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家:综合性的收养模式更有利于孤儿的成长

据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克福透露,初步统计目前地震孤儿有4000多名。而在新浪网举行的“一切为了孩子――收养地震孤儿”行动中,就已经有超过5万名网友提出了收养意向。

在经受了亲人离别的悲痛之后,这些或许还处在懵懂之中的地震孤儿正被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爱心包围。尽管孤儿收养工作还没有展开,但民政部门已表示,收养地震孤儿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特事特办。

地震孤儿收养条件将更细致

1992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对收养人的条件作了规定:(一)无子女;(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年满三十周岁。以上四点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

另外,《收养法》还规定:收养人原则上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如果是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则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尽管对收养人条件规定的相对简单,但是由于情况特殊,还是有学者提出收养工作应更加细致。

“有些人提出收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爱心,往往可能一时冲动就作出决定,这是地震孤儿收养不同于一般收养的地方。这样就造成想收养的人不符合条件,或条件不是最好,符合条件的又不想收养地震孤儿的现象出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成栋说。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忆南也认为,很多人并没有弄清楚收养和助养的区别。“收养是要形成父母子女关系,而助养只是对孤儿的帮助,这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要求对孤儿的投入也不一样。”

此外,在收养人的选择上,收养人的优先度也是有层次的。据民政部门人员介绍,最优先的收养人,是孤儿的亲属,“如果孤儿有姑姑、舅舅、阿姨、叔叔等亲属愿意收养孤儿,则首先由孤儿的亲属收养。”

其次,与孤儿同一个地区的群众优先,例如与孤儿的父母熟识的街坊或同事愿意收养孤儿,则优先由他们收养。是本市本省的群众,如果本地有群众收养孤儿,则一般也不让孤儿进入外省。

还有人呼吁,在此次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也应被优先考虑,如果他们能够收养一个地震孤儿,再重新组成一个完整家庭,也许对双方都有好处。

收养模式应趋于综合

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曾于5月14日表示,中国人寿将全面收养此次地震孤儿,然而,我国收养法中规定单位不得进行收养。

除了中国人寿,另有多家企业曾提出收养地震孤儿,他们的善意或将一并“落空”。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杨大文教授认为,收养只能是发生在自然人身上的公民法律关系。“不能让一个单位的领导去当养父,以后换了领导怎么办呢?”同样,作为理性主体的法人也不能进行收养。

“从法律上来说,合乎法律的收养只有一种形式,就是民法上的收养,也就是说通过收养行为,将他人的孩子变为自己的孩子;国家社会福利机构或社会慈善团体,对孤儿的收容养育,属于社会救助行为,不受收养法规定的限制。”北京大学教授马忆南表示。

“最快领养孤儿的途径,就是由福利院出面,国家将其收容养育。考虑到今后孤儿们健康成长的问题,可以让福利院尽快为孤儿们寻找到合适的家庭,再送养出去。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孤儿们在再度有家庭之前能获得好的照顾和过渡,也能让孤儿在成年之后走出地震的阴影,开心地生活下去。”马忆南说。

我国《收养法》规定,公民收养孤儿,只能从社会福利机构收养。据有关信息透露,目前部分地震孤儿已经被安置到四川及全国其他地区的福利院,有收养意愿的公民,可以和当地福利院联系。

中国人民大学杨大文教授也认为,综合性的收养模式更有利于孤儿的成长。

唐山大地震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地震孤儿,当时对地震孤儿的收养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公民个人的收养,其次是社会福利机构,再加上各个SOS儿童村,一个家长带上几个孤儿共同生活,“也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天的地震孤儿收养也还可以借用这个模式。”杨大文教授说。

综合性的收养模式其实也是收养与助养、寄养等行为模式的相互配合。“自然人收养孤儿,企业法人可以进行适当的资助,一个从生活和精神上,另一个从物质上帮助孤儿健康成长。”中国政法大学王成栋教授说。

地震孤儿收养应有更详尽法律细则

“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立刻启动了紧急预案,这是我国应急法律法规相对完善的表现。”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王成栋教授说,“但地震带来的孤儿收养却没有被纳入应急法律法规中。”

也就是说,地震孤儿收养是应急法律法规与收养法的交汇点。

王成栋教授认为有必要把地震孤儿收养纳入应急法律范围进行研究,“毕竟这是关系到儿童切身安危的事情,能多完善一点就争取多一点。”

在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对震后交通、通信、卫生、公安新闻等单位的职责均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规定。

对于民政部门,《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要求民政部门应当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提供救济物品等,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其中并无对地震孤儿收养工作的规定。

