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档竞争惨烈,7月游戏大混战,最终冲杀出来的是朝夕光年自研的《晶核》。游戏自7月14日上线后稳居畅销榜前五,可谓梦幻开局。
不过在舆论场上,《晶核》却显得比较低调,尤其不像某些二次元游戏那样即使营收并不高也能刺激社区玩家持续讨论。这种现象既说明了《晶核》并非是典型的二次元游戏,也说明朝夕光年的发行策略并非针对二次元搞话题营销。
从结果来看,《晶核》的目标用户不是二次元,而是《地下城勇士》(DNF)的目标群体。可以说,今年的二次元大战给《晶核》打了掩护,让它有机会披件二次元的外衣暗度陈仓,偷了DNF的家。
自称不是二次元
从进入游戏选人开始,玩家就能感受到《晶核》很不二次元的一面。
《晶核》选人只有几大职业可选,角色以及对应的装备技能都是围绕职业构建。游戏的付费点也落在装备打造、材料获取等方面,刺激付费点落在PVP与团战上,而并非是二游常见的周期性抽卡卖角色“为爱付费”。
游戏在宣发模式上也着重强调了自己与DNF的强关联性。邀请到旭旭宝宝等高度关联DNF的游戏主播代言,在代言人选择上打出一波“中年人组合拳”。其定位的目标用户可以说非常明确。
而在买量投放方面,朝夕光年也逐渐告别“大力出奇迹”的粗放模式,转而以获取目标用户为首要目标。在《晶核》项目上,游戏的素材投放量十分克制,合作的游戏主播也以更经济的中腰部主播为主。这些措施都体现出字节系游戏发行也走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狠狠控制成本、提高转化率。
虽然《晶核》自称不是二次元,但游戏上线正赶上今年二次元游戏的一波爆发。《晶核》自然也不介意被媒体罗列在二游列表上,要是能借此抓一点二次元玩家的漏网之鱼,也是极好的。但从宣发策略来看,《晶核》用户的主体并不是二次元,而是包含大量高龄的“沉默用户群体”。这让游戏产生了类似6月《巅峰极速》式的状况:讨论不多,营收大涨。
不卖角色卖动作
的确,过去几年出现了《崩坏3》《战双帕弥什》等几款成功的二次元动作游戏。3D化的“纸片人”让国产二游完成了一次技术美术层面的进化,一时引领潮流。
成功的案例让业界产生一种判断,认为卖角色的二次元动作游戏大有可为,促使许多厂商跟进立项。但若把《晶核》看作是这一立项大潮下的产物,可能就分析不到它成功的原因了。上文已经说到,《晶核》在商业模式上与二游很不同。
动作二游的核心卖点是角色,动作设计都是为体现角色的性格个性而服务的,是角色设计的一部分,就如同角色的衣着服饰一样。为此动作二游普遍不做PVP以及排行榜团战等游戏内容,为的就是给设计师更大的自由空间去设计角色的动作,避免受到平衡性调整等因素的掣肘。
相比之下,《晶核》的商业模式更传统。其职业技能装备围绕PVP等高对抗性玩法设计。有趣耐玩的PVE内容支撑低氪度玩家的娱乐体验,并为高氪度玩家打造装备提供素材资源。所以,游戏的整个经济系统就建立在这两个基础之上。
1,游戏本身耐玩。
2,自由的交易系统。
“搬砖”是这类高PK游戏留存低氪度玩家的重要手段。不要小看“玩游戏挣钱”的套路,不可否认,这本身就是某些低氪玩家的游戏乐趣之一。而低氪玩家的基数足够大,就能支撑金字塔顶的高氪玩家持续付费。
这套模型,是经历了DNF等网游多次验证的。其最大的难点有二,一是如何将游戏的日常玩法做得真正“好玩”,二是如何让游戏的经济系统不因为外挂或工作室而崩溃。
DNF已经告诉大家,前者的解法就是一定要做“动作游戏”,而后者,就是各家运营厂商各凭本事了。而事实上,再是好玩的基础玩法也需要运营方持续更新才能保持玩家活力,这就要看团队的持续开发能力了。
3D+DNF-like,毒瘤还是蓝海?
DNF不上线给了众多同类游戏分食蛋糕的机会。然而从端游时代开始,DNF就像一个诅咒,看似画面简陋玩法复古的它,愣是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模仿它的游戏,无论是国内同行还是韩国同行,概莫能外,简直有了一点“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境界。
同行们无法撼动DNF在2D横版卷轴游戏上的地位,就转换思路做起“3D版DNF-like”弯道突围,出现了《龙之谷》《疾风之刃》等游戏。前者交由当年盛大代理一度与DNF打得有来有回,在2014年还推出过动画电影。
但最终这些游戏还是慢慢走向衰落,只有“800万勇士”的DNF一路活了下来。
凑巧的是,《晶核》作为朝夕光年位于北京的“绿洲计划”拿出的自研重度项目,其部分团队成员正是来自于《侍魂:胧月传说》。
《晶核》最早于2021年的虚幻引擎大会上曝光,本来预计准备更早上线,只是由于疫情和版号原因才拖到了2023年。没成想2023年成了二次元大战的一年,《晶核》也乐得借此机会将自己打扮成二游的样子,为它真正的宣发目标打掩护。而DNF手游今年依然没有上线,更是让《晶核》可以敞开了吸量冲了一波业绩。
不过在《晶核》之前,市面上并没有特别成功的3D-DNF-like产品出现,(《崩坏》等二游不算此列,上面已分析)。尤其在《龙之谷》等手游市场表现相继失利之后,市场一度判断3D-DNF-like并没有足够的群众基础。
无论如何,《晶核》的确是吃到了没有同类竞品的红利,还靠着天降的二次元标签意外吸了一波流量,有了一个梦幻开局。一款重度自研游戏做到这个程度,的确能让朝夕光年一扫此前阴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