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关于狗的故事很多。但凡人类创作和讲述的狗故事,其实说到底还是关于人。我们也许没有养过狗,但一定有被一只汪星人的故事感动过,无论是软萌的导盲犬小Q还是憨厚的日式柴犬忠犬八公,抑或大名鼎鼎的淘气包马利(依然是狗狗最受欢迎排行榜的常胜者拉布拉多)。关于猫的故事多半总是诙谐搞笑的,而关于狗,却几乎总是催泪的。狗的书与影视层出不穷,已经很难再有什么新意,但我们依然会因他们作为宠物的高智商及作为陪伴者的忠诚度一次次被戳中泪点,瞬间忘记他们也有各种任性撒野调皮捣蛋的时刻,而特别想拥抱这些不离不弃的,毛茸茸热乎乎又黏答答的生物。
科普一下:这只叫做史努比的小狗,是著名美国连环漫画《花生漫画》(PEANUTS)男一号查理·布朗的爱宠(或许该说是老大?),后来喧宾夺主地成为整个故事中最受欢迎的灵魂角色。史努比是黑白花色的小猎兔犬,品种为米格鲁犬,出生地在美国雏菊山小狗农场。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这只来自上个世纪的虚构的小狗会这么火?
一只特立独行的狗
与其他小狗截然不同,这是一只独立的狗,不像一般宠物狗那样仰视和依赖主人。史努比的角色设定是一点点清晰化的,诞生之初他还仅是一只不具备太多个性特征的小狗,依附于男主查理·布朗而存在。渐渐地,史努比完成了从四足着地变成两脚行走的进化,这也意味着,史努比的独立意识开始形成,甚至不觉得自己是一条狗。它开始为自己的行动规划,客观评判周围各色人等,拥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朋友圈,拒绝称呼查理为主人,刻意忽略他的名字,觉得他不过是个熊孩子。当主人查理·布朗说:“史努比,你看那男孩扔出一根树枝,它的小狗就会跑过去把它叼回来。”史努比二话不说,捡起一根树枝就扔出去,然后看着它的主人。还有篇漫画里,查理·布朗对史努比说:“报上说正在办狗展。你有没有想过去参加狗展?”史努比心想:“我怎么参加啊,我一条狗都没有养啊!”就这样,史努比完全超越了宠物依附于人类的惯性,而变成与人类平等乃至自认为更高级的存在。这种蜕变,让史努比的形象在众多同类中显得尤为独特。人们喜欢他,不仅仅因为他的傻萌傲娇,更是因为他已经完全拥有独立人格,透过他,人类甚至可以更加看清自己。
一只没有超能力却情绪化的狗
失败比成功有趣得多
在一堆堆的漫想中,史努比得到了想象的快感,此外,他也还是有选择地将想象付诸实践。他喜欢用打字机写小说,孜孜不倦地写作,希望能成为一名作家。他不停投稿,又一次次地被退回,他依然乐观地等待出版社寄来的稿费给自己添点“乐子”,也没有因为梦想未曾实现就失去生活的乐趣。
如此看来,失败确实是件有趣的事儿,它让我们发笑,也让我们反省和成长。
这是个成人的世界,但没有大人
《花生漫画》里面几乎没有出现过大人的形象,查尔斯·舒尔茨画了几十年的史努比、查理·布朗及一众好友,漫画里出现过几十个角色,唯独没有一个角色是大人。这一点也与其他漫画作品不同,《加菲猫》周围充斥着成人的世界,《哆啦A梦》里面孩子和大人的世界是对立的,《蓝精灵》里的反派人物也是大人巫师,《疯狂动物城》里也是容纳了各年龄段的角色……所有知名动漫,即使是面对青少观众,依然会展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物环境,那里面有大人、小孩,还有动物,这一点上也是与现实社会吻合的。可是,《花生漫画》偏偏没有。故事的主角都是小孩和动物,所有的故事围绕他们展开,舒尔茨画漫画的五十多年,这些孩子在外表上并没有长大,他们性格鲜明,优缺点一目了然,依然在人生的起步阶段跌爬滚打着,不断对人生和人际关系做出哲理式的顿悟,依然永远不需要长大。——其实,谁又能说自己真正长大了,再不会犯错了呢?
舒尔茨构建的“花生剧场”里,出场的每个角色都是很多个我们自己的写照,不是尖刻讽刺,只是温和包容、自嘲而幽默地把我们在生活中犯过的错、遇见的坎、想不明白的事、或得意或失意的日常一一展现在这个舞台上。时代会变,但生活很长,人性中某些共通之处也不会改变,“花生剧场”上演的戏码便也永不停止。这也许就是史努比和朋友们半个多世纪来一直被喜爱的重要原因——史努比的世界并非显山露水地表现这些人生命题,它有的是只属于它自己的睿智。
这些诙谐可爱的漫画不就是每一个日常切片吗?生活可以过成喜剧或者悲剧,抑或闹剧——只有你,才是你生活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