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孤儿数量众多收养规定严格
津巴布韦曾经是南部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津巴布韦的经济遭受重创,医疗卫生条件也急剧下降。目前该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达14%,艾滋病不仅夺去了很多青壮年人的生命,使得该国平均寿命不足40岁,也让大批儿童失去双亲。据统计,目前在津巴布韦大约有150万名孤儿,占津巴全国总人口的12%。
由于津巴布韦政府财政状况不佳,因此在孤儿收养和助养的行动中,非政府组织、教会和社会团体成为主力军。津巴布韦有很多孤儿学校,很多社会团体和公司都会为孤儿学校捐资;政府也为孤儿出台了“基础教育辅助计划”,让学龄孤儿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相应的健康保障。津巴布韦是一个基督教国家,60%的国民都是基督徒。在首都哈拉雷,几乎每一个社区都设有教堂以及教会,教会在助养孤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首先会在自己的社区内发现孤儿、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所需、之后还会监督并资助他们上学,并且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几乎面面俱到。
在收养孤儿方面,津巴布韦政府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首先,收养人必须是津巴布韦公民或永久居民;然后,收养人会受到严格的审查,审查合格才允许收养。已婚夫妇必须在25岁以上才可收养孤儿;单身女性只能收养比自己小至少21岁的儿童。政府鼓励同种族收养,如果收养人与被收养孤儿是不同种族,则必须要得到儿童福利部部长的特许。
虽然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很多孤儿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但在津巴布韦街头依然可以看到不少以乞讨为生的孤儿。如何更好的帮助孤儿,让他们有美好的童年和未来,严峻考验着津巴布韦政府的执政能力。
波兰:收养者要接受严格培训
俄罗斯:孤儿院众多政府全面支持
俄罗斯政府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在俄罗斯共有超过3500家孤儿院,共有10万名孤儿在这些孤儿院生活。不过,俄罗斯国内孤儿院的条件却参差不齐。在莫斯科、圣彼得堡这样的大城市,孤儿院相对较多,条件也比较好,但是在远东、西伯利亚等偏远地区,孤儿的生活条件就差很多了。
澳大利亚:政府监督儿童寄养和收容
和许多国家不一样,整个澳大利亚社会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孤儿院。虽然在东部的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目前还有一些机构历史上曾经起到收容孤儿的作用,但现在他们则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资助这些儿童。在现在的澳大利亚,对于儿童的寄养和收容,主要是政府主导和监督下以个人和家庭为单位的个体行为。
根据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下属的“儿童保护委员会”的官方界定,在澳洲,“收养”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儿童无法与亲生父母共同生活,政府会为他们提供可选择的收养家庭。换句话说,被收养的儿童并不一定是失去双亲的孤儿,而他们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养父母共同生活。对于收养家庭方面,政府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简而言之,在全面评估后,他们必须具备能够为孩子提供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和学习的能力。对于收养个人和夫妇来讲,他们也需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比如收养个人必须是具有澳大利亚国籍的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夫妻则需要达到至少结婚三年的期限;如果他们本身有自己的孩子,也有规定要求被收养儿童需要在年龄等方面和他们现有子女有一定不同;此外,同性恋者也可以申请收养儿童。
这样来看,几乎对于整个社会开放的儿童收养体制让澳大利亚的孤儿和那些无法与亲生父母共同生活的儿童的未来有了最大限度的保证;而对于收养人资质的严格要求更是对这些孩子人生的负责。
在被收养儿童数量方面,四十年前这一数字在澳大利亚每年会接近上万名。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到现如今,每年只有数百名澳大利亚儿童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养父母。而对于现在澳洲社会越来越多没有子女的人们来说,很多澳大利亚人也将他们的眼光放在了收养海外孤儿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