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怀疑商家卖给我的是一只病猫。”近日,市民韩女士致电本报民生热线86983119反映,称她在一宠物店购买的宠物猫带回家仅10天左右,就得了严重的病,后在店里寄养3天就死亡了。
本报记者高静
“我怀疑商家卖给我的是一只病猫。”近日,市民韩女士致电本报民生热线86983119反映,称她在一宠物店购买的宠物猫带回家仅10天左右,就得了严重的病,后在店里寄养3天就死亡了。
市民反映:宠物猫为“病猫”,商家“非法行医”
韩女士告诉记者,她于2月27日在一家宠物店花费1850元购买了一只英短银渐层,带回去的当天,猫咪就出现了呕吐、拉稀症状。于是,韩女士立刻联系了店家,店家表示这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可以喂一些益生菌。随后,韩女士给猫喂了益生菌,但是猫咪拉稀的症状并未好转。3月1日,店家给韩女士邮寄了消炎药和驱虫药,吃了两天消炎药,猫咪终于停止了拉稀。韩女士以为猫咪恢复了健康,但随后她又发现猫咪精神萎靡、嗜睡,吃得也不多。其间,她也积极联系店家,店家却表示小猫正常吃得都比较少。
直到3月10日,韩女士带着猫咪前往宠物医院注射第二针疫苗时,才得知猫咪身体出了问题,“已经养了快3个月,体重只有0.7斤,体温仅35℃。正常情况下,2个月的猫咪体重应该有2~3斤,体温在39℃左右。”由于身体不健康,宠物医生拒绝给猫咪注射疫苗。随后,韩女士立即联系了店家,店家表示可能因为受了凉或者营养不良,但是具体情况需要实际查看才能确定。当天晚上,韩女士便将猫咪送回了宠物店。查看了猫咪的情况后,工作人员给猫咪打了留置针,输营养液,并进行针管喂食。对于猫咪身体出现问题,工作人员表示是韩女士未能照顾好,导致猫咪营养不良,严重脱水,但韩女士并不认同,“我一直尽心尽力,吃的用的都是店家建议购买的。”
“为什么会突然死亡?”韩女士不解。为了了解猫咪的死因,她要求店家与其一同前往宠物医院,对猫咪进行尸检。尸检结果显示,猫咪死于疱疹病毒,并不是猫瘟,因而无法认定责任,医生建议双方协商解决。
看到被送过来的猫咪,朱女士非常震惊。“猫咪非常虚弱,完全不是当初卖给她时活泼的样子,脱水严重,体型都小了一圈,皮肤被拎起来都无法回弹。”朱女士告诉记者,当初卖给韩女士的时候,猫咪两个月大,体重在1~2斤,“从猫咪很小的时候,到卖给她,其间都是非常健康的。”
朱女士表示,根据买卖约定,宠物猫售出一个星期内,若出现了猫瘟症状,那么店里会承担相应的赔偿,“为了减少纠纷,一般顾客付完款将猫带回家之前,我会建议他们做猫瘟检测,可以在店里做,也可以去宠物医院,但韩女士当时拒绝了。”
朱女士认为,韩女士的猫咪售出已经超过了一个星期,而且尸检结果证明猫咪并非死于猫瘟,而是疱疹病毒,“这并不在我们当初约定的赔偿范围内。”对于疱疹病毒,朱女士解释,很多猫咪都会携带这样的病毒,医生也说疱疹病毒发作可能是猫咪着凉引起的,“之前韩女士说猫咪不舒服的时候,我建议她给猫咪做好保暖措施,准备给她寄电热毯,第二天就能到,但她拒绝了,表示要直接在网上买。据我了解,她购买的电热毯是过了几天才收到的,我也不能确定猫咪是否在这几天着了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