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婴保健服务(婚前、孕产期等保健服务);
2、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实践;
3、幼儿早教;
4、科学育儿
(1)理念:儿童权利和现代儿童观;
(2)知识:儿童生理、心理人格和社会行为发展;
(3)技能:观察、沟通、引导技能。
(二)开展儿童支持服务
类型
内容
亲职辅导
如何做好父母的指导和教育工作,个别辅导、家庭自助小组、亲子互动等
婚姻辅导
夫妻双方关系和家庭关系经营能力
家庭辅导
改善家庭成员关系
亲子关系辅导
消除父母与子女的隔阂,增进亲子间良性互动
(三)开展儿童支持服务
儿童问题辅导
(1)问题:行为、人际交往、心理健康、身心障碍康复等;
(2)目的:提供情绪疏导和支持、行为指导和矫正。
儿童娱乐和休闲
(1)需求:情绪、认知、语言、社会和身体动作等;
(2)方式:户外运动、履行、登山、阅读等。
儿童社会化引导
(1)自我认同;(2)技能学习;(3)团队精神;(4)社会责任。
要点
方法
补充和改善经济状况
1、链接现有政策资源:孤儿保障、低保、残疾人补助政策等;
2、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和帮扶。
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1、亲职教育:纠正父母不当教养理念和行为;
2、四点半课堂:减少儿童放学后因缺乏照护面临的风险。
主要内容
儿童收养服务
1、信息发布;2、收养家庭招募;3、评估;4、培训;5、适配;6、办理手续;7、进入收养家庭;8、跟踪回访;9、结案。
家庭寄养服务
1、运用专业知识为失去家庭监护的儿童选择寄养家庭,完成寄养安置的服务过程。
2、流程
寄养家庭招募—筛选合格家庭—评审合格家庭—寄养家庭培训—儿童与寄养家庭配适—寄养监督与支持—寄养结案。
机构类家庭养育服务
1、含义
自然夫妇充当父母角色,配置3名以上儿童并住在单元房,形成一个“类似”家庭的儿童照料方式。
2、“类家庭”跟进服务在机构环境中进行。
机构集体养育服务
家庭监护缺失儿童集中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中,是一种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看护的照料模式。
小辉上小学二年级时,他的爸爸突发急病去世,妈妈因此受刺激得了间歇性精神疾病。妈妈病情发作时,不仅没有能力照顾小辉,而且会无故殴打他。最近,妈妈病情加重,试图自杀,被邻居及时发现并制止。
村儿童主任将小辉的情况紧急报告给镇政府。镇政府委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入村支援。社会工作者评估发现,小辉今年刚满10岁,身体严重消瘦,已经半个多月没去上学了:小辉的妈妈需要立即入院治疗;小辉家在当地没有亲戚,当前亟需处理小样的临时安置问题。
上级民政部门接到镇政府的报告后,决定依法对小辉实施临时监护,委托村委会采取家庭寄养的方式进行临时安置。村儿童主任和社会工作者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征得小辉及其妈妈的知情同意,面向全村招募临时寄养家庭,并对报名的家庭进行筛选,最终评审出一个合格家庭。
【问题】按照家庭寄养服务流程,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后续需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题思路】
1、简要说明家庭寄养服务的含义;
2、关于寄养服务环节;
3、后续开展的主要活动。
家庭寄养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方法为永久或者临时失去家庭监护的儿童选择合适的寄养家庭,并完成寄养安置的服务过程。
家庭寄养的服务环节如下:寄养家庭招募、筛选合格家庭、评审合格家庭、寄养家庭培训、儿童与寄养家庭适配、寄养监督与支持和寄养结案。
因此后续还应开展的活动有寄养家庭培训、儿童与寄养家庭适配、寄养监督与支持和寄养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