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长寿的十种动物排行榜,乌龟甚至不能跻身寿命最长的十大动物之列。请看如下榜单:弓头鲸、阿留申平鲉、淡水珍珠蚌、格陵兰鲨、管虫、海洋圆蛤、黑珊瑚、玻璃海绵、灯塔水母、水螅。
一些动物寿命极长,远远超过人类的水平。人类可能存在150岁的“绝对极限”,但与一些动物成百上千年的寿命相比,这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有些动物甚至可以阻止或逆转衰老的过程。尽管有些陆地动物非常长寿(例如,年龄最大的龟活了近190年),但它们都没能进入这个榜单——真正的长寿冠军都生活在水中。
弓头鲸:200年以上
弓头鲸是寿命最长的哺乳动物。国外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资料显示,这种生活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的鲸的确切寿命尚不清楚,但在一些捕获的弓头鲸体内发现了石制鱼叉的尖端,这些东西证明它们能轻而易举地活过100年,或许能活200多年。
弓头鲸的ERCC1基因存在突变,该基因会参与修复受损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这可能使其免于罹患病症,而病症是造成弓头鲸去世的潜在因素之一。此外,另一个名为PCNA的基因有一个片段被复制了。PCNA基因参与细胞的生长与修复,复制该基因可以延缓衰老。
阿留申平鲉:200年以上
华盛顿鱼类与野生动物保护局的数据显示,阿留申平鲉是寿命最长的鱼类之一,最长寿命至少为205年。这些粉色或褐色的鱼生活在从加利福尼亚到国外的太平洋里。加拿大濒危野生动物状况委员会的数据显示,阿留申平鲉可长到38英寸(约合97厘米)长,以虾、小鱼等动物为食。
淡水珍珠蚌:250年以上
淡水珍珠蚌是一种双壳贝,能够从水中筛取食物颗粒。它们主要生活在河流中,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洲,包括国外和加拿大。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已知最年老的淡水珍珠蚌活了280年。这些无脊椎动物因新陈代谢水平低而长寿。
格陵兰鲨:272年以上
格陵兰鲨生活在北冰洋和北大西洋深处。加拿大圣劳伦斯鲨鱼观测站的数据显示,它们可以长到24英尺(约合7.3米)长,捕食各种动物,包括鱼类和海豹等海洋动物。
2016年国外《科学》周刊发表了一项格陵兰鲨的眼组织研究,该研究估计这些鲨鱼的最长寿命至少为272年。另外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有些格陵兰鲨可能活到了500年。年龄估算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即使272年的最低估值也足以使格陵兰鲨成为地球上最长寿的脊椎动物。
管虫:300年以上
管虫是长寿的无脊椎动物,生活在寒冷、稳定的深海环境中。《自然科学》杂志2017年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Escarpialaminata——一种生活在墨西哥湾海底的管虫——寿命通常高达200年,一些样本的寿命超过300年。管虫去世率低,在自然界没有多少威胁,这有助于它们进化成如此长寿的动物。
海洋圆蛤:500年以上
海洋圆蛤生活在北大西洋。这种咸水贝类甚至比榜单上的淡水珍珠蚌活得更长。国外威尔士国家博物馆的资料显示,2006年在冰岛附近海域发现了一只507年的海洋圆蛤。
黑珊瑚:4000年以上
玻璃海绵:1万年以上
玻璃海绵与珊瑚类似,也是由动物群落组成,也可以存活数千年。玻璃海绵是地球上寿命最长的海绵之一。国外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资料显示,玻璃海绵多见于深海,其骨骼类似于玻璃,因此得名。《化学地质学》杂志201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估计,一块春氏单根玻璃海绵大约活了1.1万年。其他种类的海绵可能活得更久。
灯塔水母:可能长生不老
灯塔水母被称为“不死水母”,因为它们可能一直活下去。水母出生时为幼虫,然后在海底定居并转变为水螅虫。接着,这些水螅虫形成自由游动的水母。国外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资料显示,成年的灯塔水母十分特殊,如果身体受损或几近饿死,它们可以变回水螅虫,以后再变为水母。
国外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资料显示,这种原产于地中海的水母可以多次重复这种逆转生命周期的壮举,因此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能永远不会因衰老而去世。灯塔水母很小,直径不到0.2英寸(约合5毫米),会被鱼类和其他动物当做食物,或者因其他原因去世,因此它们实际上难以获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