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依恋的纽带:应对分离性焦虑

林妈妈的女儿露露今年已经7岁了,但却对妈妈特别依恋。只要林妈妈在家,她走到哪女儿就跟到哪,什么事都缠着妈妈,闹得林妈妈每天上班前总要先由奶奶带着露露出去玩,或是在女儿睡醒之前赶快偷偷“溜”出门去,回到家里也总要搂着抱着才行,看见林妈妈穿外套露露就会哭闹个不停。

林妈妈说,如果露露才一两岁,这种情况她能理解,可露露都已经上学了,怎么还会这么爱缠人呢?

露露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分离性焦虑”。这种焦虑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儿童的分离性焦虑可以发生在男孩和女孩身上,通常与个体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度依恋有关。

从林妈妈的角度来看,孩子的过度依恋可能是由于她本人内心的想法,有时可能会舍不得孩子,不忍心看孩子那种悲伤的哭喊,所以孩子一哭闹,心就会软下来,就会去安抚孩子。当自己出门后,一回家马上就要抱孩子,一时不愿分开,这样使得孩子在与妈妈分离时更会哭闹,因为哭闹会得到妈妈更多的爱抚。

另一个可能导致分离性焦虑的原因是,孩子可能会觉得离开妈妈是不安全的。林妈妈可以回想一下,家庭成员中或其他人有没有吓到过孩子,让孩子形成了一种感觉,其他人是不安全的。这种感觉对孩子的生存有重大意义。

对于孩子的分离焦虑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是从孩子的认识上(感觉上),改变孩子对外人的恐惧感。要教育孩子和其他熟人在一起是安全的,和小伙伴交往是快乐的。千万不能恐吓孩子,比如很多家长会吓孩子“你再闹我就不要你了”、“我要把你送给要饭的”、“警察要来抓你了”,这样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的和恐惧的感觉。

二是要采取一些措施,让孩子得到母亲以外的其他各种人的照顾,如父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他亲友。另外还要多和小伙伴在一起玩,从活动和交往中体验其中的愉悦感。

第三是林妈妈本人要“狠得下心”,自己和孩子的过分贴近不是很有效的爱,甚至有时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害了孩子。因此和孩子分离时,不要频频回身,回家时,也不要亲近的过久,保持一定的度,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在处理儿童分离性焦虑的过程中,家长需要耐心和理解。这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挑战,也是家长自我成长的机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和策略,帮助林妈妈和露露一起克服分离性焦虑:

2.预见分离:提前几天和孩子谈论即将到来的分离,解释为什么需要分离,并确保他们知道何时会再次团聚。

3.强化独立性:鼓励孩子自己完成日常任务,如穿衣服、整理玩具,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4.寻找情绪支持:如果分离性焦虑变得难以管理,考虑寻求专业的儿童心理学家或育儿顾问的帮助。

5.保持一致性:家长和看护人在处理孩子的焦虑时应该保持一致的方法和态度,以避免给孩子带来困惑。

6.使用安慰物品:有些孩子可能会从安抚玩具或毯子中获得安慰,这可以帮助他们感到安全和安心。

7.正面强化:当孩子勇敢面对分离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这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行为。

8.设置限制:在孩子哭闹时,设置合理的限制和规则,让孩子知道何时可以得到安慰,何时需要独立。

9.保持沟通: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感受,并倾听他们的担忧,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和理解。

10.保持冷静:家长自己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到孩子。保持冷静和积极的态度可以减少孩子的焦虑。

地址:北三环安贞桥东蓝宝商务大厦二楼201室(环球贸易中心正对面)

