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面是购买力提升,消费升级,闲置物品处理需求释放,二手交易潜在供给爆发
●另一面是受二手交易线上冲击,旧货市场“风光不再”,实体旧货商铺日渐没落
大庆二手交易市场何去何从
说起“二手货”交易,人们马上会联想到“旧货”、“捡便宜”这些词,马上会联想到“收旧家具旧家电”的沿街叫卖。
可以说,“闲置经济”还是原来的经济,只是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微阅读
我市旧货市场现状如何
●萨大路旧货工业园内有商户300多家,相比90年代,年销售额下滑不少,现在不到1亿元了。目前,大庆市综合类旧货市场就剩这一家了,专业市场就只剩下二手手机市场、废旧轮胎市场、废旧钢材市场和旧家具市场了
二手交易线上火爆原因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用品更换周期缩短,许多家庭出现了“过剩”的东西——旧货
●通过二手平台,可以让人用能承受的价格实现自己的愿望,那么,买家自然愿意到二手平台来消费。
旧货市场未来该如何发展
●传统线下旧货市场的人,要尽快适应互联网时代新的工具和新渠道的使用
●旧货市场可以建一些线下展示厅,对接交易厅,以及社区化本地化的小型验货点等
●二手交易市场空间很大,找准定位,在细分领域发力是最保险的方式。另外,找准定位人群也很重要
旧货市场“风光不再”,实体商铺日渐没落
因为价格实惠,又能淘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二手旧货市场曾经在我市颇有规模。
大庆旧货产业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当年,成百上千的进城农民推着手推车,走街串巷收旧货,但这种地摊式旧货交易,属于“小打小闹”,还谈不上产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庆华旺经贸公司利用本单位闲置的场地,办起了大庆第一家旧货交易市场。从此,大庆的旧货交易迅速向以大型交易市场为中心的产业化发展。萨大路、林甸县、大同区的综合旧物市场,以及万宝废旧金属市场、会战大街二手手机市场、旧机动车市场,构成了“专业”与“综合”兼备的旧货交易市场格局,交易辐射东北三省,并创造了“三个2”的创业奇迹——20多家旧货市场遍布大庆城区,年交易额多达2亿元,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2万多人。
现如今,我市的旧货市场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
在曾经雄踞东北地区“龙头老大”宝座的萨大路旧货市场,记者发现,整个市场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冷清。商铺的门虽然都开着,顾客并不多。
“几天不开一次张是常事。”一位卖旧家电的店主表示,这几年生意越来越差,自己已经有转行的打算了。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走街串巷收货的周师傅往旧货市场送货。他告诉记者,这一行他已经做了五六年了。说起这些年的行业变化,周师傅打开了话匣子:“收旧货不容易,每天走街串巷,挣的就是辛苦钱。原来辛苦归辛苦,但顾客多,生意好。现在不行了,开车转一天,油搭了不少,货却收不来几样。
在会战大街的一个二手手机市场,大厅里熙熙攘攘很是热闹,可仔细看就会发现,柜台里的销售人员要远多于柜台外的顾客。从事二手手机买卖的小李告诉记者,手机是更新最快的产品,过去人们喜欢把淘汰下来的手机拿到店里出售,自从一些品牌手机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后,来店里出售手机的人开始变少了。一组数据也证明了我市旧货市场的日渐没落。大庆市萨大路旧货工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武斌告诉记者,如今,园区内有商户300多家,相比90年代,年销售额下滑不少,现在不到1亿元了。
另据于武斌介绍,目前,大庆市综合类旧货市场就剩他们一家了,专业市场就只剩下二手手机市场、废旧轮胎市场、废旧钢材市场和旧家具市场了。
二手交易转战线上,闲置物品交易不再是“卖旧货”
与旧货实体商铺生意冷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手交易线上的火爆。
6月18日,市民刘超通过闲鱼卖出了自己家博美生的小狗,这是他开通闲鱼第100天的日子,也是他在闲鱼卖出的第15件宝贝。
刘超说,自己几年前就喜欢把家里的闲置物品放到网上去销售,比如手提电脑、手机、台灯,甚至还卖出过一张游泳健身卡。“这些肯定是拿到网上去卖,多方便呀,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交易。再说了,这健身卡、小宠物,怎么也不能拿到旧货市场去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