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9月22日讯(记者张静伦)近日,国货宠物食品品牌金故陷入了一场“原料风波”。
金故发布公告称,代工厂上海源鲜宠物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源鲜”)在生产过程中未经金故同意,擅自更改产品配方,将原定的纯鲜肉投放比例大幅缩减至25%,并且整体产品配方也被调整,为此开始对受影响的产品实施全额退款。
据悉,金故为深圳市巴卜真帅宠物用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宠物博主邓峰为其大股东。
针对金故的公告,上海源鲜作为代工方也给出了回应,承认“没有严谨地按照全部使用鲜肉的约定,只是部分使用鲜品”。
但上海源鲜也解释称,“生产时发现白条兔比例高导致灰分过高,于是进行了部分脱骨处理;由于金故品牌订单量大且任务紧急,为便于生产,对鲜白条兔提前进行了骨肉分离;又因天气炎热,担心冷鲜保存会变质,便先冻成板冻后使用;而且每次采购鲜兔数量较多难以凑齐兔里脊,只能积累后冷冻运输。”
据悉,上海源鲜是业内知名的代工厂,主打中高端定位的冻干宠物食品的研发与生产,是业内首家将HPP设备应用于冻干生骨肉生产环节的宠物食品工厂。
金故和上海源鲜的争端,也透露出宠物食品代工模式存在的风险。品牌不生产产品,而是采用OEM/ODM(代工生产)模式,如何保障上游制造商代工出来的产品品质稳定,是品牌方绕不过去的难题。
实际上,宠物食品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乱象并不罕见。例如在今年“315”期间,央视就曾报道每天有大量的劣质宠物粮从河北省邢台市流向市场。8月,上海市消保委公布38款宠物食品比较试验结果显示,部分品牌样品存在“粗蛋白质未达到其明示值或无明示”、“菌落总数超出全价宠物食品的限量要求”等问题。
另一方面,品牌和代工厂共同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这也推动了多家宠物食品代工企业上市。而这些企业多有相似的发展路径——前期主要为国外宠物食品品牌做代工,后着力拓展国内市场,在为国内宠物食品品牌做代工的同时大力发展自有品牌。
从宏观来看,宠物食品的市场前景依旧非常广阔。《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城镇宠物(猫犬)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食品市场份额为52.3%。另据欧睿国际数据,我国宠物行业2013年至2020年进入高速发展期,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1%,此后依然保持着10%的增速。
在此背景下,国内不少上市宠物公司都盯上了宠物食品这块蛋糕。
宠物牵引用具龙头公司源飞宠物的宠物食品业务亦增速喜人。上半年,源飞宠物实现营收5.44亿元,同比增长26.38%;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12.2%。业务板块中增长最快的是宠物主粮,实现营收0.50亿元,同比增长488.86%;宠物零食营收2.51亿元,同比增长22.91%,收入体量与增速超宠物牵引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