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贫穷,不是争吵,而是养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贫穷可以靠努力去改变,争吵可以用冷静来缓和。而不懂感恩的孩子,永远学不会孝顺,也无法过好这一生。
英国有一句谚语:"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
感恩是做人的根本,不懂感恩的孩子,再优秀也没用。
儿子身价千万,却盯着拆迁款不放
事件回顾:画面中这个拉着调解员吐槽,声称自己手头有证据的男人叫梁旭(化名),都说虎毒不食子,但梁旭却表示自己的父亲梁学裕(化名)在向他索要生活费未果之后竟然摆下灵堂拿着香烛祭奠他,甚至诅咒他出门被车撞。
为了证明丈夫所言属实,梁旭的妻子立马掏出手机,她说公公不仅各种诅咒丈夫,甚至还在他的车子必经之路上扔玻璃碎片,有的时候还在路边木板上钉钉子让轮胎爆胎。
梁旭说,不是自己不想给父亲生活费,而是父亲每次都打着给母亲治病的旗号问自己要钱,但是事后却把钱拿来花在别的女人身上,实在让他心寒。
那么梁旭的父亲真的如他所说的那么不堪吗?为了弄清事情真相,调解员找到了当事人梁学裕。梁学裕表示,今年自家的老房子拆迁获得了140万的拆迁款,本来是件高兴的事情,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儿子竟然动起了这笔钱的歪心思,前来索要遭到拒绝后,不仅将自己告上了法庭,还四处造谣自己。如今房子被拆掉了,欠款被冻结了,他和老伴儿只能住在棚户房内。
为了解决父子之间的矛盾,调解员让两个当面沟通一下,结果刚一见面父子之间就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梁旭看到父亲过来了竟然手持木棒将父亲堵在路口不让他过去,一旁的儿媳也气势汹汹的指责公公六亲不认。儿媳表示,当初建房子的时候他们出了一部分钱的,所以如今房子拆迁了他们理应分的一部分,可是公公却一分钱都不打算给他们。
梁旭接着补充说,之前房子没有拆迁的时候父亲经常在外面玩,没钱了就上门问自己讨要生活费,每当他质疑父亲的花销太大的时候,父亲就表示钱都拿去给母亲看病了,可是后来他从别人口中得知父亲竟然在外面认识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两人经常不顾别人的眼光出双入对,所以他才拒绝继续给父亲生活费,父子之间的关系也是因此才恶化的。如今他坚持要分得拆迁款也是想要把钱留着给母亲治病,不希望这笔钱全被父亲挥霍到别的女人身上去。
父子二人各执一词,都表示自己争取这笔钱的目的是要给生病的郭秀莲看病,那么究竟谁说的话才属实呢?
面对儿子的指责,梁学裕立马反驳,他说自己平时是跑车的,儿子口中的那个女人只是自己的乘客之一,每次她坐车都是要付钱的,自己还曾因为她赊账去她家讨过钱。听到公公说得头头是道,于是儿媳坚持让公公掏出转账记录自证清白,可是梁学裕却遮遮掩掩拿不出来。
谣言铺天盖地而来,老人寒了心
为了了解事情真相,调解员找到了周围的邻居,结果一提起这个女人,邻居们纷纷表示这名女子在当地和多名老头儿暧昧不清,属于哪种专门拿着姿色骗老人钱的骗子,而一般老头年纪大了,因为怕名声受损,所以即便是被骗了也不敢声张。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丽梅还主动提出要带着调解员去找湘巧问个明白。见面后,湘巧告知调解员,自己是开家政公司的,如今还经营一家干洗店,因为工作的原因,所以她才经常叫老梁的车子带她去顾客家。湘巧说自己收入稳定,根本没必要图老梁的钱,而丽梅在当地风评极差,和自己完全不是一类人。
看到湘巧和丽梅争吵不休,一旁的老梁显得十分疲惫,表示接二连三的谣言让自己根本应付不过来,他只是一个辛苦跑车养家糊口照顾老伴的老头子,如今儿子为了要钱竟然不惜给自己整出这么多流言蜚语来,所以他才会那么恨儿子。
回到家后,梁学裕的大女儿梁丹(化名)告诉调解员,梁家一共有三个孩子,梁旭是家里最小的弟弟,父母从小就十分疼爱他,当初自己和妹妹出嫁的时候父母只给了100元的陪嫁,可是转眼在她们结婚后的第三年,父亲竟然花13万给弟弟买了一辆车,父母把所有偏爱都给了弟弟,可是如今弟弟却这样对待父亲,实在令人心寒。
看到所有矛头突然又指向了自己,梁旭的情绪立马变得激动起来,他说当初家里盖老房子的时候,父亲只申请到了宅基地,后面盖房子的材料都是自己购买的,人工也都是他花钱雇的,如今房子拆迁了却与他没有半毛钱关系,他自然是不能忍。
最后经过多方协调,梁学裕同意从拆迁款中拿出32万给儿子梁旭作为补偿,这场家庭纠纷也终于落下帷幕。
情感分析:
难怪有人说,中国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父母一味付出,容易忽略原则,无法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梁旭的成长里面,他已经习惯了父亲将所有的好都留给自己,所以当140万拆迁款摆在面前时,即便他已经是资产千万的老板,他仍然觉得那笔钱是他该得的,为了拿到这笔钱,他甚至不惜去编造父亲的流言蜚语。
作家刘迎轩曾说:生命是一种回声,你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当我们学会了欣赏和感恩,就拥有了幸福和快乐。
生活是一次次朝起和暮落的轮换,人生是一场场遇见和告别的辗转,行于人世,风尘仆仆,偶有欢欣,偶有失落,但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该葆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切财富、名誉、地位,都是外在表象,德行才是根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父母是我们修行的最初对象,我们每个人要从父母这里开始,学会包容与爱,学会感恩与孝顺,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