于支持App远程控制、支持语音助手等同类产品都有、或者我认为不太重要的功能,没有多做赘述。
可以说,作为我的第一款扫拖机器人,石头T7已经满足了我目前几乎能想到的需求:它能扫地能拖地,清扫效果和体验也比我之前用的两款清扫设备要好不少;加上抽屉式水箱、可水洗滤网、直观的交互逻辑等实用细节设计,我认为,石头T7是一款值得每个有需求的家庭考虑的扫拖机器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