王成栋教授认为,孤儿收养相对操作难度较小,因此没有必要独立于《收养法》再独立颁布一部类似《应急收养法》之类的法律。“但可以由全国人大或民政部门制定实施细则,或是由最高法院出台《收养法》的司法解释,用于指导在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的孤儿收养工作。”

THE END
1.定向收养和不定向收养的区别?要求不同,收养必须严格按照收养法定条件办理,而寄养只需当事人协商一致。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7165681.html
2.什么是寄养与收养有何区别收养和抚养赡养的关系收养不同于寄养,寄养是父母因特殊情况不能直接履行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把子女寄托在他人家中生活的委托代理行为。寄养不发生父母子女关系的变更,被寄养儿童与受托人之间不产生父母子女的法律关系。 收养不同于抚养和赡养,根据我国婚姻法和继承法的有关规定,抚养是父母照顾、养育其子女的一...http://jxzy.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4657
3.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儿童与寄养家庭适配、寄养监督与支持和寄养结案。 社会工作家庭寄养服务的细节与儿童收养服务的细节比较接近,但在儿童进入家庭后 的跟踪支持服务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收养服务的跟踪支持有一定的时限性,家庭寄养的跟踪 服务则以儿童离开寄养家庭为准。除去寄养转收养或者其他意外事故, 一般寄养结案的时间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91234690_1091234690.html
1.寄养与收养的区别有哪些在现实社会中,相信有很多人知道什么是收养与寄养,两者存在区别。就是收养指的是收养孤儿或别人的子女,而寄养是父母没有能力抚养,将子女寄放在他人家里帮忙养育。到底收养与寄养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对此,华律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解答相关问题。 一、寄养与收养的区别有哪些 所谓寄养,是指父母出于某种原因无法携带子女...https://m.66law.cn/laws/569665.aspx
2.寄养与收养有什么不一样寄养与收养不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两者的目的不同。2、成立、生效要件不同。3、两者的后果不同。 寄养与收养有什么不一样 ?寄养与收养有什么不一样 寄养与收养不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一)两者的目的不同。生父母将其子女寄养的目的在于委托他人代为抚养照顾子女,而非解除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父母子女...https://www.64365.com/zs/630330.aspx
3.收养与寄养的区别有哪些收养与寄养的区别有哪些 一、收养与寄养的 1、法律关系的依据不同。收养关系是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办理必要的法定手续或民间契约或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事实上的抚养关系。如果需要解除收养关系,也是要通过必要的法定程序办理手续。寄养关系是依据当事人的口头约定而产生的,不必办理任何法律手续,随时都可以由双方协商...https://www.77cxw.com/fl/435600.html
4.非法收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寄养婴儿被收养案”孩子重回亲生父母...非法收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寄养婴儿被收养案”孩子重回亲生父母身边 图为南通中院二审开庭审理现场。 南通中院在海安组织召开相关部门座谈会。 9月11日,安安在被收养三年后和亲生父母团聚。 导读 9月11日,在历经三年的异乡收养生活后,小男孩安安被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海安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一同接回海安,与其...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1/16/c4299591.html
5.上海收养孩子的条件及流程是什么呢(寄养孩子需要什么条件和手续...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上海收养孩子的条件及流程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寄养孩子需要什么条件和手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我收养哥哥家的孙子可以吗 1、只要符合收养孩子的条件,就可以去当地民政部门办理收养手续。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年龄必须确实相差至少40周岁以上,或者...https://www.kstnjscl.com/flzx/324519.html
6.关于儿童保护和儿童福利特别是国内和国际寄养和收养办...收养前,应由儿童福利机构或单位观察待收养儿童与将来的收养父母之间的关系。立法应确保在法律上承认该儿童为收养家庭的一个成员并享有成员的一切应享权利。 第17条 如果儿童不能安置于寄养或收养家庭,或不能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在原籍国加以照料,可考虑以跨国收养为向该儿童提供家庭的一个替代办法。 https://www.un.org/zh/node/181493
7.寄养与收养有何不同?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本文参考:寄养与收养有何不同? - 图片新闻 - 法律资讯 - 大律师网https://blog.csdn.net/maxlaw100/article/details/141346195
8.收养还是寄养?与继承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经常会有未成年人寄养在亲戚朋友家的情况。虽然被寄养人与寄养人可能长期在一起共同生活,有些甚至以父子、母子相称,但并不能当然的认为双方属于养父母养子女关系。一方面需要审查是否办理了合法的收养手续;另一方面亦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https://m.btime.com/item/411ga8fvs6c9cspp6q3t3ojhb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