THE END
1.心理问题,从小寄养在姑姑家有问必答病情分析:从小寄养在姑姑家,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孩子从小内心当中就容易引起一种紧张和焦虑的感觉。...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84338224.htm
2.人格障碍及心理异常的调适CONANZONE1 早期心理障碍的信号 无缘无故地担心会发生不幸的事情,为一点小事而忐忑不安,夜不成眠,食不知味,心慌意乱。 闷闷不乐,不愿见人,对周围事物毫无兴趣,悲观厌世。 动作古怪,行为异端,破口骂人,喜怒无常,嗜睡。 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均被别人控制,自己头脑里所想的什么都被别人所知,深怕别人知其隐私,惶恐不已。http://www.blogjava.net/conans/articles/209578.html
3.浅谈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形成与干预.doc浅谈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形成与干预 【摘要】随着时代的推进,有着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群体成为高校的一个独特的群体,研究其心理状态尤其是心理障碍形成与干预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本文从大学生留守经历入手,对该群体形成和具有的独特心理特征、形成和干预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究,延引了较为丰富的资料,还涉及了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216/73034351.shtm
4.精神病学(医学高级):心理障碍考试题(最新版)考试题库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精神病学(医学高级)》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精神病学(医学高级):心理障碍》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多项选择题下列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发作的描述哪些是对的() A.应从小剂量开始,有效治疗剂量为150~300mg/日B.一般用药后2.. "> ...http://www.91exam.org/exam/87-1049/1049501.html
5.精神分裂症肖代齐医生文章湖北省中医院(五)心理社会因素 大多数患者病前性格具有孤僻、内向、敏感、多疑、好幻想、依赖性强等特点,有人称之为“分裂性人格”;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和家庭以外二方面,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事件明显多于一般人群,40%~80%的患者在发病前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因素。家庭成员不正常角色关系、家庭内部交流障碍诱发夲病,说明精神...https://www.guahao.com/article/detail/MpAtr74401661604364291
6.有关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110网律师第二十一条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07.html
1.2021年4月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03009真题与答案自考C.寄养子研究 D.流行学调查 4.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被称为 A.感觉障碍 B.幻觉 C.错觉 D.感知综合障碍 5.错觉是 A.丰富生动的想象 B.异常过敏的感觉 C.虚幻的知觉体验 D.歪曲的知觉体验 6.患者在家里用手机听歌的同时看见歌星站在面前,这一症状是 ...https://www.xuesai.cn/zikao/248442.html
2.《心灵捕手》中威尔的心理动力学分析2.亲密障碍 威尔从小被抛弃的经历,使他在成长中,没有稳定的亲附,精神上被遗弃,身体上被虐待是他无法逃脱的梦魇。被双重虐待长大的孩子,心灵是破碎的,每当有人靠近时,都会令他恐慌。因为小时候情感上想要接近时,养育者就抛弃他了,所以,情感接近是危险的信号。 影片中,威尔否认自己需要抚慰养育的需求,并呈现出一种...https://www.hspxl.cn/FD/Dongtai/Zixun201708-2256.html
3.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整理14篇)针对一些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充分发挥“知心话信箱”的作用,心理辅导老师要及时给写信的同学回信,让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为学生打开“心结”。 5.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及时把关爱、帮扶留守儿童活动中发现的...https://www.rajj122.com/wendang/qitafanwen/789039.html
4.心理孤儿(精选十篇)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曾谨慎地说:“你可以随意站在都市的任何一个角落, 然后把你见到的人从1数到20, 那么必定有一个心理障碍者。”作为“地球村”村民的一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乐观。眼下的中小学生生活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里, 背负着沉重的考试压力, 与外界的接触更少, 交往的范围更狭窄,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vy3dv1.html
5.孩子有时挤眉弄眼并不是做鬼脸,也许是种病丨顾诗渊3、心理应激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近一半的患儿在抽动前曾经历过意外事件或令其害怕的事件:如父母离婚或冲突,受到老师严厉批评,孩子被寄养或托管,移居国外或外地等,因此提示我们孩子与父母分离或生活环境改变是抽动症的主要诱因。 当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有家长不能识别此病,认为孩子调皮,对孩子严厉训斥,甚至责打,而这些行...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95725/
6....诊断:101种心理异常揭秘第五章我无法控制自己——常见的心理...心理症状是最易被察觉的,因此,心理咨询师往往通过这些症状表现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心理异常,再通过其他方面的症状表现,综合评估来判定他是否出现了某种心理障碍。因此在本章节中,我将具体为大家介绍各种心理症状的表现。一般而言,心理症状是由一般心理问题的累积、延续、演变而成的,心理症状比一般心理问题的程度更深一...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6979937188616080414
7.爸妈酗酒,孩子心理障碍多研究者认为,北欧国家常用这种档案记录追踪的研究方法,有助于让严重持久却少见的问题得以解决。 研究结果发现,父母酗酒的孩子会经历早夭、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发生青少年犯罪行为。他们在学校表现差,会被虐待、被忽视、被寄养,甚至因生病受伤而住院,亟需引起学校、社会的重视。▲(纾佩)...https://www.lifetimes.cn/article/44iBbwNrBpk
8.精神病学(14)儿童出生以后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以及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发展过程被称之为心理发育。因为各种有害因素使儿童的心理发育受到阻碍,心理的各个方面达不到相应年龄的水平,即为心理发育障碍。在ICD-10 和CCMD-3分类中,心理发育障碍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智力发育低下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精神发育迟滞(mental...https://www.douban.com/note/93536166/